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续集演员表

导演:唐煌
日期:1967-08-17
热度:5

《翩翩》罗子浮沉迷酒色,背妻流连青楼,被不笑美人尽骗钱财,投海轻生,为狐仙翩翩所救。翩锺情于浮,为他诞下一子。但浮本性难移,轻薄花城娘子,遭翩痛斥,羞愤之下,夜盗珠宝,携子返回故居,赫然发现妻子已含恨而终。浮欲与翩修好,惟翩心如止水,弃薄情郎而去。 《陆判》朱尔旦被友人戏弄,到十王殿盗取陆判神像,不料因祸得福,获陆易心换肺,高中状元。旦人心不足,嫌妻子貌样平庸,陆遂把其妻人头与诗妓芸兰的人头互换,旦欢喜若狂,惟见妻子向友人卖弄风情,即醋意大发,恳求陆回复妻子本来面目,陆允其请。旦友人乘机求陆相助,陆不胜其烦,施法教训各人。《荷花三娘子》书院旁的荷花池出现一花仙名荷花三娘,令道貌岸然的老师及门生皆大起色心。其中书生宗湘若对三娘痴心一片,同门宋生发现三娘为花妖,延请术士捉妖。若为救三娘致目盲,三娘感若挚诚,牺牲双目助若重见光明,最后更借尸化为民女与他厮守。

