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列侬的理想世界演员表

导演:Andrew Solt
日期:1988-10-07
热度:5

本部描写摇滚史上最伟大音乐家之一约翰·列侬的纪录片《约翰列侬的理想世界》,以超过240小时的电影剪辑及录影片段,及穿插其中的36首经典名曲,讲述着这位摇滚乐坛有史以来最富传奇色彩的灵魂人物。   影片收录了多段未被公开的私人视频片段,捕捉记录下约翰·列侬这位在音乐世界中狂放不羁、才华横溢的天才,在生活中的多重侧面。这些精彩珍贵的视频镜头在36首传唱度极高的经典歌曲中,道出了约翰·列侬这位乐坛巨匠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导演(1)
演员(17)
约翰•温斯顿•列侬1940年10月9日午后6:30分出生于英国利物浦一个工人阶层家庭里,这是一个被上帝贴上标签、拥有核弹般能量的婴儿。列侬的父亲在小列侬只有三岁时就抛弃了妻子和儿子,因此,列侬很小的时候就不得不寄宿在位于沃尔顿郊区的姨母家里。  列侬的父母是 Julia 和 Alfred Lennon,在他出生之前那周,利物浦正遭受剧烈的空袭,但在列侬出生那晚轰炸却暂时停息。列侬很难见到他的父亲,因为他父亲常常出海,而且一出发就失去连络...
小野洋子,日裔美籍音乐家、先锋艺术家,约翰·列侬(John Lennon)的第二位妻子。上世纪60年代初,才华横溢的小野洋子已是当时纽约前卫艺术舞台上的风云人物。1964年,卡耐基诵厅第一次表演了她最为出名的行为作品《切片》:随机挑选上台的几位观众被要求用剪刀将她的衣服裁成碎片,直至全身赤裸。那年,她32岁。1966年9月,她在伦敦再次表演了《切片》,在英国艺术界引起轰动,观众席上的约翰·列侬于是见到了自己“一生里最重要的女人”。2003年9月,70岁的洋子在巴黎又一次表演了《切片》。她在台上说:“来吧,剪下我的衣服,随便哪里;每个人剪下的面积不要大于一张明信片,并请将这碎片送给任一个你爱的人。”她解释这场事隔37年的表演时说:“1964年我第一次做它时,心里满是愤怒和不安,但这次,我是怀着对你、对我、对全世界的爱而做的。”
詹姆斯·保罗·麦卡特尼,MBE(英语:Sir James Paul McCartney,1942年6月18日-)是一名英国摇滚音乐家、创作歌手以及作曲家,前披头士(1960-70年)及Wings(1971-81年)乐队队员。根据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保罗·麦卡特尼是现代流行音乐历史上最卓绝顶尖的一位作曲人。  作为披头士的成员,保罗·麦卡特尼与约翰·列侬、乔治·哈里森和林格·斯塔一起取得世界性的知名度,特别是他与列侬形成了非常成功而且影响力深远的创作组合[2],两人携手写出好些摇滚乐界最受欢迎的歌曲,例如《Hey Jude》、《Let It Be》等都经常被视作流行乐界的金曲,而《Helter Skelter》被指为历来第一首重金属音乐,《Yesterday》则是史上被翻唱次数最多的一首曲子,目前已知已经被2,200位以上的其他歌手翻唱过,并在美国的电视或电台播放过多达7百万次。  麦卡特尼的事业在披头士时期完结后依然顺遂,他与首任妻子琳达·伊士曼和丹尼·莱恩组成Wings乐队期间有30首歌打入英国或是美国十大歌曲榜,包括《Maybe I\'m Amazed》、《Live and Let Die》、《Pipes of Peace》以及与Stevie Wonder合奏的《Ebony and Ivory》,1977年的《Mull of Kintyre》甚至成为英国史上首支能卖到二百万张以上的单曲,至今仍保持英国最高销量(非慈善目的)单曲的记录。  保罗·麦卡特尼的团体与独唱生涯上现已创作了一共60张金唱片、50张冠军单曲,唱片总销量超过4亿张,份额有四分之一来自英国本土。其中,他的作品曾占据住英国销量榜第一位93个星期之多,24张单曲夺冠亦使他无愧地当上英国单曲榜之王;在美国方面,除了凭个人身份进入摇滚名人堂外,权威的公告牌百强单曲榜同样32次把麦卡特尼或唱或作的歌曲推上第一名,美国唱片业协会也确认在本国售出过1,550万只他的歌片专辑。