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关排宴(晋剧)

导演:刘国权
地区:大陆 

宋辽争战,近数十年。辽败,遂在三关议和。宋主令功臣佘太君与元帅杨宗保同去三关,代主践盟。辽邦派差官焦光普来见太君,太君大为诧异,回想当年幽州之战,焦光普早已回朝,此番怎又当了辽邦官员?杨宗保乃告:焦光普善商贾,识珍宝,曾受元帅杨延昭之命潜入辽邦,刺探军情,今朝来打前站,定有原因。因传见焦光普。焦光普详述身居异邦,思念祖国之情。

倒序 在线播放
当前资源由电影网提供--在线播放,无需安装播放器
2008
美丽的南方
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初,党号召北京高校的师生奔赴边远的农村地区,支援那里的土改工作和新中国的建设。 燕京音乐学院的女大学生林晓霞很有艺术天赋,其父是一位资深的音乐教授,对女儿寄以厚望,准备把女儿送往国外深造。但是单纯热情、向往革命的女儿却鄙视父亲的思想,坚决要去参加“支边”,还把跟她青梅竹马、有恋爱关系的青年画家陈启明也强行拉上。于是,她与父亲之间便爆发了尖锐的矛盾冲突,导致耿直的父亲蒙受了当时社会主流思想的冲击,心灵和情感都遭受重创…… 就在林晓霞等一帮高校师生从北京远赴广西“支边”的时候,在十万大山,我南下剿匪大军还在和国民党新八军的残部进行着激烈的战斗。战斗英雄刘勇突然接到上级的命令,要他马上率领一个加强排离开战场,接受新的使命——保护从北京到广西龙归镇来的支边土改工作队。 正打得兴起的刘勇很是扫兴,但军令如山,只好执行。 与此同时,刘勇在战场上的老对手——国民党新八军的军官、广西龙归镇大地主覃祖德的大儿子覃雄,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玩了个“假投诚”的花招,带着一股残兵败将,潜回家乡,准备继续与共产党周旋,以求东山再起。 在林晓霞那帮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土改工作组从县城奔赴目的地龙归镇的途中,覃雄指使土匪,半路袭击,给知识分子们来了个“当头棒”。林晓霞因为渴望战斗,行为莽撞,身陷险境,幸好负责护送她们的刘勇冒死相救,才化险为夷。两人“斗气冤家”般的关系开始建立…… 到了龙归镇以后,覃雄改变了策略:以“投诚立功”的身份公开露面,伪装进步,阴险狡猾地频频制造事端,激化有产阶级对土改的抗拒心理,搞乱群众的思想。在这种复杂和险恶的斗争格局中,单纯热情的林晓霞被覃雄玩弄于股掌之中,而思想左倾的上级领导人叶子强还偏偏给了林晓霞不少的误导…… 在她迷失的时候,她的老师——叶子强的妻子欧阳玲,顶着压力,大义凛然,坚持真理,力挽狂澜,使她深受震撼和启迪,逐步走向理性,走向成熟…… 为了更好地发动群众,工作组分头到农村中与农民“三同”。林晓霞所在的“三同户”却跟覃雄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复杂关系:户主何老三老实巴交、但又特别愚昧胆小和脾气暴躁,其老婆何大嫂曾在覃家当过丫鬟,因长得好看,遭受覃老爷的污辱而怀孕。覃老爷为了自己的名声,把她“恩赐”给穷得讨不起老婆的他。这顶“绿帽”,何老三居然也忍辱负重地戴着,但也特别的自卑郁闷,喝多了酒就会拿老婆来打骂宣泄。而何老三的儿子——实际上是覃老爷私生子的何大牛还是覃雄那股潜伏土匪中的一员…… 在这个沉闷的“三同户”里,只有会唱山歌,性格开朗的女儿何家珍是一个“亮点”,热爱音乐的林晓霞自然而然地跟何家珍成为了姐妹般的朋友。 这家人的觉醒,对龙归镇土改的成败举足轻重。不幸的是,来自革命队伍中的左倾思想却阻碍了他们的觉醒。于是,已经逐步变得清醒和成熟的林晓霞象欧阳玲那样,坚持真理,力挽狂澜…… 让林晓霞始料不及的是:大地主覃祖德的
