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年,"辛酉政变"后,新皇载淳即位,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开始了垂帘听政。太平天国农民革命,使刚刚回到京城的皇室惶恐不安。慈禧太后力排众议,果断起用汉臣曾国藩镇压了赵义军。从此,她更加骄横跋扈,逐渐控制了整个朝廷。而曾国藩则在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的过程中,趁南扩充了湘军,壮大了势力。八年以后,宫廷内权力争斗日益尖锐,早已实权在握的慈禧太后依靠外洋势力,进一步卖国求荣,不断地巩固着自己的权位。届时载淳业已长大成人,两宫太后同时为他物色皇后。载淳封慈安选中的阿鲁特氏为皇后,封慈禧选中的富察氏为皇妃。为此,慈禧心中极为不悦。慈禧的心腹太监总管安德海借机向主子大献殷勤,慈禧恩准他秘密出京,为其刺探南京天王府的财宝,定制苏杭的绸锻刺绣。家德海一路上吃喝嫖赌,胡作非为,为百姓所痛恨。山东巡抚丁葆祯密谏朝廷,恳请查处。皇上降旨"就地正法",安德海被斩讫。慈禧心中又添切肤之恨。同治皇帝大婚后,与皇后阿鲁特氏十分恩爱,但他终因政治上受排挤,生活上遭干预而私出宫闱寻欢作乐,身染"天花"致死,"驾崩"时年仅19岁。阴险的慈禧又连施毒计,先后害死了东太后慈安和同治皇后。终于,养心殿的皇帝宝座上又换上了一个更加年幼的 "真龙天子",而慈禧太后又开始了她的第二次垂帘。

倒序 在线播放
当前资源由电影网提供--在线播放,无需安装播放器
1952
草原上的人们
根据玛拉沁夫同名小说改编。 50年代初期,内蒙古草原上的牧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为将草原建设得更加美好而辛勤劳动着。女共青团员、互助组长萨仁格娃,曾连续两年获得劳动模范称号。她与另一个互助组长、打猎能手桑布真诚相爱。当草原上的广大牧民忙着发展生产的时候,暗藏的特务宝鲁企图挑动萨仁格娃的父亲白依热退出互助组,以达到拆散互助组的目的,遭到斥责。在一次暴风雪中,宝鲁割断牲畜栏杆的绳子,打开马圈和羊圈,放跑了牲畜。萨仁格娃为救牲畜骑着马从崖上摔了下来,幸亏桑布赶来相救。由于牧民们团结一致,将放出的牲畜都及时赶回,未能给互助组造成很大的损失。风暴季节已过,在萨仁格娃为受伤的牲畜防疫注射时,宝鲁乘人不备,把毒药投进井里,毒死了萨仁格娃小组里的二十多只羊,并妄图以羊群中毒的事情嫁祸于萨仁格娃。萨仁格娃为互助组失去那么多羊而伤心,情绪有些波动。她在区长阿木古郎的教育和帮助下,认识到不能只想个人的荣誉,要为大家着想,为内蒙古大草原和祖国的建设着想。不久,宝鲁在特务吕绶卿的指使下,想趁那达慕大会开幕时,放火破坏草原的建设。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开幕了。会上有各种活动:物资交易、评选模范、赛马、射箭等,热闹非凡。在评选模范的会上,有人对萨仁格娃领导的互助组死羊之事,表示不满。萨仁格娃认为组里羊死了,自己是有责任的,一定要把这件事搞清楚。会后,萨仁格娃牵着马在河边溜达时,看到宝鲁鬼鬼祟祟的,身上还带着枪,便奋不顾身地骑马追去。她赶到山坡,已看不见宝鲁的踪影,却发现牧场燃起了大火。萨仁格娃断定这火是宝鲁放的,就拍马冲过浓烟烈火去抓宝鲁。这时,盟长亲自带领群众救火,大家齐心协力很快就把火扑灭了。在萨仁格娃、桑布的帮助下,公安人员将宝鲁、吕绶卿等一小撮潜伏特务一网打尽。当大家知道萨仁格娃小组的死羊是特务投毒所致时,对于勇敢的萨仁格娃更加敬佩了。在庆功会上,盟长称赞萨仁格娃不仅是劳动上的模范,而且在防风暴、防火灾、与特务作斗争上,也表现出奋不顾身的勇敢,为草原上的人们立了一大功
