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下江南演员表

导演:李翰祥
日期:1977-06-03
热度:4

导演李翰祥摆脱了以往拍古装宫廷历史片的完整方式,改用说书人的态度,风趣而技巧地叙谈有关乾隆的轶闻掌故,并着重于君臣雅趣的斗智及民俗方言的特色。如纪晓岚赤膊编修四库全书,乾隆突然驾临,来不及穿衣,躲到桌子下面仍被乾隆叫出来,好在他机智,才避免欺君之罪。乾隆微服私访,显露出一般平民的喜怒及爱打抱不平的爱心,看来更有亲切感和真实感。开场花了将近十分钟讲述乾隆身世的由来,从雍正偶遇李佳氏,到少年弘历救助祖父,巧对对联,甚讨康熙欢心,打下成为皇帝的基础,把乾隆的来历交代得清清楚楚。画面一转,电影忽然开始详细介绍乾隆皇帝的生平,紫禁城内他的库藏,爱物,功绩。笔者忽然有看到老式纪录片的感觉,李导真是想怎样便怎样啊。从编纂四库全书的叙述开始,回到剧情故事,井淼扮演的纪晓岚出场,先讲了两个得罪人的黄段子,表现他的歪才,再接上著名的“书房妙解老头子”一段,刘永所演的乾隆这时也正式出场。其后是王昆扮演的刘墉在皇帝面前争“罗锅”封号和跳湖遇见屈原两个故事,组成电影的上半部。有李保田的珠玉在前,总觉得刘墉应该是干瘦的,王昆的胖脸更像贪官。不过由于故事有趣,拍得也生动,并不会觉得很不适。后半部是正题的乾隆游江南了,主要故事发生在扬州的一个小茶楼上,王沙把一个多嘴的店小二演得声情并茂,他口沫横飞花了将近二十分钟给乾隆上了一堂趣味盎然的民间风情课,像什么“人到扬州老,船到瓜洲小”,广州称人都称“佬”,真是了解不少民间事,开拓皇帝和观众的视野。最后一场大战以喜剧的方式展开,闹腾得整条街不得安宁,乾隆也就此认识了周日清,顺便惩罚贪官污吏。

导演(1)
李翰祥生于辽宁锦州,曾就读于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绘画系和上海市立实验戏剧学校。1948年赴香港,先后在大中华、长城、大观等影片公司任广告绘制员、布景师。1949年入永华影业公司演员训练班,后任演员。1954年起任导演,1955年独立编导影片《雪里红》。同年入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任编导。先后编导古装影片多部,其中《貂蝉》于1958年获第五届亚洲影展最佳导演奖,《江山美人》于1959年获第六届亚洲影展最佳影片奖,《梁山伯与祝英台》于19...
演员(34)
汪禹,香港著名功夫片演员,70、80年代叱咤影坛的武打喜剧巨星,邵氏电影最红的武打小生之一。其经典代表作有《神打》、《鹿鼎记》、《通天小子红枪客》、《功夫小子》、《茅山僵尸拳》、《烂头何》、《千王斗千霸》、《贼王之王》、《瀛台泣血》、《弟子也疯狂》、《鬼马功夫》等数十部。汪禹当红时期是1974-1985年,1985年离开邵氏之后发展不顺,曾在ATV及台湾接拍过几部电视剧并客串电影,1994年退出娱乐圈。汪禹晚期的生活非常悲惨,2008年病...
刘永,原名刘添爵,1952年2月7日出生于香港,祖籍广西梧州。母亲为粤语片甘草演员黎雯,于香港圣保罗英文书院毕业。后到香港皇家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又学习武术,获空手道二段,柔道一段,曾任国术教师。于1968年入嘉禾电影公司,跟罗维导演为副导。于1970年转为幕前,在李小龙的《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等电影担任配角。于1973年离开嘉禾,自由身拍戏,在于聪导演的《狂情》等。1974年午马导演的《七省拳王》是他第一部担任主角的电影。197...
