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特遣队3演员表

导演:杨军,赵继烈,滕有为,乔和平
日期:2005-01-01
热度:6

故事以一个由我抗联战士组成的全部苏军编制及装备的精锐小分队屡次越境回国,在日寇占领下的东北敌后执行各项侦察任务为主线,用10个故事表现了从雅尔塔会议到二战的最后一役——1945年8月30日结束的东宁要塞之役的全过程。这支中国旅在军事史料中是一支闻名整个苏军的奇兵,屡建奇功,令敌人闻风丧胆。剧集中除了人名等有所改变,基本的战役和背景都具有历史的真实性。据腾有为介绍,《远东特遣对》是一部标准的男人戏,场面宏大,背景波澜壮阔,战斗场面激烈。穿著军装的红粉佳人在其中戏分很少,仅是点缀。这一点和同样表现二战故事但缺少浪漫情调的《兄弟连》有异曲同工之处。

导演(4)
杨军,男,汉族,1959年11月生,云南陆良人,原籍山东青岛,198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11月参加工作,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现任山东省青岛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
演员(6)
国家一级演员、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导演,国家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主任,中国第一部长篇连续剧《敌营十八年》主演。
演员,代表作品有电影《闪电行动》《神猫与铁蜘蛛》等。
中国内地影视演员,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一开始接触艺术,得益于河北师范学院音乐系的张谦施教授,参与演出多部电影、电视及舞台剧。
胡战利,男,中国内地演员,1991年出演《三国演义》饰孟获。
王卓,作曲家,1939年参加八路军,成为宣传队员,在西北战地服务团工作。194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王卓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毕业后,到华东音乐学院选修班深造(上海音乐学院前身)。解放战争时期,王卓先后任松江军区文工团指导员、团长、作曲兼指挥;东北民主联军前方第三文工团总团长兼松江战地服务团团长等职。建国后王卓于1956年被中央文化部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后任辽宁省歌舞团团长兼党委书记。  主要作品有:《出征歌》、《练兵歌》、《迎接反攻》、《做双军鞋送前方》;大合唱《东北好地方》、《友谊之歌》;歌剧《雷锋的童年》;歌舞剧《人参娃娃》;歌曲《放风筝》、《一朵光荣花》、《梦故乡》、《我要做合格的小公民》、《“八荣八耻”小唱》、《永远的丰碑》、《我是小牛》;民族管弦乐交响诗《望儿山》以及故事片、电视剧、广播剧、学校剧、话剧和新闻片专题音乐多部。其中不少作品50年代已出版或制成唱片,并在评比中荣获过“五个一工程”奖、金钟奖、中国“小公民”道德建设征歌专题曲等多项奖励。  王卓为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辽宁儿童音乐学会会长、辽宁省老年文艺协会主席兼省直老年艺术团团长、辽宁延安文艺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下一代》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等职,曾多次荣获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委老干部局及省关工委先进个人奖,并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金质奖章、抗日战争二战反法西斯胜利奖章证书、全国从事革命文艺工作50年奖牌、民族音乐终身成就奖等。
姬晨牧,1977年11月24日出生于北京市崇文区,中国内地男演员、导演,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之后取得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硕士学位。1981年,出演了个人首部电视剧《小活佛》,从而正式进入演艺圈。1983年,凭借电影《应声阿哥》获得了“第六届百花奖”最佳男主角的提名 。1985年,凭借电影《为什么生我》获得首届“童牛”最佳表演奖、“第八届百花奖”最佳男主角的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