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中永生演员表

导演:水华
日期:1965-01-01
热度:4

重庆解放前夕的1948年,自知良日不多的国民党开始对共产党人与进步人士进行疯狂的屠杀。江姐(于蓝)在丈夫被杀后,收拾心情来到华蓥山区参加农村武装革命,由于叛徒甫志高的出卖,她和重庆地下党组织领导人许云峰(赵丹)被捕并被囚禁在渣滓洞集中营。国民党先后对许云峰和江姐威逼利诱、严刑拷打,妄图从他们口中得到有关地下党的线索,告失败。而在肉体被折磨时,许云峰和江姐精神上反是越挫越勇,他们带领狱友小萝卜头(方舒)等同国民党展开了一次又一次的斗争。1949年4月,解放军横渡长江,重庆解放在即,许云峰、江姐等人通过在集中营装疯卖傻10余年的华蓥山区党委书记华子良与外面的党组织取得了联系,开始策划越狱行动。

导演(1)
演员(27)
于蓝(1921年6月3日~ )演员,事业家,曾用名于佩文、韩地,辽宁岫岩人。1938年赴延安,先后在抗大和女子大学学习,曾任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实验话剧团、东北文工团、东北电影制片厂、中央实验话剧院演员。1956年毕业于北京中央戏剧学院表演专修班。1949年开始登上银幕,主演的影片有:《翠岗红旗》、《龙须沟》、《林家铺子》、《革命家庭》、《烈火中永生》等。
赵丹,1992年6月7日出生于陕西咸阳,华语女演员。毕业于同济大学表演系 ,此后,她因拍摄多条广告 而在上海崭露头角。2011年,在日本电影《RED COW》中首次触电。2014年,她在古装历史剧《书圣王羲之》中饰演角色“卫镕”得到平江锁金导演的好评。2015年,在电影《花落梦深处》中首次担任女主角,该片于2017年4月17日在中国大陆上映。同年,拍摄电视剧《朋友圈儿》,在剧中突破以往形象饰演反面人物张艳艳。2016年11月,出演电视剧《武动乾坤》,饰演苏柔。
胡朋(1916年—2004年12月28日),原名初韫诚,出生于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县,中国内地女演员。1937年,胡朋开始在上海参加救亡演剧活动。1943年,参演话剧《子弟兵和老百姓》。1950年,出演个人首部电影《钢铁战士》,她凭借该片获得中国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个人一等奖。1953年,出演战争电影《智取华山》。1957年,主演话剧《槐树庄》,她凭借该剧在全军第二次文艺会演中获得优秀演员奖。1959年,主演战争电影《回民支队》。1965年,在剧情电影《烈火中永生》中饰演双枪老太婆。1976年,主演文革电影《反击》。1980年,出演剧情电影《山重水复》。1991年,胡朋获得第3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特别荣誉奖”。1995年,胡朋被广播电影电视部评为1905—1995“中华影星”。1997年,创作散文集 《敌后纪事》。2004年12月28日,胡朋逝世,享年88岁。2005年1月6日,胡朋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2009年,关于她的自传《明灯照耀一生-胡朋自述》出版。
方舒,男,湖北武汉人,1986年国庆节生,原武汉康杰兴隆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市场专员,现为宜昌古慈寺《法雨》杂志主编、苏州戒幢佛学研究所在读学员,系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共党员,同时是佛门泰斗本焕长老和晋美龙多江措活佛的皈依弟子。
中国电影演员。父亲早年在昆山谋事,后携家定居。张平幼年丧母,家境亦日趋贫寒,五岁前不得不被带去上海,苏州等地,在亲友的帮助下,在一所寺院办的义校里读完了小学。不久,父亲因中风而半身不遂,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全家七口的生活担子,开始压在刚满十五岁的张平身上,他在影片公司做过公务员,在电影院中做过收票员,也在码头上当过扛包的苦力。
