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田错演员表

导演:严俊
日期:1962-03-14
热度:4

本片根据同名京剧改编,源出「水浒传」,胡金铨编剧。值得一提的是,擅演悲剧的乐蒂首次以俏皮方式演出丫头一角。故事始于才子卞济(乔庄)落拓花田,卖画维生,与官家小姐(丁宁)一见锺情,却因恶霸(朱牧)介入而波折重重,闹出连篇笑话……

导演(1)
严俊,中国著名演员、导演。曾在北京辅仁大学和上海大厦大学攻读,读书期间,参加过话剧演出。  1938年入上海国华影业公司任演员,在《新地狱》等影片中饰演角色。翌年入上海剧艺社演出话剧。1942年后曾在中华联合制片股份有限公司、中华电影联合股份有限公司主演影片多部。1947年后在中电二厂、文华、国泰等影片公司主演《母与子》、《出卖影子的人》等影片。1949年至香港,先后主演《荡妇心》、《一代妖姬》、《说谎世界》 、《一刻春宵》等。  1953年,在邵氏公司,演而优则导的严俊,首次执导《巫山盟》。他共执导近五十部电影,有林黛成名作《翠翠》、《阎惜姣》、《秦香莲》、《万古流芳》等,其中《万古流芳》荣获第十二届亚洲影展“最佳影片”奖。因他的戏路广阔,故有“千面小生”之称。曾创办国泰、金龙、和合等影片公司。1972年退出影坛,移居美国。  严俊的第一任妻子是话剧演员梅村。后来,曾与著名女演员林黛相恋。1959年与“影坛长青树”李丽华结婚。1980年8月18日在美国病逝,享年63岁。
演员(11)
乐蒂(1937年8月29日-1968年12月27日),本名奚重仪,原籍上海浦东,香港国语片演员,有“古典美人”之誉。  1 生平  2 作品  3 参考文献  4 外部链接  生平  乐蒂出生于上海四马路迎春坊,因排行第六,故小名“六弟”,是家中的老幺及遗腹女,上有大姊及三名兄长,其三哥雷震(原名奚重俭)为著名国语片演员,而五姊因病早夭。乐蒂父亲是上海建筑业老字号“奚福记营造厂”第三代传人奚兆年,在她出生前一星期在南京路大三元酒家门前被日军空投的炸弹炸中身亡,奚兆年在乐蒂出生前原以为是一名男孩,预先取名“重义”,乐蒂出生后将“重义”改成女性化的“重仪”。  乐蒂兄妹随母亲顾毓秀返回外祖家中,至6岁时迁往外祖父青帮头子“江北大亨”顾竹轩经营的“天蟾舞台”居住。“天蟾舞台”,是上海四大舞台之首,京剧名伶如“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等常在此演出,当时更有“不到天蟾不成名”的说法。乐蒂从小接触表演艺术,常模仿戏台上花旦的神态动作。11岁那年,乐蒂母亲因心脏病去世,此后一直由外祖母抚养成人。乐蒂初时入读“上海青年小学”,其后升读“清心女子中学”。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乐蒂兄妹随外祖父母来到香港,初时因言语不通无法入学,因而礼聘沪籍家庭教师为小孩上课,而外祖父更因不习惯,仅半年后便返回上海,其后乐蒂进入“伊维英文学校”就读。其时一家人居于尖沙咀赫德道,与“长城电影制片公司”总经理袁仰安为邻。1952年中学毕业的乐蒂考入“长城”,签约五年,因太年轻,由二哥奚重勤代为签署,月薪200港元,袁仰安取她的小名“六弟”谐音成为艺名“乐蒂”。“长城”指派李次玉作为她的导师,首六个月为实习期,同期新人还有陈思思、李嫱、张冰茜等,但仅两个月乐蒂已接拍首部作品《绝代佳人》,担任夏梦与石慧的副车。1957年首次担正在《捉鬼记》任女主角。惟星运平平,于1957年外借到同系的“凤凰”拍摄《风尘尤物》,男主角是初恋情人高远。  1958年,乐蒂约满转投“邵氏”,获导演李翰祥赏识,两人合作首部作品为《妙手回春》。1960年乐蒂与李翰祥的第三部作品《儿女英雄传》同时成为香港及台湾的“年度十大卖座电影”;其后她主演的《倩女幽魂》获选参加法国戛纳影展,轰动一时。此片乃第一部参加国际影展的中国彩色电影。在戛纳影展中放映时,她的演技得到国际肯定;并艳惊四座,被誉为“最美丽的中国女明星”,奠定一线女星的地位。同年上映的《畸人艳妇》,再为她带来了“悲剧圣手”的雅号。1961年带大乐蒂的外祖母不幸因病身故,而同年上映的《夏日的玫瑰》初次与陈厚合作。  1962年1月31日乐蒂与陈厚结婚,邵氏旗下两大红星的婚礼轰动一时;同年乐蒂为邵氏演出《红楼梦》,凭其中一段“黛玉葬花”的戏中戏,赢得“古典美人”的称号。在拍摄《红楼梦》期间已怀孕的乐蒂,于9月3日诞下女儿,取名陈如德,小名“明明”。  