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演员表

导演:董兆琪
日期:1964-09-14
热度:5

雷锋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运输班长,优秀共产党员。星期天,雷锋和班里的战士王大力、吴奎到公园散步,遇到学生们在李老师带领下跳集体舞。雷锋在李老师和学生们的邀请下给同学们讲了自己童年的故事。雷锋的家乡在湖南农村,解放前他的爸爸被日本鬼子打死了,12岁的哥哥做工累死了,小弟弟在妈妈的怀里饿死了,妈妈因交不起租被地主家的少爷逼得上吊死了,全家只剩下雷锋一人。同学们被雷锋一家人的悲惨遭遇所感动,同时受到深刻的教育。又是一个星期天,雷锋因感冒到卫生连去看病,路上经过一个工地,工地广播说是砖供应不上了,雷锋连忙参加了工地的运砖行列。广播站的记者采访他时,他不肯讲出自己的名字。他参加义务劳动的事迹,在工地广播出去的时候,整个工地的工人都受到极大鼓舞,劳动热情顿时高涨起来。在雷锋回连队的路上,下起大雨,雨中他听到远处传来孩子的哭声,只见一个老大娘一手拿着包袱,一手拉着个孩子。原来大娘要去20里以外的朱家屯看闺女,天黑又没车,十分着急。雷锋不由分说,抱起孩子一直把大娘送到朱家屯,大娘回到家,刚要转身说谢谢,雷锋早已不见踪影。雷锋回到连队已经很晚了,但指导员和战士们都没睡。原来工地的老大爷在雷锋衣袋中发现了王大力的信,以为参加义务劳动的是王大力,然后工地代表敲锣打鼓地来到连队感谢王大力,使王大力十分尴尬。后来雷锋向指导员和王大力讲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才使这场误会得到化解,战士们也为雷锋带病参加义务劳动和助人为乐的精神所感动。东北辽阳地区发生水灾,雷锋在给灾区运送救援物资时,把平时自己节省下来的100元钱捐给了灾区。王大力在回辽阳老家探亲时,母亲说她每月都收到大力给寄的钱。他这才发现雷锋每月省吃俭用是在给自己家中寄钱,非常感动。大力立即决定赶回连队参加救灾工作,在返回连队的途中,见到报纸上报道了雷锋因公牺牲的消息,十分悲痛,热泪夺眶而出。国防部命名雷锋生前所在班为“雷锋班”。1963年毛泽东主席向全国人民发出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 该片负有特定的宣传教育的使命,它在当时的同类影片中,是较重要的一部。它展示了雷锋认真学习毛泽东思想,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成长过程,以及在乎凡的上作岗位上所创造的不平凡的业绩。 影片选取一些平凡小事,借助朴素的白描手法,凝炼集中地表现了主人公公而忘私、艰苦朴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德

