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吕正操1942
1942年,冀中的抗战形势艰苦卓绝、生死攸关。为粉碎侵华日军华北驻屯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上将发动的“五一大扫荡”,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和冀中区党委负责同志研究决定,主力部队由内线向外线转移,冀中区党政军机关人员进行大规模精减,精简人员分散隐蔽到可靠的村庄,和群众一起坚持反扫荡。在精简下来的人员中,时任冀中区妇救会宣传部长的吕正操的妻子刘沙,因身怀有孕,被安排留了下来。分手在即,吕正操和妻子依依惜别。为迷惑敌人,吕正操决定在冀中军区大张旗鼓地召开 “五一”庆祝大会,造成我主力部队和首脑机关已被日军包围的假象。庆祝大会的当晚,吕正操率冀中区领导机关反扫荡队伍,趁着雨夜,跟日军走了个擦肩而过,跨过沧石路,淌过滏阳河,顺利跳出了日军的包围圈。鬼子在第一个回合中扑了空,遂变换手法,却被吕正操识破,在一场鬼子的互战中损失惨重。不久,刘沙在根据地妇女主任照料下顺利生下一个男孩。此时,反扫荡斗争取得局部胜利,极大地挫败了日军的威风,但也助长了我军少数指战员轻敌的思想。关键时刻,吕正操对敌我形势有着清醒地分析和认识,果断作出决定,以区党委和军区的名义,向所属五个军分区发布命令,催促他们迅速向外线转移,且不可贪功恋战。然而,部队在连续的胜利中还是存在贪功恋战的现象,并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据可靠情报,日军有重点合击河间、肃宁、饶阳、献县边界地区的迹象,八分区司令员常德善主张当夜跳出包围圈,转移到子牙河东去。对与常德善的正确决定,王远音政委持反对意见,并行使“政委最后决定权”,结果导致千余人的队伍全军覆没,司令员和政委也双双牺牲。爱将常德善的牺牲,使吕正操认识到战场打仗“政委最后决定权”的弊端,建议中央军委和毛主席从此撤消这一制度。经过艰苦卓绝的迂回周旋,吕正操率领冀中军区主力部队及党政军首脑机关跳出敌人的合击圈,彻底粉碎了日寇 “五一大扫荡”的图谋。反扫荡结束后,刘沙在警卫员小胜的保护下,历尽艰险,带着孩子来到吕正操身边。在战士们的祝贺中,取得反扫荡胜利和“革命从此后继有人”的喜悦,在吕正操的脸上荡漾开来。
2005
大风起兮
公元前202年,旷日持久的楚汉相争以西楚霸王项羽的乌江自刎宣告结束。消息传到汉王刘邦的帐前,刘邦非但没有为项羽这个曾经把自己逼得走投无路的夙敌的死感到半点的惊喜,相反对樊哙禀报的消息难以置信,直到军士将项羽已被大割八块的尸首献至帐前,长时间积压在刘邦心中的块垒才算从此释然。夙敌项羽的死,在汉王刘邦的心里产生了从未有过的孤独。面对项羽的尸首,刘邦甚至在问:这究竟是为了什么?是天下?女人?还是“入关之约”?和刘邦有着同样复杂心理的,还有为剿灭西楚、战胜项羽而战功卓著的韩信。此时,在韩信的心里,战争结束后个人的何去何从成了萦绕在自己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长年的东征西讨,无论是国家还是民众都希望告别生灵涂炭的梦魇,过上太平盛世的日子。在众诸侯王的拥戴下,刘邦在“国不可一日无君”的推举下,筑坛称帝,改国号为汉朝,定都下邳,封皇后、立太子,登金銮宝殿,成了大汉王朝的第一个皇帝。“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深知帝王心思的张良在刘邦称帝大汉王朝后,请辞权力中心,隐居山林,潜心修道。韩信也有从此归隐的打算,但汉王“宽宏大量、爱才如命”的闪念让韩信留了下来。然而,韩信哪里知道,最不让汉王刘邦放心的就是自己。