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家庭演员表

导演:水华
日期:1961-01-01
热度:5

根据陶承的回忆录《我的一家》改编。 周莲本是农家姑娘,在婚后受丈夫江梅清的影响,逐渐懂得不少革命的道理。北伐战争开始,江梅清参加了北伐军。1927年大革命失败,江被反动派杀害。周莲继承丈夫遗志,毅然参加革命工作,并于30年代初期,去了上海的地下党机关。周的长子立群留苏归来,不久地下党机关被破坏,周莲、立群被捕。为了得到上海地下党组织的人员名单及了解他们与苏区的关系,敌人对她威胁利诱,软硬兼施,但始终不能使她就范。敌人甚至又用立群的生命作为得到所需情报的交换条件,周莲仍不开口。为了革命的利益,儿子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抗战开始后,迫于形势,周莲被释放出狱。她和她的儿女小清、小莲,一同被党组织护送去了延安。 影片将一个家庭的命运同党的命运、革命事业的命运紧紧交织在一起,深化了本片的思想和情感力度,使之具有更深刻的内涵和更大的艺术魅力。它以简洁凝炼、朴素清丽的镜头画面,描述了两代人在白色恐怖年代中默默为革命奉献一切的动人故事,并以母亲为轴心,抒发和渲染了夫妻,母子的挚爱亲情,著名演员于蓝成功地饰演了母亲,她赋予角色鲜明的个性、饱满的激情,并富有分寸感。层次清晰,真实可信,创造了一个深沉感人的银幕形象。

导演(1)
演员(20)
孙道临,原名孙以亮,原籍浙江嘉善,1921年生于北京。中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导演、朗诵艺术家。多次获国内外电影艺术大奖,出任加拿大蒙特利尔等国际电影节评委。历任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顾问,上海华夏影业公司艺术总监。2007年12月28日上午8点59分,因心脏病突发,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86岁。  孙道临幼年时代生活在一个知识家庭。1938年入 燕京大学哲学系学习,曾参加燕京剧社的演出,在校期间曾演出过《雷雨》、《生死恋》等剧。  1941年燕京大学关闭,孙道临失学,1943年加入中国旅行剧团,正式开始演员生涯。1943-1944年先后加入中国旅行剧团、国华剧社、南北剧社,演出过话剧《雷雨》、《日出》、《家》、《茶花女》等,并导演《青春》一剧,开始在舞台上崭露头角。  1945年抗战胜利后复学 ,1947年燕京大学毕业,并加入北平艺术馆。翌年入清华影片公司,演出了黄宗江编剧的《大团圆》,孙道临仍扮演三弟,从此登上银幕。1949年,孙道临参加了上海远东影业公司《大雷雨》的拍摄,并在昆仑影业公司完成《乌鸦与麻雀》一片的拍摄。此片获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评奖中获个人一等奖。  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导演。是中国影协第四、五届理事。先后主演 《渡江侦察记》、《家》、《不夜城 》、《永不消逝的电波》、《早春二月》、《李四光》、《一盘没有下完的棋》等十余部影片,塑造了各种银幕形象。曾为《王子复仇记》、《白痴》等二十余部外国影片配音。解说的影片《鲁迅传》。  1984年后孙道临自编自导影片《雷雨》、《非常大总统》,并在两片中分别饰演男主角。1992年执导了根据肖复兴小说改编的电影《继母》。2001年,80岁的他导演的电影《詹天佑》荣获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故事片奖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出版有诗歌散文集《走进阳光》、盒带《唐诗欣赏》等。
张亮,中国男演员,1978年11月18日出生于苏州,新亚洲娱乐公司签约艺人。2000年,参演首部作品《策马啸西风》。2004年,主演青春偶像剧《极速的浪漫青春》。2007年,出演《真爱之百万新娘》中的“绍康”而被观众熟知。2009年,主演了神话轻喜剧《活佛济公》系列。2011年,主演了古装喜剧片《怪侠欧阳德》。2012年,参演了古装电视剧《薛平贵与王宝钏》。2013年,主演了家庭情感剧《幸福媳妇成长记》。
于蓝(1921年6月3日~ )演员,事业家,曾用名于佩文、韩地,辽宁岫岩人。1938年赴延安,先后在抗大和女子大学学习,曾任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实验话剧团、东北文工团、东北电影制片厂、中央实验话剧院演员。1956年毕业于北京中央戏剧学院表演专修班。1949年开始登上银幕,主演的影片有:《翠岗红旗》、《龙须沟》、《林家铺子》、《革命家庭》、《烈火中永生》等。
著名影视演员。这位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电影童星,从5岁开始闪亮银幕,先后在《革命家庭》 、《南海潮》、《大李小李和老李》等影片中有精彩的表演,使他在当时曾有“第一童星”的称号。尤其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在中国第一部人偶合拍的动画电影《小铃铛》中,精彩的表演,更让人难忘。在他参演的第一部影片《革命家庭》中,石小满扮演小儿子江小清楚,胖嘟嘟的造型、黑亮的大眼睛,以及毫不胆怯的本色出演,给影片增添了不少鲜活的气息。他还曾在2002年...
