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演员表

导演:郑君里,岑范
日期:2011-01-01
热度:6

他就是一个人在战斗。

导演(2)
郑君里(1911年12月6日—1969年4月23日),曾用名郑重、千里,出生于上海市,祖籍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三乡镇平岚田堡村),中国内地演员、导演、编剧,毕业于南国艺术学院。1929年,参演话剧《莎乐美》,这是他第一次登台演出。1932年,主演个人首部电影《火山情血》。1935年,主演剧情电影《新女性》。1937年,翻译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体系理论《演员自我修养》第一、二章。1940年,拍摄抗战长纪录片《民族万岁》。1947年,自编自导剧情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1949年,参加电影剧本《乌鸦与麻雀》的集体创作,并单独执导了该片,该片获得中国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一等奖,并获得个人一等奖。1951年,自编自导剧情电影《我们夫妇之间》。1955年,与孙瑜联合执导古装战争电影《宋景诗》。1959年,执导古装电影《林则徐》。1965年,执导剧情电影《李善子》,该片是他人生最后一部执导的电影。1969年4月23日,郑君里因遭到江青反革命集团迫害,含冤逝世,终年58岁。1979年,探讨导演艺术的著作《画外音》出版。1995年,郑君里获得中国电影世纪奖最佳导演奖。2016年,关于他的自传《郑君里全集》出版。
岑范(1926年1月11日-2008年1月23日),原名岑立范,中国演员、导演,师承香港导演朱石麟和吴祖光。  在上海出生,祖籍广西,与岑毓英有亲戚关系。1945年在重庆肄业于国立中央大学经济系。早年在上海演话剧,1946年到英属香港投身电影界,做演员,做副导演。  1951年到北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艺建设,在吴祖光身边做副导演,吴祖光执导的京剧电影《洛神》(梅兰芳、姜妙香主演)、《荒山泪》(程砚秋主演)、《梅兰芳舞台艺术》的副导演都是他。  1956年他执导第1部电影《群英会·借东风》(萧长华、马连良、谭富英、叶盛兰、裘盛戎、袁世海主演)。  1962年,他执导越剧电影《红楼梦》。  他的导演作品还有鲁迅原著小说改编的故事片《阿Q正传》和越剧现代戏电影《祥林嫂》等。  2008年因胃癌在上海去世。  岑范导演作品:  《生与死》1953  《群英会》1957  《借东风》1957  《雁荡山》1957  《林则徐》1957  《春风杨柳》1959  《红楼梦》1962  《牛郎织女》1963  《逍遥津》1976  《李陵碑》1976  《祥林嫂》1978  《阿Q正传》1981  《闯江湖》1984  《碧水双魂》1986  《梦非梦》1993  岑范出演作品:  《同病不相怜》1946  《春之梦》1947  《山河泪》1948  《女罗宾汉》1948  《蝴蝶梦》1948  《血染孤城》1948  《门》1953  岑范副导演/助理导演作品:  《玉人何处》1947  《各有千秋》1947  《春风秋雨》1949  《梅兰芳舞台艺术 上集》1955  《洛神》1956  岑范编剧作品:  《生与死》1953  《雁荡山》1957  《牛郎织女》1963  《梦非梦》1993
演员(16)
赵丹,1992年6月7日出生于陕西咸阳,华语女演员。毕业于同济大学表演系 ,此后,她因拍摄多条广告 而在上海崭露头角。2011年,在日本电影《RED COW》中首次触电。2014年,她在古装历史剧《书圣王羲之》中饰演角色“卫镕”得到平江锁金导演的好评。2015年,在电影《花落梦深处》中首次担任女主角,该片于2017年4月17日在中国大陆上映。同年,拍摄电视剧《朋友圈儿》,在剧中突破以往形象饰演反面人物张艳艳。2016年11月,出演电视剧《武动乾坤》,饰演苏柔。
