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太守乱点鸳鸯谱演员表

导演:罗臻,薛群
日期:1964-05-14
热度:5

著名黃梅調喜劇電影,由羅臻、薛群聯合執導。孫玉郎(金峰 飾)與劉慧娘(丁紅 飾)、裴政(毛威 飾)與徐文姑(顧媚 飾)本是兩對情投意合的戀人,陰差陽錯間,四人竟互將定情信物錯送,以至亂點鴛鴦,孫家向徐家提親,裴家也向劉家提親。慧娘兄劉樸(馮強 飾),乃玉郎妹珠姨(李香君 飾)的未婚夫,因身染重病,劉父乃思沖喜之法,迎娶珠姨。孫母(歐陽莎菲 飾)為怕誤了女兒終身,命兒子玉郎喬裝代嫁。此時劉樸病體支離,難以交拜天地,遂由其妹慧娘替代。玉郎、慧娘這雙痴情男女,於洞房相遇,遂將錯就錯,成就百年好事……

导演(2)
演员(12)
生于湘江南岸一富裕家庭,从小娇生惯养,走遍北京、上海、重庆,并成长于香港。中学就读于圣玛利英文书院,毕业后加入由王元龙主持的「中国电影戏剧学校」,接受电影演技的基础训练。1957年邵氏招考演员,丁红从二千人当中脱颖而出,随即被安排跟随大导演岳枫,担任《嬉春图》的场记。她的处女作是与陈厚合演的《丈夫的情人》,之后一炮而红,与杜娟、范丽及丁宁同被捧为邵氏「四小」。69年离开邵氏,71 年与旅美侨商结婚,在美国定居息影。
顾媚(1929年-),原名顾嘉弥,1929年生于中国广州,是香港1950年代-1960年代著名歌手、演员,曾加盟邵氏兄弟(香港),有“小云雀”之称,亦为作曲家顾嘉辉的亲姐姐。“不了情”即为其成名歌曲之一。1970年代起专注于画坛,成为中国画画家。  顾媚生于广州。父亲顾淡明,苏州人,曾任职报界,精于绘画。她早年曾接受美术教育,后因战乱不得不放弃学业。中学未念完,便开始在溜冰场工作,当时其唯一的乐趣就是在场内听到周璇、李香兰与姚莉的名曲。在此之前她已痴迷时代曲,其干爹——乐师孙宁给予其指点。她学会了看简谱,并不顾母亲的反对,开始在干爹任职的“德奥瑞娱乐场”当歌手。  1951年,顾媚正式投身歌坛。她的身为乐师的首位男朋友为她改艺名为“顾薇”,后却被误为“顾媚”,并一直沿用至今。此后,她还曾在新加坡、台湾及泰国登台。首部担任女主角的歌舞片是《万花春色》。  1961年,加盟邵氏,接拍首部喜剧片《妙人妙事》,与男主角陈厚搭档。在邵氏工作初期,其主要任务是幕后代唱。1962年,在电影《不了情》中,顾媚为女主演林黛配唱三首插曲即《不了情》、《梦》(其弟顾嘉辉作)与《山歌》。  在黄梅调盛行香港时,顾媚灌录了《白蛇传》,因其音域属中音,王福龄要求她吊高嗓子,故一度声哑,导致为电影《蓝与黑》、《痴痴地等》与《船》所录的歌选被弃用,歌唱事业遇到瓶颈。  1965年,她出演电影《小云雀》获得成功,奠定了她歌演双栖的地位。1998年,她曾在其弟顾嘉辉与黄霑合办的辉黄演唱会上演唱,其弟顾嘉辉为她伴奏。
金峰,原名方锐,生于1928年,其父是香港名化装师方圆,有“袖珍小生”之称。重庆大学毕业后曾担任舞台剧演员,并与同台演出的女演员沈云结婚。1949年赴港,1952年从影并改艺名“金峰”。加入新华公司的第一部作品是歌舞剧《葡萄仙子》(1956)。1962年加入邵氏,在邵氏的十二年间拍摄了近三十部电影,初演小生,后转走谐星路线。他凭《哑巴与新娘》(1971)获第九届金马奖优秀演技特别奖。七十年代仍活跃影坛,八十年代淡出。
有“秦淮美人”及“空谷幽兰”之称的李香君,十三、四岁时已经是平剧名角,誉满梨园。1951年移居香港,1957年应熊式一博士之邀,在平剧记录片《王宝钏》中任女主角。1959年被邵氏公司看中邀请她参加《后门》演出,随后再次参演《杨贵妃》。1961年正式签约邵氏为当家花旦之一。参与《红楼梦》、《凤还巢》等演出。1963年与韩国影帝申荣均合演《报恩缎》而成为国际影星。
早年曾演话剧,1941年开始从影。他是著名性格演员,在不同类型影片中演出不同的角色,均恰到好处。杨志卿从影以来,曾于多位红星合作,如白光、林黛等。其太太陈云华亦是著名电影明星。  1941年从影,在上海艺华影业公司主演影片《黑衣盗》,《现代青年》等。  1942年后,在中联,华影等影片公司任演员,出演影片《秋海棠》。  1947年后,先后入国泰、邵氏等影片公司主演影片《钗头凤》,《金瓶梅》等。 1951年移居香港,加盟邵氏公司,参演超过100部电影,服务长达30年之久,参与拍摄了100多部影视作品。
欧阳莎菲,演员。1963年,进入邵氏公司拍摄电影。70年代中期,除了邵氏公司,也在“协利”、“天宝”等公司拍摄电影。1981年,欧阳莎菲赴台湾定居,但任台湾中华电视台演员,期间也参加电影拍摄。
