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号门演员表

导演:吕班
日期:1952-01-01
热度:16

这部影片是根据天津搬运工人集体创作的的同名舞台剧改编拍摄的,它真实地描写了搬运工的遭遇和在党的领导下所进行的不懈的斗争,生动地再现了解放前后这一历史交点上特定的工人斗争史。

导演(1)
吕班(1912年11月30日—1976年),原名郝恩星,出生于山西省榆次市,中国内地演员、导演、编剧。1937年,在剧情电影《十字街头》中饰演大学生阿唐。1943年,编导军事题材话剧《前线》。1945年,担任记录片《八路军》的编导演。1949年,参演剧情电影《桥》。1950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吕梁英雄》。1951年,凭借剧情电影《新儿女英雄传》获得第2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导演奖。1952年,由其执导的剧情电影《六号门》上映,该片获得文化部优秀影片三等奖。1956年,执导喜剧电影《新局长到来之前》。1958年,自编自导剧情电影《没有完成的喜剧》。1976年,吕班逝世。
演员(22)
1952年,郭振清进入影坛。他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是《六号门》,在这部影片中,他成功地塑造了受压迫、有觉悟的搬运工胡二的形象,使他在电影界崭露头角。从此,他在创作上,如大河直泻,一发而不可止。他先后在《英雄司机》《平原游击队》《暴风雨中的雄鹰》《花好月圆》《换了人间》《羌笛颂》《我们是一代人》《万木春》《独立大队》《英雄儿女》《严峻的历程》《济南战役》《艳阳天》《排球之花》等影片中扮演了各种不同的重要角色。 ...
李晓功,女,1946年毕业于安东国民女子学校,后加入丹东青年文工团,1948年加入辽东军区文工团,1949年调东北电影制片厂任演员,1950年首次在影片《光荣人家》中饰二儿媳,1955年入北京电影学校表演进修班学习,1957年结业后回长影演员剧团,1981年调天津广播电视艺术团任演员,1988年离休。
谢添,著名电影表演、导演艺术家,在其一生中以极大的热情为中国的电影事业贡献了巨大的力量。1936年,明星影片公司拍摄《夜会》,临时顶替一位因病不能演出的演员,从此进入影坛。后相继参加拍摄《马路天使》、《生死同心》、《压岁钱》、《四千金》,并主演《母亲的秘密》、《梦里乾坤》等影片。1937年,抗战爆发,加入电影界工作人协会,并参加了著名的《保卫芦沟桥》的演出。“八
李林(1920—1992)电影演员。黑龙江巴彦人。1937年11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的李林考入“满映”,1938年开始银幕生涯。抗战胜利以后,他在“中制”管辖下的“东影”工作,1946年在张瑞芳主演的《松花江上》中扮演一个凶狠残暴的日本工头,1948年2月来到北平,不久成为北影演员。 表演代表作品有故事片《内蒙人民的胜利》《钢铁战士》《虎穴追踪》《党的女儿》等。
中国电影演员。生于辽宁开源。1945年起在解放军辽西军区文工团任演员。1949年入东北电影制片厂任演员。曾在《光芒万丈》(1950)、《赵一曼》(1950),《革命姻缘》中扮演角色。1952年在影片《六号门》中演工人李俊华。随后接连拍摄了《沙家店粮站》(1954)、《董存瑞》(1955)、《平原游击队》(1955)等影片。其中因在《董存瑞》中扮演赵连长于1949~1955年优秀影片评奖中获个人一等奖。同年入北京电影学院进修,1957年曾被错划为右派。1962年...
李时(1906-1986)原名李祖瑞,曾用名李涤之、李实。河北定县人。戏剧家。1931年在家乡加入中共后,从事地下秘密联络工作,同时参加熊佛西在定县开展的戏剧大众化农村话剧实验,扮演主要角色。1934年到上海,参加左翼剧联,并在几部进步电影中扮演角色。抗战开始后领导一支救亡演剧队进行救亡宣传。1938年在武汉转入国共合作的政治部三厅抗敌演剧队三队,担任编导,去西北地区活动。后到延安,在鲁艺和留守兵团编导大小型话剧和秧歌剧等,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1945年底被派到冀东开展文艺活动。1949年后,组织成立唐山市文联,当选为第一届主席。后调任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编导。1956年调入青岛文联,历任青岛文联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山东省分会主席等。(《回顾李时对话录》、《红色戏剧家李时的人生片断》http://qdsq.qingdao.gov.cn/n15752132/n20546576/n32206740/n32206744/160711102619801125.html、http://qdsq.qingdao.gov.cn/n15752132/n20546576/n32208784/n32208788/161103090314786813.html《新文艺的播种者--怀念李时同志》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dc926c0101f3k9.html )
