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细说从头演员表

导演:李翰祥
日期:1982-01-01
热度:3

李翰祥,香港著名导演。生于辽宁,长在北平,师从徐悲鸿。战乱年代辗转来至香港,几经波折成为导演,此后数十年间经历人生起伏,佳作迭出,却也饱受诟病。一晃三十年,这位大导演将从影以来遇见听说的乐事拍成电影。比如拍摄《白蛇传》时,法海与女演员在轿中偷欢,被剧组抓包;爱迟到的大明星引起全剧组的愤慨,结果遭到了戏弄;女演员掉威亚摔上,进而发现她已有两个月的身孕;风月导演亲自指导女主角拍舌吻戏。种种乐事,闻所未闻……本片根据李翰祥同名专栏连载改编,李受《东方日报》之邀以《三十年细说从头》开辟连载,讲述从影以来片场娱乐圈内发生的秘闻趣事,该专栏连载三年,被多家报刊转载竞登。本片也是李为邵氏拍的最后一部电影。

导演(1)
李翰祥生于辽宁锦州,曾就读于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绘画系和上海市立实验戏剧学校。1948年赴香港,先后在大中华、长城、大观等影片公司任广告绘制员、布景师。1949年入永华影业公司演员训练班,后任演员。1954年起任导演,1955年独立编导影片《雪里红》。同年入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任编导。先后编导古装影片多部,其中《貂蝉》于1958年获第五届亚洲影展最佳导演奖,《江山美人》于1959年获第六届亚洲影展最佳影片奖,《梁山伯与祝英台》于19...
演员(24)
刘永,原名刘添爵,1952年2月7日出生于香港,祖籍广西梧州。母亲为粤语片甘草演员黎雯,于香港圣保罗英文书院毕业。后到香港皇家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又学习武术,获空手道二段,柔道一段,曾任国术教师。于1968年入嘉禾电影公司,跟罗维导演为副导。于1970年转为幕前,在李小龙的《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等电影担任配角。于1973年离开嘉禾,自由身拍戏,在于聪导演的《狂情》等。1974年午马导演的《七省拳王》是他第一部担任主角的电影。197...
戴良纯(另一艺名为戴佩龄),80年代邵氏电影玉女明星,其在《楚留香之幽灵山庄》里清丽脱俗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戴良纯1958年出生于台湾,在大学念航运系至二年级。1980年邵氏电影公司到台湾招考新人,戴良纯获录,与邵氏签了5年合约。戴良纯参演的第一部电影为《单程路》,其后演出了《打雀英雄传》等片。在拍《三十年细说从头》时认识刘永,两人坠入情网,于1983年结婚,婚后与邵氏解约。  戴良纯是位美丽的台湾姑娘,标准的红颜,所以也是标准的祸水、更是标准的薄命,当年她到香港发展,清丽的外型,让风流的刘永为之惊艳,两人很快结为夫妻。但结婚多没久,戴良纯就发现刘永酒后有暴力倾向,事情传回戴良纯台湾娘家,让戴家人非常不满,于是戴良纯的姐妹趁她回台时,偷偷为她介绍医生男友,不料被刘永得知后,严重伤及男性自尊,趁着回台和戴良纯谈判时,拿起预藏的水果刀,把她杀成重伤,尤其戴良纯美丽的脸蛋,被划得惨不忍睹,引起港台演艺圈一阵哗然。闯下滔天大祸的刘永,赶快逃回香港并被台湾警方通缉,事后赔偿经过双方友人交涉,最后刘永付出六百多万的医疗费用,并得和戴良纯离婚。事情发展到这里,原本应该风平浪静,但意想不到在后面。  整形之后  整型之后的戴良纯依然美丽如昔,一位年轻有为颜姓医生和当初的刘永一样,发狂爱着戴良纯,但两人在一起几年时间,因为种种因素,让戴良纯觉得颜姓医生并不是未来托付的现象,于是在姐妹的介绍下,戴良纯认识了一位日本医生,两人很快结婚,戴也跟着夫婿定居日本。没想到不死心的颜姓医生,心有不甘,一路找到日本,并在戴良纯住所把她的日本医生老公杀死,又成为轰动台湾、日本社会的案件。经过两次打击,传言戴良纯在住院期间,因为太漂亮,所以引来不少人追求,其中不乏知名企业小开,现在戴良纯不知在何方,有人说是日本,也有人说在上海曾看见她,不管如何,戴良纯两段轰轰烈烈的情杀事件,也算是一项纪录。
李殿馨,1960年出生于香港,中国香港女演员,导演李翰祥之女。  1982年在《三十年细说从头》中初登银幕,凭《火龙》与妹妹李殿朗双获第六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提名。
李翰祥生于辽宁锦州,曾就读于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绘画系和上海市立实验戏剧学校。1948年赴香港,先后在大中华、长城、大观等影片公司任广告绘制员、布景师。1949年入永华影业公司演员训练班,后任演员。1954年起任导演,1955年独立编导影片《雪里红》。同年入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任编导。先后编导古装影片多部,其中《貂蝉》于1958年获第五届亚洲影展最佳导演奖,《江山美人》于1959年获第六届亚洲影展最佳影片奖,《梁山伯与祝英台》于19...
