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新娘演员表

导演:唐煌
日期:1960-01-28
热度:3

葛兰被誉为「最会演戏的女明星」,身为电懋当家花旦之一,《六月新娘》当然不会令观众失望。她饰演的汪丹林陪伴父亲由日本返港,预备与青梅竹马的爱人结婚,却因为一点小风波,险些白白断送了大好姻缘。张爱玲的剧本一如以往的细腻,人物丰富、立体,描写女性心理固然到家,男角也不流于陪衬,每个角色的背后似乎都隐藏不少故事有待发掘。演员一贯表现称职,尤其是乔宏的「老粗」形象甚为抢镜。有葛兰当然少不了歌舞,三首插曲各有味道,值得细意品尝。

导演(1)
演员(8)
1952年,入“泰山影业公司”训练班学习。从影后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恋春曲》里,就展露了优秀的演技和歌舞方面的才华。此后,又参加了《再春花》、《雪里红》、《珊瑚》、《千面女郎》等影片的拍摄。  1954年,与克拉克·盖博共同演出《江湖客》一片。1956年,主演的《玉凤》一片,在泰国、新加坡上映时,受到狂热的欢迎,从此名声大噪,成为港澳和东南亚广大观众所熟悉和喜爱的女星。 后主演的影片有《曼波女郎》、《金凤凰》、《香车美人》、《青春儿女》、《人面桃花》等。  50年代末,曾应美国国家NBC电视台的邀请,前往好菜坞与著名女歌星丹娜肖一起,作彩色电视演出,成为第一个在美国电视台进行表演的中国电影演员。演出时,全美百分之四十四的电视机,都收看她与丹娜肖主演的节目,获收视率第一名。1961年,美国的Capito唱片公司,出了一张长行唱片,选取了葛兰唱的十一支歌曲,取名为“葛兰之歌”。同年,在香港商业电台听众点唱中外流行歌曲节目中,葛兰唱了她主演的《野玫瑰之恋》一片的插曲《蝴蝶夫人》,获得了冠军。婚后又拍摄了《教我如何不想她》、《京华春梦》、《宝莲灯》等影片。1980年5月,曾来北京参加了中国电影家协会举办的影人联欢会。
张扬(张杨),男,北京人,1988年于广州中山大学中文系毕业,再转往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1992年毕业,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任导演。是一位难得的能在艺术和商业之间取得平衡的年轻导演。处女作《爱情麻辣烫》令他异军突起。《洗澡》在多伦多等国际电影节上不仅大受评论界和观众欢迎,而且获得了众多奖项,令人对他刮目相看。《昨天》参加威尼斯电影节角逐,受到好评,在第四届曼谷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最佳影片“金翼奖”,是他兼顾艺术家勇气和商业卖点的成功...
乔宏(1927年3月16日-1999年4月14日),香港著名资深演员,曾获得1996年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乔宏于1927年出生于上海,祖籍山西临汾,其父乔义生(1883-1956)为国民党元老,按冯自由所著《革命逸史》载,曾参与潮州黄冈起义,后曾任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并在国民政府财政部工作。乔宏年青时代曾在上海的一家美国学校读书,由于熟悉英语,他曾于韩战时出任翻译。  乔宏早于1949年已在台湾参演由张彻所执导的《阿里山风云》,但未正式入行。至1956年在东京得到女星白光邀请,拍摄《鲜牡丹》一片成名后,才正式从影。1960年代,乔宏已是独当一面的影星,因其俊朗外表及健硕身型而被称为“雄狮”和“铁公子”。  整个电影生涯乔宏一共参演超过60部电影,多数是60年代作品。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西太后与珍妃》、《董夫人》和《侠女》等等;《港澳渡轮》是外国投资拍摄;李小龙作品《龙争虎斗》和《死亡游戏》他也有份参演。早期他多饰演国语片中的硬汉小生,后期则以多变的形象演出。1984年更曾在史蒂芬史匹柏执导的《魔宫传奇》中,饰演上海大亨一角。1970年代乔宏曾在电视台演出剧集,参与过丽的电视剧集《人在江湖》、《骤雨中的阳光》,无线电视剧集《老虎甩须》、《第三类房客》之演出。  乔宏一生曾遭遇过不少意外。早在抗战时在重庆就遇上过翻船,全船乘客跌入江里,只有他与一位游泳好手生还。1951年他遇上车祸折断手骨、髀骨。1977年他驾驶小型飞机时失事,撞向山边爆炸,幸及时逃生只伤及毛发。到1990年后他更曾三度遇上心脏病,其中1995年驾车第三次心脏病发,接受生死一隔的手术后,再一次走过死荫的幽谷,很快就康复。  自1990年代起乔宏作品产量已有所减少,但仍有代表作,包括1996年与萧芳芳主演的《女人四十》,和与周星驰合演的《97家有喜事》。1996年乔宏凭《女人四十》,获得该年香港电影金像奖和香港电影金紫荆奖最佳男主角奖项。  最后遗作是福音电影《天使之城》。  1999年4月15日晚上10时30分于美国西雅图驾车回家途中,第四度心脏病发,享年72岁。
