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路 意大利版演员表

导演:孙瑜
日期:2012-09-14
热度:4

二十年前,金哥的母亲死在逃荒路上。临死时,她将怀里的儿子交给丈夫,拼着最后一口气说:“快抱着孩子去吧,找路,只有向前。”二十年后,金哥长大,他与沉默刚毅的老张,率直憨厚的章大,千灵百怪的韩小六子,年轻有为的小罗,聪明而有学问的郑君等五个青年朋友,不甘在城市里受欺侮剥削,同到内地筑路工程队,参加修筑一条重要的军用公路。公路修筑到一处险要地段,金哥等人就 在村口丁福记饭铺包饭,与饭铺丁老板之女丁香和投靠丁老板的江湖女艺人茉莉结下友谊。军事形势日趋紧张 ,筑路工人和士兵昼夜不停,合力施工。敌人鉴于这条公路对侵略政策不利,暗中指使汉奸进行破坏。汉奸邀请金哥等六工人赴宴,席间,以谎言 笼络不成,用金钱收买,又不成,遂 囚六人于地下室。丁香和茉莉因金哥 等久去不回,怀疑出事,翌日以替汉奸烧菜为名,进入汉奸住宅,用计救出金哥等人。老张因掩护同伴脱险, 在与爪牙搏斗时牺牲。金哥回村后,当地驻军闻报,及时惩治了这伙汉奸。公路修通后,敌机突然来袭。金哥等人奋起保护公路,与敌机进行斗争,最后与茉莉一起壮烈牺牲。前方战事又起,后援部队从新修公路开赴前线。这时,唯一幸存下来的丁香,目送飞驶而去的军车,仿佛看到金哥等六青年仍在合力拉着铁滚前进,天空中也隐约响起筑路工人的《大路歌》声。

导演(1)
1923年,留学美国,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电影编剧,后入纽约摄影学校学习。1926年回国。1927年,在长城画片公司和民新影片公司编导影片《风流剑客》和《渔叉怪侠》。1930年入联华影片公司,开始其创作的高峰期,先后拍摄《孤独春梦》,《野草闲花》,《天明》,《大路》等著名影片。此时的孙瑜是中国最早使用升降机的导演。此外孙瑜还导演了很多抗战题材的影片,如《长空万里》等。1948年,孙瑜加入昆仑影业公司,编导著名影片《武训传》,并因此受到错误批判。建国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作品有:《乘风破浪》,《鲁班的传说》。
演员(11)
黎莉莉,中国早期著名演员、歌星。父亲钱壮飞是著名中共间谍,因忙于工作,1927年将其送入黎锦晖主办的中华歌舞团学习歌舞,拜黎锦晖为干爹,改名黎莉莉。不久,黎莉莉即因为美貌和舞艺而走红,与王人美、胡蝶并称为歌舞三杰。1931年,随歌舞团一同加入联华影业公司,在其后的数年中主演了17部电影,其中包括孙瑜指导的《体育皇后》(1934)和《天明》(1933)。在抗日战争期间,先后为中国电影制片厂和香港大地影业公司拍摄了一系列抗日影片。1946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等学校留学,次年回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黎在北京电影制片厂担任演员。1955年,黎进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专修班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2005年,因心肌梗塞而病逝于北京。其有两段婚姻:与身为导演的首任丈夫罗静予有两个孩子:儿子罗抗生(即罗丹,著名摄影师)和女儿罗小玲(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导演);外孙女潘婕——罗小玲的女儿;媳妇叶向真;女婿摄影师潘锦元。