1990
第九号悬案
盛大的全国家电展销会上,风度翩翩的某电视机厂厂长倪春秋,刚一步入展销大厅,订货者们就把他团团围住。某公司经理杜冠军软磨硬缠,求购彩电,遭倪回绝。见倪热情接待静候一侧的飞鹏公司经理梁光,刁钻圆滑的杜冠军觉得这其中必有蹊跷。他不惜花费两万一千元买了中奖奖券送给倪厂长夫人鲁秀英,同时开始监视梁光的行动。伴舞女郎沈月霞与梁光幽会,巧遇昔日旧情人,她从梁光房间拿出一瓶酒为旧情人洗尘,不想两人对饮后双双中毒死亡。这一切被偷窥的杜冠军看到,他就此要挟梁光把一千台彩电转给他。被梁光一口回绝,并唆使打手把杜冠军痛打一顿。一气之下,杜冠军打匿名电话举报了梁光。这使公安部门找到了破案的线索。公安局破获一‘起盗窃案,他们供认大量财物是从倪春秋家窃得。当刑警岳威、范杰找倪对证时,倪却矢口否认。这更引起刑警们的怀疑。贪得无厌的梁光不断勒索倪春秋,引起倪的愤恨却又无奈。原来,几年前,倪的儿子对一姑娘施暴不遂,失手将女子杀死。当时还是倪的司机的梁光,帮助倪的儿子将姑娘的尸体投进大海。这一命案遂成悬案。从此,梁光掌握了倪的把柄,倪为摆脱梁光,曾送给梁光一瓶毒酒,谁知却使沈月霞和她的情人送了命。倪春秋派情妇苏春妮乔装外埠姑娘,勾引梁光。梁把苏春妮带到自己的海滨别墅鬼混。一天夜里,梁光被潜入别墅的黑衣人杀死。这一切,被一直跟踪的杜冠军发现。黑衣人就是倪春秋。杜冠军借此向倪的夫人鲁秀英索回那两万一千元。鲁秀英愤而自杀。杀死梁光后,倪见老伴已死,他再次拿起杀人刀把卡冠军送进了地狱。借助倪的力量而出国的苏春妮,在机场被刑警戴上手铐,显赫一时的倪春秋也被押上了审判台。
1981
新兵马强
马强从农村来到部队,当了一名战士。在靶场练习射击,马强打枪不会闭左眼,他对班长靳四虎表示要拿块胶布把左眼粘上,弄得班长哭笑不得。后来,连里分配马强到炊事班,让他烧火做饭,火星崩了眼睛,又烧糊了锅……嘿!这新兵尽冒"傻气"!马强到集市上去买菜,亲眼看到阿明一家和边境上的无辜村民,被界河那边的越军打死打伤,侵略的战火搞得他们没法活下去。马强和战友们奔赴前线,一场保卫祖国、自卫反击战斗打响了。刚上战场,马强又出了很多"洋相"。战争是残酷的,它能磨练人,改变人,使人学会原来不懂的东西。马强会闭左眼了。为了抢救越南儿童亚槟,马强跳下悬崖负了伤,他被送进后方医院。在医院里,他成了阿明和亚槟的好朋友,还碰见了战友巩大方。为了早日重返战场,为了打仗立功,在好心的女护士小罗的帮助下,马强和巩大方从医院逃跑了。在途中,他俩被民兵误认为越南特工人员,押到了前线指挥部。连长和指导员"释放"了他们。从此,马强参加了尖刀班,攻打山头,化装侦察,屡建战功。战争是无情的,马强的亲密战友巩大方和班长新四虎为了祖国不受侵犯,光荣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战场上,马强和战友们前赴后继,冲向前方,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红旗飘扬……一代新人在战斗中成长。
1999
女跳水队员
湛江市中学生陈晓红,是一名业余体校的跳水运动员。17岁的陈晓红体质好,勇敢有毅力,过去曾当过业余体操运动员。她在王教练的教导和同学们的帮助下,进步很快。一年以后,陈晓红在全国少年级跳水比赛中,荣获女子少年级跳水冠军,达到了二级运动员的标准。陈晓红比赛归来后,逐渐产生骄傲情绪。同学们为帮助晓红,指出了她的缺点,而陈晓红却认为大家是硬挑毛病。后来,在王教练和张老师的帮助下,晓红认识了自己的错误。不久,业余体校调来了周宾教练,王教练提升为教导主任。周宾教练看中陈晓红是个有发展前途的运动员,想把她从二级运动员一下子提高到运动健将。