詹森曾投考台湾国联公司,受导演宋存寿赏识进入影圈。多扮演坏人,也是李翰祥喜欢的演员。作品超过七十部,是邵氏影迷最熟悉的演员之一。  当年田丰要离开邵氏,何冠昌特意从台湾找来詹森顶替这位“硬里子”演员。詹森外型与田丰相似,初来邵氏只做替身特约,拍《十四女英豪》时田装病,就是詹森做替身。田丰虽为詹森配音,但却认定谷峰才是自己的接班人。  詹森在邵氏演戏虽多,但表现平平,扬名反而是大拍风月床戏。  1976年,詹森与著名艳星余莎莉结婚,但不久便以离异告终。
岳华,原名梁乐华,香港影视演员。生于上海市,原籍广东中山,1962年赴港,1963年考入南国实验剧团,为第三期毕业生。1966年跟邵氏电影公司签约为基本演员。因扮演《西游记》里的孙悟空而成名,之后陆续主演《大醉侠》、《十二金牌》、《风流韵事》、《流星蝴蝶剑》、《骗财骗色》、《楚留香》、《白玉老虎》、《鬼叫春》等多部知名经典影片,为邵氏电影公司很高产的男演员。邵氏停产之后,岳华依然活跃在影视圈,演出了《大地恩情》、《绝代双骄》、《...
李昆(1930年2月18日-2008年3月12日),原名李心亮,生于天津,后来到台湾继续演出电影与电视剧。曾为香港邵氏国语片演员,2001年以《逆女》中的演出荣获第三十六届金钟奖单元剧最佳男配角。其他作品有《黄金部队》《鬼马双星》《精武门》等。
井淼,港台著名演员。其子井洪为台湾电视演员,其女为演员井莉。  亲戚曾于济南开设山东大戏院(现中国电影院),自幼对戏剧有浓厚兴趣。1930年高中毕业后曾组织话剧团在山东一带从事话剧演出。1933年于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院就读,同期加入邵氏公司前身之天一影片公司拍摄电影。中日战争爆发后,转往济南组织救亡演技队,于徐州、陕西一带演出《保家乡》、《还我故乡》等鼓吹抗日救国之舞台剧。后至重庆加入中国电影制片厂,并参加中国万岁剧团、兼演员和化妆主任两职。  抗战胜利后,井淼回到上海先后参加《人海妖魔》、《森林大血案》等多部影片之演出。1949年受聘担任台湾社会剧团团长之职,训练剧艺人才,并于各地演出话剧,此外亦曾参加演出《血战保中华》、《翠岭长春》、《情报贩子》等片。  1963年赴港加盟邵氏公司基本演员,并任南国实验剧团讲师。期间演出近百部电影,以《新啼笑姻缘》(或名《故都春梦》)和《烽火万里情》两部影片,先后于1964年和1967年荣获第三届及第六届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奖。1980年代中期息影,1989年于台湾病逝。
王沙(1924年-1998年),著名谐星。他与矮胖的野峰搭档在当时很受欢迎。王沙最广为人知的演出是罗马导演的“阿牛”系列。他与罗马、王风和李翰祥三位导演合作最多。罗马的除“阿牛”系列外,还有《双星伴月》(1975)及《佛都有火》(1980);与王风合作的是《老夫子奇趣录》(1978);与李翰祥合作的都有《乾隆下江南》(1977)、《乾隆下扬州》(1978)和《乾隆与三姑娘》(1980)。
早年曾演话剧,1941年开始从影。他是著名性格演员,在不同类型影片中演出不同的角色,均恰到好处。杨志卿从影以来,曾于多位红星合作,如白光、林黛等。其太太陈云华亦是著名电影明星。  1941年从影,在上海艺华影业公司主演影片《黑衣盗》,《现代青年》等。  1942年后,在中联,华影等影片公司任演员,出演影片《秋海棠》。  1947年后,先后入国泰、邵氏等影片公司主演影片《钗头凤》,《金瓶梅》等。 1951年移居香港,加盟邵氏公司,参演超过100部电影,服务长达30年之久,参与拍摄了100多部影视作品。
香港男演员。安徽安庆人。生长在北平(今北京)。北平辅仁大学肄业。抗战时期曾入桂林艺术馆研习剧艺。抗战胜利后随剧团到香港公演。1952年入永华为基本演员,先后在《拜金的人》等影片中饰要角,并曾多次任副导演。
