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城堡演员表

导演:罗杰·科曼,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蒙特·赫尔曼
日期:1963-06-17
热度:4

一个年轻力壮的拿破烂军军官追捕一个神职秘书的女人而来到一个年轻力壮的城市,在那里他发现这个女人是听到一个老太太的命令,其最终目的是强迫男人自杀……

导演(3)
罗杰·科曼(Roger Corman),美国著名独立电影导演、制片人。他从影50年来,执导了50多作品,并制作了300多部影片,其代表作有1956年的《异形征服世界》和1960年的《恐怖小花》。他的电影类型繁多,包括探险片、恐怖片、科幻片、公路片、犯罪片,而且他总是能紧跟时代潮流,创造独具风格的亚类型影片:摇滚电影、青少年恐怖片、飞车党公路片等。他曾用5天拍摄了影片《血桶》,用两天一夜的时间拍摄了影片《恐怖商店》。    马丁·斯科塞斯、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詹姆斯·卡梅隆、朗·霍华德、杰克·尼科尔森等在出道之初都曾在他的公司工作过。罗杰·科曼教导过无数梦想走入电影界的年轻人,为美国电影业培养了一大批人才,由科曼带进美国电影业的演员有西尔维斯特·斯泰隆、杰克·尼科尔森、埃伦·伯斯泰因、戴维·卡拉丹、罗伯特·德尼罗、布鲁斯·德恩、詹尼弗·洛夫·休伊特、黛安·拉德、马丁·斯科西斯、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及其他许多人。    2009年11月13日,罗杰·科曼获颁奥斯卡荣誉奖Honorary Awards,相当于终身成就奖。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是名震世界影坛的大导演。1939年,他出生于美国底特律一个意大利移民家庭,其父是位音乐指挥家兼作曲家。科波拉童年时就混迹于剧院后台,还经常偷看父亲的演出。他从小就对电影十分着迷,17岁时,他进入了霍夫斯特拉学院戏剧系,在参加校内戏剧演出时,他几乎什么都能干。大学毕业后,科波拉进入加州电影学院专攻电影,其间,他应聘参加了好莱坞导演罗杰·考尔曼的摄制组,当了一名打杂工。  从加州电影学院毕业的科波拉起先充当的是编剧的角色。但一开始,名不见经传的他的作品往往被人忽视、贬低。直到1970年,他因《巴顿将军》(《PATTON》)一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剧本奖时,他的才能才得到了社会的承认。  此后,科波拉又满怀热情地担任了导演的职务。他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把影片的立意与美国观众的需要、美国社会的注意力相结合。1972年,科波拉执导了影片《教父》(《The Godfather》),他有意识地去表现了美国黑手党的活动与美国政界、司法界的关系,而且还从同情的视角去表现了这些黑社会人物的“人性”。他们并不是一般影片中常见的那种杀气腾腾的恶霸歹徒,而是同样重视家庭伦理的“严父”和“富有责任心”的“有志青年”。这种新的构思使美国观众有耳目一新之感,特别是影片宣传的那种奋斗精神与美国社会一贯提倡的“美国精神”十分契合,在观众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1974年,科波拉又执导了《对话》(《The Conversation》)一片。他十分巧妙地在影片中渲染了一种令人不安的气氛,从某一侧面反映出了美国公众当时出现的对美国政治和社会的那种惶惶不安情绪。影片广受好评,再次显示了科波拉杰出的导演才华。同年,科波拉还导演了《教父》续集(《The Godfather Part Ⅱ》),该片又当之无愧地赢得了当年奥斯卡六项大奖。  《教父》和《对话》使科波拉获得了巨大的荣誉和商业成就,他更是踌躇满志,希望超过好莱坞历史上那些威名赫赫的电影巨头。经过数年的准备后,他决定独资拍摄《现代启示录》(《Apocalypse Now》1979)了。在该片中,他试图用哲学的观点来叙述以战争为代表的暴力如何使人异化的问题。