蒋光超(1924年-2000年12月15日),本名蒋德,浙江奉化人;台湾男艺人、谐星、喜剧演员。生长于北平,拜师习京剧于名伶马连良与胡琴名师杨宝忠;1950年,移居香港。1951年,演出第一部电影《花姑娘》;并加入邵氏电影公司,演出《十三太保》(1951年)、《不了情》(1961年)、《蓝与黑》(1966年,分为上下两集)等多部著名电影。1950年代后期,改加入电影懋业公司(电懋),开始演喜剧;1969年,转至台湾发展。1969年10月17日至1971年7月2日,与孔兰薰主持台湾电视公司(台视)益智节目《合家欢》。1970年,参演中国电视公司(中视)著名的每天30分钟连续剧《你我他》,特征是挤眉弄眼、大小眼、鲜红厚嘴唇;也主持中视综艺节目《今宵今宵》。后移居美国。  在台湾流行语中,“讲光抄”一词取自“蒋光超”三字谐音,意谓:教师上课,学生不知发问、思考,只知听教师讲课、光抄笔记。“讲光抄”一词与“背多分”(取自“贝多芬”三字谐音,意谓:背诵的东西多,死记的东西多,考试就能拿到较多的分数)齐名,喻为台湾“为升学应付考试”之坏习惯。  蒋光超最为人称道的除电影以外,主唱中华电视公司(华视)电视剧《包青天》(仪铭主演版)的主题曲,亦被视为经典。  蒋光超是个多产的演员,演出过92部电影。早年英俊,演反派坏人、斯文败类;中、晚年,秃头、脸皱,演喜剧。
高宝树父亲高键清为前清秀才满载她十三岁那年去世,家道中落,她被逼离开即将毕业的徐州师范,到安徽蚌埠的“正道报”担任当地新闻记者。后来加入剧团演出,曾随团到南京、上海、越南、缅甸等各地表演,与同团的男演员姜南认识并结为夫妇。1951年到香港做电影演员,第一部演出的作品是《天翻地覆》,同时担任播音员和配音员。1952年加入永华电影担任基本演员;1955年永华电影结业,转投新华电影,曾远赴日本拍摄香港第一部彩色电影《海棠红》(李丽华主演),同时也为其他电影公司拍片。1958年加盟邵氏任基本演员,演出电影中不同角色,可谓戏路纵横,被成为千面演员。同时她也参加了不少幕后工作,担任配音领班,还跟随程刚和岳枫担任副导演。1970年,她首次执导电影《凤飞飞》,由何莉莉、南京勋主演。1971年离开邵氏,与第二任丈夫柏文琪合组宝树电影公司,集监制、导演、演员于一身。进入八十年代,开始淡出影坛。
沈殿霞,香港著名女演员,无线电视的第一代艺人,尤擅于担任现场直播节目司仪。因身材肥胖而被昵称为“肥肥”、“肥姐”,她亦是著名艺人张学友及陈庭威的义母。1958年赴香港,1960年作为童星出演《一树桃花千朵红》而成名。之后演出无数影片,虽然多为配角,但其喜剧表演家喻户晓,成为票房的保证。70年代,她还曾和罗文组成“情侣合唱团”,与汪明荃、张德兰(即早期的张圆圆)和王爱明组成优质女声团“四朵金花”。又曾到新加坡拍电视剧,一样大受欢迎。在70年代曾与张冲、陈自强、陈皓、邓光荣、秦祥林、谢贤等组成一队叫「银色鼠队」的组合,红遍港台。肥肥自15岁开始银幕生涯,出道40余年,拍摄影视剧近百部,主持香港王牌综艺节目《欢乐今宵》长达20年之久,是香港第一金牌女司仪。其亲切、可爱、豁达、善良、幽默的形象赢得“香港开心果”的美誉,并被选为香港“国际儿童大使”。但更深入民心的还是她的司仪风格,谐趣轻松,自成一格,使她成为无线长寿综艺节目《欢乐今宵》的台柱。2007年11月,TVB四十周年台庆,肥肥获颁“万千星辉演艺大奖”。2008年2月19日早上8时38分,沈殿霞在玛丽医院病逝,享年61岁。2008年4月,第2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追颁肥肥“专业精神奖”。
毛威,早年进入沈阳军区部队文工团,从事表演,转业后进浙江省曲艺团。1993年,伴随着上海东方电视台的诞生,走进了上海的电视屏幕。成为沪上较为早期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之一。2017年12月13日,毛威因醉酒驾车被警方抓获。
井淼,港台著名演员。其子井洪为台湾电视演员,其女为演员井莉。  亲戚曾于济南开设山东大戏院(现中国电影院),自幼对戏剧有浓厚兴趣。1930年高中毕业后曾组织话剧团在山东一带从事话剧演出。1933年于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院就读,同期加入邵氏公司前身之天一影片公司拍摄电影。中日战争爆发后,转往济南组织救亡演技队,于徐州、陕西一带演出《保家乡》、《还我故乡》等鼓吹抗日救国之舞台剧。后至重庆加入中国电影制片厂,并参加中国万岁剧团、兼演员和化妆主任两职。  抗战胜利后,井淼回到上海先后参加《人海妖魔》、《森林大血案》等多部影片之演出。1949年受聘担任台湾社会剧团团长之职,训练剧艺人才,并于各地演出话剧,此外亦曾参加演出《血战保中华》、《翠岭长春》、《情报贩子》等片。  1963年赴港加盟邵氏公司基本演员,并任南国实验剧团讲师。期间演出近百部电影,以《新啼笑姻缘》(或名《故都春梦》)和《烽火万里情》两部影片,先后于1964年和1967年荣获第三届及第六届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奖。1980年代中期息影,1989年于台湾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