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十五二十时演员表

导演:陶秦
日期:1967-01-01
热度:6

富家女陈文洁与家境清贫的同学刘定宜感情要好, 洁托父为宜觅职, 惟宜自尊心极强, 不肯接受, 二人为此常生龃龉. 洁与同学到郊外旅行, 恰巧花花公子方威廉经过, 看上了美豔的沈丹妮, 威廉略施手段便把她诱骗到手. 未几, 威廉转移目标, 收买流氓黑霸王及洁的同学大卫、波比演出一幕英雄救美, 又利用甜言蜜语, 使洁意乱情迷投向他的怀抱. 宜获悉威廉诡计, 找他算帐, 双方打架, 闹上警局. 威廉心存不轨带洁到别墅, 幸宜偕丹妮及洁父赶至, 洁得以脱险. 校方得悉此事, 立即开除助威廉骗洁的学生, 以整校风.

导演(1)
演员(13)
邢慧,本名邢咏慧,1944年生于中国上海。从香港新法书院毕业后,考入南国实验剧团, 邢慧为第一期毕业生。1962年签约邵氏兄弟有限公司为基本演员,随即和张燕、秦萍被派往日本东宝公司学习舞蹈及演技训练,在同期学员中被誉为舞艺最好的一位,一年后返港拍戏。首部电影为《万花迎春》。邢慧颇受公司器重,初期以青春歌舞片为主,后逐步拓宽戏路,演过不少类型的电影,青春歌舞、时装现代、古装武侠、惊悚悬疑、聊斋鬼魅皆有参演。与陶秦、薛群、罗臻、徐增宏、吴家骧及井上梅次等均有合作。
乔庄,香港早期男演员。上海美专毕业。赴港后考进长城影业公司成为演员,曾在《日出》(1956)、《少年游》(1958)等片中演出。1959年10月转投桃源公司,期间曾在邵氏担任广告油画美工。《江山美人》一片的宣传广告就出自他的手笔。  1960年1月,乔庄正式加入邵氏成为基本演员,首作为《黑夜枪声》(1960)。1964年,与郑佩佩合演《情人石》一片走红。在邵氏的最后一部作品是《欲焰狂流》(1969)。  1969年,乔庄脱离邵氏,继续在电影圈发展,并逐渐走向幕后,任导演和编剧。其第一部自导、自编、自演的影片为《剑胆》(1969),其他作品有《八步追魂》(1969)、《三十六杀手》(1971)。拍摄完《三十六杀手》以后,乔庄便退出影坛。
何莉莉1952年出生于台湾,在十三岁时被导演袁秋枫发掘,参与电影《兰屿之歌》,正式投身娱乐圈。十五岁来港发展,加入邵氏电影公司。何莉莉曾在《文素臣》中半裸演出,令人印象深刻。在《船》影片中,其玉女形象更为鲜明。在《十四女英豪》中更反串演出,并凭此片获得亚洲影展的特殊超越表演女主角奖。而在《爱奴》一片中饰演同性恋者,亦引起国际影坛注目。正当何莉莉事业如日方中之际,她却选择退出影圈下嫁船运业巨子赵世光,从此息影。【作品年表...
潘迎紫,1949年6月5日出生于江苏苏州,华语影视女演员。1953年随父母迁居香港,二十世纪60年代初以香港邵氏电影公司童星出道,曾应邀到泰国国王御前表演歌舞。二十世纪70年代潘迎紫参演了《独臂刀》、《狼吻》等多部影视作品而在影坛崭露头角。1984年前往台湾发展的潘迎紫凭借武侠电视剧《神雕侠侣》而广受关注。1985年,潘迎紫主演的《一代女皇》在台湾播出收视率一度超过60%。此后,她又三次获得台湾电视金钟奖最佳女主角奖的提名。1992年,主演古装偶像剧《一代皇后大玉儿》。2011年息影多年的潘迎紫复出,主演古装偶像剧《倾城绝恋》,在剧中饰演孝庄太皇太后。
高宝树父亲高键清为前清秀才满载她十三岁那年去世,家道中落,她被逼离开即将毕业的徐州师范,到安徽蚌埠的“正道报”担任当地新闻记者。后来加入剧团演出,曾随团到南京、上海、越南、缅甸等各地表演,与同团的男演员姜南认识并结为夫妇。1951年到香港做电影演员,第一部演出的作品是《天翻地覆》,同时担任播音员和配音员。1952年加入永华电影担任基本演员;1955年永华电影结业,转投新华电影,曾远赴日本拍摄香港第一部彩色电影《海棠红》(李丽华主演),同时也为其他电影公司拍片。1958年加盟邵氏任基本演员,演出电影中不同角色,可谓戏路纵横,被成为千面演员。同时她也参加了不少幕后工作,担任配音领班,还跟随程刚和岳枫担任副导演。1970年,她首次执导电影《凤飞飞》,由何莉莉、南京勋主演。1971年离开邵氏,与第二任丈夫柏文琪合组宝树电影公司,集监制、导演、演员于一身。进入八十年代,开始淡出影坛。
马海伦,演员。1965年开始从影,60-70年代前期参演多部邵氏电影。20世纪70年代加入佳艺电视,演出多套电视剧,如《红楼梦》、《仙鹤神针》、《鹿鼎记》、《雪山飞狐》等。