就在韩信心存幻想的时候,刘邦“改封”韩信为楚王,并以剿灭项羽残余势力为名,夺去了韩信作为大将军的兵权。刘邦一步步稳定了自己的政权,韩信也带着“楚王”的封号回到封地,行不出户,终日以酒做伴。但尽管如此,刘邦仍对韩信耿耿于怀。此时,韩信私藏项羽爱将钟离昧的消息让刘邦找到了处置韩信的借口。刘邦本打算借巡幸陈地,在云梦湖召见各诸侯王的机会将韩信拿下,谁知钟离昧闻此消息后,以死相谢,让韩信提着自己的人头面见刘邦。钟离昧的人头没有打消刘邦对韩信的防范,相反还让电影下载刘邦借机将韩信削职为淮阴侯。从齐王到楚王,从楚王到淮阴侯,对韩信的防范没有比直接置韩信于死地更让刘邦放心的。在驻守西部边疆的陈?将军率部叛乱,刘邦请韩信随驾出征却被韩信称病婉辞后,韩信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刘邦征讨陈?时,吕雉将韩信杀害于未央宫。等刘邦平息叛乱,凯旋而归时,班师长安的中途,刘邦突然决定绕道沛县,在沛县和自己的父老乡亲把酒言欢,绝唱一阕“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四海兮归故乡……。
2006
扎喜的长征
扎喜旺徐1913年出生在四川省甘孜一个藏族贫苦牧民家庭。1935年的一天傍晚,扎喜赶着羊群回家,突然牧主策马奔来,他向村民惊呼:“红汉人(红军)来了,快把羊赶到山里去!他们杀人放火。”村里顿时大乱,活佛、头人和几乎所有的藏民赶着牛羊朝着附近的山林逃去。看着眼前的混乱场面扎喜有些木然,他没有跟乡亲们逃走,而是来到水磨房询问同样没有逃走见多识广的老羊倌。老羊倌说他也没有见过红汉人,所有有关红汉人的传说都是从白汉人(国民党)那里传过来的。怀着好奇,第二天扎喜身侉腰刀只身朝红军驻地走去。在一座城堡里红军的老炊事班长接待了扎喜,而扎喜眼前看到的红军是那样的和蔼可亲,他们不但没有杀人放火,反而帮助藏民们修缮房屋,砍柴、扫院子,寺庙也保护的完好如初。临走时,老班长还送给了扎喜一件衬衣,一条毛巾和一块肥皂。在山林活佛逃难的临时帐篷里,扎喜向活佛诉说了见到红军的情况,活佛将信将疑,他让扎喜再多带几个人去看看。这次扎喜带上老羊倌和一个小喇嘛去见红军,红军政委邵武接见了他们。邵政委向他们讲述了许多革命的道理,并邀请扎喜作为民族代表协助红军工作。邵政委的话虽然使扎喜懵懵懂懂,但他觉得红军要走的路应该就是“极乐世界”,就是穷人的天堂。在扎喜的帮助下,藏民们和红军解除了误会,红军迅速在藏区打开了局面,扎喜以民族代表的身份每天都高高兴兴的帮助红军筹粮。红军要离开甘孜了,扎喜决定要跟红军一起走,要去寻找“极乐世界”。在过草地时,老班长的儿子和许许多多的红军战士一样,被沼泽无情地吞噬了年轻的生命,红军的粮食也越来越少,红军每天只能用野菜充饥,老班长和许多战士都因吃了有毒的野菜而中毒。在一座寺庙里扎喜找到了一口袋青稞面,他欣喜若狂,为了严明红军打借条的纪律,扎喜决定等寺庙的主人来,没能跟上紧急转移的部队,扎喜掉队了。在追赶队伍的过程中,他忍受着饥饿、寒冷和孤独,历经了千辛万苦。红军队伍在转移前进之中,也在不停地寻找扎喜。扎喜筋疲力尽地倒在一个藏包前,一名藏族少女救起了他。在温暖的藏包里是奶茶和粘粑让扎喜恢复了体力,临别时少女把自己家中仅有的粘粑送给了扎喜。在追赶队伍的途中,扎喜遇到了抢来一群羊的两个国民党兵,扎喜机智地杀掉了一个砍伤了一个,缴获了俩杆长枪,但不幸也被国民党兵开抢打伤。扎喜追赶部队的“负担”更重了,身上多了俩杆抢,又要赶一群羊,关键 是他已负了伤!而我们这时的扎喜已经是一个英雄!红军已经没有粮食了,队伍越走越慢,老班长已虚弱的几乎走不动了。万般无奈下,总指挥叫警卫员把自己的大白马杀了。突然扎喜出现在大家面前,并带回了粮食和羊,大家一阵惊喜,老班长更是喜极而泣,总指挥紧紧拥抱扎喜,这时大家才发现扎喜负伤了。在临时的帐篷里军医给扎喜做了手术,取出了身上的子弹。红军继续艰难的行,刚做完手术的扎喜在担架上执意要下来自己走。天下起了大雨,老班长体力不支倒在了沼泽中。坚强的老班长在一步
