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踪追击演员表

导演:卢珏
日期:1963-01-01
热度:3

1961年9月20日清晨。深圳边防检查站发生一桩可疑案件。检查员从一个老太婆的手提包里,搜出伪装成香烟、糖果的雷管和炸药。但她却一口咬定,这手提包不是她的。此时,在候车室又发现一个无主的手提包,里面有玩具小汽车等物,与老太婆供认的情况完全相符,这可能是特务在旅途中掉换了她的手提包,利用她把爆炸品带进来。当事情暴露后,特务又畏罪地丢掉手提包,以割断调查线索。但谁是丢手提包的特务呢?公安人员李明刚等,根据玩具小汽车进口上税税单存根这一线索,在群众的协助下,经过了缜密的侦察,终于查明工厂老工人林德祥的侄子林永贵,就是换取老太婆手提包的特务。李明刚掌握了确凿的证据,果断地突审林永贵,使林永贵伏罪交待。林永贵的任务,是通过林德祥接近电厂、物色发展对象,在国庆前夕爆炸发电厂。李明刚将计就计,要他写信给香港特务机关;称:已找好象,请派人来审查。不久,我边防发现有人偷渡。同时,林永贵也接到电话:命他和发展对象到百货公司接头。李明刚扮成电厂工人与林永贵到接头处等待。因林不够沉着露出破绽,为暗中前来审查的女特务徐英察觉。徐英悄悄到何老师家,向何的世侄——潜入特务钱家仁汇报情况。钱怕事情暴露,决定放弃林永贵,改变爆破目标。他抢先至藏放炸弹地点拿走炸弹,并故意留下一个,以麻痹我公安人员。李明刚审讯完偷渡犯,发现炸弹被人取走一个,偷渡犯也未打过电话,据此判明,还有更凶恶、更狡猾的敌人尚未归案。他又根据何家保姆提供的重要情况,断定钱家仁、徐英企图利用何老师外甥女一某变电站女技术员小蔡,爆炸变电站。钱家仁知道小蔡是无线电的业余爱好者,答应送给她一个万能表。为了保卫国庆安全,控制炸弹,李明刚争取到何老师帮助。这时钱家仁突然归来,准备拿取炸弹,但钱见有生人,不敢行动,徐英又来暗示将有群众前来检查白蚁,更使他惊慌。李明刚故意避开,留下空隙。钱遂乘机从厕所水箱中取出炸弹装入万能表,赠予小蔡。蔡深感他关怀自己的学习,回到变电站正欲打开欣赏,李明刚及时赶来将炸弹排除。小蔡始知为敌特利用,悔恨不已。这时徐英被捕。钱家仁虽潜水藏在开往澳门的渡船的舵下,也逃不脱李明刚锐敏的眼睛。这个阴险恶毒的美蒋特务终于落网。敌特的罪恶阴谋又一次被我彻底粉碎。

