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与祝英台(1963)

导演:李翰祥
地区:香港 

东晋时,浙江上虞祝家镇祝员外有女英台,貌美才高,求学心切。于是说服父母赴馀杭读书。途中邂逅会稽梁山伯,两人情投意合,折柳代香,结为兄弟。三年同窗,两人情逾骨肉,梁山伯一直不知拜把兄弟原为女子,祝英台却渐渐爱上这个义兄。祝员外见女儿三年不回,连书催归,祝英台只好退学。临行前托师母为媒,代为撮合。梁山伯回到书院,得悉真相,飞赴祝家镇。谁料祝员外早已将女儿许配马太守之子文才。

倒序 在线播放
当前资源由搜狐提供--在线播放,无需安装播放器
1977
乾隆下江南
导演李翰祥摆脱了以往拍古装宫廷历史片的完整方式,改用说书人的态度,风趣而技巧地叙谈有关乾隆的轶闻掌故,并着重于君臣雅趣的斗智及民俗方言的特色。如纪晓岚赤膊编修四库全书,乾隆突然驾临,来不及穿衣,躲到桌子下面仍被乾隆叫出来,好在他机智,才避免欺君之罪。乾隆微服私访,显露出一般平民的喜怒及爱打抱不平的爱心,看来更有亲切感和真实感。开场花了将近十分钟讲述乾隆身世的由来,从雍正偶遇李佳氏,到少年弘历救助祖父,巧对对联,甚讨康熙欢心,打下成为皇帝的基础,把乾隆的来历交代得清清楚楚。画面一转,电影忽然开始详细介绍乾隆皇帝的生平,紫禁城内他的库藏,爱物,功绩。笔者忽然有看到老式纪录片的感觉,李导真是想怎样便怎样啊。从编纂四库全书的叙述开始,回到剧情故事,井淼扮演的纪晓岚出场,先讲了两个得罪人的黄段子,表现他的歪才,再接上著名的“书房妙解老头子”一段,刘永所演的乾隆这时也正式出场。其后是王昆扮演的刘墉在皇帝面前争“罗锅”封号和跳湖遇见屈原两个故事,组成电影的上半部。有李保田的珠玉在前,总觉得刘墉应该是干瘦的,王昆的胖脸更像贪官。不过由于故事有趣,拍得也生动,并不会觉得很不适。后半部是正题的乾隆游江南了,主要故事发生在扬州的一个小茶楼上,王沙把一个多嘴的店小二演得声情并茂,他口沫横飞花了将近二十分钟给乾隆上了一堂趣味盎然的民间风情课,像什么“人到扬州老,船到瓜洲小”,广州称人都称“佬”,真是了解不少民间事,开拓皇帝和观众的视野。最后一场大战以喜剧的方式展开,闹腾得整条街不得安宁,乾隆也就此认识了周日清,顺便惩罚贪官污吏。
1963
野火春风斗古城
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末期,日寇控制下的沦陷区兵力空虚。某游击队政委杨晓冬根据党指示,在武工队梁队长和地下交通员金环、银环姐妹的护送下,进入华北某城市,通过党的外围组织中的青年高自萍搞到了证件,落脚在地下党员韩燕来的家里。根据有关材料判断,伪治安军某团长关敬陶,存在着矛盾和苦闷,而关敬陶团在伪军中战斗力又较强,因此,如能瓦解关团,对日寇军事部署和整个伪治安军将是致命的打击。遵照上级批准的行动计划,杨晓冬组织地下工作者启发教育下层士兵,双管齐下,工作进展得很顺利。游击队在一次伏击中,俘获了关敬陶和特务队长兰毛等。但是乔装的兰毛乘夜色朦胧逃脱,为惶恐中的日寇提供了线索。他们发动了疯狂的大搜捕,将金环和杨晓冬的母亲等相继逮捕。高自萍也在敌人威胁面前,堕落为叛徒。关敬陶被我游击队教育之后释放,这引起了敌人的诸多怀疑,日本顾问多田和伪治安军司令高大成安排了一场阴险的对质。当被软禁的关敬陶突然见到金环时,惊慌失措;而机智干练的金环将计就计,巧妙地避免了一场风险,为关敬陶卸脱了责任,自己则英勇就义。银环忍受着姐姐牺牲的悲痛,又急于搭救杨母,不慎在高自萍面前暴露了和杨晓冬接头的地点,当银环发觉,奔往相告时,杨晓冬已被特务逮捕了。高大成想利用母子的骨肉之情,软化杨晓冬,从而将我地下党组织一网打尽。深明大义的杨母,为让儿子坚决斗争,完成民族重任,堕楼身亡。银环请示了上级,严密组织了越狱的行动。在武工队和地下组织的配合下,救出了杨晓冬。但为了圆满完成任务,在武工队冲出城外的同时,杨晓冬依然隐蔽下来,继续领导地下工作。有一次正巧关敬陶的部下前来搜查,在千钧一发之际,关敬陶出面解脱了危险。杨晓冬见时机成熟, 与银环亲自登门拜访关敬陶,申明民族大义,批驳了曲线救国论的反动本质,并指出光明前途,提高了关敬陶的觉悟。党的耐心争取,金环、杨母的舍身就义,使关敬陶深受感动,他决心跟着共产党走。乘高大成命令伪治安军出城抢粮的机会,带出全部人马;在武工队的配合下,消灭了前来监督的特务队;关敬陶终于率部起义。杨晓冬完成了任务,与战友银环告别时,留给她一件礼物,那是杨母一直盼望戴在儿媳妇手上的一枚红心戒指。银环手托戒指,深情地遥望杨晓冬的身影消失在灿烂的霞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