陈萍,原名陈淑霞,台湾高雄人,女演员。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台湾女演员赴港拍三级片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品有《毒女》,《风流韵事》等。  说起来,如上世纪90年代中期舒淇、钟真等台湾女演员赴港大拍三级片的现象,最早可以追溯到30年前。那时台湾电检甚严,若然放映香港风月片,裸露画面多被剪去,如此便可稍缓在港发展的台湾艳星愧对亲友的难堪之忧。反观不少香港女演员同样因惧怕本土社会压力,不敢接拍剥衫脱戏,是以这种风头还是让给外地女星为妙。于是,70年代的香港艳星中倒有大半来自台湾,而陈萍就是其中比较有名的一位。  1972年,陈萍加盟邵氏电影公司成为基本艺员,次年即以在《毒女》(何梦华导演)和《风流韵事》(李翰祥导演)中的大胆裸戏出位,成为70年代当红的女星。  不过陈萍与邵氏签约,以出演风月片为主,公司对她演技没有过高要求,不过她主演《沙胆英》、《血芙蓉》等影片时,演技不俗,她还在部分影片中客串演出,如《扭计祖宗陈梦吉》、《香港73》等。
吴杭生,演员,代表作品为《玻璃枪的爱》《鬼马保镖贼美人》等。
姓名:沈劳 性别:男 地区:中国香港 职业:演员 主要作品有《声色犬马》《教头发威》《江湖了断》等。
王清河(英文名:Ching-Ho Wang),前香港无线及亚洲电视艺员,于1960年代初开始拍剧,曾于多部剧集中饰演多个不同角色,亦于亚洲电视演出过。其中包括《碧血青天杨家将》,《碧血青天珍珠旗》等,但绝大部分为绿叶配角。1999年,因亚视封小平上任后,实施裁员政策,王清河被迫离台,此后淡出影视圈。
芦苇,中国著名电影剧作家。1968年到农村下乡,种过地,当过民工。1971年进工厂当工人。一年后来离开工厂在家待业,开始学习画画。1976年入西安电影制片厂先当了两年炊事员,后改做绘景、美工。1987年改编《最后的疯狂》,此后陆续创作了《星塘阿芝——齐白石的故事》、《疯狂的代价》、《灯影春秋》、《九夏》、《黄河谣》、《黑风景》、《血筑》(即《秦颂》)、《桃花满天红》、《红樱桃》、《西夏路迢迢》等电影剧本,此外,还编导了电视专题片《无笔画家吴金狮》和《关中皮影》,将《永失我爱》、《一地鸡毛》、《霸王别姬》及《活着》改编成电影剧本。1995年,他执导了影片《西夏路迢迢》。  现任西部电影集团编剧、导演,中国影协理事,国家一级编剧。编剧的电影《疯狂的代价》获夏威夷电影节优秀作品奖,《黄河谣》获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霸王别姬》获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奖”、国际贡比西影评人奖、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奖,《活着》获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纽约及洛杉矶影评人最佳外语片奖,《秦颂》获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评委团特别奖,《红樱桃》获“金鸡奖”最佳影片奖。导演的电影《西夏路迢迢》获“金鸡奖”导演处女作奖、瑞士洛加诺国际电影节青年评委奖、美国圣巴巴拉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奖、土耳其国际历史电影节最佳影片大奖。其电影剧本《星塘的阿芝》获第1届夏衍电影文学剧本奖二等奖。
郝履仁出身“警官学校”,毕业后曾长期居住山东省,做过山东省政府属下的实习员,为誉称“韩青天”的军阀韩复渠站过堂;后来在香港“永华片场”任警卫,进而参予拍摄电影,银幕处男作国语文艺片《黄花闺女》(1957年3月 公映);息影作粤语文艺片《死亡塔》(1981年3月 才公映),演出80多出香港及台湾省的国语及粤语电影 。晚年居住在香港新界西贡大埔仔,喜欢饮酒及写作。郝履仁在1978年4月18日(星期二)因肺肿,于九龙伊利沙伯医院病逝,享龄66岁,遗下3位女儿,由于只有一位女儿在香港,导演李翰祥负责办理后事,遗体移至世界殡仪馆;1978年4月23日(星期日)下午1时出殡;遗体在1978年4月23日(星期日)移交歌连臣角火葬场火化。 郝履仁的电视遗作是香港电台的《狮子山下》之“帮帮忙”,郝履仁饰演一位孤苦无依的退休艺人,与一群狗为伴,后来认识小乞丐(童星陈宝祥饰演),两人相依为命。1978年6月28日(星期三)晚上9时在香港佳艺电视播放。
王憾尘是香港男演员,代表作品为《教头发威》、《江湖了断》等
辛树华,中国香港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活跃在港台的影星,代表作天龙八部。