项堃(1915年—2009年2月15日),原名王象坤,原籍山东德州,出生于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中国内地演员,毕业于山东济南师范学校艺术体育科。1936年,出演个人首部话剧《镀金》,这是他第一次登上舞台。1942年,出演个人首部电影《青年中国》。1947年,主演战争电影《白山黑水血溅红》。1951年,在革命电影《上饶集中营》中饰演国民党军官张超。1955年,主演剧情电影《湖上的斗争》。1957年,主演剧情电影《情长谊深》。1963年,主演剧情电影《停战以后》。1965年,在革命电影《烈火中永生》中饰演徐鹏飞。1974年,在战争电影《南征北战》中饰演张军长。1978年,主演革命电影《大河奔流》。1982年,主演剧情电影《佩剑将军》。1985年,出演剧情电影《奇迹的再现》。1991年,被评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同年,项堃获得第3届金凤凰奖特别荣誉奖。2005年,被国家人事部和国家广电总局批授予了“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荣誉称号。2009年2月15日17时45分,项堃因心脏病突发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2月27日上午9时,项堃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东厅告别室举行。
庞学勤(1929年5月4日—2015年10月12日),出生于江苏省阜东县东坎镇,中国内地演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1956年,参演个人首部电影《边寨烽火》。1959年,主演剧情电影《战火中的青春》。1962年,庞学勤被中国文化部评为中国电影二十二大影星。1965年,主演剧情电影《烈火中永生》。1971年,担任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的团长。1984年,主演剧情电影《花园街五号》。1991年,主演剧情电影《追赶太阳的人们》。2014年,庞学勤获得第23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终身成就奖。2015年10月12日上午,庞学勤在珠海逝世,享年86岁。
赵汝平,193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原八一电影制片厂二级演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名誉理事和原演员剧团团长,现为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从事文艺工作四十余年,曾参加了二十多部(集)话剧的演出与拍摄。
杨启天,1931年出生,江苏常州人。 出身书香门弟的杨启天,少年时代就喜欢戏剧、在苏州教会学校上学时,常跑到上海看剧黄佐临、丹尼等戏剧家的作品深深感染了他。
李大千,男,汉族,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
蔡松龄,1913年1月1日出生于安徽萧县,中国话剧演员、导演,1976年12月19日因病逝世,享年64岁。
蔡安安,男。影视演员、编导。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蔡安安,出生于电影戏剧世家,其父蔡松龄为我国老一代话剧表演艺术家和教育家。蔡安安七岁那年,在黄佐临执导的《表》中演出。蔡安安与兄弟蔡元元一道出演儿童影片《鸡毛信》,元元饰演主人公小海娃。
林盈,1943年出生于北京,父母都是燕京大学的老师,她3 岁开始就在未名湖滑冰,9 岁在北京花样滑冰比赛中得了第二名。1954 年11岁的时候进入中央音乐学院少年班,和殷承宗(钢琴家)、盛中国(小提琴家)和王立平(作曲家)都是同学。  1957年,14岁的林盈因为出色的滑冰技术在《冰上姐妹》中走上银幕;1960 年她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在校期间参加了电影《烈火中永生》的拍摄,饰演孙明霞;1980年,她成功地塑造了《伤逝》中子君的形象,并被选中在1981年担任《人到中年》的女主角,但开拍不久就随丈夫出国去了加拿大,该片才换成潘虹主演。1991年离婚,目前定居多伦多,现为著名钢琴教育家并担任李德伦基金会会长。
李健,1974年9月23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国内地流行乐男歌手、音乐制作人,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2001年,与卢庚戌组成“水木年华”组合,从而正式进入演艺圈。2002年,李健选择主动退出水木年华。2003年,推出首张个人创作专辑《似水流年》。2006年,凭借专辑《为你而来》获得“第12届全球华语音乐榜中榜”内地最佳创作歌手奖。2007年,推出第三张个人创作专辑《想念你》。2010年,凭借专辑《音乐傲骨》获得“Music Radio中国Top排行榜”内地最佳创作歌手奖。2011年,获得“第18届东方风云榜”最佳男歌手奖。2012年,凭借专辑《依然》获得“中国歌曲排行榜”年度最佳内地创作歌手奖、年度最佳专辑制作人奖。2013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与孙俪合唱歌曲《风吹麦浪》。2014年,凭借专辑《李健拾光》入围“第25届台湾金曲奖”最佳专辑制作人奖、最佳国语专辑奖。2015年,作为补位歌手参加湖南卫视歌唱竞技类节目《我是歌手第三季》,最终获得总决赛亚军;同年,推出第六张个人创作专辑《李健》。2016年,获得“全球流行音乐年度盛典”年度最佳制作人奖。2017年,作为逆战阵容成功参加湖南卫视原创歌手竞赛真人秀节目《歌手》,最终获得总决赛第四名;同年,担任芒果TV选秀娱乐节目《快乐男声》的音乐召唤师。2018年,担任浙江卫视歌唱选秀节目《2018中国好声音》的导师。
