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暴(1959)演员表

导演:金山
日期:1959-01-01
热度:17

1922年夏,铁路工人黄德发与江有才送京汉铁路警务处长魏学清的老太爷进城看戏,老太爷蛮横无理与军火车争道。危机中黄德发跳车逃命,江有才和魏老太爷双双辗死在火车轮下。事后魏学清竟以凶手罪名指控黄德发。京汉铁路工人林祥谦及律师施洋地下 党领导老何 和工人代表孙玉亮 及时发动群众,设法营救了黄德发。1923年1月,在地下党负责人老何的指导下,京汉铁路十六个工会的代表与全国各界代表,经过合法手续到郑州集会,成立总工会。军阀吴佩孚却下令镇压。林祥谦等施巧计脱离险境。1923年2月4日,在党的领导下,京汉铁路工人举行了全线大罢工,交通中断。在英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军阀吴佩孚对手无寸铁的工人实施了震惊中外的大屠杀......

导演(1)
金山(1911-1982),原名赵默,男,表演艺术家、编导、事业家。湖南沅陵人。  金山生父早逝,从小就受到继父的虐待,经常浪迹街头。十七八岁那年,只身到上海谋求出路。他学画、学诗,业余参加文艺演出。曾一度过着极为艰苦的生活。  金山的电影生涯早在1935年就开始了。他的扮相宜古宜今。他的处女作是明月影片公司拍摄的《昏狂》。1936年转入新华影业公司,参加拍摄了史东山导演的《长恨歌》,他在片中扮演一个玩弄女性的坏蛋。同年又主演了根据果戈理名著《钦差大臣》改编成电影的《狂欢之夜》,他仍扮演他在舞台上演的那个假钦差,同样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从而奠定了他在电影界小生的地位。  1937年,他主演影片《夜半歌声》中的男主角孙小欧,具有独特的色彩,他富于激情的表演引起了观众的共鸣。这一年他还主演了古装片《貂蝉》中的男主角吕布。在这些影片中塑造了具有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度、不同性格、不同命运的人物形象。  金山不仅是著名的表演艺术家,也是一位杰出的电影编导。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他在电影创作上取得了很大成就。  1947年,他在“长制”编导了《松花江上》。在这部影片中,他以饱满的激情,歌颂了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影片公映后,金山独特的艺术构思和张瑞芳的精湛演技,使这部影片赢得了巨大声誉。电影评论界纷纷发表文章评价和推荐这部作品,一致认为它是国产影片中“极珍贵的收获”,深受观众的赞赏。  1959年金山编导的影片《风暴》是他继《松花江上》之后的又一部成功之作。这部影片以磅礴的气势、动人的力量、高超的技巧生动地表现了1923年“二-七”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历史风貌。同时,金山还在影片中出色地扮演了大律师施洋这一角色。他以精湛的演技、真实地塑造了这个革命知识分子的英雄形象,把这个人物真挚、朴素、博识、机敏而有时不免带有激动、急躁的性格特征,刻画得淋漓尽致,生动感人。  新中国成立后,他集中精力从事艺术创作活动,曾在话剧《保尔-柯察金》中饰保尔,在《万尼亚舅舅》中饰万尼亚。他还亲自编导、主演了反映“二-七”大罢工的话剧《红色风暴》。  1978年,劫后余生的金山又导演了话剧《于无声处》,受到观众和舆论界的一致好评。1978年,金山担任中央戏剧学院院长、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任等职务。晚年的金山,把主要精力投向了新兴的电视艺术事业,做出了宝贵的开拓性的贡献。1982年7月7日,这位天才的人民艺术家因突患脑溢血而与世长辞,终年71岁。
演员(3)
