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演员表

导演:彼得·杰克逊
日期:2005-12-14
热度:6

一群探险家与纪录片导演出发前往一个靠近苏门达腊半岛的神秘小岛,准备在此寻找传说中名为“金刚”的大猩猩。抱着半信半疑态度前往的这群人,在抵达之后才发现原来传说中的“金刚”居然是真的。最终,“金刚”被当中一位金发美女吸引住,决定束手就擒。爱上金发美女的“金刚”被送回纽约,却成了被关在笼子里供人观赏的玩物。问题是,铁笼子还能关得住“金刚”多久?

导演(1)
彼得·杰克逊1961年10月出生于新西兰惠灵顿,从五六岁开始,他就是个忠实的电视迷,8岁的时候,因为怪物片《金刚》的影响,他开始迷上电影特效,那时候,他的理想就是当个出色的特效师。  1978年,彼得·杰克逊离开学校,“扑”向了电影行业。他到新西兰最著名的FilmVnit电影公司去应聘,但没有被录取。他便去了惠灵顿的一家报社冲洗照片,一干就是七年。  这七年中,彼得·杰克逊的钱一点没糟蹋,都投入到了拍电影上。1987年,彼得·杰克逊制作出他的首部长片《宇宙怪客》(Bad Taste,又名《坏品位》)。《宇宙怪客》是一部科幻片,讲述一个海边小镇发生的怪事。有一天这个小镇的所有居民都消失了,原来有一群外星暴徒来到了这里,解决他们的快餐店材料短缺问题——汉堡包里夹的人肉没有了。到了《宇宙怪客》的制作后期,由于资金短缺,彼得·杰克逊无奈之下把半成品拿给新西兰国家电影局的领导观看。彼得·杰克逊的电影技巧没有经过任何正规学院的培训,完全是依靠观赏大量的影片自学而成,没想到电影局的领导们很喜欢自学成才的他,出钱帮他完成了后期制作,还将《宇宙怪客》送到了1988年的戛纳影展。  《宇宙怪客》使彼得·杰克逊成了新西兰最有名的独立导演,1989年,彼得筹到了一笔钱,拍摄了《对付弱者》(Meet The Feebles)。这是一部真人与木偶合作的电影,讲述女河马明星和动物演员的故事,观众对这部片子的评价是:近乎歇斯底里的搞笑片。  《对付弱者》的票房不错,这使彼得·杰克逊有了报仇的资本,当FilmVnit电影公司解体破产时,彼得将它买下,出了一口恶气(《指环王2:双塔奇兵》就是在这家公司完成剪辑的)。  1992年,恐怖片影迷心目中的经典《群尸玩过界》(Braindead)诞生了,彼得·杰克逊在这部片子里玩了个痛快。  1994年,彼得·杰克逊拍摄的《梦幻天堂》(Heavenly Creatures)获得了威尼斯影展银狮奖。虽然该片根据真实案件改编,是一部写实片,但彼得·杰克逊依然不肯浪费他的幻想天分,以大量的手提摄影以及外景,来对应主人公的幻想世界。  1997年,彼得·杰克逊为好莱坞拍摄了《神通鬼大》(The Frighteners)。在这部影片中,彼得一边拿着美国人的三千万美金,一边对美国人讽刺挖苦:片中的杀人狂之所以在死后还要化为厉鬼继续杀人,是因为想打破被俄国人保持的杀人纪录。  彼得·杰克逊是托尔金的书迷,自然想把《指环王》搬上银幕,他首先找到米拉麦克斯,可负责人不同意拍三部,他们只愿意出两部的钱。彼得·杰克逊拿着米拉麦克斯提供的18个月前期制作的钱忙活起来,可这时公司又提出只拍一部。彼得·杰克逊对此不能接受,米拉麦克斯于是决定让约翰·梅登(《莎翁情史》的导演)接手。  彼得·杰克逊一边抗议米拉麦克斯的做法,一边寻找投资公司,想把他们的钱还上。他利用现有资源(花的还是米拉麦克斯的钱)拍摄了一部25分钟的短片。这次的运气不好,好莱坞的大部分公司听完他的设想,连放映短片的机会都没给。最后,彼得·杰克逊找到了新线公司。  新线的老板鲍伯·沙伊尔早就喜欢彼得·杰克逊的电影,对彼得表示出强烈的合作意向。彼得·杰克逊假装有很多公司想和他合作,磨蹭了一周,才让新线的高层们看短片。看完短片,鲍伯·沙伊尔说:“合作没有问题,可是我不明白,原著不是三本书吗?为什么只拍两集?三集不是更好吗?”  就这样,彼得获得了这个珍贵的机会。  三部曲拍完,虽然彼得·杰克逊犯了不少和原著相冲的毛病,但是他赢得了99%指环迷的爱戴,并因此赢得了全球无数影迷的顶礼膜拜。  2005年,他又翻拍了影响自己走上电影道路的《金刚》,同样引起一片叫好声。
