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决战之平津战役演员表

导演:李俊,韦廉,杨光远,景慕逵,翟俊杰,蔡继渭,李仁堂,朱建民,石伟,刘德珠,窦向阳
日期:1992-01-01
热度:5

20世纪40年代末,中华民族迎来了决定命运的重要时刻。国共两党的抗争进入攻坚阶段,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后,蒋介石受到极大触动,意图撤回华北六十万国军进入淮海,构筑一条坚固的江淮防线。在此危急关头,毛泽东主席在西柏坡发出指令,授意林彪率领东北野战军秘密跨越长城,会同聂荣臻的华北野战军发起平津战役,分割傅作义军团以作各个歼灭。傅作义一面婉拒美国势力入主华北的请求,一面说服总统打消军队南撤的念头,顺利在华北取得空前的权力。谁知在此期间,解放军已悄悄完成对平津的包围。傅作义感到大势已去,决定通过身为共产党员的女儿傅冬菊与解放军和谈。

导演(11)
1998年15岁的他在李光模导演的《那年春天》中扮演了安圣基的儿子,1999年又亮相了李秉宪、全度妍主演的《记忆中的风琴》。2004年《孟父三迁之教》中李俊扮演了被父亲(曹在显饰)保护过度的儿子,以成人演员、成熟演技的姿态回到大家面前。
景慕逵,著名导演。1931年1月5日生,山东历城人。1945年参加八路军,曾任宣传队员、文工团队长、区队长、戏剧大队长。1954年入八一电影制片厂任演员。曾在《怒海轻骑》、《黑山阻击战》等影片中扮演角色。  1974年起任导演,1976年与张勇手合作拍摄电影《南海风云》。1978年与王风合作拍摄《峥嵘岁月》。1980年独立导演《花枝俏》,以自卫还击越南战争为背景,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描写了一名新战士的成长和越南姑娘、中国军人之间的纯洁爱情,本片获文化部1980年优秀影片奖。1982年导演《天山行》,反响热烈,好评如潮。1985年导演《索伦河谷的枪声》,描写了新时期军营生活的内容,通过某连队尊重知识,尊敬战士的经过,成为连队建设的典型。本片荣获广电部1985年优秀影片奖,第二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  1988年与郝光合作导演《巍巍昆仑(上下)》,以延安保卫战为背景,全国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守转入战略反攻的历史性大转折。是决定中国命运和前途的大决战前奏曲。本片获广电部1988年优秀影片奖,1990年第十三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1990—1991年任《大决战·淮海战役(上下)》导演之一,以大手笔真切地再现了解放战争史上著名的淮海战役的整体风貌和恢宏气势。显示出导演对战争题材影片的把握和创作能力,全方面立体化地描写大战争场面的才能和丰富的经验。该片获电影金鸡、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参与作品  黑山阻击战 (1958) .... 作战处长 怒海轻骑 (1955) .... 董参谋  制作电影  索伦河谷的枪声 (1985) .... 导演 大决战第3部——平津战役 (1992) .... 导演 骆驼草 (1983) .... 导演 天山行 (1982) .... 导演 花枝俏 (1980) .... 导演 巍巍昆仑 (1988) .... 导演 十月的胜利 (1977) .... 导演 峥嵘岁月 (1979) .... 导演 南海风云 (1976) .... 导演 野火春风斗古城 (1963) .... 副导演 红珊瑚 (1961) .... 副导演 奇袭 (1960) .... 副导演 三八线上 (1960) .... 副导演 哥俩好 (1962) .... 副导演 海鹰 (1959) .... 副导演 赤峰号 (1959) .... 副导演
