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大欢喜演员表

导演:林德禄
日期:1993-01-01
热度:2

性格截然不同的兄弟俩,都无法达成做父亲的心愿,最终他们是否能皆大欢喜呢?

导演(1)
演员(6)
沈殿霞,香港著名女演员,无线电视的第一代艺人,尤擅于担任现场直播节目司仪。因身材肥胖而被昵称为“肥肥”、“肥姐”,她亦是著名艺人张学友及陈庭威的义母。1958年赴香港,1960年作为童星出演《一树桃花千朵红》而成名。之后演出无数影片,虽然多为配角,但其喜剧表演家喻户晓,成为票房的保证。70年代,她还曾和罗文组成“情侣合唱团”,与汪明荃、张德兰(即早期的张圆圆)和王爱明组成优质女声团“四朵金花”。又曾到新加坡拍电视剧,一样大受欢迎。在70年代曾与张冲、陈自强、陈皓、邓光荣、秦祥林、谢贤等组成一队叫「银色鼠队」的组合,红遍港台。肥肥自15岁开始银幕生涯,出道40余年,拍摄影视剧近百部,主持香港王牌综艺节目《欢乐今宵》长达20年之久,是香港第一金牌女司仪。其亲切、可爱、豁达、善良、幽默的形象赢得“香港开心果”的美誉,并被选为香港“国际儿童大使”。但更深入民心的还是她的司仪风格,谐趣轻松,自成一格,使她成为无线长寿综艺节目《欢乐今宵》的台柱。2007年11月,TVB四十周年台庆,肥肥获颁“万千星辉演艺大奖”。2008年2月19日早上8时38分,沈殿霞在玛丽医院病逝,享年61岁。2008年4月,第2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追颁肥肥“专业精神奖”。
黄百鸣,监制、编剧、演员,1946年4月8日出生于中国香港九龙。1967年,他编剧的《搭错车》、《最佳拍档》《何必有我》和《阿郎的故事》四部作品他以编剧身份进入香港演艺圈。1991年创办东方电影集团;同年在香港东方日报撰写连载专栏,集结出版《新艺城神话》,2009年担任《家有喜事2009》的制作人及主演;同年监制的电影《叶问》获得第2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电影奖。2012年,被选为香港行政长官选举会委员。2013年出演喜剧片《百星酒店》饰演可新。2014年,出品的青春校园喜剧《青春斗》。2016年,出品《叶问3》及《赏金猎人》、《反贪风暴2》,总票房逼近15亿。
吴君如,香港电影演员,电视、电台节目主持,外号三姑,16岁进入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1983年中学毕业后拍过《斗气一族》、《错体姻缘》等剧集,后转往电影圈发展,常扮演被消遣挖苦的角色,不惜自毁形象搞笑,由此赢得“女周星驰”称号。又称“大嘴姑婆”。另外亦有女版周星驰和搞笑女王之称,是两岸三地华人影坛和娱乐界的首席女笑星。  她参演或主演的知名电影有《霸王花》系列(1988-1992)、《最佳损友》(1988)、《流氓差婆》(1989)、《赌圣》、《无敌幸运星》、《望夫成龙》(1990)、《上海滩赌圣》、《赌霸》(1991)、《鹿鼎记》、《家有喜事》(1992)、《笑八仙》、《花田喜事》(1993)、《火云传奇》(1994)等。后随着年纪增长考虑转型,逐渐饰演较有深度和较立体的角色,演技得以全面发挥。如《四面夏娃》(1996)、《江湖告急》、《朱丽叶与梁山伯》(2000),并以《古惑仔情义篇之洪兴十三妹》获第1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2002年增肥20磅,出演由男友陈可辛监制、赵良骏导演的《金鸡》,生动演绎了一个可爱单纯的风尘女性形象,由此获第4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  她出演的其他影片还有《等着你回来》(1994)、《97古惑仔战无不胜》、《越快乐越堕落》、《麻雀飞龙》(1997)、《半支烟》(1999)、《爱君如梦》(2001)、《金鸡2》(2003)等。近年作品仍然以喜剧为主,如《家有喜事2009》、《花田囍事2010》等贺岁片及王晶的笑片。在《岁月神偷》这样的质朴小品中也有出色表现。吴君如也是著名的电台及电视台主持人,近年为动画片《麦兜故事》、《麦兜菠萝油王子》的配音也相当精彩,受到好评。
生于1939年12月17日,香港长大。1955年赴英国念书,热衷戏剧活动,后进英国咸斯特戏剧学院攻读,毕业后加入英国BBC电视台演出,曾主演四部电视喜剧片,并演出西片。1970年回港,参加电影及电视演出,曾主演电视片《群星谱》第一集及主持喜剧节目,成为著名喜剧演员。1975年自组先锋影业公司,作主演兼制片。主要作品《发钱寒》1977《慌失失》1980《提防小手》1982等。80年代福星系列走红,福星之一的吴耀汉电影事业走入一个高峰。97后远离电影。近年他除了带自己儿子吴嘉龙入行,也还没放弃电影事业,偶尔也加入老友的队伍,做客串演出,大多都是一些父亲角色。吴耀汉可以说是录像厅时代香港喜剧电影里的一位重要人物(多为配角),塑造的形象中最为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五福星系列里那个对各种稀奇古怪的术法感兴趣的角色,也是他最成功的一个角色。  代表作品有《半斤八两》、《五福星》系列、《流氓医生》、《最佳女婿》等,经常扮演神经兮兮的喜剧角色。  吴耀汉早年在英国读书,在英国咸斯特戏剧学院毕业后曾到BBC参加演出。回港后拍连续剧、电影,由于形象突出,深具喜剧天分,塑造了许多令影迷难以忘怀的经典形象。近年淡出影坛,偶尔露脸过把瘾。