演员(32)
娜奥米·沃茨,澳大利亚女演员和女制作人。她的父亲彼得·沃茨是摇滚乐队平克·佛洛伊德的录音师。在悉尼沃茨上过几个演艺学校(就在她第一节课上,她遇上了妮可·基曼,两人还乘同一辆出租车回家)。1986年她暂时告别了自己的演艺生涯,而到了日本当模特。可惜在日本她一无所获,她后来描述这段为期4个月的日本生涯是自己过去最暗的一段。  后来她的一位同事邀请她去参演一部小戏剧,就此她又重回到演艺界了。轻松的剧本重燃沃茨对舞台艺术的激情,最后沃茨辞掉了自己的工作,献身于影视。在一次电视广告的演出后,她在1988年在澳大利亚的一套连续剧《Home and Away》中得到了一个角色。而她在1995年出演的《Tank Girl》,是她在好莱坞的演艺生涯的突破。  2001年沃茨担任大卫·林奇导演的惊悚片《穆赫兰大道》主角。虽然她的演出大放光彩,备受评论家的赞誉,可是她却没有得到奥斯卡金像奖的提名。在《穆赫兰大道》的成功之后,她就片约不断,并出演了卖座电影《七夜冤灵》(美国版午夜凶铃)和《七夜冤灵2》(2005年美国版)。她在2004年因在电影《21克》首度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提名。  此外,她还在Merchant-Ivory电影公司根据黛安·约翰斯顿的小说《幸福合作社》改编而成的同名电影中与凯特·哈德森合作演出了一出联手戏。自此,娜奥米·沃茨那富有张力的演艺才华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  这一时期娜奥米·沃茨对合作的导演和演员变得挑剔起来,同时也以自身广阔的戏路和表演才华令影评界和影迷们为之一振。2005年底,她又出演了彼得·杰克逊的《金刚》,这更是让更多的人知道了她。
杰克·布莱克1969年8月28日出生在加利福尼亚圣莫尼卡。他的演员梦是从加州大学开始的,在进入这所大学读书之后,他成了蒂姆·罗宾斯的影迷。在1992年,杰克出演了蒂姆·罗宾斯的《鲍勃·罗伯茨》,虽然在这部电影里他只是个小配角,但却是他进入演艺圈的开始。在拍摄了《高度忠诚》、《全民公敌》和《庸人哈尔》等影片之后,杰克在好莱坞扎下了根。虽然目前他还不是一线影星,但却早已引人注目。杰克在2003年的喜剧片《摇滚校园》中的表现,被视为能与约翰·贝鲁西在《布鲁斯兄弟》和《动物之家》中的卓越表现相提并论。杰克还是一名真正的摇滚爱好者,《摇滚校园》中的主题曲和插曲都是由他和他的搭档凯勒·盖斯合作完成的。2005年影片《金刚》中,他所出演的导演让他的演技得到了进一步的肯定。2008年,他为风靡全球的《功夫熊猫》主角“阿波”配音,还在《热带惊雷》中过了一把恶搞瘾。
1973年4月14日出生于纽约州纽约市,自小就立志长大当演员。12岁时他在一次儿童聚会上表演过魔术师,这是他第一次登台表演。阿德里安的母亲、著名摄影家西尔维亚·普莱奇从家庭照片中看出他的表演天赋,鼓励他去参加各种表演班,先后进入表演艺术高中和美国戏剧艺术学院就读。他在美国戏剧艺术学院学习期间,有机会参加了学校年轻人的周末节目,在那里,他很快发现了自己已进入了戏剧界的大门。  后来,阿德里安进入非百老汇戏剧界进行舞台表演,出演的第一部非百老汇舞台剧是《五十年代的自豪家庭》。1988年,阿德里安第一次出镜是参加美国公共广播公司的电视剧《终于回家》,在剧中饰演一位来自纽约的孤儿比利,前往内布拉加斯州寻求新的生活。