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演员表

导演:费穆
日期:1940-12-19
热度:3

從1937年11月底上海淪陷,到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進入租界止,曆史上稱為「孤島」時期。那時期的上海租界,政治環境極其險惡,張善琨以古裝片《木蘭從軍》(1938)借古喻今,轟動一時,掀起了古裝片的熱潮,但很快就被大量粗制濫造的才子佳人民間故事古裝片所替代了。在孤島影壇的一片混沌中,費穆和民華公司主持人金信民、童振民,花了近一年的時間和巨大的資金去拍攝《孔夫子》,可說是眾醉獨醒,逆流而上。《孔夫子》是民華的創業作,影片沒有慷慨激昂振奮人心的戲劇性,倒處處透露出悲愴的情懷,作品中的孔子身處衰世,先後困於奸亂,絕糧陳蔡,弟子死難,家人凋零,落得孑然一身卻仍與世抗衡,節高氣傲。《孔夫子》絕不是一套討俏的電影,在華語電影大片橫行的今天,費穆在「史」與「劇」之間的思考、對電影美學方面的探索,尤其顯得難能可貴。《孔夫子》雖然攝於上海,卻原來跟香港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1938年,金信民、演員張翼和導演費穆等都因走避戰難暫居香港而結緣,《孔夫子》的拍攝念頭便是在這種情況下孕育出來的。大半個世紀後,竟又在香港發現了《孔夫子》的硝酸底片,彷佛冥冥中註定。

