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波罗(上)演员表

导演:吉奥里亚诺·蒙塔尔多
日期:1982-05-16
热度:1

最初马可·波罗随同两个牧师被派往忽必烈朝廷传教,以期对方能皈依基督。然而半路上,马可就被随行的牧师们遗弃了,因为后者怀疑世上根本就没有中国这个国家的存在。在经历千辛万苦之后,马可终于凭借自己的力量到达了中国,并被视作外交使节加以礼遇。在随后的20年中,马可深入探寻中国文化,走过了许多地方。归国后,他写出了那本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彻底改变了西方世界对于中国的看法。

演员(36)
伯顿·斯蒂芬·\"伯特\"·兰开斯特(英语:Burton Stephen \"Burt\" Lancaster,1913年11月2日-1994年10月20日)是一位美国电影演员,出生在纽约,曾经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  中学时爱好体育,后获体育奖学金进入纽约大学,不久辍学,与好友成立了兰克杂技团,当杂技演员巡回演出.后又改行参加轻歌舞团和夜总会的演出。后又改行做过推销员和冰箱维修工。二战时服兵役,在意大利和北非参加过战斗。  1945年一位戏剧演出人在物色演员时,误认他是演员让他在百老汇演出舞台剧《狩猎声音》(A Sound of Hunting)。该剧只演出了3周,但兰开斯特的表演却引起好莱坞一位制片人的注意。1946年,他在环球公司的影片《杀人者》(The Killers)第一次登上银幕。接着主演了《血溅虎头门》(Brute Force),并为派拉蒙公司主演了《沙漠情焰》(Desert Fury)、《电话打错了》(Sorry, Wrong Number)等影片,一跃成为相当卖座的明星。至1980年代兰开斯特仍旧活跃影坛,有不少精品问世,代表作是《大西洋城》(Atlantic City)和《再上梁山》(Tough Guys)。  1994年10月20日因心脏病发作去世。
英氏家族第一位走上演艺之路的是英若诚的姑姑英茵。她原名英凤珍,是当时明星电影公司二厂的演员,曾演过《压岁钱》和《十字街头》等片,后因故自杀。据说,曹禺先生《日出》中陈白露的形象就是以英茵为原型的。   1929年6月21日生于北京,满族。少年时就读于天津圣路易教会中学。1945年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在学生时代,他就开始投身于钟爱一生的舞台艺术活动。  英若诚先生于1950年考入了北京人...
伦纳德·尼莫伊出生于波士顿,他的父母是从俄罗斯移民到美国的母语为意第绪语的犹太人。他的母亲是一名家庭主妇,他的父亲开了一家理发馆。他从八岁左右开始表演,17岁时获得了一个主角。他在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学摄影,但是没有结束他的学业。1953年他在波士顿学院获得了教育艺术硕士的学位,又在俄亥俄州的安提俄克大学获得了一个荣誉博士学位。他早年在许多b级片和电视剧里担任小角色。他回忆说他参加打牌比赛和医学试验来交付跳舞班的学费。从他的口音中可以听得出他是在波士顿长大的。  他在美国陆军预备队中服役,1955年11月最后以中士的军衔退役。据美国国家档案管理局的报道尼莫伊在美国陆军的服役记录在1973年国家人事档案中心的大火中被毁。  尼莫伊最著名的角色是在《星际旅行:初代》中扮演半瓦肯人、半人类的斯波克。该系列从1966年开始播放,1969年停止。为此他被提名艾美奖。  早在1964年尼莫伊和后来在《星际旅行》中演詹姆斯·泰比里厄斯·柯克的威廉·夏特纳就一起在一部电视连续剧的一集中共演,当时他们扮演铁幕两侧的两个对手。《星际旅行:初代》后尼莫伊还在《星际旅行:动画系列》中为斯波克配音。在《星际旅行:下一代》和六部基于《星级旅行:初代》的电影中他也扮演斯波克。在计划中由杰弗里·艾布拉姆斯导演的第十一部《星级旅行》电影中他将扮演年迈的斯波克。  在他在《星际旅行》获得成功之前尼莫伊已经在50多部电影和电视剧里演出,大多数是很普及的电视剧。《星际旅行:初代》终止后他立刻进入间谍系列《虎胆妙算》,从1969年至1971年他在该系列中扮演一名魔术师和化装大师的间谍。在这段时间里他患了消化性溃疡。  