周教练产生了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错误思想。他常常自夸:“我周宾不能跳水,我可以使千百个周宾飞上天。”在训练中,他不停地用冠军和荣誉在陈晓红思想上加码。晓红在周教练这种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也盲目地急于当上运动健将,日夜苦练跳水高难动作,结果影响了功课,而跳水也未能提高。全国跳水比赛的日期临近了,陈晓红既着急又苦恼。体校王主任发现后,立即召开教练会议,讨论并修改了周宾为参加全国跳水比赛安排的教练计划,同时批评了周宾的侥幸心理。几天以后,全国跳水锦标赛在广州举行,周宾带领湛江代表队前来参加比赛。在比赛中,周宾没有采纳教练会议共同讨论修改的计划,仍然让陈晓红按原计划跳水。但因晓红的5311高难动作训练基础较差,加上信心不足,结果得了零分,这次失败对晓红的打击很大。比赛归来,陈晓红虽然加强了高难度动作的基本功训练,但由于上次比赛的失败造成她心理上的压力,始终突不破5311高难动作关。因此,能否突破高难动作,不仅是对陈晓红的基本功的考验,同时更重要的是对她思想上的考验,看她是否有坚强的毅力,冲破失败对自己心理上的威胁。面对一次次的失败,陈晓红有些灰心,而妈妈、老师、同学对她都非常关心。一天,晓红读了雷锋日记“斗争最艰苦的时候,也就是胜利即将到来的时候,也是最容易动摇的时候……这是考验的关口”,这些警句使晓红深受启发。在一次野游中,陈晓红看见一个小孩落水。她不顾个人安危,从十几米高的悬崖跳下,无意中跳了一个5311高难动作,救出了落水的小孩。在那一瞬间,晓红忘记了个人荣誉,忘记了失败给予她的威胁,崇高思想促使她突破了高难动作大关。此事对周教练的教育很大,使他懂得必须用正确的思想教育下一代,才能培养出共产主义接班人。
2006
大山无言
接到妹妹曹玉的电话,定居美国多年的曹军带着女儿田田回到了成都。但曹军没有径直回到垂危父亲的身边,而是在酒店住了下来,然后告诉妹妹曹玉,等忙完手头的生意就回家。曹军不是不想回家,而是没有勇气面对年逾八旬的父亲。因为,三十年前发生在曹家的一件事情,至今让曹军对父亲耿耿于怀。三十年前,从红军队伍中走出来的父亲在中央身居要职。文革那会儿,曹军的父亲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办公室主任。因为这个原因,当曹军提出当兵的要求时,被父亲粗暴地阻止。原因很简单,别人的孩子都上山下乡接受劳动再锻炼,红军的后代更要带头听从党的召唤。尽管后来曹军还是当了兵,但那是上山下乡回来以后的事情。想起这些让自己难以释怀的往事,曹军就更迈不动回去看望父亲的脚步,倒是女儿田田独自找到爷爷家,见到了爷爷和焦急的姑姑。田田回到酒店开始不理解爸爸为什么不回到爷爷的身边,但田田哪里知道,一件比阻止爸爸当兵更大事情,是爸爸和爷爷之间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曹军当兵后,赶上在乡下的堂哥曹长春因为一个叫兰丽的年轻寡妇而卷进一起凶杀案。曹军下乡那阵子,长春救过他的命。长春身陷囹圄后,父亲正好回家乡省亲。原本就是父亲一句话的事,但父亲的倔强没有救堂哥长春于不死。结果,父亲不仅把当时县委林湘书记委婉表露出来的救长春的办法置之一边,还因此而得罪了曹家所有的人。三十年过去了。三十年的隔阂和记恨折磨着曹军,更折磨着曹军作为儿子和父亲之间的感情。如今,垂危的父亲就在咫尺。在父亲的回忆中,当侍奉左右的曹玉开始读懂父亲时,曹军也走出了隔阂和记恨的困囿,在一个雨后的清晨回到了父亲的身边,让父亲在自己的怀里走完了光荣战斗的生命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