翟俊杰:1941年9月生,河南开封人,八一电影制片厂文学部主任。  1959年从开封考入西藏文工团当演员;1963年从西藏军区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表演系;毕业后入《解放军报》社当编辑,1976年调到八一电影制片厂任文学部编剧;1982年进北京电影学院编导进修班学习。开始了电影艺术之路的艰难跋涉。  1986年翟俊杰执导了影片《血战台儿庄》,这是国内第一部首次表现国民党军队正面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影片,影片采用纪实风格,强调在纪实的风格中塑造出血肉兼备的人物,逼真而充分地表现出战争的惨烈,残酷和抗战军士不愿做亡国奴,誓与入侵者血战到底的气概,是一次战争影片艺术上的突破,翟俊杰在影片中还扮演了壮烈殉国的川军战将王铭章。  《血战台儿庄》成为翟俊杰成功的起点,1988年,他编、导并出演了反映四川省攀枝花钢铁基地建设的影片《共和国不会忘记》。  1989年,中国电影史上有史以来最大的摄制组——《大决战》摄制组,在八一电影制片厂成立,翟俊杰奉命担任第五摄制组——国民党统帅部的导演,他认为,真实地表现出决战之际国民党统帅部的情景特别是蒋介石的形象是他这个摄制组的主要任务,为此,他负出了艰辛的工作。影片公映后,国民党统帅部特别是蒋介石的形象刻划得到了专家和观众的好评,这部影片的成功再次证明了翟俊杰卓越的艺术功力;后又拍摄了《金沙水拍》、《长征》等电影和电视连续剧《赵丹》等。  翟俊杰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他是中国电影基金会副会长、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中国夏衍电影文学学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2005年12月,获国家人事部和广电总局授予的“国家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荣誉称号。  翟俊杰创作拍摄或创作发表的电影剧本有《望海寺之梦》(合作)、《风雨人杰》等。与人联合编导了电视剧《深深的爱》;创作上演的话剧剧本有《台湾儿女》等,发表散文、报告文学、理论文章数十篇,出版了散文集《艺术的翅膀在古城起飞》。
李仁堂 (1930-2002)演员,山东诸城人,生于吉林抚松。1949年从北京通州潞河中学参加了热河省文工团任协理员、演员,演出秧歌剧、二人转等民间戏曲,后随文工团改为话剧团,出演了《风暴》、《以革命的名义》、《雷雨》等20出剧目。1956年主演的话剧《青松岭》搬上银幕,从此开始银幕生涯。1974年以后相继主演了《创业》、《十月的风云》、《泪痕》、《元帅之死》等影片,并因《泪痕》获得“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1975年,调入河北省话剧团,1980年调至北影厂演员剧团,其后主演的影片有《子夜》、《焦裕禄》、《被告山杠爷》(获1994年“华表奖”最佳男主角奖)及多部电视剧。李仁堂善于塑造工农和老干部的形象,其表演以本色为主,同时有着深厚的演技功底。
演员(21)
古月(1937~2005),古月原名胡诗学,其姓氏拆开来为古月。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1937年出生于湖北汉口。1949年参军,1978年被叶剑英元帅亲自圈定为演毛泽东的特型演员。  从影二十七年间,古月已在87部影视作品中出演了毛泽东。2001年3月1日,中央军委为专业技术三级以上的文职干部佩将官金色帽饰带,扛将官柏枝,并配备工作用车。由此古月成为“文职将军”之一。作为中国最形似毛泽东的特型演员,古月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演主席是我终身的任务,我会一直演下去。现在我最想演一些鲜为人知的老年毛主席的形象,包括文革那段时间。因为这段历史不能空白,我们要对后代负责。”  2005年,古月在广西临桂县参加“中国电影百年走近临桂暨临桂县影视之家基地破土动工奠基仪式”期间,因突发心肌梗塞抢救无效,于7月2日23时09分在广东三水人民医院去世,享年68岁。以前从未有过心脏不适症状。
