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刘厚明的同名曲剧改编。1962年6月底,正是麦收的大忙季节。河东人民公社佟各庄生产队的社员忙着收割,整个村庄一片喜气洋洋的热闹景象。生产队党支部副书记、模范饲养员庆奎老汉规劝着游手好闲的二赖子下地劳动,从他那里听到有人在散布反动的谣言,说是“蒋介石要回来了,谁越积极谁就越倒霉”。庆奎立刻警惕起来。他与妇女主任玉芳经过调查研究,认为谣言出自地主佟善田,建议撤掉佟善田的车把式。但生产队长玉柱思想麻痹大意,只看到地主分子假装积极和伪装老实的一面。这时,庆奎的孙女夏花又发现地主的儿子小龙偷麦穗,地主还曾把“变天账”说给儿子听。玉柱听到这些情况,半信半疑,他找到佟善田询问原由,佟善田几句花言巧语,将玉柱蒙骗。尽管老庆奎坚决主张立即撤换佟善田所担任的赶车任务,但他一再强调生产,并借农忙为由,不接受这个意见。生产队党支部及时开会对这件事进行了研究,大家批评了玉柱只顾生产、忘记阶级斗争的错误思想。玉柱虽然服从了撤换赶车人的决定,但思想仍然不通。赶车的任务交给了老庆奎,使佟善田更加怀恨在心。他因为13年前曾杀死贫协主席佟大庆,而且只有庆奎了解内情,一直心有余悸。他一直寻找机会,欲置庆奎于死地。佟善田赶大车的职务被撤换以后,他就下决心做垂死挣扎,策划将庆奎赶马车经过的桥梁破坏,然后唆使二赖子在马车快到小桥时,用木杠打惊驾辕的牲口,妄图使牲口惊奔,造成车毁人亡。但是,就在他准备动手时,被玉柱和二赖子发现,玉柱连忙让二赖子通知民兵,自己与佟善田展开了生死搏斗。在佟妻准备向玉柱下毒手时,武装部长、民兵队长和群众及时赶到,将佟善田逮捕。开始,佟善田妄图狡辩,破坏桥墩只是对撤换他赶车职务的不满,经过刀壳对证,庆奎揭发了他在13年前杀害贫协主席佟大庆的罪行,才使佟善田锯桥墩的险恶用心大白于天下。佟大庆是玉柱的父亲,玉柱听罢十分气愤,并痛心地向庆奎表示对不起党的教导,忘记了阶级斗争。佟善田罪恶滔天,人民公社召开批斗大会,使其受到了应有的制裁。

倒序 在线播放
当前资源由哔哩哔哩提供--在线播放,无需安装播放器
当前资源由华数TV提供--在线播放,无需安装播放器
当前资源由芒果TV提供--在线播放,无需安装播放器
当前资源由电影网提供--在线播放,无需安装播放器
当前资源由提供--在线播放,无需安装播放器
当前资源由爱奇艺提供--在线播放,无需安装播放器
当前资源由腾讯提供--在线播放,无需安装播放器
当前资源由优酷提供--在线播放,无需安装播放器
1988
问天何时明
抗日战争中期,蒋介石一手制造的"皖南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义愤。面对全国人民日益高涨的抗日热情,蒋介石倒行逆施,更加血腥地镇压共产党人和进步知识分子。因与蒋介石政见不同,曾被通缉被迫逃亡到日本的郭沫若在此时弃家归国参加抗战。面对灾难深重的祖国的国民党的腐败统治,郭沫若义愤填膺,遂产生了创作历史剧《屈原》的冲动。八路军征订办事处主任周恩来认为,革命文艺家们可以利用话剧这一武器同敌人斗争,热情地支持郭沫若的创作。《屈原》终于上演了,演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轰动了重庆,轰动了全国。进步力量的胜利激怒了蒋介石,他请来周恩来"兴师问罪",被周恩来义正辞严地驳了回去。宣传部长张道举行文化界名人招待会向郭沫若发起围攻。郭沫若从容自如,谈笑风生,巧妙地避开学术之争而切中要害,令张道藩及反动文人们张口结舌,十分尴尬。为了冲破当局的封锁和破坏,继续扩大影响,剧社决定到北陪等地去演出。端午节这一天,龙舟竞水,百舸争流,剧社的大船徐行其中,江上岸边一片欢腾。突然,宪警乘快艇迎头阻截,妄图阻止剧社的行动。剧社的演员们站在船头奋力摇起了"楚"字旗,龙舟马上掉转船头,围挡在剧社大船的前面。在岸上、江中人民群众的声援下,宪警们欲进无路、欲退不能,狼狈之极。郭沫若双手向天,深深感谢父老同胞的骨肉之情。