同年,他还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情景短剧《安妮·麦圭尔》中饰演玛丽·泰勒·摩尔的继子伦尼·麦圭尔。不久,阿德里安又回到大学继续了一年的学业。  1993年,阿德里安参加了著名导演斯蒂文·索德伯格执导、描写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崩溃时期贫民生活的剧情片《山丘之王》的拍摄。在这部影片中,他饰演童星杰西·布拉德福德的好朋友莱斯特。出色的表演赢得了一片的赞誉声,也得到了许多新的机会。包括:1994年在加拿大导演威廉·迪尔执导的喜剧荒诞片《棒球天使》中饰演丹尼,1996年在英国导演朱利恩·坦普尔执导的犯罪片《黑街杀手》中饰演米基·鲁尔克患有毒瘾的兄弟鲁比,1996年在埃里克·布罗斯执导的影片《甜衫》中主演一个赌棍雷,该片在1996年美国圣丹斯电影节上获得好评。  1997年,阿德里安与基努·里维斯及当时还不出名的格雷奇恩·莫尔和克莱尔·福兰尼合演了斯蒂芬·T·凯独立制作的剧情片《意气风发》,他在这部影片中饰演诗人本。同年,他还在《婚姻的责任》和《在各方面》两片中担纲主角,有着不俗的演出。1998年,他再次与埃里克·布罗斯合作,出演了影片《餐馆》,他因此片的出色表现于2001年获独立精神奖最佳男演员提名。这一年,他还参加了特兰斯·马利克执导、描写二战瓜达康纳尔岛战役的战争片《细红线》的拍摄,这部战争思考影片曾获第71届奥斯卡奖7项提名,但他只在片中出演了一个小角色法伊夫下士,很令他失望。  1999年,著名黑人导演斯派克·李发现了他的潜质,邀他在恐怖片《山姆的夏天》中主演连环杀手的替罪羊里奇,劲爆前卫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随后他又在理查德·谢泼德同类题材的罪案惊悚片《极速杀阵》中饰演哈里一角。这一年他的重头戏是主演了奥斯卡金牌导演巴里·莱文森反映种族问题的剧情片《飞扬的年代》。此时,阿德里安已完全跻身于一流演技演员的行列。  2000年,阿德里安主演了英国著名写实导演肯·洛奇的剧情片《面包与玫瑰》,在片中饰演一位多情的工会组织者萨姆,组织社会底层的工人为权利而抗争的故事。以及法国导演伊利·乔拉基执导的《危机密布》。2001年,阿德里安与希拉里·斯旺克合作出演了查尔斯·施伊尔执导的剧情片《项链事件》,在片中饰演伯爵尼古拉斯·德-拉·莫特。  2002年,主演了著名波兰导演罗曼·波兰斯基执导的历史传记片《钢琴家》。阿德里安扎实的表演,将温文而雅的斯皮尔曼忧郁之情演绎得感人至深。他甚至为了拍摄此片"放弃了一切",每天要练4个小时的钢琴,体重也下降了30磅。当然,阿德里安的努力也取得了丰厚的回报,先后获得了法国恺撒、波士顿影评协会、美国影评人协会最佳男演员奖,第56届英国学院奖、第60届金球奖最佳男演员提名、第75届奥斯卡奖最佳男演员,成为奥斯卡历史上最年轻的影帝。作为演技派的代表人物,阿德里安·布劳迪在本片中令人赞叹的表现,将他的演艺事业推到了顶峰。
托马斯·克莱舒曼生于1962年的东德,曾是一位梦想参加奥运会的游泳选手。当19岁的他独自一人逃到西德时,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成为好莱坞的明星。那段艰险的逃亡旅程当中他还差点失去一根手指。25岁才开始表演生涯的托马斯,一出道便受到关注,主演过多部剧集和电视电影,但作品质量参差不齐。1993年,他在德国经典战争文艺片《决战斯大林格勒》中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2000年,托马斯·克莱舒曼出演了马修·麦康纳主演的《猎杀U-571》,影片...