1963年乐蒂复出首先接拍由胡金铨首次执导的《玉堂春》,但拍摄中途,由于“电懋”宣布开拍《梁山伯与祝英台》,由李丽华与尤敏主演,严俊执导,邵氏急忙安排李翰祥赶拍黄梅调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打对台,由凌波演梁山伯,乐蒂演祝英台,只用了短短两个月便拍完,在香港上映票房不俗,但在台湾却击起热潮,在台北于4月24日首映,上映长达62日直到暑假档期,票房收入2,000多万台币,尽破纪录,可称空前;而她亦凭这部电影荣膺“第二届金马奖最佳女主角”,此片亦于多个影展屡夺殊荣,于“金马影展”更连夺最佳女主角、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最佳音乐、最佳剪接、最佳演员特别奖。此片被视为是黄梅调电影的经典作品,三十年来重映次数无法估计。邵氏承势原班人马再开拍《七仙女》,乐蒂只拍了三天便托病辞演,传闻她不满公司对凌波厚此薄彼。  1964年2月1日,乐蒂与邵氏合约期满,转投“电懋”(后改称“国泰”),6月电懋董事长陆运涛及拉拢乐蒂过档的主任王植波遇空难去世,电懋如江河日下,乐蒂在电懋共拍9部作品。  1967年3月16日乐蒂因不满陈厚不忠,单方面申请离婚,其后更捉奸在床,于6月27日正式离婚,只收取象征式1元的赡养费,女儿抚养权归乐蒂;4月,乐蒂与兄长雷震及袁秋枫夫妇等人在国泰支持下合组“金鹰电影公司”,拍了《风尘客》及《太极门》两部武侠电影。1968年4月,“金鹰”宣布乐蒂不再担任合伙人,乐蒂亦宣布不再拍武侠片。  1968年12月27日,乐蒂被发现于九龙界限街住所内昏迷,送至医院已返魂乏术,年仅31岁。12月30日于九龙殡仪馆出殡,下葬于长沙湾天主教坟场。  作品  长城时期:  《绝代佳人》(1953年)  《都会交响曲》(1954年)  《大儿女经》(1955年)  《钻花窃贼》(1955年)  《女子公寓》(1956年)  《日出》(1956年)  《三恋》(1956年)  《新寡》(1956年)  《鸾凤和鸣》(1957年)  《捉鬼记》(1957年)  《风尘尤物》(1957年)  《王老五之恋》(1959年)  邵氏时期:  《妙手回春》(1958年)  《杀人的情书》(1959年)  《儿女英雄传》(1959年)  《畸人艳妇》(1960年)  《蕉风椰雨》(1960年)  《后门》(1960年)  《鱼水重欢》(1960年)  《倩女幽魂》(1960年)  《一树桃花千朵红》(1960年)  《夏日的玫瑰》(1961年)  《手枪》(1961年)  《花田错》(1962年)  《红楼梦》(1962年)  《夜半歌声》上(1962年)  《夜半歌声》下(1963年)  《原野奇侠传》(1963年)  《梁山伯与祝英台》(1963年)  《福星高照》(1963年)  《万花迎春》(1964年)  《玉堂春》(1964年)  《大地儿女》(1965年)  电懋及国泰时期:  《金玉奴》(1965年)  《最长的一夜》(1965年)  《锁麟囊》(1966年)  《嫦娥奔月》(1966年)  《乱世儿女》(1966年)  《扇中人》(1967年)  《太太万岁》(1968年)  《决斗恶虎岭》(1968年)  《红梅阁》(1968年)  金鹰时期:  《风尘客》(1968年)  《太极门》(1968年)
1936年8月10日出生,河北人,英文名Diana。她的原生家庭是由军人父亲及继母组成,抗战时举家迁往西安。15岁与任职空军的第一任丈夫结婚,大陆动荡,她便随夫逃难来台,带着两个孩子在此定居。1952年离婚,同年开始参与话剧演出。她首次跃上银幕,是在促进族群和谐的电影〈永不分离〉(1952)中饰演女护士,此角色仅在廊上走过,并无对白。  1954年,进入「中影演员训练班」,结业后签约成为「中影」第一批基本演员,期间她曾与同为演员的黄宗迅有过短暂婚姻关系。张仲文在「中影」时崭露头角,主演〈梅冈春回〉(1954)〈歧路〉(1955)、〈碧海同舟〉(1956)、〈夜尽天明〉(1957)等,与穆虹同为「中影」的台柱明星。  不久,她受到香港「亚洲影业公司」青睐,赴港参与电影〈三姊妹〉(1957)演出。片中不仅充分表现她的性感形象,更演唱「叉烧包」、「我爱香港」等多首插曲,而她在电影里热辣辣的冶艳表现,更被媒体冠以「肉弹」的称号。  随着〈三姊妹〉的大受欢迎,当时两大电影公司「电懋」、「邵氏」注意到这位来自台湾的女星,并且开始向她招手。其中,与李湄、陈厚合演的歌舞片〈龙翔凤舞〉(1959╱电懋),更被视为该类型华语电影的原形与经典。除了性感的角色,张仲文也在〈晓风残月〉(1959)、〈欲火焚身〉(1960)等作品中证明自己除了艳丽外,更是有深层演技的优秀演员。  1963年,正式加盟「邵氏」,专为该公司拍片。主演电影〈潘金莲〉(1964)、〈一毛钱〉(1964)、〈西游记〉(1966)及〈欲海情魔〉(1966)等。  1965年2月1日,她与德国(西德)青年商人塞法特结婚后逐步淡出影坛,总计共拍摄近40部电影。两人育有一女,长居香港。
