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的时尚之路演员表

导演:Kate Novack
日期:2018-05-25
热度:5

时尚“男魔头” 安德烈•莱昂•托雷是美国版《VOGUE》时尚杂志前任总编,这次时尚的聚光灯汇聚到了他身上。本片通过采访与安德烈熟识的诸位设计大师和时尚名人将他的职业生涯乃至人生展现给观众。

导演(1)
演员(7)
马克·雅可布 Marc Jacobs 品牌同名设计师马克·雅可布 Marc Jacobs ,于1963年9月9日出生于美国纽约。1981年,他从艺术设计学校毕业后进入著名的设计学府帕森斯 Parsons School of Design 深造。学习期间,马克·雅可布胜人一筹的创意和手艺就已崭露头角。他曾获得“The Perry Ellis Gold Thimble Award”、“The Chester Weinberg Gold Thimble Award”及“The Design Student Of The Year Award”等奖项。更让人称道的是,他在同期成功地将自己设计的首个手工纺制毛衫系列推向市场。  1984年他与好友Robert Duffy组成 Jacobs Duffy Designs公司,1986年马克·雅可布得到支持而推出了以个人名字命名的“Marc Jacobs”服装系列,次年他更获得美国时装界最高荣誉“美国服装设计师协会 CFDA 的最佳设计新秀奖”,是当时获得此奖项最年轻的设计师。   1989~1992年期间,马克·雅可布在 Perry Ellis 公司担任女装设计副总裁;92年以后,马克·雅可布专注于自己品牌的发展,后来LVMH集团购入马克·雅可布公司的股份,马克·雅可布籍着LOUIS VUITTON 的强大势力开始进一步发展自己的品牌。   1997年马克·雅可布被委任为LV的艺术总监,负责男装、女装、皮鞋、小巧皮革制品的设计,自此,马克·雅可布便一跃成为欧洲时装设计的“新星”。  马克·雅可布为LV设计的服装典雅、简洁,但在自己的品牌——马克·雅可布 Marc Jacobs 的设计里,马克·雅可布则更多的注入了他本人“浪人时尚”Grunge fashion 的设计哲学。马克·雅可布从小形成的波西米亚浪荡态度、青年时期在纽约著名俱乐部“Studio 54”的日子、迷恋英伦新浪漫主义的光景,又或者喜爱的Vivienne Westwood的反叛时尚态度等等都被他运用到自己的服装系列中。
汤姆·福特,美国著名时尚设计师。1986年毕业于帕尔森设计学校。起初以建筑学为专业,曾经先后供职于“凯西·哈德维克”和“佩瑞·埃利斯”两家公司。1990年,国际一线时尚品牌“古驰”的创意总监道恩·麦罗将汤姆·福特招至麾下,担任女性成衣的设计师。汤姆·福特的时尚眼光和艺术天赋在这段时间内得到充分的发挥,很快他就被提升为“古驰”的首席执行官。2004年离开Gucci,专心经营TomFord品牌。Tom Ford已实现他最大的梦想:导演一部电影。他将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1964年的小说《单身男子》(ASingleMan)搬上银幕,该电影邀请了英国男演员科林-菲尔斯担任男主角,影片上映后获得不错的反响。
冷艳的外表,独特的品味,高贵的打扮,安娜·温图尔这个神秘的英国女子一直掌握着美国时尚界的生杀大权,06年热门电影《时尚女魔头》中梅丽尔·斯特里普饰演的角色即是以她为原型。1988年开始,温特担任美国权威时装杂志《时尚》的总编辑,潮流的兴废,设计师的崛起与衰败等一切与时尚相关的变换都掌控在她的手中。  安娜·温图尔出生在英国的编辑世家。父亲查尔斯·温图尔是Evening Standard杂志的一位编辑,母亲Nonie是美国人,安娜从小党到的是完全自由式的教育,当全家搬到肯星顿一栋漂亮的大房子中后,15岁的安娜拥有了她自己的房间。安娜既没有从中学毕业,也没有进入过高等院校接受的高等教育,她完全凭借着自己对这个职业的浓厚兴趣和个人的努力奋斗,取得了今天的成就。而与她的经历相反的是,她的父母却是名校毕业的高才生,两人也是在著名的剑桥大学里相识相爱的。  1970年,安娜在父亲的帮助下正式开始时尚生涯,在伦敦Harpers&Queen杂志社担任编辑工作。6年后,她来到纽约,加盟时尚杂志Harper’sBazaar,出任时尚编辑。不久,安娜成为《纽约》杂志高级编辑,负责时尚与生活方式版面。  1983年,安娜来到美国版Vogue担任创意总监,开始她影响整个时尚界发展的美丽生活。3年后,英国版Vogue的创立将她带回家乡伦敦,她在总编辑的职位上度过两年时光,自此,安娜在时尚界开始备受瞩目,事实上,在她编辑生涯的早期,她就已经成为众人眼中的焦点。1987年11月号,她更为读者奉献了令人难忘的一幕,聘请卡尔文·克莱恩品牌摄影师大卫,贝利,为克里斯蒂·图林顿拍摄了传世之作。  但是,安娜的英国之行一开始便注定是一次崎岖的旅程。伦敦时尚圈对安娜职位的升迁充斥着嫉恨和怨毒,这不仅仅是因为她来自美国,而且同时,有些人也嫉妒、害怕安娜化腐朽为神奇的卓越才干,担心追随安娜的设计新人越来越多。  面对伦敦的不友好,安娜选择了沉默。而她对问题透彻的分析能力和在瞬间抓住事物核心本质的天才还是给身边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每当聚会时,安娜总是早早离开,面对疑惑的目光,她只是简单解释说还有工作要做,这或多或少让其他人的内心存有负疚感。说到底,安娜·温图尔是一个实干家而不是夸夸其谈之徒。  1988年,39岁的安娜·温图尔再次回到美国,正式出任美国版Vogue主编,而Liz Tilberis继任了她在英国Vogue的主编职位。  从1988年接替Cond~Nast的职位后,温图尔将美国Vogue打造成为时尚界头号平面媒体。她为杂志带来的不仅仅是卓著的名声,更使得杂志的发行量与广告额飙升,财富滚滚而来。是她使时尚杂志走下了奥林匹亚山上的神坛,最终懂得如何推动将秀台上光彩夺目的时装转变成真实的钞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