罗朋(1909年-1937年)原名罗克朋,南投县人,长得英俊,1926年16岁到上海,1927年入复旦影片公司,主演《关东大侠》、《关东女侠》等影片,逐渐走红。1932年,加入联华影业公司任基本演员,改名罗朋,先后主演了《渔光曲》、《大路》、《国风》、《寒江落雁》、《慈母曲》等十多部佳片。1936年《渔光曲》在台湾上映时,杨逵主编《台湾新文学》杂志,在台中举办座谈会,特邀罗朋返台参加,1937年突因急症病逝南投,得年仅27岁。
郑君里(1911年12月6日—1969年4月23日),曾用名郑重、千里,出生于上海市,祖籍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三乡镇平岚田堡村),中国内地演员、导演、编剧,毕业于南国艺术学院。1929年,参演话剧《莎乐美》,这是他第一次登台演出。1932年,主演个人首部电影《火山情血》。1935年,主演剧情电影《新女性》。1937年,翻译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体系理论《演员自我修养》第一、二章。1940年,拍摄抗战长纪录片《民族万岁》。1947年,自编自导剧情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1949年,参加电影剧本《乌鸦与麻雀》的集体创作,并单独执导了该片,该片获得中国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一等奖,并获得个人一等奖。1951年,自编自导剧情电影《我们夫妇之间》。1955年,与孙瑜联合执导古装战争电影《宋景诗》。1959年,执导古装电影《林则徐》。1965年,执导剧情电影《李善子》,该片是他人生最后一部执导的电影。1969年4月23日,郑君里因遭到江青反革命集团迫害,含冤逝世,终年58岁。1979年,探讨导演艺术的著作《画外音》出版。1995年,郑君里获得中国电影世纪奖最佳导演奖。2016年,关于他的自传《郑君里全集》出版。
刘琼(1912年-2002年4月28日),原名刘伯瑶。中国著名的电影演员和导演。刘琼在《金银世界》一片中扮演的张伯南,为他奠定了影坛小生的重要地位。其后拍摄的《生离死别》,更使他走红影坛。解放后,刘琼主演了《女篮五号》和《海魂》,并且开始从事导演工作,他执导的影片有《女附马》、《乔老爷上轿》、《51号兵站》、《阿诗玛》、《李慧娘(京剧)》等。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他去了香港,不久又回上海,期间曾演过《文天祥》等话剧。1938年,他在新华...
尚冠武(?-1938年),中国早期电影演员。1926年加入上海友联影片公司,1927年在处女作《儿女英雄》(一名《十三妹大破能仁寺》)中任主要角色。除了在“友联”演出大量武侠片,如《红蝴蝶》、《火烧九曲楼》、《红侠》等, 1938年因伤寒症去逝。
韩兰根,中国早期著名电影演员。十六七岁时在张慧冲的影片公司和上海影戏公司任摄影和剧务工作。1925年首次在上海黄浦影片公司出品的《骷髅岛》中饰群众演员。两年后在武侠片《恐怖之谷》中饰一名小喽啰,成为正式演员。1928年与人合作创办“东华”影片公司,自编、自导、自演了两部短片。  1930年加入“联华”影业公司,开始了创作黄金时期。在《野玫瑰》、《小玩意》、《王老五》、《酒色财气》、《大路》、《到自然去》、《联华交响曲》、《无愁君子》、《摇钱树》、《三人行》等影片中饰小人物,其诙谐、幽默、滑稽的表演深得观众的喜爱。  1934年在影片《渔光曲》中成功地扮演体弱多病、憨厚天真的贫苦渔民的孩子小猴,因此被昵称为“瘦猴”。1937年在影片《天作之合》中饰演了失业工人老韩,其无可奈何的苦笑和滑稽的言谈举止,充分显示了他独具的喜剧特色。40年代参加抗日宣传电影和话剧演出,同时也在古装片中扮演角色。40年代末创办“华光”影片公司,拍了几部滑稽片。新中国成立后,曾一度参加苏州新苏话剧团从事话剧表演,后调入长春电影制片厂。  1957年与老搭档殷秀岑一起拍摄了最后一部影片《未完成的喜剧》后退出影坛。一生拍片二百五十多部,1982年1月27日病逝于上海。
