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静的日子演员表

导演:于得水
日期:1978-07-01
热度:2

1976年,毛主席逝世后,“四人帮”篡党夺权活动更加猖獗。江南炼油厂党委书记陈赤水带领职工把搞革命生产搞得蓬蓬勃勃。省委决定在炼油厂开现场会,促进全省工业学大庆群众运动的深入开展。帮派头目、省革委会副主任崔汉杰在北京王洪文那取得支持后,煽动工人离开岗位,抵制现场会。在海运局局长和副厂长等人的帮助下,现场会如期召开。当崔汉杰等人以为阴谋得逞时,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的喜讯传来,炼油厂上下顿时一片欢腾。

导演(1)
演员(11)
章杰,曾名章成人。原籍山东淄博,生于哈尔滨。1953年毕业于松江省立第一中学。同年入东北音乐专科学校附属中学高中部读书。1954年任黑龙江省话剧团演员。1955年至天津,任前进实验话剧团演员。1956年任吉林市话剧团演员。1973年在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影片《创业》中饰演角色。1978年起任珠江电影制片厂演员。  电视作品  《残月》  1990年《宋庆龄和她的姊妹们》饰孙中山  1996年《英雄无悔》饰司徒远东  1997年《追逐墨尔本》  1998年《中国命运的决战》  2002年《豪门惊梦》饰乔林  2004年《律政佳人》饰蓝父  2004年《没有硝烟的战争》饰宗浩(原型:钟南山)  2004年《黑色郁金香》饰凌知渊  2004年《生命的颜色》饰韦韧  2005年《爱你那天正下雨》饰宁信之  2005年《爱上天使》饰李鸿达  2006年《老人的故事》饰刘老头  2007年《荣归》饰苏远程  2007年《终极谍匪/三江剿匪记》饰吴南山  电影作品  1973年《创业》  1978年《不平静的日子》  1979年《春雨潇潇》  1980年《与魔鬼打交道的人》  1980年《梅花巾》  1980年《雾都茫茫》  1982年《梅岭星火》  1982年《在这块土地上》  1983年《春兰秋菊》  1983年《廖仲恺》饰孙中山  1984年《劫持》  1984年《一往情深》  1986年《大班》饰林则徐  1986年《谁是第三者》  1987年《苏禄国王与中国皇帝》(上下集 ,中菲合拍)  1987年《夏日的期待》  1988年《红楼梦》饰贾政  1989年《女明星秘史》
黄锦裳,女,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报考加入了珠江电影制片厂,成为一名演员。代表作品有《情满珠江》、《外来媳妇本地郎》等。
简瑞超(1920—2004) 中国电影演员,男,他于1965年在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大浪淘沙》中饰演正面人物顾达明,上世纪90年代赴香港定居,曾客串一些电影和无线电视剧。于2004年去世,享年84岁。
王执芳,女,中国大陆演员,拍摄过的电影有《元帅与士兵》《恶梦醒来是早晨》等。
张连伏,1932年1月27日生于辽宁省沈阳市,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54军135师,随军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历经天津、衡宝等战役以及广西剿匪作战。抗美援朝期间,随志愿军政治部文工团深入前线,活跃于坑道之中,为前线部队奉献了一大批鼓舞士气、歌颂英雄的文艺节目。回国后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参加拍摄的电影有《南征北战》、《开国大典》、《海鹰》、《英雄坦克手》、《岸边激浪》、《赤峰号》、《激战无名川》等。导演的话剧有《宋指导员的日记》、《强台风从这里经过》等。2007年4月19日于上海逝世,享年76岁。
刘效国,(1945——2013),出生于广东,广东电视台著名导演,刘效国1960年考进珠江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演员高等中专班任学员。1962年学成后留在珠江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任演员。1964年参加长春电影制片厂“英雄儿女”的拍摄饰演“小刘”。1970年文革后期调到广东省话剧团任演员,曾参加了“南方油城”“来参观的人 ”等大型话剧的排练和演出,全为主要角色 。1979年调入广东电视台任节目主持人,编导,创建大型综合晚会“万紫千红”。首创连续短剧“照见口晚见面”“万花筒”。于2013年5月25日早上10时30分去世。
王孝忠(1928—2016),原八一电影制片厂、珠江电影制片厂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1928年5月29日出生在沈阳,1942年,就读于“奉天铁路学院”电讯专科。1943年,王孝忠在锦州铁路局供职。1949年,王孝忠入伍后进入东北军区政治部哈尔滨青年干部教导团。同年,王孝忠加入东北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后在沈阳军区政治部抗敌话剧团任演员,与后来在电影界享有声誉的著名演员王心刚、张良、田华、邢吉田等人,都同属一个部队文艺团体。2016年1月22日15时20分在广州逝世,享年88岁。演艺生涯他参演的第一部电影作品,是1956年八一厂的《战斗里成长》,也正是从这部电影处女作开始,他在银幕上的角色,便由此开始了长达五十余年的“反派”定型。于是,《赤峰号》中的敌舰长、《战上海》中的敌参谋长、《打击侵略者》中的伪团长、《回民支队》中的叛乱分子、《突破乌江》中的匪营长、《岸边激浪》中的“大金牙”、《南海长城》中的敌特匪首"王中王"……当然,最令人津津乐道的、且与方化的《平原游击队》中的日本鬼子松井并驾齐驱的角色,当属王孝忠的一系列日本鬼子形象,像《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特高科处长中村、《地道战》中的中队长山田、《野火春风斗古城》中的情报顾问多田、还有后来八十年代初期的《一个美国飞行员》中的宪兵队长坂田等等,细数起来这些著名影片中王孝忠的日本鬼子形象,几乎占据了他所有出演角色的二分之一。这些同属是日本鬼子,但角色定位却各不相同,因为这其中的日本鬼子,既有诡计多端的特务,又有行伍出身的军曹,王孝忠从整体角色的一体化中,又找出了各自角色中的不同表演区域。这主要是得益于他青少年时代,人生成长的那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