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的斗争演员表

导演:高衡
日期:2011-01-01
热度:6

中国战争史诗电影

导演(1)
演员(17)
康泰,中国电影演员。1944年于北京第四中学毕业,后入北京影艺学院。1945年入华北电影公司。抗战胜利后在北京业余剧社和戏剧宣传队三十队任演员。1947年起任上海国泰影业公司演员,曾主演《玫瑰多刺》等影片。  1952年后任上海联合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 这时候,他步入艺术创作的黄金时段。1954年在《渡江侦察记》中扮演侦察员周长喜。在体验生活中,深入海岛连队,摸爬滚打,观察体验,使其塑造的形象,栩栩如生,以后相继参加了《李时珍》、《凤凰之歌》、《海魂》、《钢人铁马》、《小康人家》等影片的拍摄。  1959年,他在影片《青春之歌》中饰演革命青年卢嘉川的形象,他翻阅大量历史资料,分析情节,人物发生的时代特征,对人物的内心世界加以细致的研究,真可谓将角色内心与外在研究了一个透彻,把握准人物性格特征的基调,从而使这个进步学生运动领导者的形象跃然于银幕。影片上映后,深得观众和同行的一致好评。  60年代他先后参加了《摩雅傣》、《红日》等影片的拍摄,成功地塑造了两个不同人物形象。在《红日》中出任的团政委很好表达了银幕儒将风彩。  70年代在《第二个春天》、《江水滔滔》等影片中扮演角色。1979年主演影片《苦难的心》(获文化部优秀影片奖)。1981年主演影片《第二次握手》。1982年在《特殊身份的警察》中饰演李渊风。曾于1980年获得第二届电影小百花奖优秀男主角奖。  康泰为人随和多才多艺,他除拍摄电影外,因其嗓子宏亮,音色浑厚,曾为《伊万雷帝》、《解放》、《罗马大战》等译制片配音。他还擅长歌唱,经常参加演出,备受群众欢迎。  康泰在1985年1月21日在广州拍完影片《公寓》最后一个镜头,于次日凌晨心脏病突发,猝然去世,享年55岁。
齐衡原名齐梦非,原籍山东招远,1912年生于辽宁沈阳,著名电影演员。  幼年时期,生活在日军统治之下,不堪忍受屈辱。在中学读书时,因日本学生每每嘲弄侮辱中国学生,校方却从中加以袒护,他不堪忍受屈辱,愤而退学。  九一八事变后,考入上海大夏大学。越一年,因经济窘迫而辍学,旋觅得家庭教师一职,勉为糊口。后加入上海中国艺术供应社和济南山东省剧团任演员,参加了《父归》、《大刀王五》等具有反帝反封建意义的演出活动。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奔赴后方,先后在西安、成都等地\"旅行\"剧团、\"中电\"剧团担任基本演员,宣传抗日救亡,并在《金小玉》、《结婚进行曲》、《寄生草》、《雷雨》、《日出》等话剧中饰演重要角色。 抗日战争胜利后,他随中电三厂赴北平。1946年11月,他参加了沈浮编导的影片《圣城记》的拍摄,这是他走上电影生涯的开始。而后,他又在影片《白山黑水血溅红》和《大团圆》中饰演重要角色。 1948年,在影片《万家灯火》中饰演贸易公司经理钱剑如。他没有从外形上来加以丑化,而是着眼于揭露其灵魂的卑鄙,从而受到广大观众的赞许。  解放初期,他加入南京文工团,热情地参加了大型话剧《李闯王》的演出,后进入上海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先后在《团结起来到明天》、《胜利重逢》、《渡江侦察记》、《为了和平》、《秋翁遇仙记》、《钢铁世家》、《金沙江畔》、《燎原》等影片中扮演了各种不同性格的角色。他在《渡江侦察记》中扮演的老侦察员吴老贵,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最后英勇地献出自己生命的动人形象。  1957年获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个人一等奖。 齐衡对自己演戏的要求,不论是主角,还是配角,他都一丝不苟,全神贯注。他不事浮华,力戒造作,为追求形似和神似的统一,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他于1972年去世。
石联星,中国女演员。1945年赴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延安电影制片厂工作。1949年,入东北电影制片厂主演《赵一曼》,一举成名,获卡罗维发利电影节女演员奖。后转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任教。1959年起,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导演。