井淼,港台著名演员。其子井洪为台湾电视演员,其女为演员井莉。  亲戚曾于济南开设山东大戏院(现中国电影院),自幼对戏剧有浓厚兴趣。1930年高中毕业后曾组织话剧团在山东一带从事话剧演出。1933年于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院就读,同期加入邵氏公司前身之天一影片公司拍摄电影。中日战争爆发后,转往济南组织救亡演技队,于徐州、陕西一带演出《保家乡》、《还我故乡》等鼓吹抗日救国之舞台剧。后至重庆加入中国电影制片厂,并参加中国万岁剧团、兼演员和化妆主任两职。  抗战胜利后,井淼回到上海先后参加《人海妖魔》、《森林大血案》等多部影片之演出。1949年受聘担任台湾社会剧团团长之职,训练剧艺人才,并于各地演出话剧,此外亦曾参加演出《血战保中华》、《翠岭长春》、《情报贩子》等片。  1963年赴港加盟邵氏公司基本演员,并任南国实验剧团讲师。期间演出近百部电影,以《新啼笑姻缘》(或名《故都春梦》)和《烽火万里情》两部影片,先后于1964年和1967年荣获第三届及第六届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奖。1980年代中期息影,1989年于台湾病逝。
于倩,原名阎芷玲,籍贯天津,1942年4月11日(一说为1947年5月25日)生于北京,在台湾长大,后考入南国实验团训练班为第一期学员。1962年签约邵氏公司,首部主演影片是《心花朵朵开》,之后参演陶秦名作《蓝与黑》,凭此片夺得第五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女配角奖。自此,她演出过的影片有好几十部,并一度以性感女星姿态演出。1969年与新加坡歌星秦淮结婚后退出影坛,1975年复出拍片,1976年双方协议离婚并摆离婚宴轰动一时,1985年与夏文汐、黄秋生和叶德娴合作《花街时代》。2000年4月10日因癌症逝世于玛丽医院。
Hunan born Huang Man got her debut at the age of 10 as a child actress during the post World War II reconstruction heyday of the Shanghai film industry and migrated to Hong Kong in the early 1950s after further civil conflict erupted between Communist & Nationalist bloc forces. Starting out with independent productions including a stint with the Kaomintang backed Central Motion Pictures Corporation in Taiwan and later signing with Hong Kong\'s Shaw Brothers in the early 60s, Huang Man\'s career growth paralleled that of the Hong Kong & Taiwan film industries in general since its inception with the versatile talent to have garnered credits in both Mandarin & Cantonese dialect motion pictures right through the Cantonese dominated Hong Kong New Wave of the 80-90s as well as being a veteran staple of HK television with TVB since the 1980s.
金峰,原名方锐,生于1928年,其父是香港名化装师方圆,有“袖珍小生”之称。重庆大学毕业后曾担任舞台剧演员,并与同台演出的女演员沈云结婚。1949年赴港,1952年从影并改艺名“金峰”。加入新华公司的第一部作品是歌舞剧《葡萄仙子》(1956)。1962年加入邵氏,在邵氏的十二年间拍摄了近三十部电影,初演小生,后转走谐星路线。他凭《哑巴与新娘》(1971)获第九届金马奖优秀演技特别奖。七十年代仍活跃影坛,八十年代淡出。
陈鸿烈本名姓周,1943年6月7日出生于上海大富之家,十一个兄弟姊妹有十一个工人贴身照顾,家住上海出名的华山医院前址一幢私人大宅。1949年战事爆发,随母来港,其时才改从母姓陈。1962年加入邵氏旗下的“南国训练班”,受训完毕后正式签约邵氏当演员。1974年与著名演员潘迎紫结婚,但双方在1980年离婚。第二任太太是徐世荣,结婚第二年,诞下大女儿陈品亨。1974年执导了第一部影片《冲天炮》。他执导的《狼吻》曾获亚洲影展的最佳摄影奖。1988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