为了拍摄这部巨片,他不惜血本,共耗资三千六百万美元。可是,命运不济,此片推出后,评论界一片死寂,他们看不懂科波拉想要说明什么,观众们对这部高成本新片也并没有表现出科波拉曾经斯待过的热情。该年度的奥斯卡奖角逐中,该片也榜上无名,这对欠下重债的科波拉无疑又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继《现代启示录》之后,科波拉为挽回损失,接连拍摄了《One From Heart》(1982)、《The Outsiders》(1983)、《Rumble Fish》(1983)、《The Cotton Club》(1984)、《Peggy Sue Got Matted》(1986)、《Gardens of Stone》(1987)、《The Man and His Dream》(1988)以及《New Youk Stories》(1989)等诸多影片,但大多反映平平,近乎失败。八十年代的科波拉因此而几乎一蹶不振。但是,经历大劫的科波拉还是挺过了难关。1990年,《教父》第三集(《The Godfather Part Ⅲ》)的推出重新为科波拉赢得了昔日的殊荣。而此后的《Barm Stoker\'s Dracula》(1992) 与《Mary Shelley\'s Frankenstein》(1994)亦同样使科波拉再显辉煌。最近,科波拉一改老路,拍摄了一部内蕴悲凉的喜剧片《杰克》(《JACK》1996)。对该片的执导使他回想起了自己幼时因患小儿麻痹症而被隔离的孤独与恐惧感,这也使他在导演该片时更能融入自己的深切体会。影片以喜剧形式向人们阐述了珍惜光阴的生活理旨,受到了公众的一致好评。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马丁·斯科塞斯、乔治·卢卡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合称好莱坞80年代四大导演。
罗杰·科曼培训营学员,斯坦福大学戏剧学本科毕业,UCLA电影学研究生。早期为罗杰·科曼打工,导演过很多票房失败的电影,也为电视放映电影拍些后续,包括莱昂内的《荒野大镖客》,也为一些电影做剪辑,比如佩金法的《杀手精英》。  最有名的作品是《双轨柏油路》。  后来转身制片,是《落水狗》的执行制片。  现在执教加利福尼亚艺术学院的电影导演。  by大壮
演员(5)
鲍里斯·卡洛夫(Boris Karloff;1887年11月23日-1969年2月2日),真实名称为William Henry Pratt,是英国的一名演员。卡洛夫因参与恐怖片的演出而出名,尤其在1931年的《科学怪人》、1935年的《弗兰肯斯坦的新娘》和1939年的《科学怪人之子 》中饰演弗兰肯斯坦的怪物一角色最为出名。  由于在电影和电视领域的突出贡献,鲍里斯·卡洛夫在好莱坞星光大道有两颗星。电影领域为藤街的1737号,电视领域为好莱坞大道的6664号。
美国影坛上最富有个性的演员,他饰演的角色总显得那么疲倦、邪恶,甚至叛逆不羁;但又是那么凝重、丰满和耐人寻味。在他1980年拍摄的恐怖片《闪灵》(\"The Shining\")中,他饰演的鬼魂缠身的作家杰克·多伦斯那张阴森恐怖的脸是如此传神,以至于让人觉得那股森森的鬼气是他与生俱来的;而在1997年的影片《尽善尽美》(\"As Good As It Gets\")中,他又惟妙惟肖地饰演了一位从性格孤僻、乖张到仁慈善良的老头。尼克尔逊这个实力派巨星凭着其老辣的演技,在好莱坞引领风骚近三十年。自1969年因影片《逍遥骑士》(\"Easy Rider\")获奥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至今,他已先后12次获奥斯卡奖提名(7次男主角、4次男配角),三次捧得金像奖(1976年和1998年二次获得奥斯卡奖最佳男演员,1984年获奥斯卡奖最佳男配角),是奥斯卡奖历史上获提名最多的男演员,堪称\"奥斯卡之王\"。1994年美国电影学院鉴于他对表演艺术的贡献,向他颁发了终身成就奖。1997年《帝国》杂志将他列入\"当代100名杰出影星\",排名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