张良(约前250—前186年),字子房,颍川城父人,秦末汉初杰出的谋士、大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张良的祖父、父亲等先辈在韩国的首都阳翟(今河南禹州)任过五代韩王之相。曾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叔父项伯,使刘邦得以脱身。后又以出色的智谋,协助汉高祖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最终夺得天下,帮助吕后扶持刘盈登上太子之位,被封为留侯。他精通黄老之道,不留恋权位,晚年据说跟随赤松子云游。张良去世后,谥为文成侯。《史记·留侯世家》专门记载了张良的生平。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评价他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表现出张良的机智谋划、文韬武略。后世敬其谋略出众,称其为“谋圣”。人物关系有错误6400433已反馈有错误5175668已反馈纠错关闭纠错中文名张良
于洋,原名于延江,1930年10月4日出生于山东省黄县,中国内地演员、导演。1947年,参演个人首部电影《留下他打老蒋》。1948年,参演剧情电影《桥》。1953年,主演剧情电影《山间铃响马帮来》。1959年,主演剧情电影《青春之歌》。1964年,主演剧情电影《大浪淘沙》。1974年,主演剧情电影《火红的年代》。1977年,由其执导的剧情电影《万里征途》上映。1980年,自导自演剧情电影《戴手铐的旅客》。1989年,出演犯罪电影《女贼》。1993年,参演剧情电影《大海风》。1998年,由其出演的剧情电影《昨日的承诺》上映。2003年,在剧情电影《惊涛骇浪》中客串军区司令员。2010年,于洋获得第19届金鸡百花节终身成就奖。2012年,由其出演的爱情电影《蓝调海之恋》上映。2018年,出演都市剧《越活越来劲》。
田方(1911年1月3日—1974年8月27日),别名田兆栋,出生于河北保定,中国内地演员。1925年在北京私立励志中学读书。1927年在北京私立辅仁高中读书。1930年在北平辅仁大学读书。1932年8月在上海考入天一影片公司,担任语音教员兼场记和演员。同年主演个人首部电影《小女伶》。1937年8月参加抗日救亡演剧二队。1938年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调入参训队学习,并参加大生产运动,获得陕甘宁边区第2届劳动英雄甲等奖状。同年任延安鲁艺实验剧团艺术指导科长、教员兼演员。1945年任东北文工团副团长。1946年任东北电影公司的制作秘书 ;10月1日兴山成立东北电影制片厂,田方任秘书长。1949年4月20日,北京电影制片厂正式成立,田方任厂长;6月4日,华北临时影片审查委员会成立,由田方负责;7月26日当选为中华全国电影艺术工作者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委员;10月22日,中央电影局成立艺委会,田方任委员。1951年12月调任文化部电影局秘书长。1953年3月6日,文化部电影局在北京电影制片厂召开第一届中国电影艺术工作会议,田方任筹委会委员;9月21日,电影演员剧团成立,田方出任首任团长。1957年4月16日,中国电影工作者联谊会在北京正式成立,田方任主席团委员之一。1958年1月调任北影厂副厂长兼北京电影演员剧团团长。1960年7月22日当选为中国电影工作者协会副主席。1962年5月22日主持第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授奖仪式。1965年5月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的代厂长。1970年2月下放北京电影制片厂“五七”干校劳动。1974年8月27日因癌症在北京去世,终年63岁。