这一系列惊人数字使吉尼斯世界纪录在2009年把保罗·麦卡特尼列作“流行音乐历史上最成功的音乐家与作曲家”,而BBC新闻网读者也选出了麦卡特尼为“第二千禧年最伟大作曲家”。  音乐以外,保罗·麦卡特尼参与过电影制作,尝试过绘画,并极力支持一些国际慈善机构的计划。他在生活中提倡维护动物权益、推广素食主义、普及音乐教育,同时更为热烈地投身于对抗战后地雷、捕杀海豹以及第三世界债务的社会运动之中。麦卡特尼还是名标准球迷,家乡球队利物浦和爱华顿他都同样支持。另一方面,其亲自经营的音乐出版公司拥有超过3000首曲目的版权,包括传奇人物巴迪·霍利的毕生作品及部份百老汇舞台剧如《红男绿女》和《歌舞线上》在内。他是英国国内最富有的人之一,2010年最新的报告估计其财产总值约为4.75亿英镑。  1997年3月11日,早已拥有大英帝国员佐级勋章(MBE)的他进一步获英女王册封为爵士勋衔(Knight Bachelor)。
乔治·哈里森,英国著名的吉他演奏家、歌手、作曲家、专辑制作人以及电影制作人,以身为披头士乐队成员之一最广为人知。1958年,作为保罗·麦卡特尼的好友,15岁的乔治·哈里森加入乐队。披头士乐队基本成型。  在14岁的时候,哈里森拥有了第一把吉他。后来认识了保罗·麦卡特尼,加入了采石人乐队,即披头士乐队的前身。作为披头士主音吉他手,哈里森被称为沉默的披头。由于信仰印度神学,哈里森开阔了乐队成员的视野,使披头士音乐多元化。披头士解散后,哈里森的独奏生涯很成功。1970年发行的《一切都会过去》专辑在英国、美国、挪威等地取得销量第一名。1971年由于拉维·香卡的倾诉痛苦,哈里森主办了为孟加拉慈善演出,开创了摇滚乐慈善事业的先河。1973年《活在物质世界里》专辑销量仍然高居榜首。此后,哈里森的音乐商业上并不很成功,但却在高水平的艺术上倍受肯定。1987年与Jeff Lynne合作,翻唱James Ray 60年代的《Got My Mind Set on You》,在商业上再次取得辉煌的成功。此后乔治凭着其人格魅力组建了阵容强大的乐队The Traveling Wilburys,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作为电影制作人,哈里森的手工电影公司出品了麦当娜电影《上海惊奇》等优秀作品。1997年哈里森被查出患有喉癌,2001年逝世。逝世后哈里森生前的朋友们举办了乔治·哈里森纪念演唱会。2004年作为独奏艺人被选入摇滚名人堂。2009年入选好莱坞星光大道,并建立乔治·哈里森人道主义奖。
原名Richard Starkey,出生于1940年7月7日,幼年时父母离婚,Ringo体弱多病。他十几岁时,继父买了一套二手的鼓给他。一开始Ringo Starr被许多乐队解聘,后来他终于找到一个家 Rory Storm & the Hurricanes ; Rory Storm是一位秀场主持人,他坚决认为Richard重新命名为Ringo Starr会使他的节目增加光辉,而后Hurricanes在利物浦变成最受欢迎的流行乐队之一,在汉堡的Kaiserkeller俱乐部他们常在节目单的最上面,还在 The Beatles之上,而那时The Beatles的鼓手Pete Best并不是很可靠的鼓手,如果Pete 没有演出,Ringo偶而会代替他出场。后来Ringo在歌迷的抗议声中加入了The Beatles,并逐渐被接受和喜爱。1969年The Beatles 解散,Ringo Starr有一段很成功的独唱经历,他总出了八张专辑和13支单曲,也同时在许多的电视做秀演出,包括他个人的特别节目Ringo Starr,和迷你系列 Princess Daisy 与他的妻子 Barbara 一同演出。1992年组成 The All-Starr 乐队,于1992年6月开始在美国和欧洲巡回演出,成员包含其子Zak,吉他手Dave Edmunds、Nils Lofgren、Todd Rundgren 和 Joe Walsh,萨克斯风Tim Cappello,低音提琴手Timothy.B.Schmit 和键盘手Burton Cummings。2005年Ringo还发行过个人专辑。
