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演员表

导演:谢添
日期:1982-01-01
热度:24

世纪之交,古老的中国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老态龙钟的大清王朝摇摇欲坠,六君子的鲜血无法阻止历史车轮的滚动,老北京城的上空风云变幻,波谲云诡。王利发(于是之 饰),北京城内裕泰茶馆的年轻掌柜。他谨记父亲的教诲,体面周全地迎送四方宾客。小小的茶馆内,三教九流各色人等穿梭于此:提笼架鸟哀叹时运的松二爷(黄宗洛 饰);慨叹国之将亡的刚毅满人秦四爷(郑榕 饰);一心谋求实业救国的秦仲义(蓝天野 饰);丧尽天良买卖人口的刘麻子(英若诚 饰);打算去老婆的庞太监(童超 饰)……你方唱罢我登场,小小茶馆之内演尽世间的沧桑与凄凉……本片根据老舍同名原著改编,并1983年第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特别奖、文化部1982年优秀影片奖特别奖。

导演(1)
谢添,著名电影表演、导演艺术家,在其一生中以极大的热情为中国的电影事业贡献了巨大的力量。1936年,明星影片公司拍摄《夜会》,临时顶替一位因病不能演出的演员,从此进入影坛。后相继参加拍摄《马路天使》、《生死同心》、《压岁钱》、《四千金》,并主演《母亲的秘密》、《梦里乾坤》等影片。1937年,抗战爆发,加入电影界工作人协会,并参加了著名的《保卫芦沟桥》的演出。“八
演员(37)
胡宗温(1922—2015),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女,安徽休宁人(《中国现代戏剧电影艺术家传·第二辑》作安徽休宁人),1922年11月8日生于湖北汉口(今武汉)。1937年抗战爆发后,在武昌参加抗敌演剧三队,随队在太行山区坚持抗日宣传活动。演出的剧目有《打鬼子去》、《老三》、《一心堂》等,并在《国家至上》、《家》等,电影《刘胡兰》、《雷雨》中饰主要角色。胡宗温虽然不漂亮,但胜在戏路广,演技扎实,善于刻画人物内心世界,语言造型富有音乐感。她在《雷雨》中饰演的四凤、《丹心谱》中饰演的吴愫心、《茶馆》中饰演的康顺子给观众留下的印象最深。2015年4月13日19时41分因急性心肌梗死在京逝世,享年92岁。
于是之(1927年7月9日—2013年1月20日),原名于淼,出生于河北省唐山市,原籍天津市,中国内地演员,北京大学西语系法文专业肄业。1944年,参加个人首部话剧《牛大王》。1947年,参加话剧《上海屋檐下》。1951年,在话剧《龙须沟》中饰演程疯子。1952年,主演剧情电影《龙须沟》。1958年,在话剧《茶馆》中饰演茶馆掌柜王利发。1961年,创作历史剧《胆剑篇》。1978年,主演剧情电影《大河奔流》。1983年,凭借革命电影《秋瑾》获得第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1987年,创作表演理论书籍《于是之论表演》。1989年,于是之获得中国话剧金狮奖“演员荣誉奖”。1992年,出演人物传记电影《周恩来》。1996年,参演话剧《冰糖葫芦》。2005年,在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之际,于是之被评为“中国电影百位优秀演员”。2006年,获得表演艺术成就奖。2007年,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话剧艺术家”荣誉称号。2009年,获得首届中国戏剧奖·终身成就奖。2013年1月20日17时19分,于是之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86岁。2017年,为纪念其逝世四周年,作家出版社出版文学作品《于是之家书》和《于是之漫笔》。
郑榕,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话剧表演艺术家,生于1924年,祖籍安徽定远。1942年起从事话剧工作。1950年加入北京人艺。代表剧目:《雷雨》、《茶馆》、《长征》、《龙须沟》、《智取威虎山》、《武则天》、《丹心谱》、《冰糖葫芦》等几十台话剧和《楚天风云》、《两宫皇太后》等影片。
童超(1925-2005)1925年出生于天津,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文联理事,曾任北京人艺艺术委员会副主任。1943年考入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土木工程系。1947年毕业后,经蓝天野介绍,参加了中共地下党领导的祖国剧团,成为正式演员,并起艺名童超。后在华北大学文工团二团当演员。建国后,在中央戏剧学院话剧团从事表演工作。1952年进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60多部话剧中扮演了不同性格,不同年龄的角色。其中《茶馆》中的庞太监,《骆驼祥子》中的二强子,《名优之死》中的刘振声,《日出》中的王福升,《智取威虎山》中的杨子荣,《蔡文姬》中的左贤王,都给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黄宗洛,男,原名黄宗河,1926年出生于浙江瑞安,浙江瑞安人。国家文艺一级演员,表演艺术家,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原话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曾到日本、德国、加拿大等国访问演出。黄宗洛在演艺界以擅演小角色闻名,荣获“龙套大师”称号。黄宗洛与哥哥黄宗江、姐姐黄宗英兄妹三人被誉为艺术圈里的“黄氏三杰”。2012年6月30日下午黄宗洛因重症肺炎在北京同仁医院逝世,享年86岁。...