中国电影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1949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生从事部队文艺工作。历任文工团员、总政治部话剧团演员。1978年在影片《大渡河》中首次饰演蒋介石。1979年起任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专饰蒋介石。他因在《血战台儿庄》和《大决战》中出色的表现,获电影表演艺术学会的学会奖,后者获八一厂小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2001年,赵恒多因癌症病逝于北京。
李定保(1930--2006)1955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1955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 他创造形象的特点是基本功好,有分量,有深度,有力度,沉着而大胆,把揭示人的本质放在首位,追求创作形象要有“理想范本”。他兢兢业业地对待每一个角色,找出他们的不同特点,做到人各有貌。在电影《平津战役》中饰演傅作义,这样一个处境复杂、内心矛盾重重的人物,他更加下功夫,为此受到各方专家的一致好评,获总政治部颁发的艺术特别贡献奖、金鸡奖特别奖,时任国家主席的老革命家杨尚昆特别表扬他“傅作义演得好“。  2006年5月21日因肺癌医治无效而病逝。
苏 林,(1937——2005)广西话剧团原团长、国家一级演员。他曾经在10多部影片和数十部电视剧中成功塑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周恩来形象。  影片《北斗》、《大决战》、《七七事变》、《四渡赤水》、《巍巍昆仑》、《百色起义》均获国家优秀影片。其中《巍巍昆仑》、《大决战》获金鸡奖、百花奖,他个人获中央军委总政治部艺术贡献奖。他参加演出的电视连续剧《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杨虎城》、《梅兰芳》获飞天奖。2005年12月1日凌晨3时在广西南宁突发心肌梗塞,抢救无效去世。  主要电影作品  西安电影制片厂《北斗》饰周副主席  八一电影制片厂《四渡赤水》饰周恩来  八一电影制片厂《巍巍昆仑》饰周恩来  八一电影制片厂《大决战》饰周恩来  长春电影制片厂《七七事变》饰周恩来  广西电影制片厂《百色起义》饰周恩来  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彝海结盟》饰周恩来  潇湘电影制片厂《毛泽东与斯诺》饰周恩来  主要电视作品  《蓝色三环》饰周恩来  《北平和谈》饰周恩来  《突出重围》饰高副师长
电影  《绿海天涯》上海电影制片厂 饰老张 《南昌起义》上海电影制片厂 饰朱德   《大渡河》长春电影制片厂 饰老船工、朱德   《四渡赤水》八一电影制片厂饰朱德  《朱德与史沫特莱》八一电影制片厂 饰朱德   《巍巍昆仑》八一电影制片厂 饰朱德   《彭大将军》西安电影制片厂 饰朱德   《开国大典》长春电影制片厂 饰朱德   《大决战》八一电影制片厂 饰朱德   《毛泽东和他的儿子》潇湘电...
史崇仁,男。浙江话剧团演员。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
中国电影演员,原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艺术剧院演员,现黑龙江省鸡西市文化局研究员。曾经在电影《大决战》中塑造了中国银幕上的第一个林彪元帅的正面形象。
郭法曾,国家一级演员,黑沙骆文书苑会长。国务院专家津贴获得者;河北省十佳电视工作者荣誉称号。原为河北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河北电影制片厂)导演、演员。河北影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表演学会会员。1945年出生在天津。从小喜爱民乐。1963年毕业于天津南开中学,高中毕业后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1967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学业期满时,分配到北京京剧团,不久,被赶到北京军区农场劳动。...