2005
谋士范增
秦朝末年,伴随着风起云涌的反秦斗争,思想文化领域也出现了激烈的交锋和激荡。为统一言论、维护中央集权,暴政的秦始皇极端残酷地推行“焚书坑儒”政策。就在一批批饱学之士被暴秦坑杀时,古稀之年、饱读诗书、极具智能的居士范增,自毁茅草庐舍,手执长剑、腰佩酒葫,义无返顾地投身到反秦的斗争旋涡之中。 张良是第一个见识范增长谋远略的人。为范增的踏歌所吸引,张良勒马驻足,与范增执棋对弈。黑白之间,范增关于天下局势的洞察,让张良暗自佩服。但张良毕竟不是将帅之才。在范增偶遇项梁、项羽叔侄后,范增被项梁拜为军师,跟随前后,左征右讨。范增的谋略让项梁如虎添翼,所向披靡。在叔父项梁对范增的谋略言听计从时,项羽却不以为然,甚至在范增意欲赶走虞姬时,两人的关系差点闹僵。 定陶一战,项梁置范增的劝阻而不顾,一意孤行地坚持趁胜追击秦国大将章邯,却不料在秦军援兵的夹击下被章邯挑落下马,因伤势严重不治身亡。临终前,深知侄儿脾气性格的项梁将项羽托予范增,并让项羽拜范增为亚父。刚刚失去叔父的项羽没有忘记叔父临终前的嘱托。在范增的帮助下,项羽率领大军“破釜沉舟”,以无往不胜的神勇气概在战场上节节胜利。正当项羽率军逼近关中时,却传来刘邦先期打进咸阳的消息。 彭城一别,项羽和刘邦有约在先,谁先打进咸阳,谁就是关中之王。对于刘邦的背信弃义,范增早就看出刘邦将是项羽称霸天下的一大障碍,并一再劝说项羽伺机除掉刘邦。刘邦退出咸阳,范增在项羽犹豫不决时,设下鸿门盛宴,准备借项庄舞剑助兴的机会杀掉刘邦,却被项羽的犹豫和刘邦的佯装醉酒得以逃脱。鸿门盛宴没能拿下刘邦,范增没能放过刘邦,在推举项羽自封西楚霸王后,建议分封刘邦为汉王,挟持了刘老太公和吕雉,将刘邦赶入不毛之地的蜀中。 此时的项羽因刚愎自用逐渐失去众多良将的拥戴。韩信、张良、陈平先后投奔刘邦没能引起项羽的反省,反而视范增的忠言劝进为噪耳唠叨。韩信“暗渡陈仓”帮助刘邦冲出蜀中,张良和陈平的离间妙计为刘邦赢得了获胜的先机。范增很快就失去项羽的信任。范增的佯装请辞,被项羽顺水推舟。范增悻悻而去,不久以抑郁的心情和风烛残年客死归途。消息传到霸王的帐中,留给项羽的,只有无尽的追悔,和离痛失天下为时不远的必然结局。
2007
彭雪枫纵横江淮
1938年9月,中共中央决定挺进豫皖苏抗日前线。经毛泽东同志亲自点将,时任八路军少将参谋处长的彭雪枫将军将担此重任。当时,处于日军、国民党部队、地方武装割据控制之下的豫苏皖地区局势混乱民不聊生。彭雪枫率领三百多人的队伍进驻豫苏皖,受到地方武装和国民党部队的排挤不说,当地群众对彭雪枫率领的部队也不欢迎。如何立足豫苏皖,成了摆在彭雪枫面前的第一个难题。彭雪枫知难而进,很快就通过奇袭日军王集军需库的胜利,在豫苏皖群众心目中树起了新四军抗日救国的形象。奇袭日军军需库的胜利,加上彭雪枫在自办报纸《拂晓报》上的广泛宣传,广大豫皖苏人民和地方武装,踊跃报名参加新四军。日军为防止彭雪枫队伍进一步壮大,对新四军根据地展开扫荡。立足未稳的新四军在日军的扫荡下,和地方武装头领谭育亭、国民党师长岳中夏一起掩护当地群众通过国民党防区顺利转移。日军的扫荡严重地打击了刚刚建立的根据地。彭雪枫不得不率领队伍转移到土地贫瘠、荒凉破败的庆阳店。春旱到来。面临断粮的危机,彭雪枫经过实地考察,带部队和群众挖渠筑坝推土造田。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彭雪枫的队伍在豫皖苏发展到两万余人。根据中央指示,彭雪枫决定抓住有利时机,与豫皖苏地区的日军展开决战。面对日军的先发制人,彭雪枫率领部队且战且退,引日军向我纵深开进。战斗正式打响后,彭雪枫兵分两路,一部向国民党岳中夏防区进发,转移至日军后方,另一部连夜行军至沙岭日军旅团军火库。军火库方面打响了,日军将领老谋深算,继续向彭雪枫所率领的薄弱正面部队发起猛攻。日军的战略意图让彭雪枫决定加强力量攻打沙岭军火库。在骑兵团的支援下,日军军火库守军节节败退,日军不得不派出大本营端城守军支援。此时,国民党师长岳中夏顶着各方压力大开防区大门,放彭雪枫部队通过。彭雪枫率领新四军得以从后方直捣空虚的端城。等日军主力赶回端城时,端城已变成一座空城。日军将领不得不低头认输。从此,彭雪枫的名字在豫皖苏让敌人闻风丧胆。