本名田春生,河南叶县人,1935年出生上海。1949年随父母来港,进入教会学校三育中学就读,毕业后赴神学院攻读两年,并以牧师身份实习传道九个月。1956年,双亲相继过世,基于对电影的兴趣,投入「国际公司」(后改组为「电懋」)旗下,担任国语组演员。  田青参与的第一部电影是岳枫导演的《青山翠谷》(1956),演员为同期新人丁皓、苏凤、雷震、林苍等。早期除与李湄、林翠合作的《春潮》,其余均以配角身份出现。他参与许多「电懋」经典作品,如:《四千金》(1957)、《红娃》(1958)、《家有喜事》(1959)、《野玫瑰之恋》(1960)、《星星月亮太阳》(1961)等,为林黛、葛兰、尤敏、林翠、叶枫、李湄、丁皓及张扬、雷震、陈厚等一线明星配戏。  1964年,「电懋」一度倾力发展粤语片,说得一口流利广东话的田青,因此被调入粤语组任当家小生,与林凤、白露明合作《旧爱新欢》(1964)、《珠联璧合》(1965)等。可惜,老板陆运涛在台遭逢坠机意外过世,改组后的「国泰」缩减规模,未几便解散粤语组,田青便回到国语片行列,陆续参与、《乱世儿女》(1966)、《太太万岁》(1968)等,为同时期相当突出的甘草演员。1969年,陆续在《孙悟空大闹香港》、《神经刀》、《乘龙快婿》(1969)等时装或武侠喜剧片出任主角,以丰富夸张的面部表情,及硬底子的表演功力,开创演艺事业的黄金时期。  七0年代转投「邵氏」,回复绿叶本行,参与《风月奇谭》(1972)、《快活林》(1972)、《金瓶双艳》(1974)、《神打》(1975)等。八0年代以自由演员身份活跃港台两地,作品包括:《天字第一号》(1981)、《上海之夜》(1984)等。  1993年6月2日病逝于香港,享年58岁。田青一生参与电影难以数计,保守估计超过百部。
刘恩甲,著名演员,1916年出生。1937年考入「满洲映画协会」为演员,拍摄第一部作品《壮志烛天》,是“满映”著名喜剧演员,与瘦子张叔达并称“满映的劳来与哈代”,此后十年间,刘恩甲主演过大约二十五部电影,是「满洲映画协会」的当家小生之一。战后在北平“中电”三厂和“长制”任演员。1949年,刘恩甲得到著名导演张骏祥赏识,外借到香港演出《火葬》一片,此後留居香港,直至1968年4月25日病逝。  刘恩  甲演出过不少著名电影,例如《拜金的人》、《翠翠》、《满庭芳》、《金莲花》、《情场如战场》、《曼波女郎》、《两傻大闹太空》、《野玫瑰之恋》、《长腿姐姐》、《星星、月亮、太阳》、《南北和》等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电影《南北和》,因为此片开创了“南北”电影先河,其後争相仿拍者不计其数。片中刘恩甲与梁醒波分饰上海及广东父亲,大家因为言语不通、习惯相悖,引起种种误会,笑话连篇。当时这部电影集合了国、粤语片的演员同场演出,两种方言的对白同时出现,轰动全港,刘恩甲与梁醒波这对南北活宝的有趣演出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甚至比男女主角(他们故事中的儿女)还要抢镜。刘恩甲头脸圆大,身躯肥胖,饰演的大都是谐趣惹笑的角色,从色迷迷的富商(《野玫瑰之恋》)、慈爱笨拙的父亲(《长腿姐姐》),到势利贪财、爱充阔佬的老头儿(《六月新娘》),包罗万有,演来无不出色,堪称国语片中的「丑生王」。
吴家骧(1919年7月7日-1993年3月20日),香港男演员、导演、编剧,曾获第4届金马奖最佳男配角。  吴家骧生于北京,在湖北汉口长大,曾就读汉口市立高级职业学校纺织科。1937年,他与后来成为作家的吴若组织“雷雨剧社”、“骆驼文艺社”,于湖北各乡镇巡回演出、演讲,宣扬抗战,而后他毅然弃学从军。之后他在重庆与剧团取得联系,并加入中国电影制片厂。1941年袁丛美奉命导演抗日片《日本间谍》,吴家骧身兼演员、道具负责人。  1945年底吴家骧赴港,在永华等多家公司拍片,并于1949年起兼任副导演。1957年9月,吴家骧加入电懋,演出之外,还执导了第一部作品《人之初》。1965年他转投邵氏,导演《千面大盗》等片,还于1966年以《金玉奴》夺得金马奖最佳男配角。  1980年,吴家骧赴台湾,签入中视,成为电视演员。1993年3月20日,吴家骧病逝香港,据称他晚年经济拮据,遗下妻子与尚在澳洲念书的儿子,后事处理都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