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信演员表

导演:石挥
日期:1954-01-01
热度:2

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根据地龙门村有赵姓父子两人,父亲(舒适)是民兵队中队长,12岁的儿子海娃(蔡元元)则是儿童团团长。某天,赵父让海娃给八路军送一封有关攻打日军炮楼的鸡毛信,海娃装扮成放羊娃赶着一群羊携信上路。路途,海娃遇到敌人,急中生智把信藏在绵羊的尾巴之下,逃过一劫。海娃被迫带路,晚上却趁敌人熟睡取信逃跑,中间信一度得而复失、失而复得,海娃也再落敌人之手,这回,聪明勇敢的他将敌人引上了歧途,而敌人发现上当时,打伤了海娃的手,这时,八路军赶到。

导演(1)
中国电影、话剧演员、电影导演。原名石毓涛(1915--1957),天津市人。1937年到上海后,先后参加了中国旅行剧团、上海剧艺社、上海职业剧团、苦干剧团、中国演剧社等话剧演出团体,演出过《家》、《大雷雨》等十多部重要剧目。他还写过话剧剧本《云南起义》,导演过《福尔摩斯》等话剧,被人们誉为\"话剧皇帝\"。1941年进入电影界,他第一部影片是在金星影片公司拍摄的《乱世风光》中任主要角色。1947年到1951年石挥在文华影片公司工作。在此期间,他主演了12部影片,导演了3部影片,其中《我这一辈子》是他根据老舍的原著自编、自导、自演的优秀作品,此片曾荣获文化部颁发的优秀影片奖。1953年以后石挥在上海电影制片厂工作。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含冤逝世。
演员(22)
舒适(1916年4月19日——2015年6月26日),男,原名舒昌格,浙江慈溪人。持志大学肄业。1938年后任青鸟剧社、上海大同摄影场、金星影片公司演员和编导。1952年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导演,中国影协第三、四届理事。曾主演《林冲》、《水上春秋》,在《红日》中饰演张灵甫而家喻户晓。导演过《绿海天涯》等影片。2015年6月26日,舒适去世,享年99岁。
出生于书香门第,1928年随祖父举家迁至上海定居。少时受家庭影响,酷爱京剧,能拉会唱。从中学起,又迷上话剧,故在复旦大学经济系读完一年后,毅然辍学,投身舞台。从1944年起,先后在新联谊剧社、苦干剧团、中国演剧社、群力剧社等表演团体,参加了《北京人》、《名优之死》、《文天祥》、《林冲》、《俄罗斯问题》等剧的演出。1947年进文华影片公司,在《假凤虚凰》中饰演5号理发员,后又参加了《夜店》、《艳阳天》、《哀乐中年》、《腐蚀》、《我这...
1941年生于四川,7岁时被艺术大师黄佐临选中,在电影《表》中出演重要角色。解放后,到北京上学。1953在《鸡毛信》中饰演小海娃,广受好评。1961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后到长影工作。 八十年代初,他和哥哥蔡安安成立了蔡氏兄弟影业(珠海)公司。他指导拍摄的主要作品有《刑场上的婚礼》、《大辫子的诱惑》、《夜盗珍妃墓》等,后者创造了1989年全国第2位的销售纪录。
蔡安安,男。影视演员、编导。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蔡安安,出生于电影戏剧世家,其父蔡松龄为我国老一代话剧表演艺术家和教育家。蔡安安七岁那年,在黄佐临执导的《表》中演出。蔡安安与兄弟蔡元元一道出演儿童影片《鸡毛信》,元元饰演主人公小海娃。
李保罗(1911.4.3-1997) 原籍河北深县,生于天津,1924年毕业于天津西开中学。1929年毕业于天津法汉专科学校。曾主持“鹦鹉剧团”、“天津职业剧社”、“天津工商学院话剧团”、“大亚剧团”,任导演、演员。1948年后在上海“中电”二厂、昆仑影业公司、国泰影业公司、大同电影公司任演员。1952年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他从影四十年拍摄了五十多部影片,表演朴实自然,是一位很有艺术修养、精于表演艺术的演员。
上海电影制片厂二级演员。1929年12月生,山东人,原华东革大文工团演员,1952年踏进电影 曹铎界,先后拍了60多部影片,十余部电视剧,扮演了各种不同类型的人物。他主演的影片有《鸡毛信》(演民兵小队长)、《伟大的起点》(演小秦)、《老兵新传》(演拖拉机手刘成光)、《乘风破浪》(水手老于)、《聂耳》(饰宋怀昭)、《51号兵站》(饰葛海生)、《李双双》(饰会计彦矛)、《难忘的战斗》(饰账房先生)、《喜盈门》(饰强英爹)、《大泽龙蛇》(饰陈工头),《阿Q正传》(饰红鼻子...
蒋锐, 生于1921年4月 逝世于2006年3月,江苏省泰州人,江苏大学原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大学专科毕业,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曾任镇江市拖板桥小学教务主任,1952年来到北京,进入八一电影制片厂工作。在建厂初期参与电影制片厂各项筹建工作,后被安排到录音车间任。
冯笑,上海电影制片厂二级演员。1932年12月出生,山东人。1948年在济南华东大学预科学习一年余。
刘非,出生于1928年,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
周伯勋(1911.3.-1987.8.30),陕西临潼人。1930-1934年在上海艺术大学、持志大学、复旦大学学习,同时加入左翼作家联盟、左翼戏剧家联盟和大道剧社。中学时期参与创办红芽社剧团,演出一些鼓吹铲除军阀、打倒列强的短剧。1928年到上海,考入上海艺术大学文学系,不久加入南国社,1930年转入上海持志大学,并参加左翼作家联盟和左翼戏剧家联盟。1931年,在大道剧社参加《火的跳舞》、《街头人》、《SOS》、《乱钟》等进步戏剧的演出,并参加了影片《玉堂春》的拍摄。其后,相继在联华影业公司拍摄的《续故都春梦》和电通影片公司拍摄的《桃李劫》、《自由神》、《都市风光》等影片中饰演主要角色。同时,他还担任电通影业公司的总务、剧务、发行、宣传等部门的负责工作。
高级经济师。男,1933年出生,山东桓台人。大学文化。曾任上海天马电影制厂党办副主任,上海天马影视公司副总经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