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用枪炮打开了中国的门户,肆无忌惮地用各种手段对中国进行残酷的掠夺。尽管世界上贩卖黑奴的活动已逐步衰退,但是贩卖华工这一罪恶行径,却在中国东南沿海兴盛起来。英国驻厦门的领事查理士,接到威廉爵士的一封密信,要他从中国运送500名华工到澳洲去开掘金矿。为将事情办成,他勾结厦门盛记洋行买办潘汝非,利用唐、潘两族世仇,挑起一场大规模的械斗,用欺骗、绑架和抢夺的卑劣手段,将一批华工秘密押上“飞鲨号”运往澳洲。

倒序 在线播放
当前资源由哔哩哔哩提供--在线播放,无需安装播放器
当前资源由抖音提供--在线播放,无需安装播放器
1981
知音
辛亥重九,云南起义将领蔡锷自调京以来,目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郁悒于心。袁世凯复辟帝制之心已久,他一面令人对蔡严加防范,一面诱之以利,并把京都有名妓小凤仙介绍给蔡,妄图使其沉溺于声色。当时,日本出兵山东,逼袁签订“二十一条”条约,蔡锷力主拒约应战,袁世凯为获日帝支持,屈从签约。全国掀起抗日爱国运动,袁世凯派兵血腥镇压。蔡锷认清袁的面目,秘密联络,筹备讨袁起义。袁对其猜疑,蔡锷遂用韬晦之计,麻痹他们。蔡锷的名声虽早使小凤仙倾倒,但由于相互猜疑和不解,两人虽朝夕相处,却相隔如山。在天津,小凤仙不露痕迹地掩护了蔡锷,随后在“高山流水”的琴曲中,小凤仙吐露了悲惨身世和除国贼之心愿,彼此终于觅到知音。袁世凯登极前夕,起义迫紧,小凤仙掩护蔡锷离开北京,自己被投入监狱。蔡锷借道日本到云南,打响讨袁第一枪,各省联袂而起,不到半年袁世凯病死,护国讨袁战争胜利结束。蔡锷却操作劳成疾,在日本就医时逝世。小凤仙静坐船头,痛拨瑶琴,思念知音。影片在蔡锷同袁世凯的冲突和蔡锷同小凤仙的纠葛两条线索中,加强蔡锷与小凤仙之间富有传奇性的纠葛,渲染整个影片的传奇色彩,从而体现和突出蔡、袁和政治斗争,体现“反对帝制、维护共和、知音遍天下”的主题。该片力求保持高格调,把传奇性故事置于真实性的历史背景之上,又通过蔡锷与小凤仙关系的发展变化来反映当时风云变幻的政治形势。它在时代气氛的把握、传奇手法的运用、情绪组接、意境渲染、场景设置告示方面都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1981
路漫漫
本片主人公是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彭德怀的青年革命事迹改编而成;朱华原型即为彭德怀,程康原型为黄公略(或段德昌),细妹子原型为彭德怀的结发妻子刘坤模。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湖南某地小青山神庙前,青年农民朱华因带头抢分大户的存粮,受到通缉,不得不离别亲人,远走他乡。他的妻子细妹子,凝视着丈夫远去的身影,心中充满了对这个吃人世道的仇恨。在洞庭湖边,朱华出于义愤和不平,又打了吸榨民工血汗的胡堤防,受到追捕,他只好继续流浪。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加入了湘军。不久,朱华因作战勇敢,在一次战斗中又救了连长胡渊,升为排长,被派到河口驻防。到任后,朱华看到大地主莫老爷横征暴敛、作威作福,很想为民除害。夜晚,他独自潜入莫府行事,却发现一青年已抢先杀掉了这个坏蛋。因此事发生在朱华的防区,他以失职被革除军职。这时,胡渊保荐他到讲武堂去学习。在讲武堂里,朱华意外地遇到了杀莫老爷的青年。他叫程康,是一个进步的革命志士。在他的帮助下,朱华接触了三民主义,觉悟有所提高。但当化了装的程康和胡湘玉秘密接头,准备刺杀北洋军阀派来湖南勾结的特使时,朱华因不知内情,误解了他们的行动,从而未能帮助他们,结果行刺失败,胡湘玉被捕,程康连夜逃走。朱华事后懊悔不已。军阀混战,湘军连吃败仗。从讲武堂毕业当了连长的朱华随部队退到家乡。当时,北伐军已进军到湖南,朱华所在部队宣布加入北伐军,从而军心大振。北阀军进军到武昌城下。在奋勇攻城的勇士中,朱华惊喜地发现带头冲杀的军官竟是程康。战斗结束后,朱华去看望已成为北伐军营长的程康。程康送给他一本《共产党宣言》,朱华激动地表示,今后一定跟党走。湖南"马日事变"发生了,国民党右派残酷地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在湖南搞农民运动的胡湘玉,在一次战斗中不幸中弹,朱华赶到胡湘玉面前,奄奄一息的胡湘玉恳切地希望朱华不要走错路。胡湘玉的牺牲使朱华清醒地看到了现实的残酷,他不再对国民党有任何幻想。正当他在彷徨求索的时候,党派程康来看望他,给他指出了斗争的方向,并根据他的一贯表现,接受他为共产党员。在革命处于低潮的危急时刻,朱华系起红领带,率领全团举行起义,他们救出了被关押的农友,处决了反动到底的胡堤防等人,然后带领起义部队向着井冈山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