祖籍上海,由于父母酷爱京剧1962年,八岁的元彬被送入于占元创办的中国戏曲学校,与成龙、洪金宝、元彪、元华等人成为师兄弟,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七小福”。  元彬是“七小福”中的一名,只因很少露面,他常常担任武术指导,现在与元奎、成龙和洪金宝在影坛上比较活跃。“七小福”戏班成员共有十四人,除去刚才提到的七人外,尚有元德、元俊、元彬、元振、元宝、元秋等人。只是随着岁月流逝,如今再回看这群师兄弟,元俊、元泰、元武几个在八十年代初期即销声匿迹;元振、元宝也只是混迹影坛,默默无闻;而元龙(洪金宝)、元楼(成龙)、元彪、元奎、元华、元德、元彬七人则成为当今香江影坛的赫赫人物,由此大众眼中的“七小福”便顺理成章地具体到他们七个身上。  即便在“七小福”早年学艺时期,元彬也是最不引人注目的一个。八十年代其他师兄弟开始各领风骚时,元彬更是默默无闻,未见有何建树。他也甚少与洪金宝、成龙等师兄弟合作,相反倒投在另一位著名的武术指导程小东门下,与马玉成共同做了程小东的副手,辅助他为《新龙门客栈》、《东方不败》、《新鹿鼎记》等武侠片设计了许多经典的动作场面,因此深得徐克赏识,后来竟提拔他在《黄飞鸿三狮王争霸》中做了武术指导的正职,又在《黄飞鸿四王者之风》中担任了执行导演,一时声名鹊起。不过,元彬、马玉成设计的武术动作虽然深受程小东的影响,但却各有侧重:马玉成颇得程式凌空飞舞,飘逸潇洒风格之精髓,只是有时过于夸张,虚与实的结合差了些;元彬则武术招式的拆解上下足功夫,因此写实性很强,只可惜有时候又想学程小东的天马行空,结果难免弄巧成拙,这点在《黄飞鸿四王者之风》和《黄飞鸿之五龙城歼霸》中体现得很突出——至于后来元彬为“银河映像”的许多经典枪战片做指导的动作场面,固然精彩写实,但较之拍功夫片可以任意发挥,他在杜琪峰等人的导演意图控制下却又显得有些缩手缩脚了。  他亲身创造并见证了香港90年代的许多招牌武侠戏,曾设计过无数经典性的打斗场面。同远在好莱坞发展并迅速走红的同门师兄袁和平相比,元彬的事业重心依然倾向于华人地区。他还担任了央视版《笑傲江湖》的武术导演。最近的电影作品是为杜琪峰的《文雀》做动作导演。
邵音音,本名倪小雁,1950年出生于香港,香港歌手、影视演员。2005年开始担任香港演艺人协会名誉理事。1972年开始从事电影演出,1978年,因随《官人我要》出席戛纳电影节被美联社称作中国娃娃而遭台湾封杀,后加盟丽的电视,专门在剧中扮演坏女人。1986年,参演黎经文出品的电影《夜之女》。1990年,参演陈惠敏执导的《义胆雄心》。1995年,参演梁朝伟主演的《救世神棍》。2000年,参演监狱片《我在监狱的日子》。2007年,参演《野·良犬》,凭此获得第2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2010年,主演电影《打擂台》,凭此获得第3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2012年,出演演艺生涯中的第一部舞台剧《饥饿艺术家》。2014年,参演《大话天仙》。概述图参考资料
楚湘云,演员。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香港邵氏电影明星,邵氏最红的艳星之一,外形美艳妖娆,气质冷艳高贵,是惟一被大导演李翰祥誉为罕有的有艳光的美人,楚湘云最适合演名妓和蛇蝎美人,以《销魂玉》里的萧云玉和《魔剑侠情》里的林仙儿最具代表性,1983年仅28岁的楚湘云退出娱乐圈,90年代初曾短暂复出,客串过几部电影与电视剧。