路希,中国电影演员,现为天津人民艺术剧院演员、国家一级演员。1944年,16岁的路希毅然走上革命之路,在冀中华北局从事地下工作,一年后返回天津做学生工作,几乎参加了平津所有的学生运动。天津解放后,路希进入团市委领导下的第三宣传队。1951年第一宣传队与第三宣传队合并成立天津人艺,路希从此进入天津人艺,成了一名话剧演员。  他经常在影视中出现,是扮演领袖的特型演员。在《开国大典》、《大决战》、《巍巍昆仑》、《重庆谈判》、《毛泽东和他的儿子》等多部影片中出演党和国家领导人任弼时。在《血溅津门》、《冯玉祥》、《啼笑因缘》、《张伯苓》等多部电视剧中扮演重要角色。  作品  电影作品  《西安事变》 饰任弼时  《巍巍昆仑》饰任弼时  《开国大典》饰任弼时  《大决战》 饰任弼时  《毛泽东和他的儿子》 饰任弼时  《大转折》饰任弼时  《徐向前-元帅的思念》饰梁培璜  《没事偷着乐》饰医院专家  《重庆谈判》饰任弼时  1982年《风雨下钟山》 饰汤恩伯  电视剧集  《血溅津门》饰袁文会  《冯玉祥》  《啼笑因缘》  《张伯苓》  话剧作品  《望天吼》饰佐藤
里坡,电影演员。曾在《回民支队》、《红日》、《林海雪原》、1994版《三国演义》中塑造了无数经典形象,他浑厚独特的声音更是家喻户晓,85版《西游记》中活灵活现的猪八戒就由他声音出演。  里坡在长达60余年的演艺生涯中,出演过几十余部影视剧,年轻时塑造了不少刚直不阿的军人形象,如《英雄岛》中饰将军、《十二次列车》中饰大校、《海鹰》中饰海军上校、《红日》中饰团长刘胜等等。但他最喜欢的角色却是电影《林海雪原》里座山雕的联络官、又坏又丑的“傻大个儿”。“傻大个儿”五大三粗外加满嘴龅牙。为了符合人物形象,化妆师给里坡装上了一排假牙,本来五官俊朗的他,马上变得奇丑无比。别人都不认得了,围着导演好奇地问:“哪儿找来这么丑的一个演员。”里坡的另一个特长是声音有特点,中央电视台当年很多优秀译制片的配音就出自他之口,包括《中途岛》、《山本五十六》等,而最为成功的经典配音作品当数85版《西游记》里的猪八戒了。步入花甲之年后,里坡创作不辍,他的老年形象反而更加深入人心,例如《三国演义》中出演董卓,《家有九凤》里的秦大爷等等。  2013年3月31日凌晨4时01分,里坡因病医治无效,在解放军301医院与世长辞,享年85岁。
吴志远,女,汉族,江苏省南京市人。1955年11月出生。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艺术学院教授,表演系教研组长。国家一级演员。宋美龄特型演员。
文亳,男,原名关蕴璋,1927年出生。满族。北京市人。民盟成员、农工民主党成员。1949年毕业于北京华北大学戏剧系。历任天津华北群众剧社、天津人民艺术剧院演员。二级演员。1949年多次为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中央领导演出歌舞剧《人民胜利万岁》。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饰有话剧《云彩霞》、《秋海棠》、《子弟兵与老百姓》二排长、《美国之音》上校霍斯顿、《战线南移》作战股长、《打虎战役》汤经理、《救急包》王科长、《红旗》王师傅、《绞刑架下的报告》斯珂利波、《阿Q正传》咸亨酒店老板、《蛇神》市文化局长、《护航》市纪检委书记,歌剧《小二黑结婚》二孔明、《刘三姐》老鞘公、《洪湖赤卫队》刘闯、《野火春风斗古城》关团长、《千万不要忘记》丁爷爷,电影故事片《神出鬼没》、《粉墨筝琶》、《深闺疑云》、《火葬》、《碧血千秋》、《山雀儿》古典文学教授、《惊魂桃花党》日本松田大佐、《重庆谈判》冈村宁次、《大决战·平津战役》张东荪,电视剧《雍正皇帝》杨介中、《三国演义》大司农桓范、《故乡的合欢树》村长哈哈叔、《梅兰芳》齐白石、《上海探戈》犯人老糊涂、《沉默夕阳》曹大夫、《岁岁重阳》常大爷等主要角色和其他角色。  导有话剧《向秀丽》、《万水千山》、《千万不要忘记》、《以革命的名义》、《儿女风尘记》等。  1985年参拍电视剧《故乡合欢树》获大众电视金鹰奖提名。1988年影片《山雀儿》获长影百花奖。1992年影片《大决战》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记一等功。
徐光明 ,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1944年5月出生于陕西延安,籍贯安徽金寨。1960年进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学习,1961年至1964年在空政文工团话剧团任演员,1979年调入八一厂演员剧团。1974年在长影故事片《长空雄鹰》中饰孟胜刚,此后陆续拍摄的影片有《两个小八路》(饰胡安)、《希望》(饰宫连才)、《小花》(饰介茂春)、《今夜星光灿烂》(饰李剑阁)、《许茂和他的女儿们》(饰郑百如)、《廖仲恺》(饰陈炯明)、《巍巍昆仑》(饰刘勘)、《中国命运的决战.》(胡宗南)、《开国领袖毛泽东》(蒋经国)、《太行山上》(饰阎锡山)《周恩来在重庆》(何应钦)等十多部,并在《李宗仁归来》、《晋中大捷》、《一天又一天》等数部电视剧中饰演重要角色。其中,影片《廖仲恺》和《巍巍昆仑》曾获政府奖。
