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骤雨演员表

导演:尼娜·康帕内
日期:1961-01-01
热度:2

1946年,东北战场上,我东北人民解放军经过5个多月的战斗,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但是,在美帝国主义所装备的国民党军队暂占势的情况下,为了在广大东北的农村里站稳脚根,巩固后方。

导演(1)
演员(35)
刘季云,原名刘恩绵,曾用名刘继云,生于北京一个普通市民家庭。196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次授衔时,刘季云被授予中校军衔,他也是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中被授予军衔最高的演员。  刘季云自幼喜爱京剧,早年曾跟著名京剧老旦龚云甫(刘季云的姨父)学戏。1933年又拜著名京剧老旦文亮臣为师。但不幸的是在1935年时,刘季云因嗓子意外受损被迫中止学戏。这之后,为了谋生刘季云曾做过小职员。抗战爆发后的1937年冬天,不堪忍受日本人欺负的刘季云离开北平前往冀中抗日根据地,参加了八路军,在冀中警备旅当战士。1940年冀中警备旅转战到太行山区后,刘季云因为会唱京剧调入到太行山实验剧团当演员。同当时在剧团的京剧名流吕班、裴东篱、史若虚等人一起开创了抗日根据地京剧事业。  1945年太行山各部队剧团合并以后,刘季云奉命担任了晋冀鲁豫军区文工团艺术指导。1949年二野渡过长江后,刘季云被任命为第二野战军后勤部文工团团长。1950年部队挺进大西南时,带领文工团从重庆徒步行军两千五百里到达贵阳。在行进过程中曾在沿途演出过《白毛女》、《军民一家》、《血泪仇》、《赶走红毛女》等歌剧。到达贵阳后,接受整编加入贵州军区文工团,刘季云任文工团团长。1951年10月,刘季云改任贵州各民族文工团团长,带领文工团员前往北京参加国庆一周年庆祝活动,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1953年刘季云调往解放军总政话剧团任演员。演出过《十六条枪》(饰维持会长),《冲破黎明前的黑暗》(饰汉奸歪脖子李)等话剧。在全国话剧汇演时获得二等奖。1956年被借用至八一电影制片厂参加影片《冲破黎明前的黑暗》的拍摄。1957年又参与拍摄了影片《五更寒》,在剧中饰演老甲长劳良才。电影录制完成后,刘季云正式调到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工作。在八一厂,他先后拍摄了《英雄虎胆》、《林海雪原》、《暴风骤雨》、《夺印》、《秘密图纸》等多部影片。在影片《战上海》中,扮演国民党中将刘毅,他将刘毅将军起义时复杂的心态在大银幕上展现了出来。即表现了主人公深明大义率部起义的光明态度,又将其顾虑重重老谋深算的形象极细致的表演了出来,很符合当时起义部队军官的心理。影片播出后,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刘季云塑造的银幕角色,以反派见长。不幸的是,刘季云由于在长期工作中过度劳累,身染多种疾病,又加上受到迫害,于1971年6月24日病逝,时年60岁。
于洋,原名于延江,1930年10月4日出生于山东省黄县,中国内地演员、导演。1947年,参演个人首部电影《留下他打老蒋》。1948年,参演剧情电影《桥》。1953年,主演剧情电影《山间铃响马帮来》。1959年,主演剧情电影《青春之歌》。1964年,主演剧情电影《大浪淘沙》。1974年,主演剧情电影《火红的年代》。1977年,由其执导的剧情电影《万里征途》上映。1980年,自导自演剧情电影《戴手铐的旅客》。1989年,出演犯罪电影《女贼》。1993年,参演剧情电影《大海风》。1998年,由其出演的剧情电影《昨日的承诺》上映。2003年,在剧情电影《惊涛骇浪》中客串军区司令员。2010年,于洋获得第19届金鸡百花节终身成就奖。2012年,由其出演的爱情电影《蓝调海之恋》上映。2018年,出演都市剧《越活越来劲》。