科林.汉克斯,美国演员,他的父亲是两届奥斯卡影帝得主汤姆·汉克斯。同他父亲一样,他也走上了演艺这条路。不过有着父亲的事业背景,科林.汉克斯的起步还是较为顺利的。2000年他出演了影片《爱你不论任何代价》,开始在大银幕露面。2002年他主演了电影《Orange county》(《橘子郡男孩》此橘子郡不是the o.c),这部关于青春成长的喜剧电影面市后颇受欢迎,而科林.汉克斯也开始进入大众的眼球,受到关注。2001年他又在由他父亲出任制片人的电视剧集《兄弟连》的第八集出演了角色。2005年他又在彼得杰克逊执导的巨作《金刚》中觅得一个角色,同年他还出演了影片《天真的谎言》。这位年轻的演员正一步步走出他父亲的光环下,成为一名独立的演员。
英国著名的演员兼导演,1964年4月20日生于伦敦。《魔戒》中的“咕噜”(Gollum)让他享誉全球。他出生在一个慈善家庭,父亲在伊拉克当医生,母亲是残疾儿童的教师,本身已有两子一女,且是个素食主义者。年少的时候曾经想要成为一个画家,在伦敦就读过当地的男孩修道院学校,在英国西北部的兰卡斯特大学学习了视觉艺术,并开始接触剧院机械方面的工作。随后在电影《独创东柏林》(Gotcha)中初尝演戏的滋味,以此为契机从幕后转到台前,成为其一生的转捩点。  在《魔戒》系列中,为怪物角色“咕噜”进行电脑动作捕捉并配音。在2003年奥斯卡金像奖的评选中,他被认为没有资格获得最佳男配角奖提名,理由是他扮演的角色经过了电脑处理。但这也成就了他在《魔戒》众多影迷们心目中的地位。  在生活中,为逗乐孩子们或是孩子不听话时,他就用“咕噜”的声音和语调跟他们说话。而“咕噜”更是名列《Premiere》杂志“史上100个最伟大的电影人物”排行榜第10位。后来彼得·杰克逊拍摄《金刚》时,又请他为这位影史上最著名的怪物做了动作捕捉。  当然,瑟金斯也并不总是“扮演”怪物,他在《致命魔术》、《爱因斯坦与爱丁顿》等片中都扮演了“活人”。而眼下他的新片是斯皮尔伯格的《丁丁历险记:独角兽号的秘密》。  20十世纪福克斯公司2010年7月通过Twitter宣布,英国演员安迪·塞基斯(Andy Serkis)将在新版《人猿星球》(Rise of the Apes)中再度穿上动作捕捉的外衣,扮演黑猩猩反抗领袖“凯撒”(Caesar)。 (正在采用)
伊万·帕克(EvanParke),1968年1月2日出生于西印度群岛,演员。
杰米·贝尔,英国电影演员,曾经凭借在电影《舞出我天地》中的出色表演获得了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男主角奖。杰米·贝尔9岁左右有了当演员的念头,正式舞台经历可以追溯到1998年的戏剧《Bugsy Malone》中出演的一个角色。让他一举成名的是《Billy Elliot》,贝尔通过了七次面试最终从两千名男孩中脱颖而出。这样影片感动了无数人,同时也让业界为年仅十四岁的贝尔送出多项惊人的奖项。淳朴的乡村生活并未阻挡他对绚丽演艺圈的向往,今天的他在颁奖典礼上欠缺的是资历,只是资历!