导演(1)
演员(14)
董金棠, 男,1942年出生,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表演专业,在学期间曾出色地塑造了电影《雷锋》中的雷锋形象。后调入天津电视台做导演。执导了《杨三姐告状》等电视剧。
于纯绵,1928年8月出生,山东文登人。1945年2月参加革命,曾任山东威海市委宣传队队员、胶东东海军分区宣传队队员、音乐组长、副队长,战地记者。1950年10月始,历任胶东军区文工团分队长、音乐组长,福建军区文工团戏剧队副队长,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演员组长。这一时期,参加的话剧主要有《霓虹灯下的哨兵》、《东海最前线》、《军人的性格》、《东进序曲》等。  1958年4月调入八一厂演员剧团,任演员、演员组长,1983年任副团长。拍摄影片主要有《东进序曲》、《哥俩好》、《金铃传》、《突破乌江》、《雷锋》、《打击侵略者》、《主犯在你身边》、《激战无名川》、《飞虎》等。电视剧有《热泉》、《便衣警察》、《柏油路上的战争》、《破烂王》等十余部。译制片配音主要有《山本五十六》、《巴顿将军》、《侠盗罗宾汉》、《莫斯科保卫战》《敦煌》等,还在京剧中饰演角色。 1988年离休。1991年10月去世。
景春寒,1955年出生,1963年因在电影《雷锋》中饰演与雷锋叔叔一起读书、种树的少先队员而一夜成名。自幼学习钢琴,当工人时又学手风琴,1978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后分到中央电视台从事编辑和管理工作,2016年从海外传播中心主任的位置退休。
杨成轩,吉林九台人,1927年8月出生。1946年在东北参加人民解放军,历任师宣传队员、副队长、队长,参加解放战争,后随军南下。全国解放后,于1950年,进入中南军区艺术学院导演系学习。1953年,随部队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话剧队队长。曾主演《杨勇立功》、《大势所趋》等话剧,并在话剧《冲破黎明前的黑暗》、《霓虹灯下的哨兵》中饰演重要角色。  1958年,杨成轩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任演员。之后,先后在故事片《战上海》中饰演国民党京沪杭警备副司令刘毅的秘书;在《回民支队》中饰演马本斋的表弟、叛徒哈少福;在《林海雪原》中饰演土匪、小炉匠栾平;在《英雄虎胆》中饰演土匪;在《槐树庄》中饰演老农;在《夺印》中饰演二号反派、小陈庄大队会计陈广西;在《雷锋》中饰演看守仓库的老工人;在《分水岭》中饰演常老大;在《秘密图纸》中饰三轮车工人。他饰演过正面、反派、中间人物,但饰演的反派人物极为出彩,他饰演的反派人物不事张扬,深藏不露,却令人能感受到其骨子里的“蔫坏”。  杨成轩英年早逝,留下的电影作品不多。但他的表演基本功扎实,表演自然、朴实、内敛却颇有内涵。尤其是他塑造的几个反派人物,在他塑造的银幕形象中占有很重的分量,也是他创作的经典形象。如《回民支队》中的哈少福、《林海雪原》中的小炉匠栾平和《夺印》中的会计陈广西,都相当成功。  1976年,杨成轩逝世,终年方49岁。
言小朋(1925-1992),男,京剧武生,后为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蒙族,1925年5月(农历乙丑年)出生,系京剧言派艺术创始人言菊朋的幼子。1935年年仅十岁即开始从事文艺活动,曾在北京、天津、上海等京剧、话剧团体中参加演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文工团、京剧团、话剧团中当演员。言小朋拍的第一部影片是1944年的《新生》,在该片中饰配角,之后又在影片《天桥》中饰主角天桥艺人穆小楼。1959年调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工作。曾在故事片《分水...
徐力,女,35岁,宿迁市第三届人大代表,江苏宝元企业担保有限公司总经理,沭阳县妇女商会副会长。2006年、2008年分别被沭阳县人民政府授予沭阳县“十佳创业女标兵”,沭阳县“十大巾帼创业之星”荣誉称号等,2008年被宿迁市妇联表彰为宿迁市“恒爱之星”。她所在企业分别被宿迁市建设局,宿迁市建设工会授予2007年度“建筑施工文明工地”,“十佳诚信建筑企业”,沭阳县城镇妇女“巾帼建功”活动领导小组授予其企业为“巾帼文明岗”。
曲云,原名曲秀云,女,1928年生,山东牟平人。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幼年家境贫寒无力读书。直到1940年家乡解放才读小学。在学校担任过儿童团长和姊妹会长。1944年考入胶东实验学校学习。1946年被胶东文协文工团招为演员。饰演过歌剧《白毛女》中的王大婶、《血泪仇》中的王仁厚妻等角色,被评为模范工作者。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参加《太平天国》、《故乡》等剧的演出,荣立三等功。1948年任该团政治指导员。建国后,1950年调空军政治部文工团任指导员兼演员。1954年转业到第二机械工业部工作。1956年调入八一厂演员剧团任演员。参演和主演了《金铃传》、《县委书记》、《奇袭》、《突破乌江》、《哥俩好》、《英雄坦克手》、《岸边激浪》、《雷锋》、《苦菜花》、《山村新人》、《女交通员》等几十部影视剧。1980年代离休。2003年获第九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金凤凰奖)特别荣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