高保成,中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其表演朴实自然。1938年参加八路军。1953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工团演员。1954年在电影《冲破黎明前的黑暗》中扮演游击队员“老虎”步入影坛。1955年拍摄的《上甘岭》(饰八连长张忠发)为其代表作。  1958年,出演了影片《狼牙山五壮士》、《渡江探险》等。1961年,调入八一厂,参加演出的影片有《长空比翼》、《汾水长流》、《闪闪的红星》、《回头一笑》、《四渡赤水》、《人生》等。1993年,在谢晋导演的影片《老人与狗》中扮演魏老汉。
李孟尧(1926年4月-2012年10月19日),原名李锡孟,出生于现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潞灌乡李庄村。北京电影制片厂一级演员,曾在电影《红孩子》中饰演黄静波,《小兵张嘎》中饰演老村长,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2012年10月19日,李孟尧因病逝世,享年86岁。
鲁非1945年自阿城县国民高等学校毕业,1946年入东北军政大学学习。1947年任东北文工一团演员。1948年任东北电影制片厂演员。在《桥》、《白衣战士》等影片中扮演角色。1953年入北京电影制片厂。1955年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干修班学习,在那里他表演的基本功得到了扎实系统的训练。1957年结业后任中央实验话剧院演员。1959年回北影厂任演员。 曾在《风暴》、《红旗谱》、《停战以后》、《T省的八四、八五年》等影片中扮演重要角色,受到观众的好评。   自1980年后,转入电视剧表演,曾在电视连续剧《新星》中饰演顾荣,1986年获第六届全国优秀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男配角奖。1988年后编导电视剧《雾城的思念》等。 后在译制影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译制电视连续剧《卡斯特桥市长》等片中为男主角配音。
1932年肄业于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曾任中、小学音乐、美术教员,1937年起先后任安泽县牺牲救国同盟会工作团、中共太行区委会、太行山剧团、太行军区先锋剧团及军区京剧团工作,任团长等职。赵子岳以擅长扮演农民角色著称,擅长喜剧风格。除电影外还参加拍摄了《寻找回来的世界》等十余部电视剧,有口述作品《赵子岳传》存世。赵子岳是中国影协第三、四届理事,1997年因病去世。
葛存壮,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著名表演艺术家,著名演员葛优的父亲在多年的表演工作中,用精彩的演技为观众奉献了众多经典的反面角色,被广大观众所熟知和喜爱。2012年6月,葛老因瘫痪入院。1947年东北解放后,葛存壮考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文工团当演员,两年后随团调入东北电影制片厂演电影,1953年调到北 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工作。   早年参加过电影《中华儿女》、《钢铁战士》、《白毛女》、《赵一曼》等影片的拍摄表演。后在电影《六号门...