2005
英雄美人
秦朝末年,兵荒马乱,民不聊生,民众在暴秦与反秦的力量中命如悬丝,朝不保夕。在流亡奔命的年月,年幼的妙弋和兄长子期在秦军的追杀下,眼睁睁地看着父母双亲残死在秦军的刀下。如履薄冰中,一晃十几年过去,妙弋和哥哥子期都长大成人,妙弋更是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一天,喜欢白兔的妙弋到野外放生,不巧被秦军撞见。见着妙弋那般美貌的女子,秦军岂能罢手。正在秦军意欲非礼之际,沛县亭长刘邦和亡楚名将后裔项羽先后赶到。面对暴扈的秦军,刘邦无可奈何,到是身高八尺、神勇过人的项羽出手向助,救妙弋于危险之地。置身颠沛流离的乱世,项羽几次三番的搭救,让妙弋和哥哥子期、以及侍女君儿决定留在项营,好歹有项羽也是一个依靠。此时,在范增的劝说下,准备离开项羽的妙弋意外地发现了亡楚的后裔,并在项羽找到妙弋时,亡楚的后裔被项羽带回彭城,由项梁拥立为楚怀王。怀王的拥立为聚集人气、奋起抗秦增添了道义上的筹码,刘邦和项羽结拜兄弟,被项羽尊为虞姬的妙弋也跟刘邦的妻子吕雉义结金兰。定陶一战,项梁不幸毙命,项羽担当起领率项军的大任。为报章邯挑杀叔父的仇恨,项羽率军出征,将虞姬独自留在彭城。项羽出征在外的日子里,刘邦和楚怀王都动了虞姬的心思。刘邦的贪念之想被吕雉利用,顺利除掉自己的情敌曹夫人,而楚怀王的霸占之心被君儿巧妙的化解。项羽破釜沉舟、所向披靡,刘邦也出彭城向暴秦的政治中心关中挺进。虞姬因担心楚亡霸占之心不死,在项羽未曾凯旋的情况下随刘邦出征,却不幸落入秦军之手,被秦军送进了阿房宫充当后宫佳丽。刘邦不战而屈人之兵,顺利从秦三世的手中接管关中。面对阿房宫美女如云的后宫佳丽,刘邦匪气难改,倒是吕雉无意中发现虞姬也在宫女之中,遂将消息通过英布传给项羽。得知虞姬沦落阿房宫,项羽冲冠一怒为红颜,一把大火烧毁了暴秦经营有年的、富丽的阿房宫。冲天的火光烧红了肃飒的咸阳。熊熊的火焰中,项羽找到了自己日思夜想的虞姬,从此续写了一段英雄美人的传世佳话。 霸王项羽的故事为人所耳熟能详,但身边唯一的女人虞姬却像雾一样令人迷惑。因为项羽为救虞姬伤及的秦兵,虞姬一家也受累,秦兵赶来要捉捕各人,幸得项羽及时赶来,救了虞姬等人,更决定让他们留在项营之中,和大军一同进发,在项羽心中早已把虞姬当作是自己的女人,但是在虞姬心目中,项羽仍未是自己的理想对象,但后来虞姬终于看清楚乱世的真相,兵即是贼,贼便是兵,民间已没有了秩序,虞姬终明白唯一可保护自己的便只有项羽而已。可惜项羽为了替叔父项梁报仇,唯有把虞姬留在彭城,一心还有吕雉的照顾,可惜因为怀王对虞姬的非份之想,虞姬只得跟随刘邦等人出征入关,可是一直对虞姬垂涎的刘邦,也不顾和项羽结义之情,也不怕占了虞姬会造成的大祸,竟借醉向虞姬行凶,幸好君儿奋力护主,虞姬和君儿知道不能久留刘邦营中,便又再出走,最后辗转被留落秦二世嬴胡亥阿房宫中,看来虞姬的命运便会被蒙污了。后来项羽进占咸阳,火烧阿房宫救出了虞
2004
王树声征战豫西