毛舜筠生于小康之家,那个时代的生活普遍是艰难的,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极为严厉。当父亲训斥毛毛时,她虽不敢说话,肚里却已有连续不下二三十句反驳的材料,这是她倔强反叛的天性使然。毛舜筠后来拍戏之外尚有份作主持,笑称自己的反应敏捷都是因为少时“训练有素”。毛舜筠演戏天分颇高,17岁入行不久,即担纲主角出演电视剧集,但毛舜筠真正走红,是因从90年代伊始,以喜剧明星的形象示人。毛舜筠多半出演一些女性特征不明显,有些大女子主义的角色。  1990和1991年,她与周星驰合作出演电影《龙的传人》和《情圣》。星爷主演的电影中,往往自己是当仁不让的第一主角,而鲜有能和他平分搞笑场面的女星,但毛舜筠的表演却相当到位,一向搞怪的周星驰也未能抢走她半点光彩。也正是从这两部电影开始,毛舜筠的麻辣喜剧形象得到了确立。  此后毛舜筠出演黄百鸣系列电影《家有喜事》、《花田喜事》和《大富之家》,演艺事业呈现巅峰状态。在《花田喜事》中她扮演一个女强盗,嘴角贴颗豆大的痣,腿上粘满黑漆漆的毛,搞怪风格尽显无遗。《家有喜事》中,毛舜筠剪成短短的男仔头,变成了一个肆无忌惮大哭大笑的男人婆。  看过这几部影片的观众,大概都忘不了毛毛精彩的表演,尤其影片最后,当她饰演的角色都最终为爱情而改变,转眼间由假小子一变成为温柔如水的淑女时,那份低眉浅笑,当真令人心动。  1994年,毛舜筠接连出演了三部影片《大富之家》、《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和《山鸡变凤凰后》后息影。次年,她嫁给了现任丈夫区丁平,此后长达五年的时间里,她旅居加拿大,将更多的精力投入私人生活。直到2000年,复出拍的第一部戏是《小亲亲》,演出啰嗦的音像店老板娘。同年大腹便便的她友情客串了张国荣自编自导的《烟飞烟灭》。此后她平均一年只拍一部戏,比较出名的是《早熟》、《大丈夫2》、《老港正传》,其中更是担任《大丈夫2》的监制和编剧。  虽然找她拍戏的人不少,但世道平淡,电影的预算往往很低,她坚持如果是好戏,片酬低一点就无所谓,但如果是不公平的条件,她宁可放弃机会呆在家里陪伴女儿。
林子祥曾就读于德信学校,拔萃男书院及英国Dover College,学生时期曾组织乐队,1976年推出首张英文专辑《Lam》,其后推出过多张广东专辑。他亦曾拍过多部电影,包括《投奔怒海》、《猫头鹰与小飞象》、《三人世界》等。1983年,他凭电影《投奔怒海》中精湛的演出,获提名第二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惜铩羽而归。亦曾在无线电视与汪明荃合作拍摄《不是冤家不聚头》、《四季情》等电视剧。他作风低调(故冠以“歌隐”之名),给人沉默寡言的感觉,最令人印象深刻就是他的胡子(他的胡子在1976年开始留的)。  1980年,他凭《在水中央》及《分分钟需要你》两首歌曲在第三届十大中文金曲颁奖音乐会连获两个金曲奖,成为当年的大赢家。他从此亦成为乐坛颁奖礼的常客。而在1994年举行的香港电台第十七届《十大中文金曲颁奖音乐会》上,林子祥获颁“香港乐坛最高荣誉──金针奖”。2003年,林子祥获得CASH音乐成就大奖,是首位唱作人获得此殊荣。  林子祥是创作歌手,他懂得弹吉他及钢琴。他曾创作多首名曲,如《在水中央》、《分分钟需要你》、《几段情歌》、《海市蜃楼》、《追忆》、《谁能明白我》、《这一个夜》等。除此之外,他也多次作出创新突破的尝试。1985年,林子祥的名曲《每一个晚上》,正是由两首中西乐曲(安德鲁·劳埃德·韦伯创作的音乐剧《猫》和黄自为白居易《花非花》谱曲的同名作品)拼合而成,却不着痕迹,浑然天成。同年,他把二十二首当时得令的流行作品,以高超的编曲技巧组织起来,做出《十分十二寸》这首经典串烧歌,可谓前无古人,更牵起一片串烧歌热潮,后来周润发、朱咪咪、古巨基也曾以类似形式制作串烧歌。而此两首歌曲均得到当年年终乐坛颁奖礼的评审赏识,林子祥凭前者获颁1985年度十大中文金曲金曲奖,后者获颁1985年度十大劲歌金曲金曲奖。  综观整个八十年代,在这十年之间,他共有23首歌曲登上香港电台中文歌曲龙虎榜冠军位置,仅次于谭咏麟的28首。他也是众多演艺界人士的偶像或最喜爱的歌手,包括徐小凤、梅艳芳、张国荣、黄耀明、刘德华等等。  他亦曾拍过多部电影,包括《投奔怒海》、《猫头鹰与小飞象》、《三人世界》等。1983年,他凭电影《投奔怒海》中精湛的演出,获提名第二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惜铩羽而归。亦曾在无线电视与汪明荃合作拍摄《不是冤家不聚头》、《四季情》等电视剧。他作风低调(曾被冠以“歌隐”之名),给人沉默寡言的感觉,最令人印象深刻就是他的胡子(他的胡子在1976年开始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