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游击队(视障解说版)演员表

导演:赵明
日期:1956-01-01
热度:5

抗日战争时期,鲁南临城、枣庄一带的铁路线上活跃着一支游击队,队员在大队长刘洪、政委李正的领导组织下,配合主力部队给予了日军沉重的打击,被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为“飞虎队”。  日军想法设法偷袭“飞虎队”,终使刘洪受伤,但刘洪因此得以被寡妇芳林嫂照料,成就一对爱人。刘洪伤愈后,配合李正指挥作战,大败日军。恼羞成怒的日军欲以肆意杀戮之法激怒刘洪,刘洪中计,准备在微山湖与日军展开正面交锋,幸得李正及时劝阻,“飞虎队”力量才得以保全。修整后的“飞虎队”将沿线日军悉数歼灭,但芳林嫂却在执行侦察任务时被捕。

导演(1)
赵明,中国电影、话剧导演,教育家。对中国的电影教育事业作出过重大贡献,代表作有《三毛流浪记》。  1934年参加左翼剧联,曾担任过剧团的舞台美术设计。1936年入上海明星影片公司任美工助理。1937年参加上海救亡演剧四队。1938年入抗敌演剧二队。1947年在国泰、昆仑等影业公司任特约副导演、导演。1949年与严恭合作导演《三毛流浪记》。1950年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1960年任上海电影专科学校副校长兼导演系主任。1964年在天马电影制片厂导演《年青的一代》。同年任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教授。曾任中国影协第三、四届理事。
演员(4)
邓楠,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演员,曾在《北国江南》《六十年代第一春》《铁道游击队》《51号兵站》等片中扮演重要角色,文革中遭到批斗和毒打,1968年12月24日投河身亡。
冯奇(1924年-2015年4月13日)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2015年4月13日,冯奇去世。2005年8月,冯奇被授予第10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金凤凰奖)“特别荣誉奖”。
冯笑,上海电影制片厂二级演员。1932年12月出生,山东人。1948年在济南华东大学预科学习一年余。
秦怡,1938年上海中华职业学校肄业后去武汉参加抗日宣传活动。同年至重庆,入中国电影制片厂任实习演员,在影片《好丈夫》中扮演角色,后相继参加中国万岁剧 团、中华剧艺社等话剧团体,在重庆 、成都等地演出《大地回春》、《钦差大臣》、《茶花女》、《天国春秋 》、《桃花扇》、《清明前后》等二十余部话剧。抗日胜利后回上海,作 为“ 特约演员” 参加拍摄《忠义 之家》、《无名氏》、《遥远的爱》 、《母亲》等影片。  建国后历任上海 电影制片厂演员、上影演员剧团副团长。是中国影协第二至五届理事、全国文联委员和全国政协委员。  秦怡1922年1月31日生于上海的一个封建大家庭,自幼就对文艺产生浓厚的兴趣,还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读商科的时候,秦怡就曾参加话剧《放下你的鞭子》的演出。不久她离开自己封建的家庭,参加“中万”剧团。  1938年,秦怡来到重庆进入中国电影制片厂当实习演员,在此期间,演过话剧《中国万岁》、《正在想》和电影《保家乡》、《好丈夫》。  1941年秦怡离开中国电影制片厂,进入中华剧艺社,成为该社演员。在长时间的话剧舞台实践中,秦怡的演技不断进步,在话剧《草木皆兵》、《离离草》、《桃花扇》、《戏剧春秋》、《结婚进行曲》等都有出色的表演,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演员之一。当时与白杨、舒绣文、张瑞芳一起被称为抗战大后方重庆影剧舞台上的“四大名旦”。  1947年秦怡在上海走上了大银幕,参加了电影《忠义之家》、《母亲》、《无名氏》等片的拍摄。由陈鲤庭编导的《遥远的爱》成为她的成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