赵万德(1929-2005)  黑龙江人,1949年随东北文工团入东影演员科任演员,曾在《无名岛》、《红旗谱》、《暴风骤雨》、《汾水长流》等影片中饰演重要角色,1953年调入北影演员剧团。
王延盛(1924,10,27—-2006,12,28)辽宁本溪人。早年先后就读于本溪彩屯小学、本溪市河沿高级小学和本溪市国民高等学校。1944年走上社会,当过马车夫、劳工、煤矿医院事务员和国民党兵。1945年10月参加八路军,任六十二团宣传队队员。不久即调任冀热辽军区十六军分区二十一旅宣传队代理队长。1946年调解放军第四十军一二0师宣传队历任副队长、队长。其间导演并演出过话剧《李闯王》和秧歌剧《血泪仇》。1950年随中国人民志愿军到朝鲜前线工作。1955年起任解放军第四十军文工团团长。其间导演过话剧《沙河边上》,曾获沈阳军区文艺汇演演出奖。1958年调长春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同年参加了影片《东风》的拍摄,饰党委书记。此后,参加了多部故事片的拍摄,饰演的角色多是领导干部,主要如《冰上姐妹》中的市长、《朝霞》中的市委书记、《青云曲》中的师长、《七天七夜》中的旅长、《英雄儿女》中的朝鲜人民联队长、《特快列车》中的政委、《风云岛》中的司令员、《希望这不是真的》中的副市长等。此外,还曾在一些影片中饰演过农民、工人、落后人物及反面人物,并曾在电视剧《黑十字架》中扮演公安局长。他具有粗犷、质朴的气质,端庄、和蔼的面容,因此他塑造的领导干部形象,气度不凡,各有性情。曾任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副团长。(http://blog.sina.com.cn/s/blog_9862f0550102xagj.html)
于中义: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导演。1929年12月生,内蒙古赤峰市人。1945年入华北大学戏剧系学习,1950年入中央实验话剧院当演员,1953年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工作。1979年后转事电影导演。在电影《扑不灭的火焰》、《东风》、《林家铺子》、《红旗谱》、《耕云播雨》、《牛角石》、《如意》、《一叶小舟》、《人生》及电视剧《搏风击雨》、《闪光的奉献》中担任主演或主要角色,执导过电影《一叶小舟》、《七品芝麻官》、电视剧《水莲曲》、《搏风击雨》、《大地之鹰》及话剧《兵临城下》、《箭杆河边》、《归来》等。  参与影片:  良宵血案MURDER AT THE WEDDING NIGHT(1988)  一叶小舟A LITTLE BOAT(1983)  如意AS YOU WISH(1982)  牛角石(1976)  红色邮路(1966)  小兵张嘎(1963)  耕云播雨(1960)  东风(艺术性纪录片)(1958)  山里的人(1958)
周森冠,男,1920年生于江苏常州,江苏省武进县人。早年在常州民丰纱厂当过学徒,抗战初期相继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民众视察指导团任职。1940年代初,先在浙江省中心剧团任演员,后在国民政府财政部税务署任职,还当过税务局长。1947年到南京,任首都汽车公司调度股长。1949年调任北京汽车公司车务股长。1951年考入中央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北京电影学院前身)表演班。1954年毕业后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参拍的第一部影片是上影故事片《一场风波》演单身农民,跟舒绣文扮演的立福嫂相爱,最后冲破封建族法结婚。以后饰演的角色几乎全是配角。有名有姓的约30部影片,主要有《夏天的故事》王大成、《国庆十点钟》张大力、《平原游击队》看沟老汉、《洪湖赤卫队》胡子爹、《暴风骤雨》刘德山、《粮食》发成、《小兵张嘎》杨大爸、《小花》区委书记何向东、《泪痕》何诚等。在北影演员剧团演过《兵临城下》(饰赵崇武)等话剧。1994年逝世。
俞平,女,汉族。生于1940年2月16日,原籍安徽五河,生于重庆北碚,1949年随家迁居南京。1959年高中毕业后入北京电影制片厂任演员,翌年参加了影片《红旗谱》的拍摄,在片中饰演农村少女春兰。她的表演真实自然、淳朴,含蓄,人物性格发展脉络清晰,层次分明,令人信服地塑造了一个二十年代我国农村新女性的典型形象。春兰形象的成功塑造,为俞平的创作道路奠定了基石。
陈志坚,1966年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1981年陈志坚从福建省安溪县第一中学高中毕业,考入福建师范大学。1985年本科毕业考取福建师范大学生物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86年考取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攻读博士。1991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到美国圣地亚哥的索克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1997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工作,先后担任分子生物学系助理教授、副教授、终身教授。2005年任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2007年获得杜奈尔奖。2012年获得美国国家科学院分子生物学奖。2014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18年10月,获得生命科学突破奖。
方辉,男,1928年9月出生于辽宁沈阳,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原名方城。1949年入华北大学戏剧系学习。同年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   自1958年在《英雄虎胆》中饰演土匪司令李汉光起,以擅演反派角色而为人注目。   参加拍摄的影片有《无名岛》、《粮食》、《停战以后》、《泪痕》等。(详细资料)
演艺生涯:  安震江是一位以饰演反面人物见长的电影演员。1928年10月生于北京昌平县沙河镇上东廓村的一个家庭。六岁时,他离开乡村来到北京。那时,这些家庭都望子成龙,安震江家当然也不例外。在他不满八岁时,便被家里送到崇文门外的一家私塾学堂读书。1942年,安震江毕业于北平私立德新小学。随后,他在北平市立九中、北平汇文中学、北平私立辅仁大学附中度过中学时代。  安震江天性活泼,自小爱说好动,在读小学时便接触到电影和话剧,井对...