克里格·霍尔(Craig Hall),1974年5月10日出生于新西兰,演员。主要参演作品有《爱情鸟》、《彼得的龙》、《霍比特人:史矛革之战》等作品。
凯尔·钱德勒(Kyle Chandler),1965年9月17日出生在美国布法罗,美国籍男演员。凭借在电视剧《明日新闻》中扮演的盖瑞·霍布森,凯尔·钱德勒赢得了土星奖最佳男演员。2011年9月18日,在第63届艾美奖颁奖典礼上凯尔·钱德勒击败众多对手,爆冷夺得艾美奖最佳男主角。
Mark Hadlow (born 1957) is a New Zealand actor and comedian.  Hadlow is perhaps best known internationally for the role of Harry in King Kong. He has been cast as Dori, a Dwarf, in the upcoming The Hobbit.
瘦长的个子,黑色的头发,阳光的外形,酷似年轻时的阿尔·帕西诺,加上不容置疑的表演天赋,让亚德里安·布洛迪很早就确立了同龄演员中的领头人地位,从边缘演员走到了舞台的中央。 布洛迪1973年4月14日出生于美国纽约,自小就立志成为一个演员。其母亲著名摄影家希尔维亚·普莱奇看出了布洛迪的表演天赋,鼓励他参加各种表演班,先后把他送入表演艺术高中和美国戏剧艺术学院读书。1993年,布洛迪参加了著名导演史蒂文·索德博格执导的描写20世纪30年代...
彼得·杰克逊1961年10月出生于新西兰惠灵顿,从五六岁开始,他就是个忠实的电视迷,8岁的时候,因为怪物片《金刚》的影响,他开始迷上电影特效,那时候,他的理想就是当个出色的特效师。  1978年,彼得·杰克逊离开学校,“扑”向了电影行业。他到新西兰最著名的FilmVnit电影公司去应聘,但没有被录取。他便去了惠灵顿的一家报社冲洗照片,一干就是七年。  这七年中,彼得·杰克逊的钱一点没糟蹋,都投入到了拍电影上。1987年,彼得·杰克逊制作出他的首部长片《宇宙怪客》(Bad Taste,又名《坏品位》)。《宇宙怪客》是一部科幻片,讲述一个海边小镇发生的怪事。有一天这个小镇的所有居民都消失了,原来有一群外星暴徒来到了这里,解决他们的快餐店材料短缺问题——汉堡包里夹的人肉没有了。到了《宇宙怪客》的制作后期,由于资金短缺,彼得·杰克逊无奈之下把半成品拿给新西兰国家电影局的领导观看。彼得·杰克逊的电影技巧没有经过任何正规学院的培训,完全是依靠观赏大量的影片自学而成,没想到电影局的领导们很喜欢自学成才的他,出钱帮他完成了后期制作,还将《宇宙怪客》送到了1988年的戛纳影展。  《宇宙怪客》使彼得·杰克逊成了新西兰最有名的独立导演,1989年,彼得筹到了一笔钱,拍摄了《对付弱者》(Meet The Feebles)。这是一部真人与木偶合作的电影,讲述女河马明星和动物演员的故事,观众对这部片子的评价是:近乎歇斯底里的搞笑片。  《对付弱者》的票房不错,这使彼得·杰克逊有了报仇的资本,当FilmVnit电影公司解体破产时,彼得将它买下,出了一口恶气(《指环王2:双塔奇兵》就是在这家公司完成剪辑的)。  1992年,恐怖片影迷心目中的经典《群尸玩过界》(Braindead)诞生了,彼得·杰克逊在这部片子里玩了个痛快。  1994年,彼得·杰克逊拍摄的《梦幻天堂》(Heavenly Creatures)获得了威尼斯影展银狮奖。虽然该片根据真实案件改编,是一部写实片,但彼得·杰克逊依然不肯浪费他的幻想天分,以大量的手提摄影以及外景,来对应主人公的幻想世界。  1997年,彼得·杰克逊为好莱坞拍摄了《神通鬼大》(The Frighteners)。