马兰花(1961)演员表

导演:潘文展,孟远
日期:1961-01-01
热度:5

传说在马兰山的山顶上,住着一个仙人马郎,他在山顶上种植了一朵美丽的马兰花,马兰山下有姐妹两人,姐姐大兰懒惰,妹妹小兰勤劳。小兰让父亲采了朵马兰花,马郎把神奇的马兰花交给老爹,向他的女儿提亲。大兰嫌深山生活苦,不愿嫁给马郎,小兰嫁给了勤劳的马郎。婚后不久,小兰回家看望父母,带了许多礼物,引起姐姐的妒忌。姐姐听信变作老猫的黑心狼的欺骗,骗去妹妹的衣服,陷害了妹妹。接着又在老猫的威胁下,试图从马郎口中骗取马兰花的口诀,后在善良勤劳的马郎的感动下,坦白了真情,马郎打死了老猫,凭借马兰花的神力救活了小兰,马郎和小兰又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导演(2)
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1924年12月出生,河北任丘县人,曾在延安鲁迅艺术海陆空院戏剧音乐系学习、北京电影学院导演专修班进修。1938年参加革命,在冀中三分区地委担任宣传干事、华北联大文工团担任演员、北京军区抗敌剧社担任演员和教员,建国后一度在上海电影制片厂当演员和导演,1963年调入北影厂。早年在《大地重光》、(饰指导员)、《翠岗红旗》(饰解放军参谋长)、《南征北战》(饰教导员)等片中担任角色,在《三年》、《天罗地网》等片中担任过副导演,执导了《聪明人》、《马兰花》、《红色娘子军》(舞蹈艺术片)、《苏小三》(合作)等片,《苏小三》曾获北影厂优秀影片奖,此外还创作电影文学剧本《粮食》。
演员(5)
王蓓(1931,4,28——)原名王淑贞,江苏南京人。曾就读于南京古本营小学,1941年8月入南京模范女子中学学习。1945年入南京师范学校学习,求学期间,就对戏剧很感兴趣,并积极参加学校的业余演出活动。在演出话剧《新闺怨》时被著名电影导演孙瑜发现,邀请她在影片《武训传》中扮演丫头小桃。1948年从南京师范学校毕业,便参加了电影工作。先后在中国电影制片厂、昆仑影业公司任演员。1952年入上海联合电影制片厂任演员,1953年转入上海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先后拍摄过《武训传》、《乌鸦与麻雀》、《人民的巨掌》、《纺花曲》、《丰收》、《淮上人家》、《两个小足球队》、《幸福》、《平凡的事业》、《常青树》、《聂耳》、《马兰花》、《飞刀华》、《大浪淘沙》等影片。她在《武训传》中扮演的小桃,感情真切,形象纯朴,赢得了观众和影坛前辈们的好评。因在《乌鸦与麻雀》中饰演小阿妹,1957年于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评奖中荣获个人一等奖。其间,在话剧《家》、《屈原》中分别饰演鸣凤和婵娟。在这些影剧中她大多扮演了不同时代、不同命运和不同性格的少女,演得朴实、自然,粗犷明快,充分显示了她的表演才能。在影片《飞刀华》中,她扮演一个杂技女艺人,在深入杂技团体验生活的同时,她致力于把握人物的性格,使这个外表深沉文静的姑娘,在抗击恶势力压迫的时刻,闪耀着江湖艺人倔强的侠义的精神风貌,使人物富有独特的性格色彩。使人物富有独特的性格色彩。她在影片《大浪淘沙》中扮演正直,爱国,崇仰真理而充满热情的女学生谢辉,真实、细腻,准确而且很有分寸地演好了这一人物的思想风貌和内心世界。上世纪六十年代,她不仅在银幕上创造角色,还进行文学创作。大型话剧《杜十娘》是她1962年的“处女作”。1978年她与丈夫白桦合作创作了电影剧本《曙光》。1980年她创作了电影剧本《恶梦醒来是早晨》。还发表过中篇小说《落叶》等。2007年荣获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金凤凰奖”特别荣誉奖。  电影作品:  1948:《武训传》(昆仑,1950年完成)饰小桃。  1949:《乌鸦与麻雀》(昆仑)饰小阿妹。  1950:《人民的巨掌》(昆仑)饰张杏华,《小巷之春》(又名《通宝河的故事》,昆仑,未公映)饰阿妹。  1952:《纺花曲》(长昆厂)饰小董。  1953:《丰收》(东影)饰金花。  1954:《淮上人家》(上影)饰葵花。  1956:《两个小足球队》(上影)饰老师吴文心。  1957:《幸福》(天马)饰胡淑芬。  1958:《平凡的事业》(海燕)饰保育员林培明,《常青树》(海燕)饰洪明珍。  1959:《聂耳》(海燕)饰万千红。  1960:《马兰花》(海燕)饰大兰和小兰。  1963:《飞刀华》(海燕)饰金素兰。  1966:《大浪淘沙》(珠影)饰谢辉。  1977:《曙光》(上影)与白桦联合编剧。  1980:《恶梦醒来是早晨》(珠影)编剧。  1982:《上海屋檐下》(上影·电视剧)饰施小宝。
董明,超级制片人、男,多次参与制作《春桃》、《小白领 大翻身》、《毕业时刻》、《疲惫不堪》等几千部影视剧集作品。
连德枝 1938年生,陕西澄城人,德国归侨。1953年中学毕业考入中国儿艺,1956年在著名童话剧《马兰花》中成功扮演小猴一角荣获首届全国话剧汇演表演奖。1960年获全国先进儿童工作者称号;1981年获文化部表演一等奖;1986年被评为国家一级演员;1988年获首届振兴话剧优秀演员金狮奖奖;1991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及奖章;同年作为95世界妇女大会非政府组织《妇女与艺术》论坛的参予者受到表彰·赢得外宾的赞誉,受到大会组委会嘉奖。。为文化部侨联艺术团团长、中国儿童艺术剧院艺委会主任、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首都文艺术家联谊会秘书长,北京市关心青少年教育协会常务理事等职。1993年为文化部侨联副主席。 1999年获北京市妇联妇女统战联络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01年“三八”节荣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称号及金质奖章,
李保罗(1911.4.3-1997) 原籍河北深县,生于天津,1924年毕业于天津西开中学。1929年毕业于天津法汉专科学校。曾主持“鹦鹉剧团”、“天津职业剧社”、“天津工商学院话剧团”、“大亚剧团”,任导演、演员。1948年后在上海“中电”二厂、昆仑影业公司、国泰影业公司、大同电影公司任演员。1952年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他从影四十年拍摄了五十多部影片,表演朴实自然,是一位很有艺术修养、精于表演艺术的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