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林克莱特:筑梦而生演员表

导演:路易斯·布莱克,凯伦·伯恩斯坦
日期:2016-08-05
热度:16

西南偏南电影节联合创始人Louis Black与Karen Bernstein执导的一部关于美国著名导演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的纪录片。理查德·林克莱特美国影坛最成功的独立影人之一,代表作“爱在”系列三部曲《爱在日落黄昏时》《爱在黎明破晓前》《爱在午夜降临前》、《少年时代》等经典作品。

演员(6)
理查德·林克莱特(Richard Linklater),1960年7月30日出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敦,美国电影导演、编剧、制片人、演员、摄影、剪辑,毕业于萨姆休斯顿州立大学。1988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死读书是没用的》。1995年,凭借爱情片《爱在黎明破晓前》获得第4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2004年,执导剧情片《爱在日落黄昏时》,该片获得第5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提名、第7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奖提名。2006年,执导剧情片《快餐国家》,该片获得第5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2013年,执导的剧情片《爱在午夜降临前》获得第8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奖提名;同年,获得第6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柏林摄影金奖。2014年,凭借剧情片《少年时代》获得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该片获得最佳原创剧本奖提名。2016年,执导喜剧片《各有少年时》。
帕特丽夏·阿奎特,美国演员、导演,出生在芝加哥,童年则在维吉尼亚州度过。曾祖父母表演杂耍,祖父是电视节目《好莱坞广场》的工作人员,父亲曾在百老汇登台,姐姐罗珊娜是个知名演员,三个兄弟也在演艺界发展。虽然艾奎特从小就对母亲说将来要当演员,但她的青春期却是状况百出,光是高中就因其性喜冒险犯难而换了好几所学校,甚至在14岁的时候剃光了头发离家出走。从不害怕尝试的艾奎特,虽未在学校接受正规表演课程,也不急着投入演艺圈,18岁时却决定放手一试。起初她都仅止于在不怎么样的电视影片中出现,直到1991年在黛安基顿导演的电视影片《恋恋野花》中饰演一位失聪女子,且获得有线电视杰出女演员奖后,方才受到注目。
杰克·布莱克1969年8月28日出生在加利福尼亚圣莫尼卡。他的演员梦是从加州大学开始的,在进入这所大学读书之后,他成了蒂姆·罗宾斯的影迷。在1992年,杰克出演了蒂姆·罗宾斯的《鲍勃·罗伯茨》,虽然在这部电影里他只是个小配角,但却是他进入演艺圈的开始。在拍摄了《高度忠诚》、《全民公敌》和《庸人哈尔》等影片之后,杰克在好莱坞扎下了根。虽然目前他还不是一线影星,但却早已引人注目。杰克在2003年的喜剧片《摇滚校园》中的表现,被视为能与约翰·贝鲁西在《布鲁斯兄弟》和《动物之家》中的卓越表现相提并论。杰克还是一名真正的摇滚爱好者,《摇滚校园》中的主题曲和插曲都是由他和他的搭档凯勒·盖斯合作完成的。2005年影片《金刚》中,他所出演的导演让他的演技得到了进一步的肯定。2008年,他为风靡全球的《功夫熊猫》主角“阿波”配音,还在《热带惊雷》中过了一把恶搞瘾。
埃拉·科尔特兰 (Ellar Coltrane),1994年8月27日出生于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汀,美国演员。代表作是《少年时代》。
乔纳森·戴米,美国电影导演、制片人和编剧,其执导的电影《沉默的羔羊》曾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朱莉·德尔佩是家中的独女,父母均为舞台剧演员,童年时期多半在后台的化妆室里渡过。5岁即随父母演出舞台剧,1985年以戈迭尔执导的《侦探》正式踏入影坛,其后以《坏血》及《孽海亲情》连续两年角逐凯撒奖最佳新人奖,成为法国备受关注的新星。 毕业于纽约大学演艺学校,她不但热爱演戏,对于编写剧本与导戏更是充满热力。她曾因编写《爱在日落巴黎时》(Before Sunset)剧本,而荣获于2005年“奥斯卡金像奖”、美国编剧协会和“美国独立精神奖”的最佳剧本奖的提名。  1990年由茱丽主演的反法西斯名作《欧罗巴欧罗巴》为她赢得了国际知名度,1992年以《玻璃玫瑰》成功打入好莱坞,其后片约不断,活跃于欧美两地,作品多以文艺片为主,包括《白色迷情》、《爱在黎明破晓时》等名作。2004年又主演了九年前的《爱在黎明破晓时》的续片《爱在日落余晖时》。1995年曾被美国的《人物》杂志评为全球最漂亮的50位人物之一。朱莉·德尔佩不仅在编导、演戏有专材,她也涉猎摄影、作曲及演唱。其实早在《爱在日落巴黎时》她就已主唱过多首主题歌,慵懒自在的迷人嗓音予人无限遐思;而在《巴黎两日情》中,她更包办了所有的音乐作曲。 只要一提到《巴黎两日情》,朱莉·德尔佩就显得眉飞色舞。据朱莉·德尔佩表示,其实这剧本早在《爱在日落巴黎时》就开始着手构思了。当年她写《爱在日落巴黎时》剧本初稿时,只花了五天;但光想《巴黎两日情》的剧情走向与拍片方案,就花了她好几年的时间。朱莉·德尔佩认为,大家难免会把这两部片放在一起讨论,但她特别说明《巴黎两日情》绝不似《爱在日落巴黎时》强调浪漫,它有更多的创意,甚至也探讨了爱情以外的东西。奇妙的是,在她写《巴黎两日情》剧本时,不由得一直想到自己父母的特质,而径自将他们对事情的观感与反应,全写了进去。所以当《巴黎两日情》选角时,她的首选自然也就是她的一对宝贝爸妈。朱莉·德尔佩更解释了她写《巴黎两日情》的想法:她无意挑衅美国与法国文化上的差异,她想写每个人面对日常琐事的反应,甚至写人们对事物各持己见时的冲突。朱莉·德尔佩强调,《巴黎两日情》是一部妙趣横生、而且很生活化的电影,看完后,绝对会让人带着满满的感动走出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