韩非,中国电影男演员。本名韩幼止,原籍浙江宁波,生于北京,1932年随父迁居上海。1939年上海青年会中学毕业后入中法剧团,后相继在上海剧艺社、苦干剧团当演员。在舞台剧《家》中饰演觉慧而知名,后又演出《大明英烈传》、《雷雨》、《文天祥》、《茶花女》等数十个剧目。  1941年步入影坛,主演影片《夜深沉》。抗日战争胜利后,在文华、中电等电影公司演出《终身大事》、《太太万岁》、《艳阳天》等影片。1949年赴香港,在长城、龙马等影片公司摄制的《误佳期》中扮演专为别人婚丧嫁娶吹喇叭、自己却娶不上老婆的乐手;在《一板之隔》中扮演洋行小职员,与邻居常因一板之隔相互干扰而闹矛盾,在冲突中产生许多笑料;在《中秋月》中扮演一个贫穷的小职员,经济面临重重困境,却为了饭碗和面子,要在中秋节筹措点钱给上司和亲戚送礼。这三部影片,均为韩非的喜剧电影代表作,被誉为\"世界喜剧电影的精品\"。韩非也因主演《一板之隔》,1957年于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评奖中获个人荣誉奖。  1952年韩非回到上海,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在《斩断魔爪》、《小康人家》、《林则徐》、《聂耳》、《香飘万里》、《子夜》等影片中扮演特务、地主、贪官、工人、教师等各种类型的人物。尤其是因他成功地主演了《幸福》、《乔老爷上轿》、《女理发师》、《锦上添花》、《魔术师奇遇》5部喜剧影片,而被人们赞誉为“喜剧大师”。  韩非患有严重的风湿病,风湿长年影响着他心脏的健康。1985年1月4日韩非因心脏病在上海病逝,享年66岁。
高正,男,1922年3月21日生,北京人。中国电影演员、导演。1946年考入由中共地下党领导的昆仑影业公司。1947年进入影坛,参加了两部著名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和《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演出。1950年代,参加演出的影片近20余部,主要有《万家灯火》、《武训传》、《人民的巨掌》、《伟大的起点》、《鸦片战争》、《林则徐》、《聂耳》等,并担任《聂耳》的制片主任。1960年起,开始加入导演行列,担任影片《激流》、《秦娘美》的副导演。1978年导演影片《平鹰坟》。1984年导演影片《桔园情》。1985年,担任12集电视连续剧《铁道游击队》的总导演。2015年9月6日逝世,享年93岁
温锡莹1947年加入国泰影业公司任演员,参加拍摄《遥远的爱》、《痴男怨女》等影片。后入上海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导演。曾执导影片《特殊家庭》。1957年因在《钦差大臣》中魏市长一角配音,获1949-1955年优秀影片评奖中个人一等奖。
钱千里,1915年生于江苏南通。1935年,钱千里参加上海业余剧人协会,次年加入上海明星影片公司任演员。 他与赵丹、顾而已、朱今明是同乡,4人亲如兄弟一起投身影坛。钱千里一生拍片50多部,其中有《马路天使》、《十字街头》、《小二黑》、《李时珍》等,执导过《青山恋》、《枯木逢春》、《孙安动本》、《山城雪》等。钱老身为演员,始终为自己的挚友赵丹当配角;身为导演,始终给大师郑君里当副手。生前,钱老常自嘲,“我这个人就是跑龙套的命。”可他的每一个角色、每一部作品,如今看来都熠熠生辉。  当年参与拍摄《马路天使》的主要演职人员中,钱千里是最高寿的。钱老生前曾回忆,他与好朋友袁牧之、魏鹤龄、郑君里、聂耳、赵丹志同道合,常相聚聊天,“这个剧本是怎么来的呢,因为我们常常晚上拍夜戏,有时会在街摊上吃吃年糕、吃吃面,这时候就常看到卖唱的底层市民,就开始注意这些人物的生活怎么样,可不可以构成一个剧本,大家你一句他一句,没多久袁牧之就写出一个故事来。”  钱千里2009年荣获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荣誉奖,本定于8月6日在山东青岛颁奖,老人本计划亲自前往领奖。遗憾的是,钱老于7月31日晚8点25分在上海去世,享年95岁。  钱千里一生坎坷,屡经风浪。他曾在文革中被打得死去活来,一夜间脱发无数,人称钱千里“鬼剃头”。可最终逢凶化吉、转危为安。老人自言:大难不死,享尽后福。钱千里进入电影圈的时候中国电影还是默片。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1930年在上海诞生,直至1936年,无声片的大批量商业制作方告结束。  钱千里生活节俭。患上肺癌的老人并不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家里人一直瞒着他。躺在病床上的钱千里,牙已掉光,说话含混不清,但仍反复念叨,“我怎么办啊,我老了,我看病要花国家的钱,我不忍心。我看病要花子女的钱,我不忍心啊。”