姚向黎(1925-02-05—2003)原名姚品兰。原籍山东莱州,出生于辽宁沈阳。九·一八事变后随全家流亡新疆,定居乌鲁木齐。曾就读于新疆女子学院附属小学。1939年入女子学院附属中学学习。同年参加九·一八纪念日活动,在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中饰演香姐。后在学校业余剧团演出过《心防》、《古城的怒吼》、《打回老家去》、《自卫》、《最后胜利》、《歼灭》、《河内一郎》、《乱世男女》等话剧。1944年参加新疆共产主义者同盟社。1945年赴东北解放区,先后工作于沈阳和哈尔滨。1949年借调东北电影制片厂,参加故事片《无形的战线》的拍摄,饰演女特务崔国芳,是新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女特务形象,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50年入北京电影制片厂任演员。
李林(1920—1992)电影演员。黑龙江巴彦人。1937年11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的李林考入“满映”,1938年开始银幕生涯。抗战胜利以后,他在“中制”管辖下的“东影”工作,1946年在张瑞芳主演的《松花江上》中扮演一个凶狠残暴的日本工头,1948年2月来到北平,不久成为北影演员。 表演代表作品有故事片《内蒙人民的胜利》《钢铁战士》《虎穴追踪》《党的女儿》等。
王心刚,大连人,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曾参演过多部影视剧的拍摄,在《知音》影片中成功塑造了蔡锷的形象,荣获1982年第五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同时有同名天津画家王心刚,其作品《太行魂》获得建军八十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铜奖。  王心刚 ,1932年1月生。1950年9月入伍。1973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入伍后为沈阳军区军工局文工团演员,1951年9月,任东北军区文工团演员,1958年1月,任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1975年12月,任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 1988年9月,确认为国家一级演员。 1989年2月,经总政治部批准按副军职待遇。1993年7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4年8月退休。曾在话剧《李闯王》、《冷战》、《三个战友》中分别饰演主角。 在《寂静山林》、《牧人之子》、《永不消逝的电波》、《海鹰》、《勐垅沙》、《红色娘子军》、《哥俩好》、《野火春风斗古城》、《秘密图纸》、《侦察兵》、《南海长城》、《大河奔流》、《伤逝》、《知音》等25部影片饰演主要或重要角色。 1987年任中、加合拍影片《白求恩》中方导演,该片荣获1990年全国优秀影片奖特别奖。曾3次被聘为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是\"文化大革命\"前经文化部批准的22位大明星之一。 1989年被评为建国四十年十大影星之一。 1991年被载入《中国电影电视艺术家辞典》。 现任影协主席团委员、表演学会常务理事。
1932年肄业于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曾任中、小学音乐、美术教员,1937年起先后任安泽县牺牲救国同盟会工作团、中共太行区委会、太行山剧团、太行军区先锋剧团及军区京剧团工作,任团长等职。赵子岳以擅长扮演农民角色著称,擅长喜剧风格。除电影外还参加拍摄了《寻找回来的世界》等十余部电视剧,有口述作品《赵子岳传》存世。赵子岳是中国影协第三、四届理事,1997年因病去世。