詹森曾投考台湾国联公司,受导演宋存寿赏识进入影圈。多扮演坏人,也是李翰祥喜欢的演员。作品超过七十部,是邵氏影迷最熟悉的演员之一。  当年田丰要离开邵氏,何冠昌特意从台湾找来詹森顶替这位“硬里子”演员。詹森外型与田丰相似,初来邵氏只做替身特约,拍《十四女英豪》时田装病,就是詹森做替身。田丰虽为詹森配音,但却认定谷峰才是自己的接班人。  詹森在邵氏演戏虽多,但表现平平,扬名反而是大拍风月床戏。  1976年,詹森与著名艳星余莎莉结婚,但不久便以离异告终。
井淼,港台著名演员。其子井洪为台湾电视演员,其女为演员井莉。  亲戚曾于济南开设山东大戏院(现中国电影院),自幼对戏剧有浓厚兴趣。1930年高中毕业后曾组织话剧团在山东一带从事话剧演出。1933年于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院就读,同期加入邵氏公司前身之天一影片公司拍摄电影。中日战争爆发后,转往济南组织救亡演技队,于徐州、陕西一带演出《保家乡》、《还我故乡》等鼓吹抗日救国之舞台剧。后至重庆加入中国电影制片厂,并参加中国万岁剧团、兼演员和化妆主任两职。  抗战胜利后,井淼回到上海先后参加《人海妖魔》、《森林大血案》等多部影片之演出。1949年受聘担任台湾社会剧团团长之职,训练剧艺人才,并于各地演出话剧,此外亦曾参加演出《血战保中华》、《翠岭长春》、《情报贩子》等片。  1963年赴港加盟邵氏公司基本演员,并任南国实验剧团讲师。期间演出近百部电影,以《新啼笑姻缘》(或名《故都春梦》)和《烽火万里情》两部影片,先后于1964年和1967年荣获第三届及第六届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奖。1980年代中期息影,1989年于台湾病逝。
1930年7月3日出生,属相为马,原名陈思文,上海人,于北平就学,对唱歌甚有研究,最令人有印象的他就是他那说得不清不楚的广东乡巴音。后赴港,曾于荔园游乐场卖唱为生。1965年,正式加入邵氏公司担任基本演员,拍过一百多部影片,为著名的性格演员,演技老辣,令人折服,代表作有《新独臂刀》、《保镖》、《双侠》及《清宫大刺杀》等,常以首领人物的姿态出现在电影中。他曾以《武松》一片获第十九届台湾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奖。一年后他再凭《待罪的女孩》卫冕同一个殊荣。另外《又见冤家》获得了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奖提名;影片《笼民》更是引起影坛的轰动;另外在周星驰影片中的客串也是深入人心。近年来,谷峰以拍电视剧为主,但在电影《妖夜回廊》仍可见其精采演出,还客串了《宝贝计划》中成龙的父亲。
潘冰嫦,香港著名演员,1971年考入丽的映声艺员训练班,毕业后签约为基本演员,先主持综艺节目,未几转演电视剧。1973年开始兼拍电影,首部作品为何藩导演的《春满丹麦》,同年在电影《亡命浪子》中首次饰演女主角,与电影红星邓光荣演对手戏。1977年签约邵氏电影公司,主力在电影圈发展,一度成为邵氏的当红女星。1980年代后期起,潘冰嫦先后在亚洲电视和无线电视演出电视剧及主持节目。1981年约满后离开邵氏,辗转于港、台继续发展演艺事业。淡出娱乐圈后,潘冰嫦活跃于参与义工工作,以及客串演出电视短剧。
香港著名电影演员。从影50年,参演影片700余部。以饰演大侠和侦探著名。 1916年出生,广东台山人。在香港长大,曾就学于香港圣彼得书院,1931年在上海从影,以15岁之龄加入“月明影片公司“当演员,处女作《女镖师》,还参与拍摄了默片《关东大侠》。1935年起在香港主演与参演《孤儿行》、《小老虎》、《复员泪》、《山东响马》等影片。后来在名导演关文清引荐下加入“香港大观影片公司”,担任副导演及演员。他在《肉搏》中饰演“大牛顺”开始广为...