秦怡,1938年上海中华职业学校肄业后去武汉参加抗日宣传活动。同年至重庆,入中国电影制片厂任实习演员,在影片《好丈夫》中扮演角色,后相继参加中国万岁剧 团、中华剧艺社等话剧团体,在重庆 、成都等地演出《大地回春》、《钦差大臣》、《茶花女》、《天国春秋 》、《桃花扇》、《清明前后》等二十余部话剧。抗日胜利后回上海,作 为“ 特约演员” 参加拍摄《忠义 之家》、《无名氏》、《遥远的爱》 、《母亲》等影片。  建国后历任上海 电影制片厂演员、上影演员剧团副团长。是中国影协第二至五届理事、全国文联委员和全国政协委员。  秦怡1922年1月31日生于上海的一个封建大家庭,自幼就对文艺产生浓厚的兴趣,还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读商科的时候,秦怡就曾参加话剧《放下你的鞭子》的演出。不久她离开自己封建的家庭,参加“中万”剧团。  1938年,秦怡来到重庆进入中国电影制片厂当实习演员,在此期间,演过话剧《中国万岁》、《正在想》和电影《保家乡》、《好丈夫》。  1941年秦怡离开中国电影制片厂,进入中华剧艺社,成为该社演员。在长时间的话剧舞台实践中,秦怡的演技不断进步,在话剧《草木皆兵》、《离离草》、《桃花扇》、《戏剧春秋》、《结婚进行曲》等都有出色的表演,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演员之一。当时与白杨、舒绣文、张瑞芳一起被称为抗战大后方重庆影剧舞台上的“四大名旦”。  1947年秦怡在上海走上了大银幕,参加了电影《忠义之家》、《母亲》、《无名氏》等片的拍摄。由陈鲤庭编导的《遥远的爱》成为她的成名作。
蓝谷是珠影演员,艺名沐素,1919年出生,浙江绍兴人。少年在上海长大,1938年考入上海春秋戏剧学校,1938年毕业入上海联谊实验剧社。1940年入鲁迅艺院华中分院戏剧系,1943年任新中国剧社演员。抗战后入建国剧艺社,1949年入香港南群影业公司。演出话剧《钦差大臣》、歌剧《白毛女》(黄世仁)等,参拍《各有千秋》(同学)、《风雨江南》(王树清)、《女罗宾汉》(国王)、《恋爱之道》(职员)等影片。解放后与王辛经历相同。在上影参拍过《三年》、《不能走那条路》、《钢人铁马》、《谁是凶手》、《南岛风云》、《两个巡逻兵》、《羊城暗哨》、《油船火焰》、《林则徐》等影片。在珠影参拍过《逆风千里》、《英雄诗篇》等。1983年离休,2004年去世。(http://blog.sina.com.cn/s/blog_6d666d790102vn2n.html)
邓楠,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演员,曾在《北国江南》《六十年代第一春》《铁道游击队》《51号兵站》等片中扮演重要角色,文革中遭到批斗和毒打,1968年12月24日投河身亡。
阳华(1915﹒2—1978﹒10)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原名郭寿定,天津人,1933年肄业于天津市立师范学校,1935年就读于南京国立戏剧学校首届表演科。1937年毕业后,从事舞台演出。抗战时期,先后在重庆中华剧艺社、中国电影制片厂、中央电影摄影场、中央青年剧社演出的《日出》、《雷雨》、《夜上海》、《大地回春》、《屈原》等数十部话剧中饰演角色。抗战胜利后,参加了《还乡日记》、《痴男怨女》、《荒园艳迹》等影片的拍摄。建国后,任上影厂演员。参加了《团结起来到明天》、《南征北战》、《宋景诗》、《母亲》、《家》、《不夜城》、《红色的种子》、《乔老爷上轿》、《林则徐》、《聂耳》、《51号兵站》等影片的拍摄。与此同时,他还演出了《关汉卿》、《北京人》、《镀金》、《红色宣传员》、《高级垃圾》和导演了《白杨树下》、《一百个放心》等话剧。阳华以饰演反面角色见长,他在《南征北战》中饰演的敌李军长,那句经典台词:“看在党国的份上,拉兄弟一把!”已广为流传。此外,他还参加了《伟大的力量》、《乌克兰诗人舍甫琴珂》、《生活的创造》、《奇婚记》、《危险的货物》、《安娜·卡列尼娜》等译制片的配音工作。1978年10月14日,于上海逝世。