李建国,男,汉族,1946年4月生,山东鄄城人,1969年9月参加工作,197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山东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大学学历。曾任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党组副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
原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1919年1月出生,江苏苏州人。建国前曾先后在上海救亡演剧宣传队、中国艺术剧社、中华剧艺社从事演剧活动,演出过《北京人》、《日出》、《雷雨》、《孔雀胆》等名剧。1949年调北影演员剧团。先后在数十部影片中扮演员角色。现为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
莽一萍(1929,5,5---1990,5,14)曾用名露丝、依萍。原籍吉林省吉林市,出生于北平。蒙古族。早年在北平孔德小学读书。1941年起先后就读于北平慕贞女子中学和辅仁大学附属中学。1944年随母亲到吉林看望病重的祖父,被当地的邻居推荐到一个业余剧团--兴农剧团当演员。同年入“满映”任演员,演出过《新生》等话剧。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是《紫丁香》,担任女主角。因“满映”垮台而没有完成。1945年9月加入东北电影工作者联盟,同年10月入东北电影公司任演员。1946年7月任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在经典影片《松花江上》中饰演母亲,曾为影片《小白龙》配音、配唱。1948年3月随“长制”迁至北平。其间,演出过《万世师表》、《风雪夜归人》、《姜家老店》等话剧。后入上海清华影片公司任演员,在吴永刚导演的影片《飞红巾》中饰女主角,因北平的解放,此片没有完成。1949年入北京电影制片厂任演员。曾在《虎穴追踪》、《前哨》、《暴风骤雨》、《海上明珠》、《祭红》等影片中饰演角色,以塑造坏女人形象见长。她凶狠的造型,沙哑的嗓音只要在银幕上一出现,就会使观众过目不忘。此外,她还为墨西哥影片《玛利娅》、电视连续剧《诽谤》,日本影片《冰雪之门》中的角色配音。在北影期间,还演出过《妇女代表》、《警告岬》、《文成公主》、《日出》、《第十二夜》、《柜中缘》、《兵临城下》、《主课》、《毕业新歌》等话剧。参加拍摄的电视剧有《新盖的宿舍楼》、《银锁链》等。她以演正面人物开始电影艺术生涯,而又擅演反面角色,并注意从内心刻划人物,挖掘人物的灵魂,揭示人物的本质。表演真实、自然,独具特色。
王斑(1913,10,5----1974,9,11)原名王露,河北滦县人。北平汇文中学毕业。1932—1945年先后任大道剧社、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行营政训处电影股、中国电影制片厂、中国万岁剧团演员。演出过《日出》、《蜕变》、《孔雀胆》、《国贼汪精卫》、《天国春秋》等话剧,拍摄过《青年中国》、《塞上风云》、《日本间谍》、《气壮山河》等影片。1946年到香港,任大中华影片公司、永华影片公司演员。拍摄过《某夫人》、《春之梦》、《风雪夜归人》、《国魂》、《清宫秘史》、《山河泪》、《火葬》、《春风秋雨》等影片。1950年回到北京,入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任演员。演出过《方珍珠》、《西望长安》、《家》、《龙马精神》、《白鹭》、《神拳》、《记忆犹新》、《全家福》、《《万尼亚舅舅》、《文成公主》、《钦差大臣》、《天国春秋》、《中锋在黎明时死去》、《十三陵水库畅想曲》、《刘介梅》、《李秀成》等话剧。又在《风暴》、《战上海》、《暴风骤雨》、《青年鲁班》等影片中饰演主要角色,尤其在《战上海》中饰演的汤司令和《青年鲁班》中饰演的高师傅。一个是狡猾奸诈的国民党高级将领,一个是平凡朴实的老工人。这就是一个艺术家对角色的创作,对不同人物的理解,把握,和展现。他在影片中精湛演技,给观众留下了深刻记忆。(http://blog.sina.com.cn/s/blog_9862f0550102v4x0.html)
