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子午线演员表

导演:冯小宁
日期:1990-01-01
热度:7

1990年11月,一个年迈的身影沿长城向西攀援。她小时停下来眺掣群山,像在寻找什么。她就是当年的年轻护士。她似乎看到当年的自己抬着担架行进的身影……1942年11月,就在这长城上,13名爱旧青年在一场行块对饥枪的尢望的搏斗中倒下,仅一个护士生还。

导演(1)
冯小宁,中国内地著名电影人,所有作品都是编剧、导演、摄影、特技、剪接、制片人兼于一身,成为中国电影的一个奇特现象。他20年中创作了一批享誉海内外的优秀作品。犹以大气恢宏、视角独特、激情感人著称,同时坚持承载着文化思想的内涵。1978年,冯小宁考入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与张艺谋等共为同学,成为中国电影一代精英之一。198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现为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导演。1990年冯小宁开始涉入电影编导工作,先后推出两部引起争议的影片《战争子午线》和《大气层消失》。1998年的《黄河绝恋》和2001年《紫日》都继承了冯小宁一贯的作风,创意恢宏,气势磅礴,场面壮观,风光瑰丽,制作精良,成为了战争片中充满传奇与悲壮色彩的佳作。
演员(5)
沈丹萍,1960年2月19日出生于南京,中国内地女演员。1978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1979年,进入电影学院的第二年,沈丹萍便登上了银幕,在电影《百合花》中饰演新媳妇。1980年,她在峨眉电影制片厂的影片《被爱情遗忘的角落》中扮演女主角,农村姑娘挖煤妹。1981年,主演影片《夜上海》,饰演三十年代歌星“金嗓子”周璇。1982年,电影学院毕业后,沈丹萍被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1994年,主演电影《留村察看》,荣获第18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殊荣。2006年,主演电视剧《凤凰起舞》,扮演了一直默默支持村支书改革的女主角齐玉凤。2011年4月,沈丹萍与马苏等联合主演的女性情感励志剧《女人如花》登陆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第一情感剧场。6月,在电视剧《刑警博客》中客串演出。2018年8月18日,荣获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十大优秀爱情电影金玫瑰杯女主角。
富大龙,男,1976年出生,北京人,满族,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毕业。出生在一个普通工人的家庭里,从小受到家庭的严格教育,上学后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和优秀队员,  1985年8岁时第一次接触电影,拍电影《中彩》;继而在获\"童牛奖\"的《少年彭德怀》中担任男主角。此片获1986年第六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儿童片奖”、1987年第二届中国电影童牛奖“优秀故事片奖”;本人获1987年第二届中国电影童牛奖“优秀表演奖”。1998年以全班总成绩第一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而奠定着他迈上银幕的重要基石,则是家庭给予他的广泛的兴趣爱好的引导和支持,使他成为武术迷和京戏迷。  也许是一种\"缘\"。十年前,大龙在东北一次电影节上有幸结识了导演冯小宁,在旅顺炮台,冯小宁用一张照片将大龙牢牢刻在了心中,仅说了一句:以后可能找你。数月后,由冯小宁执导的影片《战争子午线》开镜,大龙成为了该片的男主角\"老兵\"。后来,据冯导说,此时他已经开始构思《紫日》。  大龙在电影学院学习期间,冯小宁无论多忙,总是抽空去学院看大龙,问学业、问生活,进行一些只有冯导自己心中明白含义的谈话。当《紫日》进入筹备期,冯小宁导演又再一次找到大龙,谨慎而又果断地对他说:去农村生活,越偏僻越好,就当你自己是一个河北农民。并说:直到影片开机,我仍旧有发现比你更合适的人选的可能性。当一个多月后富大龙在河北一个小村庄的农户家里见到突然前来接他的冯小宁导演时,从导演的笑容里大龙意识到:他向着《紫日》的男主角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紫日》将一个普普通通的河北农民的命运同一场牵动了地球人类的正义与非正义的战争联系在了一起;《紫日》也圆了一个普普通通的青年演员同一代名导携手电影艺术殿堂的梦!本片获2001年第二十一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第九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国影片《天狗》获得评委会大奖。
江韵辉,1925年9月出生,湖北襄樊人。著名戏剧电影艺术家章泯爱人(原为其学生,后为夫人,1950年结合)。幼时在襄樊读小学。1938年到四川,先后就读于重庆抗战儿童保育院和重庆育才学校戏剧组。1941年赴香港,在旅港剧人协会任演员,参演《雾重庆》、《马门教授》、《北京人》等话剧。翌年转赴广东省东江游击区。1943年再入重庆育才学校,习绘画。1945年在昆明参加抗敌演剧第五队,参加过《黄河大合唱》等节目演出。1946年加入建国剧社,后入南洋影业公司任演员,参演影片《恋爱之道》、《静静的嘉陵江》等。  解放后回北京,1950年参加“中苏摄影队”《解放了的中国》摄制组任俄语翻译。1951年至1956年,在中央电影局艺术委员会编译室任俄文翻译。译有:《苏联戏剧大师论演员艺术》、《创造鲜明的典型性格》、《苏联演剧的道路》、《形象的创作》、《谈谈演员》、《形象的诞生》、《生动与质朴》、《令人难忘的角色》、《创作的源泉》、《简论化装》、《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创作遗产讨论集》等专著。1957年后在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任教,先后任教员、讲师、副教授、教授、系副主任等职。1979年以来,参演过《樱》、《苗苗》《沙鸥》、《琴思》、《我,你,他》、《九月》、《死神与少女》、《战争子午线》等影片以及电视剧《继母》、《马拉松婚礼》、《西厢记》等电视剧。1987年退休后,聘为北师大继续教育学院影视艺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