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香车演员表

导演:安东尼,阿斯奎思
日期:1964-01-01
热度:2

导演安东尼.亚斯奎斯处理本片的手法显得比较温吞,剧情发展也欠缺高潮,但大堆的明星阵容仍有看头,包括:英格丽.褒曼、阿兰.德龙、珍妮.莫罗、奥玛.沙里夫、乔治.C.斯科特等六十年代的当红欧美巨星。

导演(2)
安东尼(Anthony),原名马亮,1984年4月11日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中国作家、厨师、设计师。2008年3月,出版散文集《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并获得关注。2010年3月,与echo合作推出绘本《这些 都是你给我的爱》。2011年7月,安东尼在《最小说》五周年庆典上获得最具人气男作者。2014年3月,出版散文集《黄——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Ⅲ》,其作品销量突破亿元码洋;11月,出版图文集《尔本》。2015年8月,携手漫画家丁东推出系列漫画《二人饭店》。2017年6月,出版散文集《绿——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Ⅳ》。
演员(10)
简介:  瑞典女演员,是继葛丽泰·嘉宝之后在好莱坞及国际影坛大放光芒的另一位瑞典巨星。孤儿出身,自小由亲戚养大。中学毕业后加入职业剧团演出,不久即成为瑞典的大明星。 1936年以《寒夜琴挑》一片引起美国大制片家大卫·塞茨尼克的注意,决定将该片重拍成美国版,并请她主演,为她开启了通往好莱坞的大门。到了美国后,佳作迭出,在美国影迷的心目中树立了圣洁的形象。但是褒曼却在1949年抛弃丈夫和女儿,与意大利名导演罗西里尼私奔,此举激怒了当时的影迷,使她有7年之久绝迹好莱坞。直到1956年以《真假公主》获奥斯卡影后,才返回美国,她的浪漫情史也在1958年宣告结束。1974年以《东方快车谋杀案》获奥斯卡最佳女配角,掀起她晚年的另一波小高潮。  个人履历:  英格丽·褒曼二岁丧母,十二岁亡父,孤寂的童年造就了她对表演的浓厚兴趣,常常一个人沉浸在假 想的世界中。十四岁时就在日记中记录下了她的梦想:有朝一日能站在家乡的舞台上,观众们朝自己热烈地鼓掌。1933年高中毕业后入瑞典皇家戏剧学院学习,在校其间便开始了她的表演生涯。不到一年登上影坛担任主角,成为瑞典影坛最有前途的年轻女演员。1936年主演古斯塔夫·莫兰多执导的《间奏曲》(又译《插曲》),引起好莱坞著名制片人戴维·赛尔兹尼克的注意,1939年应戴维·赛尔兹尼克之邀前往好莱坞拍摄同名电影的美国版,与莱斯利·霍华德搭档,导演是格利高里·拉托夫。在好莱坞引起轰动。于是赛尔兹尼克和她签订了七年的合同。次年登上百老汇舞台。  英格丽·褒曼来到好莱坞以后,很快成为当时知名度甚高的明星。她的美清新典雅,很长一段时间她都以本色出现在影片中。她的表演自然纯朴,在她表演的角色中,你不太可能找到褒曼本人的影子,那种真实性吸引你去一遍遍地欣赏她的作品。在好莱坞其间,英格丽·褒曼拍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影片,包括《卡萨布兰卡》、《美人计》、《煤气灯下》、《圣女贞德》等。这些影片如今已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1948年,英格丽·褒曼观看了意大利导演罗伯托·罗塞里尼执导的影片《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和《同胞》,被它们写实主义的风格所折服,主动写信给罗塞里尼要求与之一起拍片,罗塞里尼欣然接受。起先,他们只是合作伙伴,但渐渐萌生爱意成了情侣,她和彼得·林德斯特罗姆仍有婚姻关系,却替罗伯托·罗塞里尼生了个儿子,这使举世哗然。美国人心中所谓的“圣洁偶像”破碎了,媒体和公众对她辱骂唾弃,好莱坞排斥了她。