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初他上演了多部电视剧,被提名一次艾美奖,他还在两部著名的电视连续剧中出场。1970年代末他在一个描述超常现象的电视节目中做解说和组织者(该节目曾于香港丽的电视播出,译名为《大搜索》)。在这段时间里他还出演话剧。1970年代末计划拍摄新的《星级旅行》系列时尼莫伊被安排仅在十一集中的两集里出现。但是后来这个系列被改为电影,尼莫伊同意重演他的旧角色。  尼莫伊导演了一些电视连续电视剧后于1984年成功地导演了第三部《星际旅行》的电影。(《星际旅行III:石破天惊》),然后又导演了至今为止最成功的一部星际旅行电影《星际旅行IV:抢救未来》。此后他导演了1987年最上座的电影《三个奶爸一个娃》。尼莫伊偶然也为动画片做配音。  最新:从2008年秋季,开始在FOX公司新拍的一部以科幻为题材的电视剧《危机边缘》(Fringe)中出演“泰坦动力”公司的总裁威廉姆.贝尔(William.Bell)
苗苗,中国电影女演员,原名黄禾。父亲是北京电影制片厂的老演员,母亲曾是河北省河北梆子剧团的主要演员。受家庭及周围环境的熏陶和影响,她从小就对表演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1976年,首次在影片《牛角石》中扮演角色。1981年在中意合拍故事片《马可•波罗》中扮演角色,正式跨入银屏世界。1982年,在影片《萤火》中饰演学生班长顾筠筠,当时18岁的她,生活习惯,言谈举止都有较重的学生味,因此演得轻松自如,此后演出了影片《预备警官》、《普通...
Jesse Dizon是一名演员,主要作品有《叛逆性骚扰》、《炎炎夏夜》、《马可波罗》。
石田纯一,日本男歌手。
杨在葆,1935年6月25日出生于安徽省宿州市,中国内地演员、导演,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1960年,参演个人首部电影《红日》。1965年,主演剧情电影《年青的一代》。1971年,杨在葆因被诬陷为“现行反革命”,而入狱4年3个月14天。1976年,主演剧情电影《江水滔滔》。1979年,主演战争电影《从奴隶到将军》。1983年,凭借主演的剧情电影《血,总是热的》获得第4届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第7届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1985年,自导自演剧情电影《代理市长》,他凭借该片获得第9届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1988年,主演剧情电影《原野》。1998年,自导自演剧情电影《昨日的承诺》。2002年,由其出演的战争电影《绥远之光》上映。2007年,在古装剧《卧薪尝胆》中饰演吴王阖闾。
约翰·吉尔古德(John Gielgud),英国著名多产演员,20世纪最伟大的莎剧演员。从事戏剧表演64年,1923年参加第一部影片《Who Is the Man? 》的拍摄,2000年拍摄《大灾难》(Catastrophe),从事电影表演前后跨度77年。1904年4月14日生于伦敦,毕业于英国皇家戏剧艺术学院,以擅长扮演莎士比亚戏剧闻名于世。  1924年初登银幕,26岁第一次扮演哈姆雷特,创下了40岁以下英国演员扮演哈姆雷特的戏剧史纪录,成功塑造了大量莎剧人物,迅速树立起英国莎剧名角的地位。受吉尔古德舞台表演的启发,英国女作家戈尔登·戴维奥特专门为他量身创作了戏剧剧本《Richard of Bordeaux》,吉尔古德自导自演了这部戏剧影片,取得了惊人的票房收入,从而使他跻身欧美名流的行列。吉尔古德还是有名的革新家,他发起创建了剧院公司制度。他还积极鼓励劳伦斯·奥利弗等新一代演员大胆创新,在表演方面取得更好成绩。二战结束后,吉尔古德仍然热情指导新一代演员的成长,理查德·伯顿就是靠着他出品的《The Lady\'s Not for Burning》而一夜成名的。  吉尔古德做事专注是出了名的。1939年底,英国已经对纳粹德国宣战,吉尔古德有一天从乡下一个村子返回,带着一大摞报纸,满脸愁容。朋友比弗利·尼古拉斯问他是否知道英国政府已经对德宣战,吉尔古德回答:“噢,我什么也不知道,不过格拉迪斯·库珀所得到的评价极差。”1953年6月,吉尔古德因为表演成就突出,被英国皇室授予爵士称号。