德高望重的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书画家、奇石收藏家。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专职导演兼演员(现已离休),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艺术委员会委员。 曾入国立北平艺专油画系学画。1944年开始从事话剧事业。几十年来在北京人艺的舞台上先后塑造了《北京人》中的曾文清,《茶馆》中的秦仲义,《蔡文姬》中的董祀,《王昭君》中的呼韩邪单于等众多鲜明的人物形象。《封神榜》中他饰演的仙风道骨的姜子牙,《渴望》中王沪生那温文尔雅的老父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很多角色(尤其是姜子牙)已经成就经典至今无人超越。还在《钦差大臣》、《罗密欧与朱丽叶》、《小市民》等外国名著中担任过主要角色。导演过《针锋相对》、《贵妇还乡》等。其演技被誉为“令人拍案叫绝”、“在舞台上流露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他的表演有着广泛良好的口碑,常被一些年轻艺人誉为“他是真正有艺术品质和高级趣味追求的艺术家。”
林连昆,1931年6月生于北京市延庆县,祖籍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表演艺术家,塑造的著名形象有:《水浒传》中的蔡京,《茶馆》中的吴祥子,《狗儿爷涅盘》的狗儿爷、《天下第一楼》的常贵等,林连昆先后获得过北京市文化局、文化部优秀表演奖、全国话剧金狮奖、全国振兴话剧奖等多个奖项,成为当代享有盛名的表演艺术家。2009年9月7日15:30,林连昆因病逝世,终年78岁。
童弟,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1948年参加北平祖国剧团,1952年中央戏剧学院话剧团与老人艺话剧队合并,后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任演员。  童弟几十年活跃在话剧舞台上,在北京人艺诸多经典剧目中担任重要角色,如《骆驼祥子》中的冯二爷、二强子,《茶馆》中的马五爷、大傻杨、庞太监,《日出》中的黄省三、小顺子,《家》中的高老太爷,《风雪夜归人》中的王新贵等。1993年电影《霸王别姬》饰张公公
英氏家族第一位走上演艺之路的是英若诚的姑姑英茵。她原名英凤珍,是当时明星电影公司二厂的演员,曾演过《压岁钱》和《十字街头》等片,后因故自杀。据说,曹禺先生《日出》中陈白露的形象就是以英茵为原型的。   1929年6月21日生于北京,满族。少年时就读于天津圣路易教会中学。1945年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在学生时代,他就开始投身于钟爱一生的舞台艺术活动。  英若诚先生于1950年考入了北京人...
朱旭,中国著名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北京市剧协会会员,中国剧协会会员,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在几十年的舞台实践中,朱旭塑造了众多不同个性的人物形象。1984年他因在《红白喜事》中扮演三叔,获文化部主办的“现代题材戏曲、话剧、歌剧观摩演出”配演一等奖,并获北京市文学艺术工作者表彰大会的表彰。朱旭也活跃于影视界,在电影《变脸》、《洗澡》、《刮痧》等众多文化意蕴深厚的影片中,都能见到他的身影。朱旭还参加了《末代皇帝》(电视剧)、《似水年华》等大量电视剧的拍摄。他以炉火纯青的演技为广大观众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形象。
李大千,男,汉族,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
人艺著名演员金昭老师,是英家班的御用演员。
谭宗尧(1944—1998)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曾担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其子为空政话剧团演员谭涛。1966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1973年进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担任演员,在《小井胡同》、《狗儿爷涅》、《天下第一楼》、《阮玲玉》、《好人润五》、《古玩》、《官兵拿贼》等多部著名话剧中扮演重要角色,因在《天下第一楼》中的出色表演获得第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和1991年文华表演奖。  出演过的影视作品  《纳妾》 (1998) ....张大哥  《二马》 (1997) ....范掌柜  《东周列国》 (1996) .... 秦穆公  《三国演义》 (1995) .... 王允  《黑白人间》 (1992) ....谷掌柜  《小鬼精灵》 (1992)  《青春无悔》 (1991)  《钟鸣寒山寺》 (1991) .... 侯鸣鹅  《白求恩——一个英雄的成长》 (1990) .... 聂将军  《茶馆》 (1982) .... 魏福喜  《城南旧事》 (1982) .... 油盐店伙计
吴淑昆,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北京剧协会员。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 从事舞台艺术五十年,其形象创造熨贴生动而有格调,如北京人艺经典剧目《蔡文姬》中的赵四娘,《三块钱国币》中的吴太太,《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中的老富孀,《茶馆》中的庞四奶奶等……无论角色大小,皆能为舞台生色。 因在话剧《吉庆有余》中扮演崔奶奶,荣获1982年度北京市文化局新创作(改编)剧节目评奖表演奖;1979年参加演出《茶馆》,1980年参加演出《左邻右舍》,1982年参加演出《咸亨酒店》,均获演出一等奖。