刘永才(Yoo Young Jae),1994年1月24日出生于韩国首尔,韩国六人男子组合B.A.P成员。  2012年1月8日,通过SBS MTV出道节目Ta-Dah! It\'s B.A.P首度亮相,27日,以B.A.P组合成员身份正式出道。  2013年2月21日,发行第二张韩语迷你专辑《ONE SHOT》。  2014年2月3日,发行首张韩语正规专辑《First Sensibility》;11月26日,以不公平条款集体联名向法院提交诉讼,要求法院判定他们与公司的所属协议无效。  2015年8月1日公司发表声明宣布和解,B.A.P正式回归公司;11月15号举办showcase宣布回归,发布第四张迷你专辑《MATRIX》。
庄焰(1919-----1992年)曾用名庄端,湖北武汉(应县)人。曾在汉口读中学,1938年到延安,入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学习,同年7月任鲁艺实验剧团演员,10月任八路军留守兵团政治部烽火剧团教员。此后在第二战区民族革命实验剧团、延安青艺实验剧团、联政宣传队等单位任教员、演员。期间,演出过《悭吝人》(饰爱丽丝)、《太平天国》(饰洪宣娇)、《李秀成之死》等话剧,编导《母亲们》(主演母亲陈敏)等话剧。1946年入延安电影团。1949年7月调东北电影制片厂任演员。1953年调东影译制片科任导演。1978年7月任长影演员剧团副团长。参拍影片主要有《赵一曼》、《卫国保家》、《高歌猛进》、《刘胡兰》、《六号门》、《青云曲》、《羌笛颂》、《我们是一代人》、《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续集)、《特快列车》、《雁鸿岭下》、《金光大道》、《风云岛》、《自豪吧,母亲》、《冤家路宽》等影片,基本上是镜头不多的母亲、大娘角色。导演过《缩影》、《一仆二主》、《萨特阔》、《男女并肩前进》、《太阳出来了》、《动荡的青年时代》、《美丽的一天》、《四海之内皆兄弟》、《躲藏的激流》、《静静的顿河》、《跟踪》、《人证》、《苏捷斯卡战役》、《南方铁路之战》等译制片。
葛存壮,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著名表演艺术家,著名演员葛优的父亲在多年的表演工作中,用精彩的演技为观众奉献了众多经典的反面角色,被广大观众所熟知和喜爱。2012年6月,葛老因瘫痪入院。1947年东北解放后,葛存壮考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文工团当演员,两年后随团调入东北电影制片厂演电影,1953年调到北 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工作。   早年参加过电影《中华儿女》、《钢铁战士》、《白毛女》、《赵一曼》等影片的拍摄表演。后在电影《六号门...
梁音,1926年9月26日出生于黑龙江齐齐哈尔,长春电影制片厂电影演员,国家一级演员。1949年,第一次上银幕,在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中扮演工人。1959年,在中国成立十周年献礼片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中扮演绰号“七十三行”的青年农民曹茂林,表演开始进入成熟期。1963年,在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中扮演杨排长,获得长影小百花奖优秀演员奖。1965年,在《三进山城》中饰演侦察英雄刘宏志;同年在《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中扮演木匠茂林。1981年,在电影《药》中饰演华老栓。2005年,在纪念中国电影诞辰100周年活动中,荣获“国家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称号。2015年1月26日凌晨,梁音在北京去世,享年88岁。
1932年肄业于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曾任中、小学音乐、美术教员,1937年起先后任安泽县牺牲救国同盟会工作团、中共太行区委会、太行山剧团、太行军区先锋剧团及军区京剧团工作,任团长等职。赵子岳以擅长扮演农民角色著称,擅长喜剧风格。除电影外还参加拍摄了《寻找回来的世界》等十余部电视剧,有口述作品《赵子岳传》存世。赵子岳是中国影协第三、四届理事,1997年因病去世。
周凋(1908,4---1956,1)辽宁昌图人。出身于农民家庭,成年后在沈阳当英语教员。1938年5月考入“满映”第三期演员训练所,还未毕业,就参加拍片。他先后参加拍摄了《蜜月快车》、《田园春光》、《冤魂复仇》、《慈母泪》、《烟鬼》、《黎明曙光》、《情海航程》等影片,大多饰演配角,1940年在《现代日本》中开始饰演主角。此后拍摄了《患难交响曲》、《家》、《王麻子膏药》、《雪夜》、《夜未明》、《黄河》、《豹子头林冲》、《黑脸贼》、《一顺百顺》、《碧血艳影》、《求婚启事》、《燕青与李师师》、《夜袭风》、《一代婚潮》等影片。他戏路较宽,是“满映”重要男演员之一。“满映”垮台后,1946年7月参加了金山领导的长春电影制片厂(简称“长制”),拍摄了影片《松花江上》。1948年夏随金山迁往北平,拍摄了《哈尔滨之夜》、《碧血千秋》等影片。北平解放后参加了北京电影制片厂,1955年调长春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先后拍摄了《吕梁英雄》、《新儿女英雄传》、《龙须沟》、《一贯害人道》、《六号门》、《赵小兰》、《沙家店粮站》、《董存瑞》、《怒海轻骑》等影片。1956年1月因病去世,在“满映”有影响的演员中,他是去世最早的一位。
刘影,毕业于有名的后沙御大学。2002年全国优秀教师。获得全国最好的策划经理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