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阻击战演员表

导演:郝光,刘沛然
日期:1958-01-01
热度:1

1948年,东北解放战争已进入关键时刻。东北野战军发起了强大的攻势, 蒋介石为稳住阵脚,慌忙调遣五个军 进行增援。在黑山执行阻击任务的东 北野战军某纵队,在天寒地冻、缺少 粮食弹药的情况下,与五倍于己的敌 人展开了浴血苦战。蒋军集中兵力, 以老百姓为盾牌,进行强攻突破。为 尽量不伤害老百姓,解放军与敌人展 开了白刃战。因敌众我寡,纵队司令 部的全体工作人员也都拿起武器参加 战斗。纵队司令员亲临前沿阵地指挥 ,不幸中弹负伤。纵队政委代替司令 员继续指挥战斗。解放军将士前仆后继,英勇奋战,终于打退了蒋军增援 部队的进攻,为主力部队赢得了时间 ,不仅全歼东北境内的蒋军,而且消灭了敌人的增援部队。

导演(2)
郝光,八一电影制厂一级导演。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1924年2月出生于山东掖县,1940年参加八路军从事文艺工作。曾在《中国人》、《群策群力》、《雨过天睛》等话剧中担任角色,创作了《千里人骑千里马》等革命歌曲。1950年郝光赴朝作战。任某部团长。
演员(19)
中国电影演员和导演,八一电影制片厂著名演员,后转业到珠江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导演。擅长塑造我军高级将领。  参演电影:  1958年《海阔天空》饰 刘部长 导演:李舒田  1958年《返老还童》主演 导演:王冰  1958年《渡江探险》饰 师长 导演:史大千、史文炽  1958年《永不消逝的电波》饰 孙明仁 导演:王萍  1958年《黑山阻击战》饰 雷师长  1959年《海鹰》饰 吴大伯 导演:严寄洲  1959年《赤峰号》饰 司令员 导演:严寄洲  1960年《三八线上》饰 人民军上校 导演:史文帜  1960年《奇袭》饰 一班长 导演:许又新  1961年《突破乌江》饰 敌旅长 导演:李舒田、李昴  1962年《哥俩好》饰 洪军长 导演:严寄洲  1964年《白求恩大夫》饰 于部长 导演:李舒田、高正  1965年《秘密图纸》饰 丁局长 导演:郝光  1975年《小螺号》饰 陈卫强 导演:刘欣  1976年《山里红梅》主演 导演:斯蒙  1979年《海外赤子》饰 司马威 兼任导演 导演:欧凡、邢吉田、万允吉  1988年《血洒天涯》饰 张杰 兼任导演  1994年《慰安妇七十四分队》主演 导演:陈国军  1995年《同志,感谢你》饰 老方 导演:Director  导演电影:  1979年《海外赤子》  1982年《山菊花》  1983年《你在想什么》  1985年《舞狮人传奇》  1988年《血洒天涯》
景慕逵,著名导演。1931年1月5日生,山东历城人。1945年参加八路军,曾任宣传队员、文工团队长、区队长、戏剧大队长。1954年入八一电影制片厂任演员。曾在《怒海轻骑》、《黑山阻击战》等影片中扮演角色。  1974年起任导演,1976年与张勇手合作拍摄电影《南海风云》。1978年与王风合作拍摄《峥嵘岁月》。1980年独立导演《花枝俏》,以自卫还击越南战争为背景,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描写了一名新战士的成长和越南姑娘、中国军人之间的纯洁爱情,本片获文化部1980年优秀影片奖。1982年导演《天山行》,反响热烈,好评如潮。1985年导演《索伦河谷的枪声》,描写了新时期军营生活的内容,通过某连队尊重知识,尊敬战士的经过,成为连队建设的典型。本片荣获广电部1985年优秀影片奖,第二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  1988年与郝光合作导演《巍巍昆仑(上下)》,以延安保卫战为背景,全国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守转入战略反攻的历史性大转折。是决定中国命运和前途的大决战前奏曲。本片获广电部1988年优秀影片奖,1990年第十三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1990—1991年任《大决战·淮海战役(上下)》导演之一,以大手笔真切地再现了解放战争史上著名的淮海战役的整体风貌和恢宏气势。显示出导演对战争题材影片的把握和创作能力,全方面立体化地描写大战争场面的才能和丰富的经验。该片获电影金鸡、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参与作品  黑山阻击战 (1958) .... 作战处长 怒海轻骑 (1955) .... 董参谋  制作电影  索伦河谷的枪声 (1985) .... 导演 大决战第3部——平津战役 (1992) .... 导演 骆驼草 (1983) .... 导演 天山行 (1982) .... 导演 花枝俏 (1980) .... 导演 巍巍昆仑 (1988) .... 导演 十月的胜利 (1977) .... 导演 峥嵘岁月 (1979) .... 导演 南海风云 (1976) .... 导演 野火春风斗古城 (1963) .... 副导演 红珊瑚 (1961) .... 副导演 奇袭 (1960) .... 副导演 三八线上 (1960) .... 副导演 哥俩好 (1962) .... 副导演 海鹰 (1959) .... 副导演 赤峰号 (1959) .... 副导演