导演(1)
演员(9)
唐槐秋(1898-1954),原名震球,中国戏剧活动家、 唐槐秋演员、导演。湖南湘乡人。早年赴法国学习航空机械。1925年回国,参加南国社及广东戏剧研究所。1933年组织中国旅行剧团,演出中外名剧,对推动演剧职业化,提高话剧演出艺术水平有较大影响。建国后担任中国戏曲研究院导演。1954年病逝。  作为演员,曾经拍摄过的电影:  1、洪宣娇(1941)  2、孔夫子(1940)....孔夫子  3、大地之花(1939)....马英  4、桃李劫(1934)  5、都会的早晨(1933)....黄梦华  6、失恋(1933)  7、到民间去(1926)
张翼(Chang Yi,1945年2月24日-),港台1960、70年代武侠、功夫片巨星。原名张伯燊,广东惠州人。加盟邵氏公司之前,他曾在台湾复兴剧校接受过八年京剧科班训练,专攻文武老生行当,身手矫健,动作凌厉,更是跆拳道、合气道、空手道高手。动作片巨星张翼剧照(14张)1966年, 张翼回港探亲时被邵氏公司挖掘,并由此进入邵氏电影公司。由于外形俊秀,身手敏捷,他一出道即担当武侠片男主角,成为邵氏早期武侠电影当家小生之一。在邵氏期间,他共演出了10余部武侠电影,代表作首推大导演岳枫执导的《夺魂铃》,张翼在其中演为家人报仇手刃三大恶人的男主角卫虎。《夺魂铃》一片在摄影技法、动作场面、情节结构上皆为上乘之作,在今天看来依旧魅力非凡。导演岳枫的风格大气磅礴,摄影鲍学礼的镜头气势夺人,张翼的表演则是锋芒毕露,英气凛然,可谓少见的摄制精良的武侠佳作,也因此成为邵氏出品的武侠名片之一。据说,邵氏的大老板邵逸夫也对此片十分钟爱,经常会带着这部影片参加各种影展。  而在另一部由徐增宏导演,与“武侠皇后”郑佩佩合演的侠情片《神剑震江湖》(本片情节主要改编自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的前半部分)中,张翼饰演的于乾文一角则允文允武,英俊逼人,与当年娇媚如花的郑佩佩组成了一对耀眼的荧幕侠侣。 张翼的早期荧幕形象多数为俊逸英挺的大侠,并带有一种当时演员中少见的书卷气,因此,其第一部武侠电影即为改编自金庸小说《书剑恩仇录》的《儒侠》。在其中,张翼饰演陈家洛的角色日月会总舵主——沈秉义,其白衣如雪、风采翩翩的儒侠形象十分出众。之后他在邵氏演出的作品也均为正派大侠形象,还是包公案影视作品(电影《七侠五义》)中饰演南侠展昭的第一人。由于邵氏着力发展武侠片,张翼与同时期的王羽、罗烈、郑雷、解元等武侠小生并称为“邵氏五虎”。  1971年,张翼加入邹文怀创立的嘉禾公司——张翼与邵氏首席武侠小生王羽是好友,所以,后来当王羽离开邵氏时,张翼也随后脱离邵氏,去台湾为嘉禾拍片,并与王羽、李小龙、苗可秀、茅瑛等成为嘉禾草创初期的基本演员,参演了嘉禾出品的第一部卖座影片《独臂刀大战盲侠》。在台湾时期张翼的片约不断,并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动作片大牌演员,以拍摄武侠、功夫、动作片为主。从转投嘉禾时起,张翼开始从英俊小生转型为硬派功夫巨星,代表作为洪金宝任武术指导的《夺命金剑》、《山东响马》、《铁掌旋风腿》,以及与王羽合演的《侠义双雄》、《一夫当关》、《四大天王》等经典作品。另有其他民国动作经典如《黄埔滩头》、《烈日狂风》、《黑吃黑》、《克星》、《金罗汉》、《黄金赌客》、《英雄榜》、《黑龙会》等,均为当时风靡一时的卖座影片。此外,他还参与了一些影片的监制、导演工作。
电影编剧、导演,原名屠广圻,浙江绍兴人。毕业于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1937年到上海参加上海剧艺社等团体演出话剧。1939年入新华影业公司当演员,在影片《葛嫩娘》中扮演角色,后又为合众影片公司主演《香妃》、《赛金花》、《文素臣》等影片。  1940年与朱石麟合作导演《孟丽君》,后又独立导演《新渔光曲》等。1942年入中联、华影,编导《梅娘曲》等。抗战胜利后在中电三厂、国泰等影业公司编导《天字第一号》、《龙风花烛》、《天魔劫》、《处处闻啼鸟》、《摩登女性》等影片。1950年迁居香港,先后在邵氏、新华、永华、亚洲、国泰等影业公司编导《月儿弯弯照九州》、《白天鹅》等影片。  他一生导演影片六十余部,大多为商业片。1973年退出影坛,赴美国定居,1980年5月30日逝世。
李景波,中国早期电影演员。1933年,入北平北华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后辍学。1935年,加入中国旅行剧团任演员。1939年先后在民华,新生等影片公司任演员,参演影片《孔夫子》等。后赴香港拍摄影片《孤岛天堂》。1942年重返话剧舞台,先后在中国旅行剧团,上海影人剧团等剧团任编导和演员。1948年,在中电三厂所摄《碧血千秋》等影片中饰演角色。解放后,曾任北京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主要作品有:《儿女亲事》、《一贯害人道》、《新儿女英雄传》、《新局长到来之前》、《祝福》等。
苗祝三,男,演员,曾经拍摄过的电影:《球迷》 (1963) 球迷 、《武训传》 (1950) 刁把总 、《新闺怨》 (1948) 廖文等电影作品。
徐立,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中国内地女演员、歌手。2010年,出演抗战剧《雪狼谷》、军旅题材电视剧《五湖四海》。2011年,出演战争动作剧《对与决》,同年出演家庭题材电视剧《母亲母亲》,随后与陈楚河、张嘉倪等共同主演电视剧《头牌》。2013年,主演电视剧《贤妻》,同时演唱了该剧主题曲《只忘了一些》和插曲《掏空了快乐》。2014年8月28日,主演都市励志轻喜剧电影《美人邦》;11月,参加社交生存真人秀《百万粉丝》并获得亚军。2015年,出演电视剧《如果爱可以重来》。由徐立主演的电视剧《夜市人生》2017年3月22日在安徽卫视首播。2017年12月,由徐立主演的电视剧《亲爱的她们》在湖南卫视金鹰独播剧场播出。
慕容婉儿,(1920~1970),早在学生时期,就喜爱戏剧、电影。1939年在上海裨文女子中学毕业后,即参加了进步的上海剧艺社,先后在《上海屋檐下》、《碧血花》、《夜光杯》》、《夜上海》、《清宫怨》和《李秀成之死》等进步话剧中饰演角色,受到好评。  她在演出舞台剧的同时,又先后加入上海国华、金星、民华等影片公司,在《孔夫子》、《花溅泪》、《孤岛春秋》、《西厢记》、《地老天荒》、《惜分飞》、《故城风云》和《艺海春秋》等影片中扮演主要或重要角色。  1942年,22岁时与舒适(著名导演和演员,舒厚德之子、舒鸿之侄)结为夫妇,相同的事业,相同的追求,夫妻相互携手,比翼齐飞,成为当时中国电业影业里少有的双双事业有成,夫妻恩爱的伉俪之一。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她随话剧团到各地作巡回演出,后去香港,继续进行演出活动。  1944年后重返舞台,在上海、香港等地演出话剧《梁上君子》、《蝴蝶夫人》、《雷雨》、《日出》、《原野》等。  1951年,她从香港归来,在汉口参加中南军区文工团。建国伊始,译制片的工作尚属初创阶段,既懂电影而又精通外语的人才奇缺,1953年她欣然服从调遣,进上海电影制片厂翻译片组,后转入上海电影译制厂任翻译。先后单独翻译或与人合译了联邦德国、英、法、印度、西班牙、阿根廷、墨西哥、希腊、芬兰、匈牙利等十多个国家近30部影片的剧本。这些作品中,不少是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名片,如联邦德国的《世界的心》、印度的《两亩地》、法国的《没有留下地址》、英国的《鬼魂西行》、《抗暴记》、捷克斯洛伐克的《仲夏夜之梦》、墨西哥的《勇敢的胡安娜》等。江青反革命集团肆虐期间,她深受迫害,英年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