导演(1)
演员(13)
林岚原名林道传,1922年9月出生,江西广丰县人。幼年读私塾,1938年肄业于广丰县杉江中学。1939年参加上饶地区抗日宣传队,1940年转入抗敌演剧队第三分队。1941年皖南事变后,到广东韶关入抗敌演剧队第七分队。1947年进入华南游击区,参加解放军粤赣湘纵队。曾任《人民报》、《北汇报》负责人、总编辑等职。1951年任广东韶关地区北江文工团团长。1953年任广东话剧团艺委会委员。其间演过话剧《家》中的觉新、觉慧,《塞上风云》中的迪鲁瓦,《尤利乌斯·伏契克》中的标姆,《桃花扇》中的侯朝宗,《红色风暴》中的施洋,《大雷雨》中的包里斯,《同甘共苦》中的梁上君等。1956年在《平凡的创造》中扮演陈一平,获第一届全国话剧观摩演出三等奖。  1959年调珠江电影制片厂。扮演过影片《南海潮》(地下党员老马,后影片调整末成)、《跟踪追击》中的李明刚,《大浪淘沙》中的薛健白等角色,担任过影片《大浪淘沙》、《山村新曲》(戏曲片)副导演。1966年起任导演,导演戏曲片《送粮》。1976年,与人联合导演影片《枫树湾》。1980年独立导演故事片《与魔鬼打交道的人》,获当年度文化部颁发的优秀影片奖。80年代中期拍完《“蛤蟆”博士》之后,应广东电影家协会公派前往香港,开始系统搜集国外各种流派故事影片。作为一名怀揣“特殊使命”的“文化大使”,林岚长期“驻守”在那里,与香港电影文化界广交朋友,先后搜集了1000多部海外故事片录像带、碟片。
林书锦(1940,12,24-----)海南琼县(今琼海市)人。自幼喜爱文艺。1958年考入海南医学专科学校。1959年被珠江电影制片厂录取,成为专业电影演员。同年被保送到上海电影专科学校学习。1962年毕业后返回珠影,在故事片《跟踪追击》中饰演公安侦察员小黄,这是他塑造的第一个银幕形象。1965年参加广东电视台的电视剧《阮文追》、《钟声》的拍摄。1968年被下放到英德茶场劳动。1972年调任广东省话剧团演员,参加演出过《年青的一代》、《槟榔山下》、《南方油城》等话剧。1976年在影片《山里红梅》中饰演张干事。文革结束后调回珠影演员剧团,1977年,参加影片《蓝天防线》的拍摄,饰演副连长丁浩田。随后在影片《不平静的日子》和《山乡风云》中分别饰演造反派小头目和农民新郎阿兆。1980年,在影片《一个美国飞行员》中饰演阴险奸诈的特务何家耀。1981年,在影片《毕昇》中饰演官威十足的通判王天书,表演自然生动,获得了好评。同年在喜剧片《回头一笑》中塑造了会吹牛皮拍马屁的侯会计形象,这一角色给观众留下很深印象。他演的虽都是配角,但往往能以对角色的高超驾驭能力使影片增色。他戏路也较宽,表演真切、生动,塑造的人物各具特色。1983年调任珠影电视部导演,曾导演过《手枪队》、《求砖记》、《陌上花》、《小巷情话》、《天之骄女》、《扬善抑恶》、《情满泰山》、《牡丹亭》、《乱世三美人》、《胭脂河》、《七十二家房客》等电视剧。编导电视小品《一则新闻》;与王为一联合导演故事片《不亦乐乎》;独立导演山歌剧艺术片《啼笑冤家》。其中,《小巷情话》获1985年电视剧飞天奖三等奖和中南地区首届金帆奖单本剧三等奖;《一则新闻》获1986年全国电视广播特别奖;《不亦乐乎》获首届全国人口文化奖故事片一等奖;《啼笑冤家》获广东省首届五个一工程奖。90年代中期以后,他致力于纪实性电视剧的创作,以真人真事为题材,以当事人来演当事人,新闻纪实性和电视剧艺术相结合,反映热点、焦点问题。如《湛江走私大案》、《魅力》、《农民的儿子》、《农民头》、《百变之门》、《铁窗下的忏悔》、《沉重的代价》等。  电影作品:  1963:《跟踪追击》(珠影)饰小黄。  1976:《山里红梅》(珠影)饰张干事。  1977:《蓝天防线》(珠影)饰丁浩田。  1978:《不平静的日子》(珠影)饰造反派小头目。  1979:《山乡风云》(珠影)饰新郎阿兆。  1980:《一个美国飞行员》(珠影)饰何家耀。  1981:《毕昇》(珠影)饰王天书;《回头一笑》(珠影)饰侯会计。  1982:《投奔怒海》(香港青鸟)饰武同志。  1994:《不亦乐乎》(珠影)与王为一联合导演;《啼笑冤家》(珠影)导演。
六十年代初,史进被调到珠江电影制片厂,在《跟踪追击》、《大浪淘沙》、《海外赤子》等影片中扮演了一系列的角色。八十年代,他又在《但愿人长久》、《东方剑》、《雾都茫茫》、《暂缓逮捕》中饰演角色。多年来,他有一个创作习惯就是撰写角色自传,使角色在他身上活起来,把角色的性格特征赋予自身,因此,史进在银幕和舞台上,塑造出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在表演艺术的探索上不断取得新的成就。从舞台走入银幕,史进努力摈弃不适应电影表演的一些舞台表...
陈天纵(1903—1978),东莞望牛墩人。1923年在广州开始从事粤剧创作。后去香港,先后在大罗天、国风、新春秋等粤剧团任编导,在九龙明华、大观等电影制片公司当演员。  1952年,陈天纵举家迁回广州,先后在“南方”、“百花”、“东方红”、“永光明”等粤剧团和广东粤剧院任编导。1959年在珠江电影制片厂当演员,连续在《南海潮》、《跟踪追击》、《七十二家房客》等多部影片中担任角色。  陈天纵还悉心培养和教导子女献身艺术,儿子陈笑风,女儿陈小茶均为著名粤剧演员。他一家有“一代粤剧家”之誉。他于1978年病逝。
简瑞超(1920—2004) 中国电影演员,男,他于1965年在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大浪淘沙》中饰演正面人物顾达明,上世纪90年代赴香港定居,曾客串一些电影和无线电视剧。于2004年去世,享年84岁。
章曼萍,话剧演员。早年参加唐槐秋的中国旅行剧团,并和该团演员陶金结婚。抗战全面爆发后,夫妇二人同到四川,其间都参加了成都的“上海业余剧人协会”,还在重庆合演话剧《新官上任》。解放后章曼萍在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工作,1957年反右运动中被打成右派。
傅伯棠(1923,1,23—1989,4,22)湖北黄陂人。1942年就读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1943年曾在桂林邮政储金汇业局和中华书局任职。1944—1946年在渝、沪美国援华总会任事务员。1946年考入上海联华影艺社任演员,后转入昆仑影业公司任演员。拍摄过《八千里路云和月》、《万家灯火》、《丽人行》、《希望在人间》、《乌鸦与麻雀》、《武训传》、《人民的巨掌》等影片。1952年入上海联合电影制片厂任演员。1953年入上海电影制片厂任演员。拍摄过《斩断魔爪》、《不夜城》、《护士日记》、《两个巡逻兵》、《长虹号起义》等影片。1959年,全国许多地方准备成立制片厂,他响应号召,到了武汉电影制片厂,其间,参加拍摄了《亲人》和《革命风暴战胜龙卷风》两部影片。1961年初,武汉和山东两个制片厂合并到广州珠江电影制片厂,他便转到该厂任演员。先后又拍摄过《七十二家房客》、《逆风千里》、《斗鲨》、《一个美国飞行员》、《?与魔鬼打交道的人》等影片。他在银幕上多扮演配角,后来臃肿的身材、滑稽的相貌又开拓了他的反派、喜剧戏路。(http://blog.sina.com.cn/s/blog_9862f0550102x3xa.html)
早年出演多部影视剧,后转向幕后当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