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战争年代

导演:胡玫
地区:大陆 

人称老顾头的顾蒙是个八路军老战士,退休后与在军校当教官的儿子顾小舟和儿媳文雁、小孙子明明生活在一起,闲时带带孙子、照看照看家,安逸自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老顾头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一篇报导和一张使他激动异常的照片--40多年音讯皆无的旧情人陈云花还活在人间,而且还为建设家乡小学捐款一万多元!老顾头夜不能寐,往事清晰的呈现在眼前:抗日战争时期,母亲惨死在日军铁蹄下,16岁的顾蒙被抓去做劳工,好不容易逃出来,正碰上日本鬼子要污辱云花;顾蒙打死鬼子,救出云花,一起投奔了八路军。顾蒙扛抢打仗,云花头部重伤,双目失明,转移到老家养伤,两人自此分离……老顾头怀念战时岁月的心情与日俱增,想跟儿子小舟倾诉,可儿子忙于工作,从来无霞顾及父亲的生活琐事和日常感受,老顾头只好怏怏离开。第二天,他不辞而别,去寻找旧日的战场和年轻时的亲人。老顾头的失踪,急坏了儿子和儿媳,找遍了老人常去的场所,仍无踪影。老人的出走打乱了一家人的生活:小舟上课前还要先送儿子上托儿所,文雁排戏时仍惦记着家壮大。军校的教导主任一边劝慰小舟,一边让他忙寻找父亲的下落。小舟终于想起,父亲失踪关夜曾经跟自己吞吞吐吐地说起什么“一个人又活