梁山(1906一1991 )原名梁笃生。祖籍河北高阳,生于保定。曾就读于保定育德中学、北京四中。1927年考入北京美术学院,毕业后留校任助教。1930年考入北京联华电影五厂演员训练班,结业时与学员们拍摄了无声电影《故宫新怨》。1933年,休教从艺,由金焰推荐进上海联华影业公司,后入艺华电影公司,曾为阮玲玉、高占非主演的《归来》、《母性之光》、《良霄》设计并绘制布景。客串演出《母性之光》、《逃亡》、《忿怒火焰》、《黄金时代》、《百宝图》、《广陵潮》、《花烛之夜》等进步无声电影。抗日战争爆发后,梁山参加抗日救亡演剧队,演出《防奸防特》、《保卫芦沟桥》等剧。1937年10月离沪入川参加影人旅行剧团。  从1938年到全国解放,除参加演出《还我故乡》、《警魂歌》、《天亮前后》、《一江春水向东流》、《子孙万代》等影片外,主要从事话剧演出。和陈鲤庭、赵丹、陶金、白杨、谢添等合作演出《芦沟桥之战》、《沈阳之夜》、《民族万岁》、《故乡》等刷。在《汉奸》中饰汉奸刘大爷、《雷雨》饰鲁大海、《日出》饰黄省三,与白杨、谢添等合演的《飞将军》中饰高鹏飞,与夏天、董霖合演的《草莽英雄》中饰王云路。建国后,在上影剧团话剧《家》中饰四老爷,《兵临城下》中饰钱孝正。出演影片《红色娘子军》中饰匪首黄振山、《天罗地网》中饰敌刘团长,《林则徐》中饰任绍荣,《金银滩》中饰敌司令刘惠民、《山间铃响马帮来》饰敌特李三、《牧童从军》饰地主胡四等10余部较重要角色。1959年调入山东电影制片厂,1961年调珠江电影制片厂任演员。由于饰演反面角色别开生面,成为观众喜爱的演员。
谭宁邦(Gerald Tannebaum)(1916~2001)美国人。原名:杰拉尔德·坦纳鲍姆。出生于美国 巴尔的摩 市。 中国福利基金会 总干事、中国福利会顾问。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美军服役,先在军队报纸《战争中人》任编辑,后在军队无线电台设在好莱坞的 总部 担任节目制作人,主编《军队无线电台回放》月刊。上尉军衔。  谭宁邦在民国34年(1945年)被选为军队无线电台成员到 中国 重庆 及中印缅战区司令部工作,建立“军队网络(中国部分)”任副主任,同时担任 上海 XMHA电台指挥官。民国35年4月在 中国 从美军复员,加入了 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 公关部当记者。同年7月1日任 中国福利基金会 执行委员会委员、总干事,兼任战灾儿童义养会中国分会总干事。 中国福利基金会 改组为中国福利会后,任中国福利会顾问。1962年为 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 根据美国作家 马克·吐温 原著改编为儿童剧《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1972年回美国定居。  曾经在 中国电影 《停战以后》、《白求恩大夫》、《林则徐》等影片参加过演出。
蒋锐, 生于1921年4月 逝世于2006年3月,江苏省泰州人,江苏大学原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大学专科毕业,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曾任镇江市拖板桥小学教务主任,1952年来到北京,进入八一电影制片厂工作。在建厂初期参与电影制片厂各项筹建工作,后被安排到录音车间任。
