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月亮太阳2演员表

导演:易文
日期:1961-12-30
热度:5

徐坚白与苏亚南赴前线参战,南为献身祖国,拒绝白求婚。白遭炮火炸伤,幸得当上战地护士的朱兰悉心救治。兰知白另有所爱,讹称与他人结婚离开白。白于劳军晚会上重遇旧爱马秋明,但因心有所属,无奈辜负佳人,战后,失去一腿的南往找兰,结识了明,三人成为好友,惜兰已病入膏肓,最后郁郁而终。白花了八年时间,终在香港找到南,南却自惭形秽,不辞而别;而明亦心如止水当上修女,剩下白黯然神伤。

导演(1)
演员(9)
尤敏(1936年8月19日-1996年12月29日),出生于香港,祖籍广东花县毕村,中国香港电影女演员。1952年,出演了个人首部电影作品《玉女怀春》。1954年,其主演的《人鬼恋》获得东南亚电影节“最美的电影”奖。1959年,其主演电影《玉女私情》上映,并凭借该片获得第6届亚洲影展最佳女主角奖。1960年,凭借电影《家有喜事》中杜蕙芳一角蝉联第7届亚洲影展最佳女主角奖。1961年,尤敏因《香港之夜》成为日本最受欢迎的外国女明星,被日本新闻界封为香港之珍珠。 1962年,尤敏凭借电影《星星月亮太阳》中朱兰一角获得第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1996年12月29日,尤敏因心脏衰竭病逝香港港安医院,享年六十岁。
1952年,入“泰山影业公司”训练班学习。从影后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恋春曲》里,就展露了优秀的演技和歌舞方面的才华。此后,又参加了《再春花》、《雪里红》、《珊瑚》、《千面女郎》等影片的拍摄。  1954年,与克拉克·盖博共同演出《江湖客》一片。1956年,主演的《玉凤》一片,在泰国、新加坡上映时,受到狂热的欢迎,从此名声大噪,成为港澳和东南亚广大观众所熟悉和喜爱的女星。 后主演的影片有《曼波女郎》、《金凤凰》、《香车美人》、《青春儿女》、《人面桃花》等。  50年代末,曾应美国国家NBC电视台的邀请,前往好菜坞与著名女歌星丹娜肖一起,作彩色电视演出,成为第一个在美国电视台进行表演的中国电影演员。演出时,全美百分之四十四的电视机,都收看她与丹娜肖主演的节目,获收视率第一名。1961年,美国的Capito唱片公司,出了一张长行唱片,选取了葛兰唱的十一支歌曲,取名为“葛兰之歌”。同年,在香港商业电台听众点唱中外流行歌曲节目中,葛兰唱了她主演的《野玫瑰之恋》一片的插曲《蝴蝶夫人》,获得了冠军。婚后又拍摄了《教我如何不想她》、《京华春梦》、《宝莲灯》等影片。1980年5月,曾来北京参加了中国电影家协会举办的影人联欢会。
原名王玖玲,英文名Julie,湖北漢口人,外型冷艷高挑, 人稱「長腿姐姐」或「睡美人」。  葉楓幾經挫折方能得償心願投身電影,1957年正式從影, 加入「國際電影懋業有限公司」(簡稱「電懋」)為基本演員, 第一部作品是《四千金》(1957)。其後演出過《桃花運》(1959)、 《歌迷小姐》(1959)、《空中小姐》(1959)、《蘭閨風雲》 (即《四千金》續集)(1959)、《長腿姐姐》(1960)、《睡美人》(1960 )、 《星星、月亮、太陽》上、下集(1961)、《桃李爭春》(1962)、 《山歌戀》(1964)、《一曲難忘》(1964)等著名電影。 其中《四千金》、《歌迷小姐》、《桃李爭春》及《一曲難忘》 的部份歌曲均由葉楓親自主唱,最著名的是《我有個好家庭》 (《歌迷小姐》插曲)。  葉楓身材高大,外表冷艷,輪廓分明,故此多數飾演個性獨立、 爽朗不羈的角色,其中以《四千金》的二姊和《星星、月亮、太陽》的亞南 (「太陽」)最為觀眾熟悉。《四千金》的二姊豪邁不羈,屢次奪去大姊的男友, 被父親責罵時竟然反唇相稽,說道:「玩玩有何不可?」老父頓時語塞。 《星星.月亮.太陽》的亞南則是因為反對盲婚啞嫁而離家出走的華僑小姐, 熱情爽朗,進取獨立,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葉楓演罷《春蠶》(1969)後逐漸淡出影壇,近年移居美國。
张扬(张杨),男,北京人,1988年于广州中山大学中文系毕业,再转往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1992年毕业,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任导演。是一位难得的能在艺术和商业之间取得平衡的年轻导演。处女作《爱情麻辣烫》令他异军突起。《洗澡》在多伦多等国际电影节上不仅大受评论界和观众欢迎,而且获得了众多奖项,令人对他刮目相看。《昨天》参加威尼斯电影节角逐,受到好评,在第四届曼谷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最佳影片“金翼奖”,是他兼顾艺术家勇气和商业卖点的成功...
王莱(1926年-2016年9月28日),原名王德兰,祖籍山东,1926年在北京出生。王莱高中毕业后参演过话剧,至1951年在上海开始拍电影,第一部作品是《神龛记》。1953年应邀到香港演出《美男子》,从此移居香港,演出过《春天不是读书天》、《长巷》、《渔歌》等多部电影。成为20世纪中后期国语片首屈一指的配角演员。演出过的角色不计其数,正邪相兼,风格多样,被影迷封为“千面女星”。2016年9月28日,王莱因病逝世,享年89岁。
吴家骧(1919年7月7日-1993年3月20日),香港男演员、导演、编剧,曾获第4届金马奖最佳男配角。  吴家骧生于北京,在湖北汉口长大,曾就读汉口市立高级职业学校纺织科。1937年,他与后来成为作家的吴若组织“雷雨剧社”、“骆驼文艺社”,于湖北各乡镇巡回演出、演讲,宣扬抗战,而后他毅然弃学从军。之后他在重庆与剧团取得联系,并加入中国电影制片厂。1941年袁丛美奉命导演抗日片《日本间谍》,吴家骧身兼演员、道具负责人。  1945年底吴家骧赴港,在永华等多家公司拍片,并于1949年起兼任副导演。1957年9月,吴家骧加入电懋,演出之外,还执导了第一部作品《人之初》。1965年他转投邵氏,导演《千面大盗》等片,还于1966年以《金玉奴》夺得金马奖最佳男配角。  1980年,吴家骧赴台湾,签入中视,成为电视演员。1993年3月20日,吴家骧病逝香港,据称他晚年经济拮据,遗下妻子与尚在澳洲念书的儿子,后事处理都成问题。
张石庵(1904—1939),原名张培华,长清县城关镇徐家洼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