Phillip Harvey Spector (born Harvey Phillip Spector, December 26, 1939)[nb 1] is an American record producer, musician, and songwriter who developed the Wall of Sound, a music production formula he described as a Wagnerian approach to rock and roll. Spector was dubbed the \"First Tycoon of Teen\" by writer Tom Wolfe[3] and is acknowledged a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figures in pop music history.[4] Later in his life, he became notorious for the 2003 death of actress Lana Clarkson, of which he was convicted of second degree murder.[5]
英国著名的吉他演奏家,歌手,作曲家,专辑制作人以及电影制作人,以身为披头四乐队成员之一最广为人知。1958年,作为保罗.麦卡特尼的好友,15岁的乔治.哈里森加入乐队。
原名大卫·罗伯特·琼斯,在伦敦出生的英国摇滚乐音乐家、演员、唱片制作人和词曲创作人。为英国代表性的音乐家,与披头四、皇后合唱团并列为英国20世纪最重要的摇滚 明星,并在2000年被NME杂志获选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艺人。
安迪·沃霍尔将电影带回了它的源头,带回了卢米埃尔的时代,他更新和净化了电影。在他的作品中,他放弃了形式与内容上的铺张,他的镜头以最简单的态度聚焦於最简单的影像。艺术家的直觉是他唯一的导引,他以一种偏执的态度纪录人的日常生活及他周围所见的事物。奇异的感受透过他的影片开始产生。世界改变了它的调性;它变得强烈而有张力。我们所见的世界比过往清晰,但并不是在一个被高度戏剧化的状态,也不是为了服务于其他什么目的,只是单纯、最低限的原质,像吃就是吃,睡就是睡……  安迪·沃霍尔作品的内容与美国社会的消费主义、商业主义和名人崇拜紧密相连,是针对消费社会、大众文化和传播媒介的产物。在沃霍尔的作品创作中,由于他选用题材和创作内容的广泛,作品开始突破以往单一模式,体现出强烈的创新精神。其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机器生产式的复制,完全相同的主题元素或者不同色相的主题元素在同一个作品中不断重复出现。  沃霍尔擅长绘画、印刷、摄影之间的跨越使用,不断利用传媒而重复传媒,他大胆尝试凸版印刷、橡皮或木料拓印、金箔技术、照片投影等各种复制技法。  艺术是生活的艺术,生活是艺术的生活。艺术形式与自然界的生命形式具有同构性,安迪·沃霍尔用独到的表达方式诠释了当时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背景下,西方社会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文化观、消费观及其反传统的思想意识和审美趣味。  以安迪·沃霍尔为代表的波普艺术家通过广泛的艺术探索改变了世人评价世界、生活和艺术的方式,并以此证明生活和艺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艺术不再是少数人享用,而属于普通大众,并逐渐以新的方式从为权贵服务转向为民众服务的民主化进程。可以说安迪·沃霍尔在波普艺术中的开拓和革新对于现代艺术的多样化和互融性起了积极的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