王莱(1926年-2016年9月28日),原名王德兰,祖籍山东,1926年在北京出生。王莱高中毕业后参演过话剧,至1951年在上海开始拍电影,第一部作品是《神龛记》。1953年应邀到香港演出《美男子》,从此移居香港,演出过《春天不是读书天》、《长巷》、《渔歌》等多部电影。成为20世纪中后期国语片首屈一指的配角演员。演出过的角色不计其数,正邪相兼,风格多样,被影迷封为“千面女星”。2016年9月28日,王莱因病逝世,享年89岁。
元华(Wah Yuen,1950年9月2日—),原名容继志,香港演员,“七小福”之一,师承于占元,是为二师兄,与成龙、洪金宝、元彪等同为师兄弟。元华在元家班中地位很高,是香港老一辈的武术指导和功夫巨星。第一次参与演出的电影是《精武门》,也是担任李小龙翻跟斗的指定替身。后来加入邵氏电影公司,拍了很多喜剧。2005年凭电影《功夫》夺得第二十四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及第十届金紫荆奖最佳男配角。
林洋洋,香港演员,代表作品有《出钟》、《满宫春》、《奸魔》等。
秦煌,原名梁日成,香港无线电视甘草演员,其妻为资深广播人莫佩雯。秦煌由佳艺电视转投无线电视后服务了超过二十年,参演过110出剧集,一直都饰演胖胖的好人,例如金庸笔下的老顽童周伯通、《鹿鼎记》里的茅十八等,虽然有时候也会演出坏人令人跌破眼镜,例如《施公奇案》的僧格正雄等。生于1948年6月20日,在香港长大1975年加入佳视(全称“佳艺电视台”)为基本演员,演过1976年佳视版《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里的老顽童,等。1978年获大导演李...
香港男演员。安徽安庆人。生长在北平(今北京)。北平辅仁大学肄业。抗战时期曾入桂林艺术馆研习剧艺。抗战胜利后随剧团到香港公演。1952年入永华为基本演员,先后在《拜金的人》等影片中饰要角,并曾多次任副导演。
曾楚霖,演员、导演。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精通粤语、普通话、英语和日语。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国民政府担任情报员。战后投身演艺圈,担任演员及副导演,演出大量电影。1976年10月15日加盟无线电视,擅长演出小人物、低下层及道友。在1982年无线电视台庆,曾楚霖获发赠“长期服务特别奖”。代表作品有《黑心鬼》《点指贼贼》《鬼咁串》等。
原名林根。由于龅牙,演员高佬泉(高鲁泉)就帮他起了个外号西瓜刨。50年代他干脆用西瓜刨这个艺名来上字幕。  他1918年生于广州,18岁时移民香港,在介绍下进入电影界工作,一开始做的是道具管理员,1946年被人介绍做茄哩啡,开始拍戏,演艺生涯50余年,拍电影近600部,演了无数配角。  在胡鹏的黄飞鸿里,他饰演牙擦苏,这个角色他饰演了80多部,比关德兴演黄飞鸿还要多。2001年去世。  洪金宝的《奇谋妙计五福星》有一个场景,五福星陪钟楚红去逛夜市,街边看到两师兄弟在摆地摊卖铁打药,那个口齿不清的就是西瓜刨,另外一个耍功夫满脸不耐烦西瓜刨就是曹达华。不要以为他们装模做样是在搞笑,其实他们早年在黄飞鸿剧集里演的就是黄飞鸿的两个徒弟,西瓜刨饰演口齿不清的牙擦苏,曹达华则演惹是生非的梁宽。那段戏出现了一个黄飞鸿功夫的真实传人——赵志凌师父,也就是后来周星驰《功夫》里的裁缝。
姓名:沈劳 性别:男 地区:中国香港 职业:演员 主要作品有《声色犬马》《教头发威》《江湖了断》等。
冯敬文(英语:Ging Man Fung)又名冯竞文,香港演员。电影人生涯长达53年,1937年香港南洋电影公司的《少妇的疯狂》为他的第一部参演的电影。直至1990年冯敬文参演了无数电影为香港电影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在电影人生涯期间也参与制作了许多电影,冯敬文是香港粤语流派电影的重要人物。
李殿朗,李翰祥之女,1982年在父亲执导的《八十二家房客 》中初登银幕,其后又在《蜈蚣咒》与《害时出世》中担任要角。她凭《害时出世》与姐姐李殿馨双双获第六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提名。成为当时火红的女明星,后嫁入豪门,慢慢地退出演艺圈。
早年曾演话剧,1941年开始从影。他是著名性格演员,在不同类型影片中演出不同的角色,均恰到好处。杨志卿从影以来,曾于多位红星合作,如白光、林黛等。其太太陈云华亦是著名电影明星。  1941年从影,在上海艺华影业公司主演影片《黑衣盗》,《现代青年》等。  1942年后,在中联,华影等影片公司任演员,出演影片《秋海棠》。  1947年后,先后入国泰、邵氏等影片公司主演影片《钗头凤》,《金瓶梅》等。 1951年移居香港,加盟邵氏公司,参演超过100部电影,服务长达30年之久,参与拍摄了100多部影视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