85“后新锐电影导演,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导演家协会会员,深圳市青年联合会青年委员、国际狮子会D380深圳狮子会会员。  民族:汉  籍贯:辽宁省沈阳市  生日:1987年04月26日  身高:181cm  学历:北京师范大学表演系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个人荣誉:第四届澳门国际电影节金莲花新锐导演奖  导演作品:  2011年6月  电影《暴走妈妈》  影片殊荣:  第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新人导演提名奖、最佳女配角提名奖(黄英、蒋光琳)  第三届纽约中国电影节亚洲最受欢迎艺人奖、展映影片  第四届澳门国际电影节金莲花新锐导演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导演提名  2012Tenerife国际电影节最佳制片人奖、最佳影片提名奖、最佳音乐提名奖、最佳电影剧本提名奖。  第二十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展映影片  第一届西部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第十一届中国长春电影节华语影片展映启动仪式特邀影片  第十九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展映影片  第12届韩国光州国际电影节展映影片  第六届华语青年影像论坛展映影片  第五届新人电影节展映影片  2012年1月  微电影《一个无信仰的贼》  第十九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首届网络电影评选活动“最佳网络电影创意奖。  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微电影节开幕影片。  参与项目:  电影《钢的琴》——执行导演、剪辑  第23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2010年11月,香港亚洲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特别提名”  第三届悉尼中国电影节“评委会特别推荐奖”  第28届迈阿密国际电影节“最佳国际电影奖”  第18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艺术探索奖”、“最佳女演员”提名、“最佳男演员”提名  第1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传媒大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演”、“最佳女演员”  第14届电影华表奖优秀女演员提名、优秀编剧提名;优秀故事片《钢的琴》(十部电影并列获奖),优秀新人导演。  第28届电影中国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提名《钢的琴》、最佳导演提名、最佳编剧提名、最佳男主角提名、最佳女主角提名  第4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提名《钢的琴》、最佳导演提名、最佳原著剧本提名、最佳男主角提名、最佳女主角提名、最佳摄影提名、最佳原创电影音乐提名。  第20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之第2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 评委会特别奖  第4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费西比国际影评人奖  爱奇艺“改变视界影像中国”年度盛典,年度最佳女演员奖  2011青年电影手册年度华语十佳影片、年度女演员  第3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奖提名最佳电影、年度男演员、年度女演员  第三届“中国影协杯”优秀电影剧本  2012年  制片作品:  电影《柠檬》  导演:章家瑞  主演:立威廉(新加坡)、金莎、洪晓熙(韩国)、谭杰希  剧情简介:  《柠檬》讲述的是段奇妙的异国恋情,故事以普州太后许黄玉和中韩友好往来的传奇故事为切入点,通过现代韩国公主到中国寻根,展现发生在四川安岳柠檬果园内的情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