河南开封人,河南话剧院演员,国家一级演员。江化霖说:“艺术是共同的,只要观众满意认可就行,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有真善美,同时也有假丑恶,生活中的人也是形形色色的,不管我演哪种角色,只希望向观众展示内心的善良美好,以自己的感悟展示生活中厚重的东西,让观众满意,自己就感到充实、快乐。”龙马精神——1965年 饰演 二夯   黄桥决战—— 1985年 饰演 刘玉坤   东陵大盗-第2集—— 1986年 饰演 于跃先   血战台儿庄——1986年 ...
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1958年4月出生于中国山东。1973年6月入伍,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学员队。1976年进入北京电学院表演系进修,三年中系统地学习了电影基础理论,在表演专业方面接受了全面严格的训练,其间,曾参加了多幕话剧《最后一幕》的实习演出。1979年7月毕业,返回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任影视、配音演员。从影以来陆续参演了《大漠紫禁令》(饰耿超将军)、《甜蜜的编队》(饰孙克强)、《大决战》(饰徐向前)、《晋中大捷...
吉叶墨,原名吉列尔莫·达尼诺·里瓦托。秘鲁汉学家、翻译家、演员。  1979年至1991年在中国南京大学和对外经贸大学教授西班牙语,撰写了《来自中国的报道》、《李白诗选》、《中国文化百科全书》等著作。此外,他在中国还是一位影星,出演了包括《大决战》、《重庆谈判》等25部中国电影。  2002年回到秘鲁。
智一桐,1932年12月出生于北京市,毕业于西北艺术学院戏剧系,中国内地男演员。1953年创建并加入西安话剧院任演员;1958年底创建并加入西安电影制片厂任演员,1997年退休。曾参加演出过七十部话剧,参加拍摄影视作品一百余部。
四川甘洛人。1970年中学毕业后考入部队文工团,先后做过报幕员、拉过二胡、演过歌剧、话剧,还跳过舞,1974年考进四川省人民艺术剧院任演员,1995年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1979年在《山城雪》中初次扮演邓小平,1988年因主演《百色起义》获得第10届“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一举成名,成为扮演银幕邓小平的特型演员。 ...
戈文义,男,汉族,1953年2月生。中共党员。1974年至1977年在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学习。1978年至1980年在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师资进修班学习。1977年到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任表演教师,后评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2年曾任广西电影制片厂演员训练班的表演教师。他是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会员。  撰写教材:《再现普通人的内心世界》、《电影表演艺术的思索》、《剧本解析》、 《人物形象的性格化》等。  排演教学剧目:《北京人》、《雷雨》、《求婚》、《蠢货》、《玩偶之家》、《原野》、《群鬼》、《情感操练》、《热线电话》、《女兵连来了个男家属》、《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哈姆莱特》等。  曾在《绿林行》、《毛泽民》、《大决战》、《平江起义》、《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圣剑出鞘》、《浴血洛阳城》等影视剧中饰演主要或重要角色。在《大决战》中饰演杨成武,获总政文化部颁发的“表现突出,成绩显著”荣誉证书。(http://www.bfa.edu.cn/yx/yjs/dszl/dsjs/2007-06/05/content_128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