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演员。1932年10月出生,河南省开封市人。曾在重庆中华戏剧专科学校、河南艺术学校干训班学习,在河南省文工团担任过创作员,1952年参加朝中记者团赴朝,1953年进入北影演员剧团学员班,1955年转入长春电影制片厂,1956年调入北影厂。曾在《花好月圆》中扮演王玉生,《如此多情》中饰黄山,《冰上姐妹》中演罗林,《粮食》中扮演康辛有,《春暖花开》中饰连生,《革命家庭》中饰演赵侃等。尔后曾在《红河激浪》、《山村姐妹》、《大寨人》、《詹天佑》等片中后担任副导演,他担任艺术指导的电视剧《还愿》曾获\"飞天奖\"特别奖\"和\"金鹰奖\"荣誉奖。
温锡莹1947年加入国泰影业公司任演员,参加拍摄《遥远的爱》、《痴男怨女》等影片。后入上海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导演。曾执导影片《特殊家庭》。1957年因在《钦差大臣》中魏市长一角配音,获1949-1955年优秀影片评奖中个人一等奖。
中国电影演员。父亲早年在昆山谋事,后携家定居。张平幼年丧母,家境亦日趋贫寒,五岁前不得不被带去上海,苏州等地,在亲友的帮助下,在一所寺院办的义校里读完了小学。不久,父亲因中风而半身不遂,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全家七口的生活担子,开始压在刚满十五岁的张平身上,他在影片公司做过公务员,在电影院中做过收票员,也在码头上当过扛包的苦力。
赵万德(1929-2005)  黑龙江人,1949年随东北文工团入东影演员科任演员,曾在《无名岛》、《红旗谱》、《暴风骤雨》、《汾水长流》等影片中饰演重要角色,1953年调入北影演员剧团。
杨静(蒙名德勒格尔玛),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古后旗人,蒙古族。大专学历。电影表演艺术家、中国影协会员、剧协会员、电影表演学会名誉理事、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北京关心青少年教育协会理事。
1932年肄业于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曾任中、小学音乐、美术教员,1937年起先后任安泽县牺牲救国同盟会工作团、中共太行区委会、太行山剧团、太行军区先锋剧团及军区京剧团工作,任团长等职。赵子岳以擅长扮演农民角色著称,擅长喜剧风格。除电影外还参加拍摄了《寻找回来的世界》等十余部电视剧,有口述作品《赵子岳传》存世。赵子岳是中国影协第三、四届理事,1997年因病去世。
凌元(1917.2.8―2012.1.20),中国电影女演员,原名张敏,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失学,后在长春百川医院任助产士; 1937年入满洲映画协会表演训练班,同年在影片《壮志烛天》中饰演母亲一角;1946年起任东北电影制片厂演员;1951年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1960年在影片《红旗谱》中饰演忠厚、善良、贤淑的中国北方农村妇女的形象;她还曾在电影《平原游击队》、《黑三角》、《甜蜜的事业》、《锦上添花》等中担任重要角色;凌元从影50年,塑造了百部影片中农村中老年妇女的银幕形象,以喜剧见长。2012年1月20日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95岁。
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1921年7月出生,辽宁沈阳人,毕业于奉天演剧专科学校。1941年在伪满映画协会当演员,1942年至1945年在上海新华影片公司、中华联合影业公司担任导演、演员,1945年转到北京伪中央电影制片厂三厂,直至1949年接管更名为北京电影制片厂。从影五十年,参演影片一百五十多部,而且专演配角,多为反派,如《吕梁英雄传》中的日本小队长、《龙须沟》中的冯狗子、《林家铺子》中的陆和尚、《小兵张嘎》中的胖伪军、《神秘的大佛》中的管家赖猴、《武林志》中的尤掌柜、《假大侠》中的响破天、《烈火金刚》中的解老转以及电视连续剧《夜深沉》中的张三等。现为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