在这部影片中,彼得一边拿着美国人的三千万美金,一边对美国人讽刺挖苦:片中的杀人狂之所以在死后还要化为厉鬼继续杀人,是因为想打破被俄国人保持的杀人纪录。  彼得·杰克逊是托尔金的书迷,自然想把《指环王》搬上银幕,他首先找到米拉麦克斯,可负责人不同意拍三部,他们只愿意出两部的钱。彼得·杰克逊拿着米拉麦克斯提供的18个月前期制作的钱忙活起来,可这时公司又提出只拍一部。彼得·杰克逊对此不能接受,米拉麦克斯于是决定让约翰·梅登(《莎翁情史》的导演)接手。  彼得·杰克逊一边抗议米拉麦克斯的做法,一边寻找投资公司,想把他们的钱还上。他利用现有资源(花的还是米拉麦克斯的钱)拍摄了一部25分钟的短片。这次的运气不好,好莱坞的大部分公司听完他的设想,连放映短片的机会都没给。最后,彼得·杰克逊找到了新线公司。  新线的老板鲍伯·沙伊尔早就喜欢彼得·杰克逊的电影,对彼得表示出强烈的合作意向。彼得·杰克逊假装有很多公司想和他合作,磨蹭了一周,才让新线的高层们看短片。看完短片,鲍伯·沙伊尔说:“合作没有问题,可是我不明白,原著不是三本书吗?为什么只拍两集?三集不是更好吗?”  就这样,彼得获得了这个珍贵的机会。  三部曲拍完,虽然彼得·杰克逊犯了不少和原著相冲的毛病,但是他赢得了99%指环迷的爱戴,并因此赢得了全球无数影迷的顶礼膜拜。  2005年,他又翻拍了影响自己走上电影道路的《金刚》,同样引起一片叫好声。
霍华德·肖Howard Shore一直以来,都是好莱坞最出色的电影音乐家之一,我们不难在电影中感受到他的音乐所产生的独特张力,但以前我们很难在唱片上感受到他的出色,因为他长期为恐怖片或心理惊悚片配乐,很难有机会发行一张动听大卖的电影原声带。霍华德·肖在大多数乐迷心目中,曾经是一个描写阴森景致与变态情境的高手,不过,《魔戒》系列电影的出现让霍华德·肖成功的扭转了乐迷对他的印象。  霍华德·肖出生于1946年10月18日,加拿大多伦多人,他从美国波士顿的伯克利音乐学校获得专业学位,此后很快在多伦多协助创建了一支摇滚组合“灯塔”Lighthouse。这支组合获得过一定的成功,但最重要的,是使霍华德展示了他作为创作者和制作人的才华。在离开组合之后,他开始尝试为其他新型媒体进行音乐创作。他结识了之后与自己事业密切相关的加拿大老乡Lorne Michaels和David Cronenberg。在Michael帮助下,他执导了5个演出季节的“周末夜秀”音乐剧内容的节目,他为此创作了广为人知的主题音乐。在他结束这段工作后,受雇于为 David Cronenberg的影片《同伙》Brood编写配乐。  霍华德·肖此后采用交响乐形式为 David Cronenberg几乎所有影片进行创作,除了1983年的《死亡地带》The Dead Zone,并且形成了一种令人印象深刻又多变的作品体系。历数霍华德所创作过音乐的著名影片有1988年汤姆汉克斯的成名影片《成长》Big、1991年5项奥斯卡得主影片《沉默的羔羊》、1995年大卫芬奇的《七宗罪》、2000年的《入侵脑细胞》及2002年的《纽约黑帮》等等。  给霍华德·肖带来生平第一座奥斯卡奖的是《魔戒首部曲:魔戒现身》的配乐。擅长惊险题材的霍华德以情感澎湃,又敏感地表现出身心交瘁感的音乐将这部史诗影片成功地烘托了影片的魔幻氛围,也使自己一夜之间载誉而归。这是霍华德从事电影音乐创作22年以来,首次获得奥斯卡提名,并且奇迹般地从约翰·威廉姆斯提名作品《人工智能》、《哈利·波特之魔法石》、詹姆斯·霍纳提名作品《美丽心灵》手中夺得桂冠。这部作品同时掳获美国广播影评人学会、洛杉矶/芝加哥/拉斯维加斯影评人学会最佳原著音乐奖,也得到金球奖、英国影艺学院、美国电影学院AFI的电影音乐项目提名。  