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树庄演员表

导演:王苹
日期:1962-01-01
热度:4

1947年,槐树庄的贫农团在共产党员郭大娘、刘老成等的领导下,也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土地改革。地主崔老昆的儿子崔治国对已经发动起来的群众斗争企图进行压制。郭大娘带领群众同崔治国进行斗争,胜利完成土地改革。六年后,郭大娘根据党指定的方向与各种困难做斗争,坚决走合作化道路。但农村中出现了阶级分化现象,两条道路的斗争越来越尖锐。刘老成的儿子刘根柱和郭大娘的儿子郭永来,一道奔赴朝鲜战场,但郭永来却英勇牺牲...

导演(1)
王苹(1916年9月2日—1990年12月28日),原名王光珍,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中国内地导演,毕业于南京中等高中师范科。1935年,出演个人首部电影《无限生涯》。1947年,参演剧情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1953年,执导军教纪录片《河川进攻》。1956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冲破黎明前的黑暗》。1957年,由其执导的爱情电影《柳堡的故事》上映。1962年,凭借剧情电影《槐树庄》获得第2届百花奖最佳导演奖。1966年,执导舞台艺术片《青春红似火》。1976年,与黄宝善联合执导舞台艺术片《长征组歌》。1968年,担任武侠电影《笑面侠》的助理导演。1978年,执导剧情电影《我们是八路军》。1985年,执导了建国35周年献礼电影《中国革命之歌》,该片获得第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特别奖。1990年12月28日,王苹病逝,享年74岁。
演员(10)
胡朋(1916年—2004年12月28日),原名初韫诚,出生于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县,中国内地女演员。1937年,胡朋开始在上海参加救亡演剧活动。1943年,参演话剧《子弟兵和老百姓》。1950年,出演个人首部电影《钢铁战士》,她凭借该片获得中国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个人一等奖。1953年,出演战争电影《智取华山》。1957年,主演话剧《槐树庄》,她凭借该剧在全军第二次文艺会演中获得优秀演员奖。1959年,主演战争电影《回民支队》。1965年,在剧情电影《烈火中永生》中饰演双枪老太婆。1976年,主演文革电影《反击》。1980年,出演剧情电影《山重水复》。1991年,胡朋获得第3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特别荣誉奖”。1995年,胡朋被广播电影电视部评为1905—1995“中华影星”。1997年,创作散文集 《敌后纪事》。2004年12月28日,胡朋逝世,享年88岁。2005年1月6日,胡朋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2009年,关于她的自传《明灯照耀一生-胡朋自述》出版。
车毅(1920—2014)话剧演员。辽宁辽阳人。1949年任东影演员。1957年北京电影学院表演进修班毕业后历任北京军区战友话剧团演员、编导主任、业务副团长等职。表演代表作品有故事片《丰收》《槐树庄》《自有后来人》《猎字99》等。(http://www.cfs-cn.com/Item/882.aspx)
安琪(1932.5-)黑龙江省依兰县人,中共党员。电影演员,表演系教员。1947年参加东北鲁艺文工二团,1948年7月被招入东北电影制片厂三期训练班,同年10月被分配到演员科作演员。开始拍摄《白衣战士》、《赵一曼》、《卫国保家》、《鬼话》等影片。1951年被组织调入中央电影局电影学校进修。1954年被分配到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1959年调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任演员。1969年文革后被送入上海市机电二局所属的松江县二所任仓库保管员。1978年到电影学院表演系任教,一方面教学,同时又参加了《车水马龙》、《我在他们中间》、《邻居》等影片的拍摄,并参演了《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娜日沙和她的母亲》等多部电视剧。  安琪电影作品  1949年《白衣战士》…护理员郑元屏(东影)  1950年《赵一曼》…护士韩勇义(东影)  1950年《卫国保家》…赵小兰(东影)  1951年《鬼话》 …妹妹周小荣(东影)  1953年《草原上的人们》…乌尔莎娜(东影)  1955年《夏天的故事》…农村姑娘田爱珍(长影)  1956年《春节大联欢》…女报幕员(新影)  1957年《寻爱记》...百货公司收款员赵惠(长影)  1958年《帅旗飘飘》…爱莲子(长影)  1958年《服务员》…旅社服务员苗玉青(长影)  1962年《槐树庄》…黑妮(八一)  1964年《分水岭》…李云龙妻孙桂兰(八一)  1981年《邻居》…喜大嫂(北京电影学院青影)  1981年《车水马龙》…菜花娘(上影)  1982年《我在他们中间》…织袜厂李厂长(峨影)  1986年《望子成龙》…刘半仙(八一)  1987年《我只流了三次泪》…教务主任(童影)
赵玉秀,战友文工团(话剧团)演员,曾出演多部影视剧。
杨成轩,吉林九台人,1927年8月出生。1946年在东北参加人民解放军,历任师宣传队员、副队长、队长,参加解放战争,后随军南下。全国解放后,于1950年,进入中南军区艺术学院导演系学习。1953年,随部队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话剧队队长。曾主演《杨勇立功》、《大势所趋》等话剧,并在话剧《冲破黎明前的黑暗》、《霓虹灯下的哨兵》中饰演重要角色。  1958年,杨成轩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任演员。之后,先后在故事片《战上海》中饰演国民党京沪杭警备副司令刘毅的秘书;在《回民支队》中饰演马本斋的表弟、叛徒哈少福;在《林海雪原》中饰演土匪、小炉匠栾平;在《英雄虎胆》中饰演土匪;在《槐树庄》中饰演老农;在《夺印》中饰演二号反派、小陈庄大队会计陈广西;在《雷锋》中饰演看守仓库的老工人;在《分水岭》中饰演常老大;在《秘密图纸》中饰三轮车工人。他饰演过正面、反派、中间人物,但饰演的反派人物极为出彩,他饰演的反派人物不事张扬,深藏不露,却令人能感受到其骨子里的“蔫坏”。  杨成轩英年早逝,留下的电影作品不多。但他的表演基本功扎实,表演自然、朴实、内敛却颇有内涵。尤其是他塑造的几个反派人物,在他塑造的银幕形象中占有很重的分量,也是他创作的经典形象。如《回民支队》中的哈少福、《林海雪原》中的小炉匠栾平和《夺印》中的会计陈广西,都相当成功。  1976年,杨成轩逝世,终年方4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