丁宁,1969年7月4日出生于台湾,中国台湾女演员,齐石传播旗下女艺人。2018年11月,凭借电影《幸福城市》获得第5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配角奖。
乔庄,香港早期男演员。上海美专毕业。赴港后考进长城影业公司成为演员,曾在《日出》(1956)、《少年游》(1958)等片中演出。1959年10月转投桃源公司,期间曾在邵氏担任广告油画美工。《江山美人》一片的宣传广告就出自他的手笔。  1960年1月,乔庄正式加入邵氏成为基本演员,首作为《黑夜枪声》(1960)。1964年,与郑佩佩合演《情人石》一片走红。在邵氏的最后一部作品是《欲焰狂流》(1969)。  1969年,乔庄脱离邵氏,继续在电影圈发展,并逐渐走向幕后,任导演和编剧。其第一部自导、自编、自演的影片为《剑胆》(1969),其他作品有《八步追魂》(1969)、《三十六杀手》(1971)。拍摄完《三十六杀手》以后,乔庄便退出影坛。
郝履仁出身“警官学校”,毕业后曾长期居住山东省,做过山东省政府属下的实习员,为誉称“韩青天”的军阀韩复渠站过堂;后来在香港“永华片场”任警卫,进而参予拍摄电影,银幕处男作国语文艺片《黄花闺女》(1957年3月 公映);息影作粤语文艺片《死亡塔》(1981年3月 才公映),演出80多出香港及台湾省的国语及粤语电影 。晚年居住在香港新界西贡大埔仔,喜欢饮酒及写作。郝履仁在1978年4月18日(星期二)因肺肿,于九龙伊利沙伯医院病逝,享龄66岁,遗下3位女儿,由于只有一位女儿在香港,导演李翰祥负责办理后事,遗体移至世界殡仪馆;1978年4月23日(星期日)下午1时出殡;遗体在1978年4月23日(星期日)移交歌连臣角火葬场火化。 郝履仁的电视遗作是香港电台的《狮子山下》之“帮帮忙”,郝履仁饰演一位孤苦无依的退休艺人,与一群狗为伴,后来认识小乞丐(童星陈宝祥饰演),两人相依为命。1978年6月28日(星期三)晚上9时在香港佳艺电视播放。
演员,参演影片《雾里情天》《重建精武门》《两个丑陋的男人》。
朱牧(?—2007年1月29日),男,香港电影界资深演员、导演,活跃于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曾在1976年喜剧片《半斤八两》中扮演嫖客,出场时间虽短但笑果非凡。曾演出作品:《真白蛇传》、《半斤八两》、《快活林》、《大军阀》、《三宝闹深圳》、《花田错》、《一乐也》曾导演作品:《鬼马姑爷仔》、《顶天立地》与胡枫、谢贤、乔宏、鲍方等是同一时代,见证过粤语片的辉煌。
1928年6月4日出生,原名田毓锟,河南郑州出生,是香港著名演员,擅长忠奸角色之实力派演员,1960年由台湾到香港,加入电影圈,从影四十多年,共拍了118部电影,其中大部分为武打片,形象深入人心。70年代开始,田丰初执导筒,执导了电影《金印仇》。直至90年代,田丰开始减少幕前演出。90年代初期还参演过金超群版《包青天》。
冯毅是香港演员,出演过罗维执导电影《精武门》、《金粉神仙手》、《绰头状元》、《马路小英雄》等。
顾文宗(1909—1981)男,江苏无锡人。北平育英中学毕业后,入读八艺戏剧学校。学成后赴上海工作,先在商务印书馆担任教科书注音符号校对,后到天一公司任职国语校正员,同时兼任场记、助理导演、编剧、剪辑等工作。抗战期间到香港,加入南洋片场。1949年进入邵氏担任导演,1950年代初为邵氏开始拍摄《方世玉》系列,获得巨大成功。同时他是也是非常出色的性格演员,所出演的影片不胜枚举,是邵氏较为资深的工作人员。1961年邵氏开办南国实验剧团,顾文宗出任邵氏南国实验剧团团长,悉心管理剧团开设的演员训练班,栽培了李菁、岳华、罗烈、潘迎紫、郑佩佩、午马、狄龙等众多人才。
马笑侬作为演员,曾经拍摄过的电影《万花迎春》《鸾凤和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