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40年代末,中华民族迎来了决定命运的重要时刻。国共两党的抗争进入攻坚阶段,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后,蒋介石受到极大触动,意图撤回华北六十万国军进入淮海,构筑一条坚固的江淮防线。在此危急关头,毛泽东主席在西柏坡发出指令,授意林彪率领东北野战军秘密跨越长城,会同聂荣臻的华北野战军发起平津战役,分割傅作义军团以作各个歼灭。傅作义一面婉拒美国势力入主华北的请求,一面说服总统打消军队南撤的念头,顺利在华北取得空前的权力。谁知在此期间,解放军已悄悄完成对平津的包围。傅作义感到大势已去,决定通过身为共产党员的女儿傅冬菊与解放军和谈。

倒序 在线播放
当前资源由抖音提供--在线播放,无需安装播放器
1999
金沙水拍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会议,确定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会议结束不久,毛泽东的妻子贺子珍在“鸡鸣三省”之地的行军途中生下一个女儿。刚刚重返红军统帅岗位的毛泽东面临两难的抉择。他终于下决心把孩子托付给苗族老乡,从此骨肉分离。行军途中,毛泽东险遭不测,但他却大度地释放了向他打黑枪的滇军彝族青年军官。这里恰恰是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之处。在回民聚居区,红军误入清真寺,毛泽东和朱德亲自登门赔礼道歉。回民兄弟情不自禁地祝福:真主保佑仁义之师一•路平安。敌机空袭时,贺子珍为掩护伤员战友,身负重伤,生命垂危。毛泽东再次面临把亲人留下还是带走的抉择。贺子珍终于战胜了死神,毛泽东十分动情地亲吻了妻子。红军佯攻昆明,调动蒋军南下,却突然挥师北上,智取绞平渡口,全军藉七叶扁舟安然渡过金沙江,彻底扭转了被围追堵截的被动局面。由于红军模范地执行了党的民族政策,在经历了夺枪剥衣、裸女挡道等奇特而严峻的试探和考验之后.刘伯承与小叶丹头人歃血结盟,红军顺利地通过了凉山彝区,写下了千古佳话。但是,历史也总会留下遗憾。贺子珍的小弟贺敏仁——一个稚气未脱的红军战士,为了给贺子珍治病,擅取了寺庙里的几十个铜板而遭处决。毛泽东为此喟然长叹:“做我们的亲戚,难啊……”
1999
风雨下钟山
1948年冬的南京,阴霾密布,蒋介石抛出《元旦文告》,企图以“和谈”伎俩来拖延时间。但国民党内部派系斗争却不断激化,令他非常恼火。此时,我军已取得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的全面胜利,毛泽东发表《关于时局的声明》,提出我党关于争取国内和平的八项条件,揭露蒋介石假和谈、真备战的反动本质。反动集团被毛主席的声明所震动,敌人内部蒋桂派系矛盾进一步加剧,美帝国主义也欲改变战略,令蒋介石腹背受敌,不得不宣布“下野”。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遂怂恿代总统李宗仁与我党进行以“隔江而治”为基本条件的和谈,企图形成南北分治的局面。但党中央表示将坚决维护中华民族的统一,解放大军挥师南下,蒋介石在幕后加紧部署长江防务。美帝国主义乘机散布解放军一渡江,就要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讹传。1949年4月1日,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与以张治中为首的南京国民党政府代表团在北平举行谈判,虽然我方顾全大局,接受了许多意见,但国民党一方坚持“隔江而治”论调,致使谈判没有结果。1949年4月20日,南京国民党政府拒绝了和平协定,我军百万雄师于当夜强渡长江天险,势如破竹。国共谈判破裂后,周恩来真诚挽留张治中等国民党代表团的代表一同共事,并帮助张治中一家在北平团聚。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蒋家王朝彻底覆灭。
1988
问天何时明
抗日战争中期,蒋介石一手制造的"皖南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义愤。面对全国人民日益高涨的抗日热情,蒋介石倒行逆施,更加血腥地镇压共产党人和进步知识分子。因与蒋介石政见不同,曾被通缉被迫逃亡到日本的郭沫若在此时弃家归国参加抗战。面对灾难深重的祖国的国民党的腐败统治,郭沫若义愤填膺,遂产生了创作历史剧《屈原》的冲动。八路军征订办事处主任周恩来认为,革命文艺家们可以利用话剧这一武器同敌人斗争,热情地支持郭沫若的创作。《屈原》终于上演了,演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轰动了重庆,轰动了全国。进步力量的胜利激怒了蒋介石,他请来周恩来"兴师问罪",被周恩来义正辞严地驳了回去。宣传部长张道举行文化界名人招待会向郭沫若发起围攻。郭沫若从容自如,谈笑风生,巧妙地避开学术之争而切中要害,令张道藩及反动文人们张口结舌,十分尴尬。为了冲破当局的封锁和破坏,继续扩大影响,剧社决定到北陪等地去演出。端午节这一天,龙舟竞水,百舸争流,剧社的大船徐行其中,江上岸边一片欢腾。突然,宪警乘快艇迎头阻截,妄图阻止剧社的行动。剧社的演员们站在船头奋力摇起了"楚"字旗,龙舟马上掉转船头,围挡在剧社大船的前面。在岸上、江中人民群众的声援下,宪警们欲进无路、欲退不能,狼狈之极。郭沫若双手向天,深深感谢父老同胞的骨肉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