金鑫,1952年3月1日出生于上海市。1977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同年分配到上海人民艺术剧院任话剧演员。1981年她在故事片《路漫漫》中饰演主要角色“朱华”,该片获1981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他被评为1981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最佳男演员。此后他在故事片《布谷催春》、《风吹唢呐声》、《北国红豆》、《老板哥与电妹子》、《超国界行动》、《死亡地带》以及《暂缓逮捕》等片中扮演男主角,其中《布谷催春》和《老板哥与电妹子》分别荣获1982年和1984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  另外,他在电视剧《雪城》中饰主要角色王志刚,《荒岛琴声》中饰主角罗刚,《马本斋传奇》中饰主角马本斋,《人生在世》中饰主角中志星等等。最新作品是2005年他在《神舟》中饰演的航天员大队长岳武侯。
雷达,香港老演员,真正的钻石级配角,经常饰演一些慈祥的老爷爷和鬼,最让人熟悉的就是雷达老爷爷在《山村老尸》中饰演的李强爷爷一角色。
徐忠信是香港武打演员及武术指导,1960年代入行,1970年代开始长期在香港无线电视剧集和电影作品中担任武术指导工作至今。除从事武指工作外,徐忠信亦曾多次在电视剧及电影中演出,主要演绎黑社会大佬、武林高手等类型的角色。
陈国权(1937年— ),指挥家、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客家人,祖籍广西陆川,武汉音乐学院教授。曾任湖北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武汉市政协第七、八、九届委员。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合唱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合唱协会理论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并担任武汉星海合唱团,武汉教师合唱团,武汉歌舞剧院武汉之声合唱团首席指挥。
张石庵(1904—1939),原名张培华,长清县城关镇徐家洼村人。
吕红 2006 - 至今: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所 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 - 2006年: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所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9 - 2001年: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所博士后1997 - 1999年: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博士后,1997年俄罗斯科学院获得生物学Ph D学位。
冯明,是一名电视演员,代表作有碧血金钗。
冯敬文(英语:Ging Man Fung)又名冯竞文,香港演员。电影人生涯长达53年,1937年香港南洋电影公司的《少妇的疯狂》为他的第一部参演的电影。直至1990年冯敬文参演了无数电影为香港电影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在电影人生涯期间也参与制作了许多电影,冯敬文是香港粤语流派电影的重要人物。
钱似莺,中国第一代武打女星、香港著名演员。一生拍摄了20余部武侠片,21岁时因主演杨小仲执导的《江南女侠》而成名,后被称为“中国第一女侠”。代表作另有《红姑娘》、《南华梦》、《花样年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