导演(1)
演员(15)
刘恩甲,著名演员,1916年出生。1937年考入「满洲映画协会」为演员,拍摄第一部作品《壮志烛天》,是“满映”著名喜剧演员,与瘦子张叔达并称“满映的劳来与哈代”,此后十年间,刘恩甲主演过大约二十五部电影,是「满洲映画协会」的当家小生之一。战后在北平“中电”三厂和“长制”任演员。1949年,刘恩甲得到著名导演张骏祥赏识,外借到香港演出《火葬》一片,此後留居香港,直至1968年4月25日病逝。  刘恩  甲演出过不少著名电影,例如《拜金的人》、《翠翠》、《满庭芳》、《金莲花》、《情场如战场》、《曼波女郎》、《两傻大闹太空》、《野玫瑰之恋》、《长腿姐姐》、《星星、月亮、太阳》、《南北和》等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电影《南北和》,因为此片开创了“南北”电影先河,其後争相仿拍者不计其数。片中刘恩甲与梁醒波分饰上海及广东父亲,大家因为言语不通、习惯相悖,引起种种误会,笑话连篇。当时这部电影集合了国、粤语片的演员同场演出,两种方言的对白同时出现,轰动全港,刘恩甲与梁醒波这对南北活宝的有趣演出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甚至比男女主角(他们故事中的儿女)还要抢镜。刘恩甲头脸圆大,身躯肥胖,饰演的大都是谐趣惹笑的角色,从色迷迷的富商(《野玫瑰之恋》)、慈爱笨拙的父亲(《长腿姐姐》),到势利贪财、爱充阔佬的老头儿(《六月新娘》),包罗万有,演来无不出色,堪称国语片中的「丑生王」。
張慧嫻 (Annette Chang Hui-Hsien, 1945~)於1961年電懋在台招考新人時脫穎而出,與同時錄取的李芝安、劉小慧合稱「電懋三小」。經過為時數月之訓練,她藉著《桃李爭春》(1962)一片初試啼聲,即有顯眼的演出,其後陸續配演不同類型之電影。1964年,電懋試圖以《三朵玫瑰花》將張、李、劉三人順勢捧為一線演員,但惟有張慧嫻的成績最為出色,同年即搭上黃梅調的熱潮,主演《鸞鳳合鳴》,繼而又在《聊齋誌異》(1965)中詮釋「嬰寧」一角,奠定了女主角的地位。  張慧嫻是由電懋跨越至國泰時期之後,該公司少數能獨當一面,並且真正走紅的演員。她在《聊齋誌異續集》(1967)、《波斯貓》(1968)等片中均有出色表現,晚期亦於《月夜琴挑》(1968)一改清純形象,飾演與有婦之夫熱戀的歌女。1968年,張慧嫻與國泰約滿,順勢息影。
1979年毕业于台北市世界新闻学院电影编导系,现为专职电视编剧。早年在台湾已有不小的名气,后致力于大陆周易影视公司,旗下作品《水月洞天》《灵镜传奇》《把酒问青天》受到一致认可与好评。
张扬(张杨),男,北京人,1988年于广州中山大学中文系毕业,再转往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1992年毕业,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任导演。是一位难得的能在艺术和商业之间取得平衡的年轻导演。处女作《爱情麻辣烫》令他异军突起。《洗澡》在多伦多等国际电影节上不仅大受评论界和观众欢迎,而且获得了众多奖项,令人对他刮目相看。《昨天》参加威尼斯电影节角逐,受到好评,在第四届曼谷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最佳影片“金翼奖”,是他兼顾艺术家勇气和商业卖点的成功...
香港男演员。安徽安庆人。生长在北平(今北京)。北平辅仁大学肄业。抗战时期曾入桂林艺术馆研习剧艺。抗战胜利后随剧团到香港公演。1952年入永华为基本演员,先后在《拜金的人》等影片中饰要角,并曾多次任副导演。
李琳琳,前香港演员。李琳琳60年代加入邵氏成为演员,70年代代加入无线电视,主演多套经典电视剧,早年代表作是与石修合演的《心有千千结》後与于洋合演的《小夫妻》亦大受欢迎。李琳琳咬字清楚,外型爽朗,最合适演女侠,女强人等角色如1982年《杨门女将》的杨八妹。  李琳琳的夫婿是前邵氏武打巨星姜大卫,90年代初随夫举家而居加拿大,因姜大卫间中会回香港拍剧,因此间中随夫回香港。最近两次电视露面是2006年与丈夫及孻子John John接受《...
唐菁,演员,原名唐振青,生于1924年,河南郑州人。1946年毕业于农村学校,曾任畜牧场的技工及管理员。1948年投考空军,担任空军摄影师,后转为地勤人员。1949年随国民党大军赴台,加入陆军剧团。1953年考入农业教育电影公司,次年农教与台湾电影公司合并为中央电影公司,唐菁成为中影台柱。1963年因《黑夜到黎明》获金马影帝。其后赴港加入电懋公司,后转投邵氏,1970年起以自由身拍片,并在香港定居。入行30多年,拍摄电影七十多部。后退居幕后做配音,后来更弃影从商。
本名田春生,河南叶县人,1935年出生上海。1949年随父母来港,进入教会学校三育中学就读,毕业后赴神学院攻读两年,并以牧师身份实习传道九个月。1956年,双亲相继过世,基于对电影的兴趣,投入「国际公司」(后改组为「电懋」)旗下,担任国语组演员。  田青参与的第一部电影是岳枫导演的《青山翠谷》(1956),演员为同期新人丁皓、苏凤、雷震、林苍等。早期除与李湄、林翠合作的《春潮》,其余均以配角身份出现。他参与许多「电懋」经典作品,如:《四千金》(1957)、《红娃》(1958)、《家有喜事》(1959)、《野玫瑰之恋》(1960)、《星星月亮太阳》(1961)等,为林黛、葛兰、尤敏、林翠、叶枫、李湄、丁皓及张扬、雷震、陈厚等一线明星配戏。  1964年,「电懋」一度倾力发展粤语片,说得一口流利广东话的田青,因此被调入粤语组任当家小生,与林凤、白露明合作《旧爱新欢》(1964)、《珠联璧合》(1965)等。可惜,老板陆运涛在台遭逢坠机意外过世,改组后的「国泰」缩减规模,未几便解散粤语组,田青便回到国语片行列,陆续参与、《乱世儿女》(1966)、《太太万岁》(1968)等,为同时期相当突出的甘草演员。1969年,陆续在《孙悟空大闹香港》、《神经刀》、《乘龙快婿》(1969)等时装或武侠喜剧片出任主角,以丰富夸张的面部表情,及硬底子的表演功力,开创演艺事业的黄金时期。  七0年代转投「邵氏」,回复绿叶本行,参与《风月奇谭》(1972)、《快活林》(1972)、《金瓶双艳》(1974)、《神打》(1975)等。八0年代以自由演员身份活跃港台两地,作品包括:《天字第一号》(1981)、《上海之夜》(1984)等。  1993年6月2日病逝于香港,享年58岁。田青一生参与电影难以数计,保守估计超过百部。
王莱(1926年-2016年9月28日),原名王德兰,祖籍山东,1926年在北京出生。王莱高中毕业后参演过话剧,至1951年在上海开始拍电影,第一部作品是《神龛记》。1953年应邀到香港演出《美男子》,从此移居香港,演出过《春天不是读书天》、《长巷》、《渔歌》等多部电影。成为20世纪中后期国语片首屈一指的配角演员。演出过的角色不计其数,正邪相兼,风格多样,被影迷封为“千面女星”。2016年9月28日,王莱因病逝世,享年89岁。
王琛,1981年7月16日出生,现任吉林省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兼任影视配音演员。本科毕业院校是吉林艺术学院,所学专业是播音主持;硕士毕业院校是吉林大学,所学专业是管理学。2013年王琛主配的动画电影《马达加斯加3》获得了“第15届中国广播影视大奖电影华表奖优秀译制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