张翼(Chang Yi,1945年2月24日-),港台1960、70年代武侠、功夫片巨星。原名张伯燊,广东惠州人。加盟邵氏公司之前,他曾在台湾复兴剧校接受过八年京剧科班训练,专攻文武老生行当,身手矫健,动作凌厉,更是跆拳道、合气道、空手道高手。动作片巨星张翼剧照(14张)1966年, 张翼回港探亲时被邵氏公司挖掘,并由此进入邵氏电影公司。由于外形俊秀,身手敏捷,他一出道即担当武侠片男主角,成为邵氏早期武侠电影当家小生之一。在邵氏期间,他共演出了10余部武侠电影,代表作首推大导演岳枫执导的《夺魂铃》,张翼在其中演为家人报仇手刃三大恶人的男主角卫虎。《夺魂铃》一片在摄影技法、动作场面、情节结构上皆为上乘之作,在今天看来依旧魅力非凡。导演岳枫的风格大气磅礴,摄影鲍学礼的镜头气势夺人,张翼的表演则是锋芒毕露,英气凛然,可谓少见的摄制精良的武侠佳作,也因此成为邵氏出品的武侠名片之一。据说,邵氏的大老板邵逸夫也对此片十分钟爱,经常会带着这部影片参加各种影展。  而在另一部由徐增宏导演,与“武侠皇后”郑佩佩合演的侠情片《神剑震江湖》(本片情节主要改编自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的前半部分)中,张翼饰演的于乾文一角则允文允武,英俊逼人,与当年娇媚如花的郑佩佩组成了一对耀眼的荧幕侠侣。 张翼的早期荧幕形象多数为俊逸英挺的大侠,并带有一种当时演员中少见的书卷气,因此,其第一部武侠电影即为改编自金庸小说《书剑恩仇录》的《儒侠》。在其中,张翼饰演陈家洛的角色日月会总舵主——沈秉义,其白衣如雪、风采翩翩的儒侠形象十分出众。之后他在邵氏演出的作品也均为正派大侠形象,还是包公案影视作品(电影《七侠五义》)中饰演南侠展昭的第一人。由于邵氏着力发展武侠片,张翼与同时期的王羽、罗烈、郑雷、解元等武侠小生并称为“邵氏五虎”。  1971年,张翼加入邹文怀创立的嘉禾公司——张翼与邵氏首席武侠小生王羽是好友,所以,后来当王羽离开邵氏时,张翼也随后脱离邵氏,去台湾为嘉禾拍片,并与王羽、李小龙、苗可秀、茅瑛等成为嘉禾草创初期的基本演员,参演了嘉禾出品的第一部卖座影片《独臂刀大战盲侠》。在台湾时期张翼的片约不断,并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动作片大牌演员,以拍摄武侠、功夫、动作片为主。从转投嘉禾时起,张翼开始从英俊小生转型为硬派功夫巨星,代表作为洪金宝任武术指导的《夺命金剑》、《山东响马》、《铁掌旋风腿》,以及与王羽合演的《侠义双雄》、《一夫当关》、《四大天王》等经典作品。另有其他民国动作经典如《黄埔滩头》、《烈日狂风》、《黑吃黑》、《克星》、《金罗汉》、《黄金赌客》、《英雄榜》、《黑龙会》等,均为当时风靡一时的卖座影片。此外,他还参与了一些影片的监制、导演工作。
章志直(1901-1970),江苏常州人,早年演过新剧。1926年进入天一公司,主演《蒋老五殉情记》、《西游记莲花洞》、《夜光珠》、《拳大王》等,并参演大量影片,如《珍珠塔》、《电影女明星》、《唐伯虎点秋香》、《新茶花》等。1929年进入长城画片公司,主演《风流督军》、《大闹摄影场》、《江南女侠》等片。1931年加入“联华”。与阮玲玉联袂主演《神女》,生动刻画了流氓的角色,还与金焰主演《浪淘沙》。同时,他也在“艺华”、“新华”等公司拍片。抗战胜利后,在《天堂春梦》、《还乡日记》、《浮生六记》等片中能找到章志直的身影。建国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从影四十余年,演出影片一百多部。
刘继群,江苏武进人,17岁从影,曾主演《儿子英雄》。进“联华”后曾在孙瑜导演的《故都春梦》、《野草闲花》、《恋爱与义务》中饰演忠厚朴实的老人角色,被阮玲玉认为最好的配角。在与韩兰根合作《酒色财气》和《无愁君子》后,改变作风,成为滑稽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