她被逐出了好莱坞。褒曼为她那段没有结果的爱情付出了她7年的黄金时光。与罗塞里尼合作的影片也均告失败。直到1957年,褒曼才终于以《真假公主》中的杰出演技一举成为纽约影评人协会和奥斯卡双料影后。这表明美国人最终原谅了她并不得不接纳这位真正的艺术家。  六十年代以后,英格丽·褒曼仍然活跃在银幕和舞台上,并享有极高的声誉。《轻举妄动》、《六福客栈》、《东方快车谋杀案》是她后期的代表作。晚年的她以顽强的毅力和精湛的演技完成了《秋天奏鸣曲》和《一个叫戈尔达的女人》的拍摄,并得到了影评界和观众的一致褒扬。  [与癌症搏斗的最后两年] 英格丽·褒曼发现自己患有癌症是在1973年11月。到1980年,褒曼已先后两次动了手术,割去了左右乳房。但两次手术并没有根除病灶,癌细胞已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这时,她接受了从影以来最大的挑战:在一部电视系列片中饰演以色列总理梅厄夫人。她演的这个女人已是年逾七旬的老妇,而且患着白血球过多症。这份工作对已经65岁的褒曼来说非常艰难。她的身体十分虚弱。一天紧张的拍摄结束后,回到住处,总是累得精疲力尽。但她仍以惊人的毅力坚持拍完了电视片。
奥玛-沙里夫,生于埃及亚历山大。开罗维多利亚(Victory)学院毕业。毕业后,接手了家族的木材生意。他与女演员Faten Hamamain在1955年结婚,他们有一个儿子,在1974年离婚。
雷克斯·哈里森1908年出生在英格兰的兰开夏。少年时代他的名字叫卡瑞·哈里森(Carey Harrison),后来他得知Rex在拉丁语中有“国王”的意思,才改名叫做雷克斯·哈里森。18岁时他开始在剧场工作,第一次是在利物浦剧场,虽然工作不怎么起眼,但却是他踏入演艺圈的第一步。命运对雷克斯还算客气,不久他就开始在伦敦西区的舞台上露面。雷克斯在《窈窕淑女》(My Fair Lady)中的教授一角为他赢得了一尊托尼奖,同名电影让他捧得了奥斯卡的小金人。...
美国女演员。1950年在纽约登台,在歌舞剧中担任舞蹈演员并在电视台演出。1955年从影。演出的音乐片和喜剧片有:《康康舞》(1960)、《我的艺妓》(1961)、《温柔的姑娘依尔玛》(1963)。《桃色公寓》饰普通妇女的角色。参演的主要影片有:《我们的绿色土地》(获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奖)、《我的生活在哪儿》(1957)、《查密利雅》(又译阿尔及利亚姑娘1959,获多种国际电影节奖)、《卡伊斯和列拉》(1960)、《一群少年》(1960,获西柏林电影节奖,其他影片有:《当在那里时》(1979)、《母女情深》1983,获奥斯卡奖)。
让娜·莫罗,法国著名女演员。从小喜欢文学和戏剧。后加入法国两家著名的剧团,出演大量话剧。因主演路易·马勒的《通往绞刑架的电梯》(又名《死刑台与电梯》)脱颖而出,多次合作并成为恋人。60年代曾拍摄特吕弗、布努艾尔、安东尼奥尼等大师级导演的作品。以特殊的美和强烈的个性著称,被称为“知识女性的化身”。1991年荣获威尼斯影展终身成就奖,1997年又获欧洲电影学院终身成就奖。影坛再掀传纪片风潮,法国银幕女神让娜·莫罗(Jeanne Moreau)在新片《就这样爱了》(Cet amour là)中扮演法国文坛女神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被今年戛纳电影节锁定为热门参赛片之一。让娜·莫罗是法国国宝级女星,曾以路易·马勒的《死刑台与电梯》誉满全球,后来又以《如歌的行板》获得1960年的戛纳影后,她在法国影坛的地位崇高,1995年曾担任戛纳电影节评审团主席。