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吉尔古德先后演砸过几个莎剧主角,直到70年代中期才重新赢得观众的喜爱。尽管一生演了大约80部影片,但他在影片中傲慢自大的人物塑造风格,并没有使他成为受观众欢迎的电影演员,或是特别著名的演员。  1964年,吉尔古德以《雄霸天下》(Becket)获奥斯卡提名,1981年凭喜剧电影《阔少爷》(Arthur)获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  在半个多世纪的职业生涯中,除拍摄大量影片外,吉尔古德还有很多著书,光自传就出了4本,另外还写有3部小说。  吉尔古德是个同性恋者,1953年曾因同性恋行为被警方逮捕。但他一生中很少公开谈论自己的性爱生活,因此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他的同性恋身份。  2000年5月21日,吉尔古德无疾而终,享年96岁。英国《泰晤士报》这样评价吉尔古德的一生:“约翰·吉尔古德爵士是这样一名演员,他比其他任何演员都更进一步弘扬了英国古典精神。他漫长的职业生涯始终和另外两位伟大舞台剧爵士相互缠扰--劳伦斯·奥利弗和拉尔夫·理查德森……他们在古典王国里占据着不同的位置,如果说奥利弗是这个王国的一名士兵,理查德森就是这个王国的一名平民,吉尔古德则是这个王国的牧师。”
Marilù Tolo (born 16 January 1944) is an Italian film actress. She appeared in 64 films between 1960 and 1985.
1939年10月24日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匹兹堡,父亲是叙利亚人,母亲为意大利人,曾就读于德克萨斯大学,但未毕业便辍学前往洛杉矶寻梦,最终如愿地成为了百老汇的一员,1983年,著名导演米洛斯福尔曼决定将舞台剧《莫扎特》搬上银幕,而此时的亚伯拉罕已经在舞台上出演宫廷乐师萨利埃里一角多年,结果他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导演的最佳人选,尽管是初登银幕,但亚伯拉罕不负众望,将角色阴险好妒而又心虚慌张的复杂内心演绎的淋漓尽致,并最终成为继《甘地传》本金斯利之后,又一位以处女作而获得奥斯卡影帝的演员。
丹霍姆·艾略特(Denholm Elliott,1922年5月31日-1992年10月6日)出生于伦敦,英国电影演员。作品有《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等。
1931年9月17日生于纽约布朗克斯,原名安娜·玛丽亚·路易斯·伊塔里亚诺。四岁开始在舞台上表演舞蹈,后在美国戏剧学院学习表演,又进美国演员研修所深造。1950年她用安妮·马诺的名字首次作职业性演出。1952年演出了她的第一部影片《不必费心忙碌》,扮演一个小角色。以后的几年时间里,安妮·班克劳夫特在好莱坞拍了一些B级片,只有在《最后的边界》(1956)里扮演骑兵上校的妻子一角,尚有些深度。1958年去纽约,先后主演了两部由威廉·吉布森编写的舞台剧《你上我下》和《奇迹创造者》。前者同亨利·方达合演,她因演技精湛而获得托尼奖。后者描写美国盲聋女教育家海伦·凯勒童年的一段生活,她扮演女教师安妮·沙利文一角,感人的演技使她获得纽约戏剧评论奖和第二个托尼奖。这两出戏都是由阿瑟·佩恩执导。1962年《奇迹创造者》搬上银幕,仍由佩恩担任导演,他坚持仍由安妮·班克劳夫特扮演安妮·沙利文,她又以出色的演技获得第三十五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金像奖以及全美电影评议会最佳女主角奖和英国电影与电视艺术学院的最佳外国女演员奖。  安妮·班克劳夫特在六十年代还演了两部获得很高评价的影片,一是英国片《吃南瓜的女人》(即《太太的苦闷》),她扮演一个有八个子女的妈妈在家庭和婚姻问题上遇到不少挫折。这个角色使她获得1964年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好莱坞外国新闻记者协会剧情片最佳女主角金球奖和英国电影与电视艺术学院最佳外国女主角奖,并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金像奖提名。