倒序 在线播放
当前资源由哔哩哔哩提供--在线播放,无需安装播放器
当前资源由电影网提供--在线播放,无需安装播放器
1957
柳堡的故事
新中国第一位女电影导演王苹倾情演绎革命爱情,二妹子陶玉玲成为50、60年代中国观众的"红色恋人"! 影片《柳堡的故事》是石言、黄宗江根据石言的同名小说改编,是新中国电影罕见的描写现役军人的爱情故事影片,可谓打破了当时的禁区。影片的新颖之处在于,在描写战争时期的军人生活的影片中不着重大规模战斗的描写、而着重写军队的休整和军人的个人情感生活;写年轻人儿女情长而又不失其革命军人的英雄本色。在战争叙事中融入温馨的爱情场景,是影片至今魅力不衰的"奥秘"。导演王苹以女性化的视听语言,述说了一段兵民之间的经历,从而使人们对战争历史的追忆平添出一份浪漫和温馨。《柳堡的故事》突出了优美的人物形象,突出了苏北水乡的风车、杨柳、板桥、轻舟的优美画面,加上影片的主题歌《九九艳阳天》大胆的爱情歌唱和电影音乐的委婉多情的旋律,极具优美动人的抒情效果,让人心旷神怡,且久久萦怀不去。影片的女主演陶玉玲虽是第一次登上电影银幕,但却把二妹子这一角色的生活方式和情感方式表现得十分细腻动人、清新可感。陶玉玲的东方式的秀媚,或者说是东方式的柔婉,最能打动中国电影观众的审美心弦。影片映出后,陶玉玲顿成闪亮明星,成为一个时代的美丽与情感的不能言宣的象征和许多中国男观众的审美典范和梦中情人。 影片是以宋伟故地重游的回忆开始的。1944年春天,宋伟在新四军某部二连当指导员,他们连开到柳堡村一带练兵整训。这里是新区。由于敌人的诽谤宣传,开始时群众还躲避着部队,新四军战士马上展开爱民工作——帮助群众扫院子、担水、修房子、插秧等。当地群众意识到这是一支自己的队伍。四班住在勤劳善良而又胆小怕事的田老头家里。田老头有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儿二妹子和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儿子小牛....
1964
霓虹灯下的哨兵
194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八连在参加解放上海的战斗之后,随即接受了警卫上海南京路的光荣任务。三排长陈喜在进驻南京路后,放松了警惕,受到资产阶级“香风”的熏染,忘记了我军艰苦朴素的革命传统,扔掉了有补丁的布袜,还说班长赵大大“黑不溜秋靠边站”。妻子春妮从乡下来部队探望他,他却嫌弃妻子太土气,跟不上潮流。新战士童阿男学生气十足,不请假就与同学到国际饭店吃饭,连长批评他“不配穿这套军装”,他一赌气,留下一张字条,扬长而去。班长赵大大怎么也看不惯这大上海,闹着要到有仗打的地方去。另一方面,国民党特务正在酝酿一场破坏行动。就在童阿男离开连队,准备和他过去的同学林媛媛去南京投考军政大学时,她的姐姐童阿香却遭到特务分子的谋害。幸亏路华、鲁大成及时搭救,逮捕了特务阿七,阿香才转危为安。通过这件事,战士们认识到南京路上绝非“太平无事”。指导员路华因势利导,请来老工人周德贵和童阿男的母亲,讲述了他们解放前的苦难遭遇及斗争经历,激发了战士们的革命斗志。童阿男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决心听党的话,做毛主席的好战士。陈喜也在指导员的耐心帮助下,认识到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毒害,尤其看到妻子春妮写给指导员的信,更是悔恨不已。他要求组织上给他处分,决心痛改前非。半年以后,特务老K和曲曼丽不甘心失败,继续策划破坏活动。在上海人民举行春节联欢的时候,他们利用林媛媛的表哥、一贯不问政治的罗克文,将装有定时炸弹的鲜花带入庆祝会场。关键时刻,童阿男抢过罗克文手中的鲜花,避免了一场爆炸事件。特务老K、曲曼丽也落入解放军布下的天罗地网。 经过南京路上这场惊心动魄的斗争,八连的战士们经受了锻炼。不久,朝鲜战争爆发,陈喜、赵大大、童阿男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在赴朝作战的志愿军行列中。
2008
梅兰芳
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的传记电影,但多处描写与史实不符。唱了大半辈子戏的大伯因在西太后寿辰中顾及家中出殡未穿红被赐一纸枷锁后,少年梅兰芳将他临死留下的一封书信随身携带,开始跟随与梅家有世交的京剧老生名角十三燕(王学圻)学唱戏、做人。十年后,梅兰芳(余少群)在梨园崭露头角,想着能一辈子清清白白唱戏、做人。对戏剧艺术有颇深研究的留洋司法局长邱如白(孙红雷)满腹牢骚于传统京剧,却在看过梅兰芳的演出后难抑激动,提笔给他写下鼓励、建议书信。梅兰芳也想创新表演,对邱如白十分感激。两人封封书信往来、见面促膝长谈中,梅兰芳对京剧的理解日渐加深、翻新,并收获“三哥”邱如白持续一辈子的单纯情谊。但梅兰芳也因此与十三燕生出分歧。两人在好事者的怂恿下决定对打擂台,梅兰芳大获全胜,迎来自己的时代。梅兰芳能成功,除了自个有非一般的悟性、邱如白时刻在艺术上将他鼓励外,尚因大银行家“六爷”冯子光(英达)在财力上慷慨相助。之后,梅兰芳(黎明)迎娶福芝芳(陈红),开始试图过台上销魂女子、台下一般男子的生活,却注定如身戴“纸枷锁”般难如愿:结识当红须生孟小冬(章子怡)后,他与之结成精神上的伉俪,却抱憾擦身;抗日时期,为了表气节,他蓄须忍痛离别心爱的舞台。期间助他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光彩的赴美演出,亦是好事多磨。
2005
风雨西关
1921年的广州西关南珠里,是梁锦坤等四个少年的天堂,看似和睦的家庭和邻里关系中隐含着巨大的危机,但这并不为少年人查知,他们一味沉湎于青春的恣意快乐和无端忧郁中。   庶出的梁锦坤生性自卑,痴心迷恋一墙之隔的谢家小姐,可惜追求时髦的谢天慧眼里只有平民出身的家俊表哥,但这并不影响同一张床上睡了十几年的锦坤和家俊的友情,他们坚信,无论什么都不会破坏笃定一生的兄弟情。   对于梁锦坤来说,南珠里就是他的世界,谢天慧的笑容就是他的幸福,虽然这样的追求被谢天佑讥笑为“小乳饼人生”,他却并不觉得羞惭,在“大”与“小”间他选择小,选择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   四个中学生在放学路上遭遇意外,路见不平,出手救助被流氓调戏的麦琼,失手毙杀香港黑帮头目“过江龙”,欲盖弥彰不得,各自寻找保全兄弟的办法,方家俊去投案,梁锦坤试图替罪,方家庆在逼供下铁嘴钢牙,但这一切均不奏效,仇家还是寻到了南珠里。   方家庆被杀,悬尸巷口。   悲愤万分的少年们决意复仇,梁锦坤首当其冲,在阁楼上对兄弟的临别赠言深深震动谢天慧,少女对从来瞧不上眼的梁锦坤从此多了一分在意。   谢天佑得知真相,阻止了可笑的复仇,用手中掌握的把柄与警察局长交易,决定抛出亲弟弟谢天豪为诱饵,保住南珠里。   惊魂夜,梁锦坤和方家俊、谢天豪在枪口下生离死别,发誓“来生再作兄弟!”   虽然有惊无险,但患难友情更深。   谢天佑化解掉一场灭顶浩劫,保全了巷子和小兄弟们,也迫使谢梁两家的房契之争偃旗息鼓。南珠里大哥的地位在少年人心目中不容动摇。   在方家庆葬礼上,美丽的麦琪浑身缟素,替代闯祸的姐姐麦琼前来吊唁,进入南珠里老少男人的视线,第一个动心的男人是崇尚自由恋爱并已经与方家仪订婚的谢天佑,他以资助上学为借口开始了追求,却被委婉拒绝,沮丧之余遭到梁锦坤的责问“为什么你去资助麦姓女子却眼睁睁看着家俊辍学?”   梁锦坤对谢天佑第一次有了质疑,小小的冲突,梁锦坤败落,意识到实力的重要。   当了小巡警的方家俊与善良纯真的麦琪在接触中生发出真挚的姐弟情。   转眼到了1924年,广州民众与入侵者的对峙与夏热一起升温,如火如荼。   安南人刺杀洋人总督引发骚乱,沙面当局无理阻滞沙面华工,方家俊因担忧麦琪。孤身冲撞哨卡成为导火索,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   已是劳工协会执行部长谢天佑,以封闭自家仓库发起了声援沙面的码头大罢工。因遭到母亲的责骂,一怒之下与家庭决裂。此举震撼了追求进步的大学生梁锦坤,消除了少年时代的芥蒂,用实际行动表示对谢天佑的追随,与谢天慧一起保护大哥的爱情。他们说服方家仪与想利用她的谢母做斗争,甚至为俩人租好了自由结婚的房子。   殊不知谢天佑和麦琪共同经历暗杀夜,已经动了与方家仪退婚的念头,如意算盘被梁锦坤一厢情愿的热情打乱,因此迁怒于他。梁锦坤被兜头泼了冷水,对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