1979
七品芝麻官
根据传统豫剧改编。 明朝嘉靖年间,奸相严嵩之妹、一品诰命夫人严氏在保定苑县仗势横行,鱼肉乡里。定国公徐干岁为除严嵩,命副将杜士卿暗访保定,查问严氏罪行。杜士卿行至保定城郊,碰到严氏之子程西牛率家丁强抢民女林秀英,便拔刀与众家丁厮打起来。混乱中,程西牛被管家程虎误杀。杜士卿得知秀英之兄已被程西牛勒死,当即为林氏父女写下保帖,嘱他们去县衙告状,自己赶回京城禀告徐千岁。严氏得知儿子被杀,发誓定将林家斩尽杀绝。秀英扶着老父进城告状,路遇严氏,严氏亲手执木槌打死了秀英之父。秀英悲愤至极,决定誓死为父兄报仇。新任县令唐成,为人刚直不阿,廉洁奉公,下乡察访时见秀英喊冤,知她案大冤深,让她到按院告状,自己则暂罢察访,也赶到按院。唐成刚要讲述秀英冤情,严氏即至,秀英也接踵而来。双方陈词之后,刚刚还一副严正面孔的按院五台大人个个吓得目瞪口呆,不敢断案,纷纷将案子推给了唐成。“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唐成决定为秀英做主,审问严氏。他假意收下严氏厚礼,虚与周旋,拿到了人证和物证,抓起了程虎,镇住了骄横的严氏。此时,杜士卿奉旨传来大理寺公文,命令将严氏捉拿归案。清晨,唐成倒骑毛驴,押着威风扫地的严氏,进京复命。 影片描述了七品知县唐成不畏强暴,主持正义,法办权高势大的诰命夫人的故事。这是一部在民间广为流传、深受欢迎的戏曲作品,它塑造了独具典型性格的清官形象,使唐成这样一个外表丑陋、心灵高尚的“美丑”得以成功的展示。 编导没有用谦价的笑料去取悦观众,而是让观众从唐成的幽默、风趣和机智中,对他的大胆正直发出由衷的赞叹。作为豫剧艺术用品,它的唱腔设计、造型表演都体现出浓郁的地方色彩和精湛的技艺。 该片获1981年第4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1964
刘明珠
根据民间传说整理、改编。明朝穆宗时,潮州总兵刘辰光奉召上京途中,因要弹劾奸王朱厚燔通番卖国,被奸王假传圣旨杀害于天津卫。刘总兵的独生女儿刘明珠决心锄奸报仇,承父遗志。她乔装跋涉进京,一路历尽艰辛,在偷祭父坟时,巧遇出访的海瑞,便随他进京暂住海府。海瑞上朝时,不顾个人安危,向穆宗奉上密本,申辩刘案。奸王当庭颠倒黑白,攻击海瑞。但因朱厚燔是穆宗的叔父,穆宗不敢置词,只好求教母后。太后为保穆宗皇位,密谕海瑞侦查奸王罪证。奸王却以为太后祝寿为名,唆使穆宗下旨命海瑞征选贤能,限期将五色珍珠串织成百珠衣,以阻止海瑞出京查访。当海瑞左右为难时,刘明珠在海夫人的相助下,主动应旨串珠,才使海瑞得以出京。不料,奸主故意乱珠断烛,给她制造困难拖延工期。刘明珠在王府婢女迎春的暗助下,终于在五日内织成了绣有其父冤情的珍珠衣。这时,奸王又派人放火烧楼,企图毁衣害命。刘明珠携衣逃生,慌乱之中闯入御园,恰遇太后,乘机献上珍珠衣,面奏奸王杀父冤情。太后将寿衣展现众人面前,并借猜珠衣上的梅沉雪底之画谜,让刘明珠金殿喊冤,揭露奸王叛国通敌的阴谋。奸王恼羞成怒,当场行凶。此时,海瑞搜齐罪证赶到,挫其凶焰。但太后维护皇族,只将朱厚燔贬为庶民。刘明珠满腔悲愤难以克制,当场用太后所赐的铁如意将奸王痛击至死。太后大怒,翻脸加罪于刘明珠。海瑞与文武官员纷纷去冠抗议,太后只得将刘明珠赶出宫门了事。之后,海瑞弃官,与明珠一起扬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