《魔戒首部曲》里,霍华德揉合交响乐与歌剧手法,运用远古时代精灵族与鬼魅族的歌声,并广泛采撷非洲、印度、居尔特等世界音乐素材精心酝酿出新世纪的魔幻史诗:《魔戒二部曲:双塔奇兵》延续这样的创作精神,对峙的气势与辽阔的视野随著剧情无限开展,乐章的整体调性随著二部曲中黑暗魔王势力的高涨而呈现出惊骇的气息,处处满布著惊悸、惊悍的危机,但也对比出魔戒远征军的神圣使命感与宿命感,霍华德精雕细琢的功力绝对足以与约翰威廉斯的《星际大战》相抗衡。  《魔戒三部曲:国王归来》中,霍华德·肖以神圣壮阔的大合唱揭开这段冒险传奇史诗,并从擅长的惊悚气氛堆积功力之中,释放出耸动、憾人的宏伟气势,激荡一波又一波的磅礴狂潮。随着影片的辽阔视野与浩然排场,扬起个人创作生涯最具野心的英雄交响诗。一向喜以爱尔兰民情乐风丰润影片所需的传奇色彩,以及丰富古典乐神秘、柔美、威武、哀凄音质的霍华德邀来了美国著名女高音Renee Fleming、传奇女歌手Annie Lennox、长笛演奏家James Galway为本片配乐润色。  凭借《国王归来》,霍华德·肖已荣膺第61届金球奖最佳原创配乐和第46届格莱美最佳原创影视音乐等奖项,并获得今年奥斯卡最佳配乐提名。
阿德里安-布劳迪瘦长的个子、黑色的头发、明朗的外形,酷似年轻时的阿尔-帕西诺(Al Pacino),加上令人不容置疑的表演天赋,使阿德里安-布劳迪很早就确立了同龄演员中的领头人地位,从边缘演员进入到了舞台的中央。
杰德·布罗菲拥有超过60 多部戏剧作品,还有众多代表作包括故事片、电视作品和短片。1998 年,因为在短片《团体治疗》中的出色表现,他赢得了 飘云电影金像奖的最佳男主角。2009 年,他荣获威灵顿查普曼特里普奖的年度最佳演员。紧接着出演他的第一部电影之后,布罗菲还担任具有新西兰特色的故事片《 Once on Chunuk Bair》的主角,继而又在彼得·杰克逊的《是谁让我脑死亡》中扮演僵尸沃伊德。1993年,杰克逊再次让他主演自己的影片,在《梦幻天堂》中饰演边城将约翰。而后他接着出演了《指环王》三部曲,扮演兽人的领袖,领导斯那迦和沙尔库,以及黑暗骑士之一的戒灵。在电影制作过程中,他担任了驯马师和骑士。布罗菲又曾在影片《 金刚》中作为工作人员的一员与杰克逊合作,并在《霍比特人》三部曲中 再次与导演一起合作,扮演的矮人 诺力。2005 年,他在由安迪·瑟金斯导演的 PS3游戏《天堂之剑》中参与动作捕捉演员的演出,并且还曾为《丁丁历险记》的动作捕捉集工作。他的电影代表作包括具有新西兰特色的《 二手婚礼》和广受好评的《第九区》。他近期出演电影《 追踪者》和《 黄沙武士》以及电视电影《 Tangiwai》。去年,他为备受赞誉广播剧《 部长的机会》工作,这部剧被改编成故事电片并即将在明年开机。今年一月,他和他的儿子 莱利·布罗菲一同参演《一个不合时宜的秋天的雪》。布罗菲出生在新西兰的泰哈皮,在玛塔罗亚外的卢安尼山谷中的牛羊牧场长大。从奥塔哥大学毕业后,他完成了在新西兰戏剧学校的学业。
弗兰克·达拉邦特为数极少的导演作品却为他赢得了全世界影迷的爱戴:比如《肖申克的救赎》和《绿里奇迹》。  比起导演这个工作,弗兰克·达拉邦特更适合被称为编剧,然而他为数极少的导演作品却为他赢得了全世界影迷的爱戴:比如《肖申克的救赎》和《绿里奇迹》。而2001年,他的奥斯卡野心之作《忘了我是谁》让金·凯瑞在正剧上演足了瘾,却票房、口碑双双失利。2007年的作品是根据斯蒂芬·金小说改编的《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