尚丽娟,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话剧演员,曾获第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任宝贤,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剧协北京分会会员;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  塑造舞台话剧角色55个,其中重要角色12个  《蔡文姬》董祀、《刚果风雷》黑人鼓手、《夜店》金不换、《红心虎胆》魏兴久、《请君入瓮》安哲罗、《骆驼祥子》老马、《咸亨酒店》狂人、《屠夫》费尔蒂南、《茶馆》大唐铁嘴、小唐铁嘴《秦皇父子》卢敖、《纵火犯》埃森林、《吴王金戈越王剑》伯丕、《天下第一楼》克五爷、《太平湖》程疯子、《哗变》格林渥、《芭巴拉上校》库森斯等  电台朗诵广播剧小说38部  《如此出诊》、《艺术的控诉》、《邮递员的故事》、《牛天赐传》、《小四合院的人们》、《阿巴李公》、《寻访画儿韩》、《二马》、《离婚》等
宋丹丹,1961年8月25日生于北京,中国内地女演员,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国家一级话剧演员。1981年宋丹丹考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表演训练班。1983年留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1986年主演电影《月牙儿》荣获第41届萨莱诺Salerno国际电影节意大利银质奖。1989年首登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演出小品《懒汉相亲》饰演魏淑芬,1994年主演中国第一部大型室内情景喜剧《我爱我家》饰演和平。2013年2月1日全国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二十次会议上通过为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北京人,毕业于北京艺术学校,1961年入艺。现为中国戏剧家协会北京分会会员,国家一级演员。
张瞳,北京人,国内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20世纪40年代毕业于上海剧专,后进入中央戏剧学院专攻表演,1951年毕业分配到北京人艺。其主要作品有《咸亨酒店》《蔡文姬》等  从艺六十年,在话剧、电影、电视剧中扮演了众多角色。观众们大都是从电视剧中认识张瞳老先生的,其实他早已是北京人艺的著名演员了。他曾在第一版《茶馆》中扮演大小唐铁嘴,在话剧《风雪夜归人》中扮演魏莲生、在《雷雨》中扮演的周萍,在《日出》中扮演的方达生,个性鲜明,刻画细腻,受到广泛赞誉。  他在电视剧《孙敬修》中扮演了故事爷爷孙敬修,他还在情景喜剧《我爱我家》中扮演了老付的邻居郑千里,并在电视剧《范进中举》中扮演范进。还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扮演了陶谦,在连续剧《一地鸡毛》中扮演老孙。  他在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中扮演老编辑刘书友,使其为人所熟知。24集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1991年底在中央电视台热播。剧中六位主要人物之一,“编辑部”老编辑刘书友的饰演者张瞳,同各位演员的精彩表演,赢得了亿万观众的好评。也就是从那时起,家乡才有更多的人知道他是宁河人。从此,便以格外亲切的目光关注着他在剧中的身影,以自豪的口吻赞美他的表演,以热烈的话题,述说着他的家世和演艺生涯。
田春奎,男,著名电影演员,曾经拍摄过的电影有《黑白人间》《青春无悔》《茶馆》等。
雷飞,1935生于陕西省绥德县名州镇背巷,性别男,国家一级演员。
孟瑾 (1919—1979),原名孟宪文,河南息县城关人。曾任长沙政治干校训练部副部长。
张华,男,汉族,北京人,1954年生。中共党员,九三学社社员,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北京电影学院戏剧影视学博士生导师、北京电影学院语言艺术教研室主任、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电影学院人事工作教授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影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会员、中国九三学社北京市文化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部直属中央戏剧学院特聘专业学术评审专家。
孙敬修(1901~1990),北京人,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讲故事专家。1921年毕业于京兆师范学校。曾任北京汇文第一小学教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北京市少年宫辅导员。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获“全国热爱儿童荣誉奖”。孙敬修长期悉心钻研儿童心理及儿童语言,在学校、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给儿童少年讲了几十年故事,被孩子们称作“故事爷爷”。著有《怎样给孩子讲故事》、《故事爷爷讲的故事》,出版有《孙敬修演讲故事大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