1987
远离战争年代
人称老顾头的顾蒙是个八路军老战士,退休后与在军校当教官的儿子顾小舟和儿媳文雁、小孙子明明生活在一起,闲时带带孙子、照看照看家,安逸自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老顾头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一篇报导和一张使他激动异常的照片--40多年音讯皆无的旧情人陈云花还活在人间,而且还为建设家乡小学捐款一万多元!老顾头夜不能寐,往事清晰的呈现在眼前:抗日战争时期,母亲惨死在日军铁蹄下,16岁的顾蒙被抓去做劳工,好不容易逃出来,正碰上日本鬼子要污辱云花;顾蒙打死鬼子,救出云花,一起投奔了八路军。顾蒙扛抢打仗,云花头部重伤,双目失明,转移到老家养伤,两人自此分离……老顾头怀念战时岁月的心情与日俱增,想跟儿子小舟倾诉,可儿子忙于工作,从来无霞顾及父亲的生活琐事和日常感受,老顾头只好怏怏离开。第二天,他不辞而别,去寻找旧日的战场和年轻时的亲人。老顾头的失踪,急坏了儿子和儿媳,找遍了老人常去的场所,仍无踪影。老人的出走打乱了一家人的生活:小舟上课前还要先送儿子上托儿所,文雁排戏时仍惦记着家壮大。军校的教导主任一边劝慰小舟,一边让他忙寻找父亲的下落。小舟终于想起,父亲失踪关夜曾经跟自己吞吞吐吐地说起什么“一个人又活
2006
血溅三岔口
南宋末年,抗辽重臣杨门家族遭奸臣盅惑,屡受朝廷贬斥。风波楼被枢密史王钦若指使枢密御使谢金吾拆毁后,驻守三关的焦赞不满朝廷做法,私自潜回京城汴梁,一刀要了谢金吾的命。焦赞斩杀朝廷御使,按律当满门抄斩,朝廷念焦赞抗辽有功,网开一面,免其一死,削去册封,贬为庶民,发配沙门岛充军,即可起程。时值数九隆冬,白雪皑皑,滴水成冰。焦赞在两名解差的押送下,身戴特制铁枷一块,艰难地朝沙门岛一路而来。通往沙门岛的必经之路上,三岔口依稀可见。三岔口有一专营冰冻驴肉的客栈,店主人刘利华跟一驼背伙计守店待客,聊以为生。这一天,店里来了一神秘女子,不惜用自己女人的轻浮请刘利华杀一个人。因为在女人看来,那个轻取自己男人谢金吾性命的同时,分明还在炫耀“一刀过后人头犹在”的刀法。神秘女子在客栈住下不久,一年轻猎人和被押解的焦赞次第而来,此前冷清的客栈一时平添了几份生气。来至三岔口,焦赞已经被沉重的铁枷折磨得精疲力竭,憔悴不堪。进店的那一刻,焦赞发现店主人不是别人,而是先前被自己搭救的兄弟刘利华。跟戴罪在身的大哥久别重逢,刘利华好生款待,把酒叙旧,岂料焦赞受尽铁枷折磨,深感生不如死,不如让兄弟刘利华一刀了解了来得痛快。刘利华不忍看到大哥焦赞的生不如死,又无法打开只有一把钥匙的特制铁枷,遂想一刀成全了大哥。但就在手起刀落的那一刻,刘利华砍下的刀被外面一声清脆的刀响拦下。发出刀响的人,原来就是年轻的猎人、杨六郎从三关派来营救焦赞的抗辽名将任堂惠。一场误会过后,兄弟三人格外亲热。就在此时,两名解差却神秘被杀,从被杀的情形来看,杀手的功夫非同一般。至此,乔装打扮的辽人驼背终于现身。驼背是朝廷枢密史王钦若大人埋伏的高手。王钦若私通大辽,背叛朝廷,意在用焦赞做诱饵,引出杨六郎,一网打尽。驼背现身,刘利华和任堂惠非但不是对手,还双双落入驼背之手。危急关头,被驼背打发回京的神秘女子——王钦若的千斤王金枝中途返回,趁辽兵疏忽之际,用两个解差交给自己的铁枷钥匙打开铁枷。重获自由的焦赞以一当十,横扫驼背和数十辽兵。获悉其中原委的焦赞没有跟任堂惠重回三关,自戴铁枷,为赎杀人之罪而朝沙门岛孑然而去...