另一部是《毕业生》,她获得1967年好莱坞外国新闻记者协会喜剧、歌舞片最佳女主角金球奖以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金像奖的提名。1977年,她在影片《转折点》里扮演芭蕾舞演员,获得全美电影评议会最佳发主角奖和奥斯卡最佳女主角金像奖提名。1977年,她在影片《转折点》里扮演芭蕾舞演员,获得全美电影评议会最佳女主角奖和奥斯卡最佳女主角金像奖提名。 安妮·班克劳夫特能扮演各种类型的妇女角色,她在约翰·福特导演的《七妇女》(1966)里扮演一个意志坚强、自我牺牲的女英雄,在《青年温斯顿》(1972)里扮演邱吉尔的母亲伦道夫·邱吉尔夫人。此外,1979年她还自编自导并自己主演了影片《胖家伙》。
丹波哲郎(1922年7月17日-2006年9月24日)是著名的日本演员,他在东京都新宿区出身。  丹波哲郎原名丹波正三郎,出身于东京的名门望族,是大久保家族的三男。祖先是中国人,本姓刘,最早可以追溯到后汉灵帝。丹波哲郎曾说他以身为中国人为荣,所以二战时坚拒当兵侵华。后汉灵帝12代刘芳为避战乱移居日本落地生根,以本名刘芳由“刘”姓改为入藉日侨姓氏“刘芳”。而从“刘芳”改为纯日本姓氏“丹波”则源于平安时代的丹波康赖。丹波康赖原名刘芳康赖是日本平安时代的著名医者,他著有《医心方》一书,因医术精湛至被赐姓“丹波”,归化日本,其时正值中国北宋。  丹波哲郎在新宿区原町的成城学校毕业之后,入读私立的中央大学,并在法学部毕业。在学期间,曾在GHQ翻译社担任兼职翻译。毕业后有志参与演出,所以加入了创艺小剧场及文化座。  他因肺炎引起的并发症在2006年9月24日上午11时27分(日本时间)因于东京都三鹰市病逝,终年84岁。  丹波哲郎有一位儿子丹波义隆。他亦是一位演员。  丹波哲郎是日本过去少数在海外具知名度的演员。他在欧洲很出名。
伊恩·麦柯肖恩,1942年9月29日出生于英国·英格兰·兰开夏郡的布莱克本,演员、制片、导演。毕业于皇家戏剧艺术学院,极擅长舞台剧的表演,演过的电影、电视剧不下百部。2004年,伊安麦西恩因演出HBO电视影集「Deadwood」而荣获金球奖「最佳男演员奖」,亦获2005年艾美奖「最佳男演员」的提名。伊安麦西恩其他知名电影作品有:《黄金罗盘》(The Golden Compass)、《光明追捕手:黑纪元》(The Dark Is Rising)、《希望不灭》(We Are Marshall)及《小鬼特务》(Agent Cody Banks)…等。2010年在电影《加勒比海盗4》中扮演了阴险毒辣的海盗船长“黑胡子”。
高放,女 1939年出生,河北省顺平县人,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电影人、画家、作家,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交流中心画家,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炎黄女子诗书画家联谊中心理事;曾拍摄故事影片及电视剧一百余部,主要作品有《舞台姐妹》、《山村姐妹》、《六盘山》、《钟声》等;出版的书画作品有《高放画集》《高放画选》《美丽人生》《高放丹青墨趣》,文学作品数十万字,文学作品有剧本《草魂》童话《红泥苍蝇的梦》《花朵的眼泪》等;
出生于内蒙锡林浩特市,13岁时,还在上初一的她就在影片《战地黄花》中扮演了角色。1978年她考入市歌舞团担任舞蹈演员。1979年在西影影片《乳燕飞》中出演女主角尚小立,之后调入西安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先后主演了《爱情与遗产》、《叛国者》、《大地之子》、《皆大欢喜》、《无声的雨丝》、《战争,让女人走开》等片。1982年娜仁花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本科班,后因在影片《湘女萧萧》中的出色表演而获得当年金鸡影后桂冠。1987年,她又赴...
多布切夫的出生地虽然在法国尼姆,但他的家族实为俄罗斯后裔。在多布切夫的青少年时期,他在英国伊斯特本上了阿斯克姆预科学校,并赢得了表演比赛的桂冠。1969年,他在电视剧《神秘博士》系列《战争游戏》中饰演的科学家大获好评。
大卫·沃纳是一位英国演员,主要作品有《沉睡之前》、《一千个深深的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