项堃(1915年—2009年2月15日),原名王象坤,原籍山东德州,出生于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中国内地演员,毕业于山东济南师范学校艺术体育科。1936年,出演个人首部话剧《镀金》,这是他第一次登上舞台。1942年,出演个人首部电影《青年中国》。1947年,主演战争电影《白山黑水血溅红》。1951年,在革命电影《上饶集中营》中饰演国民党军官张超。1955年,主演剧情电影《湖上的斗争》。1957年,主演剧情电影《情长谊深》。1963年,主演剧情电影《停战以后》。1965年,在革命电影《烈火中永生》中饰演徐鹏飞。1974年,在战争电影《南征北战》中饰演张军长。1978年,主演革命电影《大河奔流》。1982年,主演剧情电影《佩剑将军》。1985年,出演剧情电影《奇迹的再现》。1991年,被评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同年,项堃获得第3届金凤凰奖特别荣誉奖。2005年,被国家人事部和国家广电总局批授予了“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荣誉称号。2009年2月15日17时45分,项堃因心脏病突发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2月27日上午9时,项堃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东厅告别室举行。
钱千里,1915年生于江苏南通。1935年,钱千里参加上海业余剧人协会,次年加入上海明星影片公司任演员。 他与赵丹、顾而已、朱今明是同乡,4人亲如兄弟一起投身影坛。钱千里一生拍片50多部,其中有《马路天使》、《十字街头》、《小二黑》、《李时珍》等,执导过《青山恋》、《枯木逢春》、《孙安动本》、《山城雪》等。钱老身为演员,始终为自己的挚友赵丹当配角;身为导演,始终给大师郑君里当副手。生前,钱老常自嘲,“我这个人就是跑龙套的命。”可他的每一个角色、每一部作品,如今看来都熠熠生辉。  当年参与拍摄《马路天使》的主要演职人员中,钱千里是最高寿的。钱老生前曾回忆,他与好朋友袁牧之、魏鹤龄、郑君里、聂耳、赵丹志同道合,常相聚聊天,“这个剧本是怎么来的呢,因为我们常常晚上拍夜戏,有时会在街摊上吃吃年糕、吃吃面,这时候就常看到卖唱的底层市民,就开始注意这些人物的生活怎么样,可不可以构成一个剧本,大家你一句他一句,没多久袁牧之就写出一个故事来。”  钱千里2009年荣获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荣誉奖,本定于8月6日在山东青岛颁奖,老人本计划亲自前往领奖。遗憾的是,钱老于7月31日晚8点25分在上海去世,享年95岁。  钱千里一生坎坷,屡经风浪。他曾在文革中被打得死去活来,一夜间脱发无数,人称钱千里“鬼剃头”。可最终逢凶化吉、转危为安。老人自言:大难不死,享尽后福。钱千里进入电影圈的时候中国电影还是默片。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1930年在上海诞生,直至1936年,无声片的大批量商业制作方告结束。  钱千里生活节俭。患上肺癌的老人并不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家里人一直瞒着他。躺在病床上的钱千里,牙已掉光,说话含混不清,但仍反复念叨,“我怎么办啊,我老了,我看病要花国家的钱,我不忍心。我看病要花子女的钱,我不忍心啊。”
凌云,为台语电影著名演员,后曾赴港发展,今已息影。凌云中学毕业后于1957年以龙松之艺名投考玉峰影业公司演员训练班,拍摄多部台语电影。如1959年与训练班同学张美瑶合演之《阿三哥出马》、《叹烟花》、《错恋》等,亦曾演出《龙山寺之恋》及《宜室宜家》等片。  1964年在导演潘垒推介下与香港邵氏电影公司签约为基本演员,并改名为凌云。在演出秦剑导演之《痴情泪》后以冷峻小生形象走红,除文艺片外亦参与诸多武侠电影。1977年与邵氏约满之后接拍其他公司的电影,并于1981年执导电影《英雄对英雄》。
1942年,在上海加入艺光剧团和苦干剧团任演员。1947年后,在文华影业公司出演《母与子》,《小城之春》等影片。此后他相继在《夜店》,《我这一辈子》,《关连长》等一系列影片中出演重要角色,获得成功。建国后,入上海电影制片厂任译制片演员,曾获得翻译片最高奖金。此后,他还分别在湖南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担任演员。其出演的重要影片有:《渡江侦察记》,《女篮五号》,《南海的早晨》等。
王静安,1922年生于成都。9岁开始学医,先后师从廖里癸、李辉儒等12位蜀中名中医。1956年6月到成都市中医医院工作。
于冲,男,1955年4月生,山东胶州人,1973年1月参加工作,197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现任政协山东省委员会提案委员会主任。
茂路,男,北京人, 中国电影演员,1914年4月22生。中学肄业后在津浦、湘桂铁路工作。茂路因病于1999年3月21日逝世。主要作品有演出《红楼梦》、《秋海棠》等话剧。
上海电影制片厂老演员。原名严恒瑜(1920年-2012年5月19日),1920年出生,江苏南京人,毕业于上海培成女中。1940年起在上海中国旅行剧团、上海剧艺社、天风剧团任演员,演出多部话剧。1943年曾在中联摄制的影片《千金怨》中扮演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