金山(1911-1982),原名赵默,男,表演艺术家、编导、事业家。湖南沅陵人。  金山生父早逝,从小就受到继父的虐待,经常浪迹街头。十七八岁那年,只身到上海谋求出路。他学画、学诗,业余参加文艺演出。曾一度过着极为艰苦的生活。  金山的电影生涯早在1935年就开始了。他的扮相宜古宜今。他的处女作是明月影片公司拍摄的《昏狂》。1936年转入新华影业公司,参加拍摄了史东山导演的《长恨歌》,他在片中扮演一个玩弄女性的坏蛋。同年又主演了根据果戈理名著《钦差大臣》改编成电影的《狂欢之夜》,他仍扮演他在舞台上演的那个假钦差,同样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从而奠定了他在电影界小生的地位。  1937年,他主演影片《夜半歌声》中的男主角孙小欧,具有独特的色彩,他富于激情的表演引起了观众的共鸣。这一年他还主演了古装片《貂蝉》中的男主角吕布。在这些影片中塑造了具有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度、不同性格、不同命运的人物形象。  金山不仅是著名的表演艺术家,也是一位杰出的电影编导。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他在电影创作上取得了很大成就。  1947年,他在“长制”编导了《松花江上》。在这部影片中,他以饱满的激情,歌颂了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影片公映后,金山独特的艺术构思和张瑞芳的精湛演技,使这部影片赢得了巨大声誉。电影评论界纷纷发表文章评价和推荐这部作品,一致认为它是国产影片中“极珍贵的收获”,深受观众的赞赏。  1959年金山编导的影片《风暴》是他继《松花江上》之后的又一部成功之作。这部影片以磅礴的气势、动人的力量、高超的技巧生动地表现了1923年“二-七”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历史风貌。同时,金山还在影片中出色地扮演了大律师施洋这一角色。他以精湛的演技、真实地塑造了这个革命知识分子的英雄形象,把这个人物真挚、朴素、博识、机敏而有时不免带有激动、急躁的性格特征,刻画得淋漓尽致,生动感人。  新中国成立后,他集中精力从事艺术创作活动,曾在话剧《保尔-柯察金》中饰保尔,在《万尼亚舅舅》中饰万尼亚。他还亲自编导、主演了反映“二-七”大罢工的话剧《红色风暴》。  1978年,劫后余生的金山又导演了话剧《于无声处》,受到观众和舆论界的一致好评。1978年,金山担任中央戏剧学院院长、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任等职务。晚年的金山,把主要精力投向了新兴的电视艺术事业,做出了宝贵的开拓性的贡献。1982年7月7日,这位天才的人民艺术家因突患脑溢血而与世长辞,终年71岁。
1958年后,曾参演北京电影制片厂影片《十三陵水库畅想曲》、《风暴》等。1964年曾任文化部电影局局长。
1950年东北电影制片厂要将歌剧“白毛女”拍成电影,田华被选中扮演女主人公喜儿,由于舞台到银幕有一定距离,这又是她第一次登上银幕,凭借着自己的生活积累和朴素的感情,出色地完成这一人物形象塑造,获得影界内外的好评,她也因此片一举成名。1955年田华进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干部训练班深造。在校间,她从专家,老师那里吸取了很多表演方面的营养,并且在许多舞台剧中扮演角色,毕业后在沈阳军区抗敌话剧团任演员,这期间,她拍摄了《花好月圆》(1958)、《党的女儿》、《江山多娇》三部影片,以《党的女儿》最为著名。1959年田华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先后拍摄了《碧海丹心》、《夺印》、《白求恩大夫》、《秘密图纸》四部影片,还参加了几部著名话剧的演出。之后,她又拍摄了《奴隶的女儿》、《猎字99号》、《峥嵘岁月》、《法庭内外》以及《许茂和他的女儿们》(1981)等影片。田华的丈夫是同在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工作的苏凡。苏凡是军区政治部抗敌剧社舞美队队长,是开国大典天安门舞美设计的负责人。当时为了保密需要,苏凡并没把任务告诉新婚妻子田华,田华也不知道丈夫为何突然失踪,苏凡率领舞美队用了28天时间完成了天安门的装修和舞台布置,为开国大典立下汗马功劳。导演叶大鹰根据苏凡和田华夫妇的故事创作了电影《天安门》,片中男主角田震英的原型就是苏凡,但苏凡为人谦逊,交代叶大鹰不要在剧中用他的真名。田华在2010年江阴19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获得“终身成就奖”荣誉奖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