李苒苒,女,1934年12月生于沈阳,辽宁大连人,中共党员。教授、演员。1945年抗战结束后,随父亲从北平到晋察冀根据地边生产边学习。1949年被送到哈尔滨工大预科学习。在哈工大学习五年后,提出退学到中央戏剧学院做俄语教师。1956年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第一次招本科班,李苒苒上榜。1960年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本科毕业,同年在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任演员。两年后调回北京电影学院,在表演系任教,历任主任教员、表演教研组组长,1988年起任表演系教研室主任。1965年参演《烈火中永生》;1982年在影片《我,你,他》里饰演孟郁。1995年离休。
韩焱,1908年9月出生于河北保定。早年从事过小说及诗歌创作,后在保定、开封、北京、上海等地从事演剧活动,曾与黄宗英、孙道临等在北京组成“南北剧社”,演出过《魂归离恨天》、《甜姐儿》等剧,还曾主演过名剧《雷雨》、《日出》、《原野》及《北京人》等。
苏曼意,原名郭静淳,曾用名郭健、郭琦,满族,北京人。系清代军机大臣穆彰阿的曾孙女。早年随家人到上海,曾肄业于道中女中,离校后一度在银行里做事。1937年入上海新华影业公司做临时演员,在影片《青年进行曲》中出演群众角色。1942年到重庆。战后回到上海,旋又去南京第二临时学校担任音乐教师,不久回到上海,由叶逸芳介绍,在马徐维邦导演的影片《天罗地网》中饰演风流女郎苏丽莲,获得好评。这是她塑造的第一个银幕形象,从此走上影坛。此后,又在“中电”二厂、国泰、华侨等影业公司拍摄了《喜迎春》、《残冬》、《再生年华》等影片,多扮演贵妇、摩登女性的角色。上海解放后,加入上海剧影协会,并参加拍摄了影片《三毛流浪记》。1949年底加入国泰影业公司,拍摄了《蝶恋花》、《仇深似海》、《妇女春秋》、《和平鸽》等影片。1952年入上海联合电影制片厂任演员。1953年入上海电影制片厂任演员。相继拍摄过《三年》、《小梅的梦》、《青春的园地》、《热浪奔腾》、《老兵新传》等影片,还在长影拍摄过《未完成的喜剧》、《悬崖》两部影片。其间,在上影演员剧团排演的话剧《家》中饰演周氏、《家庭问题》中饰演爱米。1963年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在服装车间和图书馆工作。1965年由赵丹推荐,应邀在影片《烈火中永生》中扮演中央社记者玛丽。1979年调入北影演员剧团任演员。又拍摄了《甜蜜的事业》、《特高课在行动》等影片。在北影演员剧团排演的话剧《真情假意》中饰方妈妈。还与陈述合作主演过电视剧《晚霞的剪影》。退休后,远离影视界,成为京剧票友,热衷于程派艺术。她是电影界的老艺术家,多年来在银幕上扮演配角,很少被观众所关注,逐渐被人们淡忘了。(http://blog.sina.com.cn/s/blog_9862f0550102x84f.html)
李壬林(1913~1983)河北安新李庄子村人。1931年任农村小学教员,“九一八”事变后,参加了抗日救国会,积极从事抗日救亡宣传工作。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于1937年11月参加抗日游击队,1938年转入八路军。1943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冀中军区政治部火线剧社演员、戏剧队队长、副社长,转战于晋察冀边区的平原和山区,多次参加战斗并进行战地宣传鼓动及战勤工作,深入游击区、敌占区为配合大部队作战和开辟新区而进行政治攻势的演出。  1949年出席全国第一次文代会。1950年调华北军区文工团,任戏剧研究室研究员。1952年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工团,历任戏剧队队长、话剧团副团长、总团办公室主任。1973年调任山西省军区吕梁军分区副政委。1979年回总政文工团任办公室主任。  曾参演多部话剧、歌剧、电影,有话剧《日出》、《把眼光放远一点》、《冲破黎明前的黑暗》、《井冈山》、《红缨枪》等。其中在《冲破黎明前的黑暗》中饰联络员,获1956年第一届全国话剧观摩汇演表演二等奖。参加演出的歌剧主要有《王秀鸾》、《血泪仇》、《白毛女》、《刘胡兰》等。在电影《白毛女》中饰穆仁志、《野火春风斗古城》中饰伪军司令高大成、《秘密图纸》中饰特务叶长谦等。离休前后,仍参加和关心《冀中革命文艺斗争史》的编写组织工作。  1983年12月逝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按照李壬林遗言,将其骨灰洒在白洋淀。
嵇启明,男,演员,代表作品是《夏之雨,冬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