乔治·C·斯科特,美国著名男演员。,在纽约的舞台上开始他的演艺生涯,后又拍过一些电视剧,最终转向电影,并赢得四次奥斯卡提名。斯科特的表演风格朴实无华,生动自然,最擅长扮演性格粗暴耿直的硬汉英雄形象。他最为经典的角色当属1970年在电影《巴顿将军》中的巴顿将军,他轻松自然的展现了角色内心易怒、外表冷静的矛盾性格。并以此片获得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有趣的是斯科特拒绝领奖,原因是他认为奥斯卡的奖项“并不真实”。这种蔑视权威的性格也经常体现在他所扮演的角色。斯科特获得奥斯卡提名的另外三部影片分别是1959年的《桃色血案》(Anatomy of a Murder),1961年的《江湖浪子》(The Hustler)和1963年的《假面凶手》(The List of Adrian Messenger)。他的其他著名影片还包括《奇爱博士》,1970年版的《简爱》,《他们或是巨人》(They Might Be Giants),《神偷盗宝》(Bank Shot)等。因为他独特的个性,吸引了很多美国最著名的导演与他合作,包括斯坦利·库布里克、斯坦利·克雷默、罗伯特·罗森和约翰·休斯顿等。斯科特一生曾两次与女演员柯林·杜赫斯特(Colleen Dewhurst )结婚,又两次与她离婚,他们的儿子坎贝尔·斯科特(Campbell Scott)日后也成为一名演员。斯科特的最后一次婚姻是与女演员翠希尔·范德尔(Trish VanDevere)。1999年斯科特在美国加州去世,晚年的斯科特更喜欢拍电视,他一生多产,在去世之前还仍然在两部电视剧中扮演角色。可以说,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他都当之无愧是二十世纪后半叶最著名的演员之一。
阿兰·德龙(法语:Alain Delon)法国影星,1935年11月8日出生于小城 Sceaux,他是法国60年代、70年代最受欢迎的演员。在他出演的电影《佐罗传奇》、《黑郁金香》给中国大陆地区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阿兰·德龙17岁当兵,随海军陆战队赴越南作战,4年后回巴黎,当酒店招待、市场搬运工。1957年被法国电影导演伊夫-阿莱格里看中,在《当女人卷入时》中演一个小角色。后在两部喜剧片《住嘴,美人儿》 、《女人是弱者》中塑造银幕“小生”形象。在《阳光普照》 、《洛可及其兄弟》、《生活多美好》等影片中开始显示其艺术表演才华;尤其在《黑郁金香》、《佐罗》中更是充分施展其精湛的技艺。参与主演的《西西里家族》、《博萨林诺》、《血环》3部警匪片在法国大获成功,使他名噪一时。德龙迄今已拍摄近60部影片。那除暴安良、仗义形侠的佐罗形象得到中国观众普遍的喜爱。
奥玛·沙里夫生于埃及亚历山大。开罗维多利亚(Victory)学院毕业。毕业后,接手了家族的木材生意。他与女演员Faten Hamamain在1955年结婚,他们有一个儿子,在1974年离婚。后来他再也没有结婚过。1953年他开始参加埃及电影的演出,后以《阿拉伯的劳伦斯》一片亦获得奥斯卡男配角提名,从此进军世界影坛,成为国际红星。80年代起他转向电视界发展,演出不少迷你影集。在桥牌方面,他的造诣也颇高。
美国电影演员。早先是舞蹈团里的一名丑角,由于他的喜剧才能,先后当了喜剧家弗雷德·艾伦、木偶戏家埃德加·伯根和舞蹈家伯特·拉尔的喜剧助手。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参军,后在诺曼底登陆时受伤,伤愈后走路有点蹒跚。战后重返舞台表演,在百老汇款出演《绳舞家》、《怪人怪事》等喜剧而成为既能演喜剧又能演正剧的著名演员。在长寿剧集《度蜜月的人》中扮演缝衣工诺顿一角深受电影观众欢迎,曾三次获得艾美奖的最佳男配角。1960年演出舞台剧《怪人怪事》时,因酗酒病发,进了精神病院疗养。他正式参加电影工作是在1964年一部由三个故事组成的《黄色香车》。1974年,导演保罗·梅休尔斯基拍摄的反映美国社会老年人问题的《老人与猫》中卡尼扮演老人哈里,获得第四十七届奥斯卡的最佳男主角、金球奖最佳喜剧片男主角。1977年又以《猫与凶手》获得第十二届全美电影评论家联合会最佳男主角。1980年以《走路的风度》获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男演员集体表演奖。卡尼是三位获奖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