1999
晁盖
正值麦收。一望无际的麦田边,晁氏家族按照惯例举行祭神仪式,祈求赐予麦收的好天气。晁家是郓城县屈指可数的大户,拥有上万亩良田,还经营着庞大的地下交易。兄长晁文当家,生性暴躁;兄弟晁盖遇事果决、缜密,凡事多要倚仗他。兄弟俩性格虽迥异,但感情甚笃。今年天时不利,难有好收成,晁盖乐不起来。就在晁文擂响开镰大鼓时,有人跑来向晁盖通报,晁盖带几个庄客匆匆赶往出事地点。寻衅滋事的是另一大户黄凤鸣的公子黄达。黄凤鸣城府极深,作风强硬。黄家与晁家地界相临,晁盖赶到时,黄达带人将界标往晁家一方挪了几十米,正用大锤往地里钉。这样一来,晁氏家族将损失上百亩良田。土地是命根子。晁盖不由分说,拔出界标搬回原地。黄达年轻气盛,不料晁盖棋狠一招,掐住他脑袋当锤子,硬是把界标一下下砸进地里。黄达瞎了一只眼,脑袋变成了烂柿子。一个月以后,晁文花钱运动,晁盖得以出狱。走出牢门,一辆豪华马车在外面等着他。兄弟俩乘坐马车路经田野,麦子已经收割殆尽,打谷场上伫立着麦秸垛。晁盖下了车,亲眼见到界标仍然竖在原地,这才放心。晁文认为黄家不足以与晁氏家族对抗,晁盖不置可否。晁文没想到,晁盖会让他再捞一个牢友出狱。所谓牢友,其实只是在晁盖出狱前一天才认识的。放风时候,此人神秘出现,向晁盖透露自己掌握一笔发大财的买卖,交换条件是晁盖把他弄出大牢。几天后,当那个长着乱蓬蓬红卷发的脑袋从牢狱大门冒出来的时候,晁盖正站在对面等着他。这人叫刘唐。刘唐当过兵,不愿干,逃到了郓城地界,事发被捕入狱。他知道晁盖为他花了五十两银子,按照事先约定,他将那个神秘的消息告诉了晁盖。原来,最近将有十万贯生辰纲运往汴梁,郓城是必经之地。所谓雁过拔毛,哪怕掉点渣儿,都享用不尽。刘唐的提议被晁盖拒绝。晁盖很清楚,晁氏家族的利益,与郓城官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需要和官府维持某种默契。权衡利害,他瞒着晁文放弃了这宗“大买卖”。晁盖并未埋怨五十两银子打了水漂,相反还另赠五十两银子给刘唐当盘缠。然后,他和晁文应邀赶赴县府。晁氏兄弟乘马车来到县府,在这里等待他们的,是知县袁某、县尉冯一刀以及黄凤鸣父子。袁知县主持这次会晤的用意,表面看来是斡旋晁、黄两大家族的矛盾,实际却是压制晁氏兄弟。果然,借朝廷官粮吃紧为由,县府向晁氏家族加征三千石小麦。如此一来,比更改界标的损失还要大。另外,袁知县狮子大开口,向晁家“借”现银五千贯,用作蔡太师的生辰贺礼。晁盖意识到来者不善,试图扭转被动局面,但对方已结成联盟,一同施压,晁文当场与他们闹翻,最终不欢而散。天色已晚,晁氏兄弟乘车返回。晁文仍忿忿然。晁盖觉察山雨欲来风满楼,为做好应对不测的准备,兄弟两人兵分两路,晁盖中途下车,前往料理晁家在城中开设的生意。晁家经营着郓城最大的赌馆。晁盖在这里遇见了刘唐。刘唐念念不忘那笔大买卖,留在郓城伺机而动,逛窑子、泡赌馆,晁盖给他的五十两银子所剩无几。
1987
末代皇后
1922年12月,清废帝溥仪举行盛大的结婚仪式。金碧辉煌的大轿中,端坐着新娘郭布罗·婉容。命运之神将年轻的婉容推上了皇后的宝座。9年过去了,与婉容同时进宫的淑妃文绣因无法继续忍受溥仪的虐待和婉容的专横,以一个中华民国公民的身份正式提出与溥仪离婚。婉容在争宠上击败了文绣,然而溥仪却从此怨恨她、冷落她,使她陷于极度的苦闷与孤寂之中。后来溥仪瞒着婉容随日本人跑到满洲,婉容勃然大怒。随后婉容也在日本人的帮助下到了满洲。1932年春,溥仪就任伪满洲国执政。1934年,溥仪第三次复辟,登上了伪满洲国皇帝的宝座,婉容又重新开始了皇后的生活。在皇宫里,没有日本关东军的命令不得随意出入,任性的婉容不甘心过这种傀儡生活,不顾溥仪的反对,带着近卫侍从李越亭等人到郊外踏青。为此,溥仪遭到"御用挂"吉冈安植的训斥,婉容也为此遭到溥仪的暴打。皇后的美梦破产了,婉容的精神空虚中投入了侍卫李越亭怀抱中,不久,婉容怀孕了。溥仪得知内情后,更加虐待婉容。溥仪命人表面放掉李越亭,暗中又派人把李杀掉。不久,婉容生下一婴儿,当即被太监李长安抱走,扔进熊熊的炉火之中。婉容得知孩子被害的消息,精神失常。日本人要求溥仪选一个日本籍妃子,为了搪塞日本人,溥仪匆匆选中17岁的中学生谭玉玲做妃,她就是祥贵人。谭玉玲聪明天真,温柔贤惠,深得溥仪宠爱。婉容失去了往日优雅的仪态,变得蓬头垢面,溥仪不许任何人看望她,只有谭玉玲背着溥仪来探望。一日,谭玉玲偶感风寒,吉冈派日医给谭玉龄治疗,第二天便不幸身亡,溥仪悲痛欲绝。不久,吉冈特色了15岁的中学生李玉琴给溥仪做妃子,她就是后来的福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