1944年初,日本在亚洲太平洋战场全面失利。为扭转战局,日军于1944年4月发起河南战役,妄图打通大陆交通线作战。为适应战略格局的需要,中共中央于1944年9月组建了以王树声为司令员、戴秀英为政委的河南人民抗日军和河南省军区,进军河南豫西敌后。当时,河南的形势错综复杂,日军、伪军、国民党和各地方武装势力互相割据,积怨甚深、矛盾重重,物资极度贫乏,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王树声率部队开赴豫西后,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靠着他对革命事业的忠诚、指挥作战上的大智大勇和来自人民群众的淳朴,很快就化解了舒大章等地方武装势力之间的积怨和矛盾,争取和团结了豫西地区的各种抗日力量,组织和团结所有抗日力量在短短的8个月时间里粉碎了日伪军的多次围剿,在河南豫西站稳了脚跟的同时,还成功建立了两万多平方公里的抗日敌后根据地,打通了华北与鄂湘的联系,粉碎了日寇的战略企图,为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精彩视点:影片以1945年初王树声为司令员的河南人民自治军、河南军区在极其复杂的局面下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旗帜,争取和团结一切武装力量前仆后继、英勇作战建立广阔的抗日根据地,并成功粉碎日军围剿的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改编。其中,逼真的战争场面和鲜活风趣的人物塑造,使王树声大将军本来就富有强烈传奇性的革命经历更加传神而精彩。
1963
野火春风斗古城
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末期,日寇控制下的沦陷区兵力空虚。某游击队政委杨晓冬根据党指示,在武工队梁队长和地下交通员金环、银环姐妹的护送下,进入华北某城市,通过党的外围组织中的青年高自萍搞到了证件,落脚在地下党员韩燕来的家里。根据有关材料判断,伪治安军某团长关敬陶,存在着矛盾和苦闷,而关敬陶团在伪军中战斗力又较强,因此,如能瓦解关团,对日寇军事部署和整个伪治安军将是致命的打击。遵照上级批准的行动计划,杨晓冬组织地下工作者启发教育下层士兵,双管齐下,工作进展得很顺利。游击队在一次伏击中,俘获了关敬陶和特务队长兰毛等。但是乔装的兰毛乘夜色朦胧逃脱,为惶恐中的日寇提供了线索。他们发动了疯狂的大搜捕,将金环和杨晓冬的母亲等相继逮捕。高自萍也在敌人威胁面前,堕落为叛徒。关敬陶被我游击队教育之后释放,这引起了敌人的诸多怀疑,日本顾问多田和伪治安军司令高大成安排了一场阴险的对质。当被软禁的关敬陶突然见到金环时,惊慌失措;而机智干练的金环将计就计,巧妙地避免了一场风险,为关敬陶卸脱了责任,自己则英勇就义。银环忍受着姐姐牺牲的悲痛,又急于搭救杨母,不慎在高自萍面前暴露了和杨晓冬接头的地点,当银环发觉,奔往相告时,杨晓冬已被特务逮捕了。高大成想利用母子的骨肉之情,软化杨晓冬,从而将我地下党组织一网打尽。深明大义的杨母,为让儿子坚决斗争,完成民族重任,堕楼身亡。银环请示了上级,严密组织了越狱的行动。在武工队和地下组织的配合下,救出了杨晓冬。但为了圆满完成任务,在武工队冲出城外的同时,杨晓冬依然隐蔽下来,继续领导地下工作。有一次正巧关敬陶的部下前来搜查,在千钧一发之际,关敬陶出面解脱了危险。杨晓冬见时机成熟, 与银环亲自登门拜访关敬陶,申明民族大义,批驳了曲线救国论的反动本质,并指出光明前途,提高了关敬陶的觉悟。党的耐心争取,金环、杨母的舍身就义,使关敬陶深受感动,他决心跟着共产党走。乘高大成命令伪治安军出城抢粮的机会,带出全部人马;在武工队的配合下,消灭了前来监督的特务队;关敬陶终于率部起义。杨晓冬完成了任务,与战友银环告别时,留给她一件礼物,那是杨母一直盼望戴在儿媳妇手上的一枚红心戒指。银环手托戒指,深情地遥望杨晓冬的身影消失在灿烂的霞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