孟庆芳,1928年生于辽宁丹东。高中毕业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部队宣传队演出过《白毛女》、《刘胡兰》、《东海前线》等话剧。部队整编后,先在军区文工团,后在兵团文工团工作,1957年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任演员。先后演出过《水》(饰演敌班长)、《黑山狙击战》(饰演中饰演国军团长),《英雄虎胆》(饰演崔阿龙)、《永不消逝的电波》(饰演日本鬼子小仓)、《回民支队》(饰演白富贵)、《海鹰》(饰演机枪班长)、《友谊》(敌翻译官)、《鄂尔多斯风暴》(饰演孟克)、《岸边激浪》(陌生人)等影片,基本上饰演的都是反面角色。  文革中,孟庆芳被迫转业到山西话剧团任导演。后一度又被下放到雁北文工团,不久后又调回省话剧团。期间导演过《洪湖赤卫队》、《喜事烦恼》、《枫叶红了的时候》、《法庭内外》等剧目。1976年后,又在银屏中再现,在《蒙根花》、《二十二昼夜》、《新星》、《尹灵芝》、《唐王开基》、《攻克太原》、《临汾攻坚战》、《晋中战役》、《元帅的思念〉、《当代愚公》、《关公》等影视剧中扮演不同类型角色,还导、制了影片《贺龙将军》、《柯棣华大夫》、电视剧《风云黄沙岭》等。1980年代末在珠江电影制片厂离休。
张元方,男,1946年3月生,浙江宁波人。无党派人士。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曾任公路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第八至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道路交通科研工作。2006年2月被聘任为国务院参事。
石存玉,男,1922年6月出生,辽宁省营口市人,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演员。1948年9月入伍,曾任部队文工团组长、分队长等职。1957年应八一电影制片厂邀请在故事片《黑山阻击战》中扮演敌军长,从此走上银幕。  1958年8月正式调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三十多年来曾在几十部影片扮演主角和配角。其中主要有:《破除迷信》饰老工人、《狼牙山五壮士》饰敌军官、《江山多娇》饰割眼艺人、《烈火真金》饰医院院长、《战上海》饰敌军长、《突破乌江》饰渔民、《碧海丹心》饰渔民老汉、《夺印》饰老农、《打击侵略者》饰朝鲜支前老汉、《苦菜花》饰四大爷、《秘密图纸》饰瞎老头、《激战无名川》饰朝鲜老大爷、《雷雨之前》饰老汉等。1978年5月不幸病逝。生前为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
王执芳,女,中国大陆演员,拍摄过的电影有《元帅与士兵》《恶梦醒来是早晨》等。
王心见,生于1953年,大连人。1978年考入长影演员剧团,曾在《刑场上的婚礼》、《杀人工厂》、《中国勇士》、《黑色闪电》等影片中担任重要角色,还做过副导演和制片。
电影作品  1957年《黑山阻击战》  1958年《英雄虎胆》饰耿浩  1958年《县委书记》  1959年《海鹰》饰海军水手长  1959年《赤峰号》饰解放军舰长铁海雄  1960年《奇袭》饰志愿军侦察连长方勇  1960年《林海雪原》饰民主联军参谋长少剑波  1962年《哥俩好》饰二班长  1964年《分水岭》  1965年《地道战》饰区长赵平原  1965年《打击侵略者》饰朝鲜人民军游击队长金哲奎  1974年《南征北战》饰解放军高营长  1976年《南海风云》饰海军政委 导演、主演,合作导演:景慕逵  1979年《二泉映月》饰老赵  1979年《啊!摇篮》饰西北野战军肖旅长  1981年《飞行交响乐》  1982年《彩色的夜》  1984年《祁连山的回声》导演、编剧,合作编剧:李茂林、张凤雏  1986年《沉默的冰山》  1997年《海之魂》饰海军少将司令员  1999年《横空出世》饰解放军上将  2001年《十月流星雨》饰梁老头  2003年《惊涛骇浪》饰解放军上将  2007年《大爱无垠》饰华益慰  2009年《寻找成龙》饰姥爷  电视作品  《柏油路上的战争》导演  1996年《水浒传》饰安道全央视  1994年《长天烽火/大空战》  2001年《省委书记》  2002年《梦断紫禁城》饰乾隆帝  2002年《啼笑因缘》饰冯司令  2002年《葛定国同志的夕阳红》饰葛定国  2003年《英雄时代》饰陆震天  2004年《后海前街》饰父亲  2004年《中国故事》  2006年《老人的故事》 饰庄老头  2007年《清官能断家务事》饰爷爷艾教授
李惠健,广州黄金早期教育工程副主编、广州黄金早期教育研究所所长、广州黄金幼儿早期教育培训中心校长、广州黄金商贸培训学院院长,广州首届“十大杰出青年”、广州杰出青年协会常务副会长、香港学前教育学院教授、广州YMCA董事会董事、广州市第九届和第十届青联委员、广州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理事等。
王心鉴,字兰山,山东临沂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临沂市青年作家协会副主席,临沂市画院院长助理。工旧体诗,有大量题画诗广为流传。专事水墨写意画,所作以兰、竹居多。于书画艺术评论颇有见地,作品清新高雅富有个性。笔底兰竹阳刚大气,蕴有诗意,充满活力和时代感。有画竹理论专著《心鉴画语》和题画诗集《心斋诗草》。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出和在报刊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