李健,1974年9月23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国内地流行乐男歌手、音乐制作人,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2001年,与卢庚戌组成“水木年华”组合,从而正式进入演艺圈。2002年,李健选择主动退出水木年华。2003年,推出首张个人创作专辑《似水流年》。2006年,凭借专辑《为你而来》获得“第12届全球华语音乐榜中榜”内地最佳创作歌手奖。2007年,推出第三张个人创作专辑《想念你》。2010年,凭借专辑《音乐傲骨》获得“Music Radio中国Top排行榜”内地最佳创作歌手奖。2011年,获得“第18届东方风云榜”最佳男歌手奖。2012年,凭借专辑《依然》获得“中国歌曲排行榜”年度最佳内地创作歌手奖、年度最佳专辑制作人奖。2013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与孙俪合唱歌曲《风吹麦浪》。2014年,凭借专辑《李健拾光》入围“第25届台湾金曲奖”最佳专辑制作人奖、最佳国语专辑奖。2015年,作为补位歌手参加湖南卫视歌唱竞技类节目《我是歌手第三季》,最终获得总决赛亚军;同年,推出第六张个人创作专辑《李健》。2016年,获得“全球流行音乐年度盛典”年度最佳制作人奖。2017年,作为逆战阵容成功参加湖南卫视原创歌手竞赛真人秀节目《歌手》,最终获得总决赛第四名;同年,担任芒果TV选秀娱乐节目《快乐男声》的音乐召唤师。2018年,担任浙江卫视歌唱选秀节目《2018中国好声音》的导师。
曹增银,1923年6月生,笔名洛曹,河北曲阳人。1956年在中央音乐学院进修声乐两年。离休前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制片主任、工会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等。离休后任北京市海民影视学校校长,北京市钓鱼协会委员。创作歌曲《打倒亲日派头子何应钦》等60余首;出版并主演老山妖的《小红帽脱险记》大型歌舞剧演出80余场等。获创作和表演奖共30余项。事迹被收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
刘影,毕业于有名的后沙御大学。2002年全国优秀教师。获得全国最好的策划经理职称。
李林(1920—1992)电影演员。黑龙江巴彦人。1937年11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的李林考入“满映”,1938年开始银幕生涯。抗战胜利以后,他在“中制”管辖下的“东影”工作,1946年在张瑞芳主演的《松花江上》中扮演一个凶狠残暴的日本工头,1948年2月来到北平,不久成为北影演员。 表演代表作品有故事片《内蒙人民的胜利》《钢铁战士》《虎穴追踪》《党的女儿》等。
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1921年7月出生,辽宁沈阳人,毕业于奉天演剧专科学校。1941年在伪满映画协会当演员,1942年至1945年在上海新华影片公司、中华联合影业公司担任导演、演员,1945年转到北京伪中央电影制片厂三厂,直至1949年接管更名为北京电影制片厂。从影五十年,参演影片一百五十多部,而且专演配角,多为反派,如《吕梁英雄传》中的日本小队长、《龙须沟》中的冯狗子、《林家铺子》中的陆和尚、《小兵张嘎》中的胖伪军、《神秘的大佛》中的管家赖猴、《武林志》中的尤掌柜、《假大侠》中的响破天、《烈火金刚》中的解老转以及电视连续剧《夜深沉》中的张三等。现为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