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烟(普通话)演员表

导演:简·坎皮恩
日期:1999-11-24
热度:5

若丝这个年轻的澳大利亚女孩对古老的东方古国印度很感兴趣,远渡重洋来到这里追寻自己的梦想。印度神秘的民俗风情深深吸引了她,若丝决心留在这里研究印度文化的精髓。年轻的电脑程序员沃特斯被她的家人雇佣,从纽约来到印度劝说若丝回家。在二人相处的过程中,沃特斯深深的爱上了美丽的若丝。

导演(1)
简·坎皮恩,新西兰知名导演。她于1975年在威灵顿的维克多莉娅大学获得人类学的学士学位,又在1979年获得悉尼大学艺术系的绘画学士。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她就开始了电影拍摄。并进修于澳大利亚的电视电影学校,她的第一部短片《果皮》(1982)即在1986年的戛纳电影节上获得金棕榈奖,她的其他短片还包括《无情时刻》(1983)、《一个女孩的故事》(1984)、《八小时之外》(1984)和电视短片《两个朋友》等。她导演并参与编写剧本的第一部长片是1989年的《甜妹妹》,获得了美国独立影视协会最佳外语片奖,洛城电影节新时代奖等一系列奖项。接下去她又执导了根据珍妮特·福瑞姆的自传改编的影片《天使与我同桌》(1990),获得了1990年的威尼斯电影节银狮奖,并且在当年的多伦多和柏林电影节上也都分别获奖。  1993年她拍摄了《钢琴课》,再次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和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剧本奖,也使得她成为了世界上屈指可数的顶尖女性导演。她从女性角度出发的独特电影美学视角和情感内涵都使得她的影片有着鲜明的个人特色。2003年她编写了《裸体切割》的剧本,这部影片以其大胆的性爱场面在当年饱受争议。但仍然是有着一部鲜明的简·坎皮恩特色的影片。2006年她与维姆·文德斯等导演合作了影片《8》,她执导了其中《水之日记》的部分。
演员(4)
凯特·温斯莱特,英国著名女演员与歌手。曾获得演员工会奖与英国电影学院奖,并在第66届金球奖中以《革命之路》获戏剧类最佳女主角奖,并同时以《生死朗读》获戏剧类最佳女配角奖。凯特·温斯莱特也曾获得格莱美奖,并6次入围奥斯卡奖与艾美奖,最终以《生死朗读》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她于22岁时第2次入围奥斯卡奖,成为史上最年轻就获得2次入围的演员。《纽约杂志》称赞凯特·温斯莱特是“她的世代中最杰出的英语电影演员”。  凯特·温斯莱特从电视上开始演员生涯,并在1991年英国广播公司的儿童科幻小说电视系列剧《Dark Season》中演出。然后她在1992年的电视电影《Anglo-Saxon Attitudes》与1993年的电视系列剧《急诊室》中演出。她在电影中的首次演出是彼得·杰克森所执导的《梦幻天堂》,并饰演女主角茱丽叶·休姆,凯特·温斯莱特这次演出受到许多正面的评价。  之后,凯特·温斯莱特与艾玛·汤普逊演出李安执导的《理智与情感》,并且因此成名(尤其在英国)。凯特·温斯莱特也因这次演出获得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女配角奖),并首次入围奥斯卡奖。她在1997年卖座电影《泰坦尼克号》中担任女主角萝丝·道森-卡维特,并因此闻名全球。  凯特·温斯莱特也受到影评人的喜爱,每部由她所主演的电影大都得到多正面的评价,此外,凯特·温斯莱特还参与了许多低成本独立电影的演出,如《北非情人》、《圣烟烈火情》等,并且为了演出这些影片甚至拒绝了一些出演大制作影片的机会,如《莎翁情史》。在凯特·温斯莱特的演艺生涯中,她经常拒绝在一些高成本的电影中演出,例如《安娜与国王》与《指环王电影三部曲》。她也参加几部历史电影的演出,例如《鹅毛笔》、《泰坦尼克号》与《寻找梦幻岛》,她也因此得到“紧身衣凯特”的外号。  凯特·温斯莱特在2001年参加李察·艾尔执导的《携手人生》,并因此第3度入围奥斯卡奖。在2004年,她与知名演员金·凯瑞合作演出喜剧《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并再度入围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凯特·温斯莱特后来以托德·菲尔德执导的《身为人母》第3度入围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虽然最后输给海伦·米兰。  凯特·温斯莱特也在2005年时于美国运通的电视广告中出现。凯特·温斯莱特与列奥那多·狄卡皮欧再度于2008年的《革命之路》中合作,饰演一对1950年代的夫妻。这是他们自从《泰坦尼克号》之后再度合作。她也在2008年参加由德国小说家本哈德·施林克所改编的《生死朗读》。凯特·温斯莱特后来分别以《革命之路》及《生死朗读》获得金球奖最佳女主角与最佳女配角奖,也因此次入围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2011年暌违电视圈多年(她童星时以电视剧入行)的凯特演出的五集电视迷你剧《欲海情魔》,获得了不俗的反响。凯特·温斯莱特也凭借本片中的出色表演,最终获得了美国电视最高奖——第63届艾美奖电视电影类最佳女主角。
哈维·凯特尔,美国著名演员。父亲是罗马尼亚人,母亲是波兰人,克服了童年时遗留下的口吃问题,曾加入海军陆战队,在法院当过10年的速记员,并进入「演员训练班」。1968年从影,展开与导演马丁史柯西斯长年的合作关系。两人的银幕处女作是1968年影片《谁在敲我的门》(Who\'s That Knocking at My Door?),5年后又在电影《穷街陋巷》(Mean Streets)中再次携手合作。在两人70年代的作品中,1974年的《再见爱丽斯》(Alice Doesn\'t Live Here Anymore)和1976年的《出租汽车司机》(Taxi Driver)最值得怀念的两部影片。20世纪80年代哈维的演艺事业陷入低谷,他出演的多是一些不起眼的角色,只有1988年斯科塞斯颇有 争议的《基督最后的诱惑》(The Last Temptation of Christ)是例外。进入90年代后,哈维在《末路狂花》(Thelma & Louise)中扮演富有同情心的侦探使他在老一套的表演中有所突破;1991年电影《一代情枭毕斯》(Bugsy)为赢得奥斯卡的提名,并将他带回了公众视野之中。尽管以前不被认可,1992年拍摄的电影《坏中 尉》(Bad Lieutenant)和后来的《修女也疯狂》(Sister Act)却奠定了他表演多面手的地位;1993年简·坎皮恩(Jane Campion)执导的怪诞剧情片《钢琴课》(The Piano),哈维再次证明了自己宽广的戏路。
帕姆-格里尔,美国女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