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爱人就是你演员表

导演:王天林
日期:1960-12-08
热度:5

商人杨伯奇丧妻多年, 女儿菊芳娇生惯养, 但与表姊刘慧玲感情亲厚. 奇与交际花唐莉莉相好, 却怕芳不悦, 不敢公开二人关系. 奇为求与莉结婚, 计划先将芳嫁予车行老板王兆丰之子, 芳与玲却分别与车行职员王大卫、 池保罗相恋, 奇大为不满. 卫向莉求助, 莉以分手要胁奇答应女儿婚事, 奇无奈就范, 结果三对恋人同时结合, 三喜临门。

导演(1)
忠贞不屈四烈士:王天林与康希业、徐万恩、陈三星,是发生在甘肃镇原县南三镇四烈士。1937年刘伯承率援西军驻防镇原县,所属三十一军在南三镇一带宣传抗日,开展民运工作,建立党的秘密组织,他们在中国共产党指引下,正式走上革命道路,并先后入了党,成为当地农村第一批农民运动的骨干:王天林任村党支部书记、农民自卫军中长。1939年为恢复南三镇的各抗日群众组织及其活动自由谈判代表先后被捕英勇就义。
演员(7)
赵雷(1928年-1996年6月24日),河北定县人。50、60年代香港电影巨星,有“皇帝小生”的美誉。1966年,赵雷凭《西施》获得第四届金马影帝。1996年6月24日逝世于香港。
王元龙,著名演员、编导。 王元龙家有兄弟姊妹好几个,其弟王次龙也是由他介绍从影的。其父四川成都人,经营盐业,家庭富有。王元龙从小受过良好教育,1922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大学。两年后他离开军队涉足影坛,主演了《人心》、《战功》、《王氏四侠》、《透明的上海》等片,以粗犷硬朗的英雄形象深受观众欢迎,成为当时影坛的首席男明星,人称“银坛霸王”。王元龙成名后,生活上放荡不羁,桃色新闻不断,声誉直线下降,整个30年代,只有一部《还我山河》稍有影响。进入40年代,古装片热兴起,王元龙主演了《楚霸王》、《燕子盗》等片,重受欢迎。以后,他虽然一直从影,但成绩平平,昔日“银坛霸王”的风采已一去不复返了。  1940年到1941年,王元龙在“艺华”、“新华”、“华成”、“中联”等影片公司拍了10多部影片,平均每年拍六七部片子,从数量上说不算少,但在能卖座受欢迎的如《西施》、《潇湘夜雨》、《孔雀东南飞》、《家》 等片中,他只是当配角。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人在上海组成了中华电影联合股份有限公司,把上海的制片、发行、放映三方面的权力集中在“华影” 一家,它垄断了上海的电影事业。王元龙在“华影”拍了《三朵花》和《混江龙李俊》等影片。  抗战胜利后,王元龙为“中电三厂”导演了他与杜骊珠主演的《天桥》,并参加拍摄了艺华影业社的《十三号凶宅》。以后,他于1948年去香港,曾先后在“大中华”、“文华”、“大光明”等影片公司导演了两三部影片,也主演了几部影片,但成绩平平。之后便在港、台两地拍了近60部影片,其中有在香港影坛轰动一时的影片《说谎世界》、《翠翠》、《状元红》等。  1959年,他在台湾病逝。
蒋光超(1924年-2000年12月15日),本名蒋德,浙江奉化人;台湾男艺人、谐星、喜剧演员。生长于北平,拜师习京剧于名伶马连良与胡琴名师杨宝忠;1950年,移居香港。1951年,演出第一部电影《花姑娘》;并加入邵氏电影公司,演出《十三太保》(1951年)、《不了情》(1961年)、《蓝与黑》(1966年,分为上下两集)等多部著名电影。1950年代后期,改加入电影懋业公司(电懋),开始演喜剧;1969年,转至台湾发展。1969年10月17日至1971年7月2日,与孔兰薰主持台湾电视公司(台视)益智节目《合家欢》。1970年,参演中国电视公司(中视)著名的每天30分钟连续剧《你我他》,特征是挤眉弄眼、大小眼、鲜红厚嘴唇;也主持中视综艺节目《今宵今宵》。后移居美国。  在台湾流行语中,“讲光抄”一词取自“蒋光超”三字谐音,意谓:教师上课,学生不知发问、思考,只知听教师讲课、光抄笔记。“讲光抄”一词与“背多分”(取自“贝多芬”三字谐音,意谓:背诵的东西多,死记的东西多,考试就能拿到较多的分数)齐名,喻为台湾“为升学应付考试”之坏习惯。  蒋光超最为人称道的除电影以外,主唱中华电视公司(华视)电视剧《包青天》(仪铭主演版)的主题曲,亦被视为经典。  蒋光超是个多产的演员,演出过92部电影。早年英俊,演反派坏人、斯文败类;中、晚年,秃头、脸皱,演喜剧。
1925年在朗华影片公司主演处女作《红姑娘》。1930年进入天一公司,在《杨乃武》(三集)和《乾隆游江南》(第6集)等片中演些小角色。  1934年改入明星公司,在《桃李争艳》、《生龙活虎》等片中演出。1939年起,在国华公司主演“李阿毛”系列影片,如《李阿毛与唐小姐》,《李阿毛与东方朔》,虽剧情荒诞,但较为卖座。三十年代末,与秦炜、田振东、陶由、乔奇等,更联络五金界连善豪、周信鹤,合组“正风剧社”,1948年后赴港,在“泰山”“永华”“邵氏”“新华”“电懋”等电影公司拍摄电影,演技相当出众。
林静;2002年06月01日出生于北京,别看她年纪小,她可有4年的演戏经历了,她与很多著名演员一起拍过戏。到目前为止,她已经参加了14部电视剧、1部电影、28部广告片的拍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林静拍戏年纪小志气大,全情投入,导演对她赞不绝口。不少与她合作过的导演在拍摄新戏时,有合适的角色第一个就是找她。
高宝树父亲高键清为前清秀才满载她十三岁那年去世,家道中落,她被逼离开即将毕业的徐州师范,到安徽蚌埠的“正道报”担任当地新闻记者。后来加入剧团演出,曾随团到南京、上海、越南、缅甸等各地表演,与同团的男演员姜南认识并结为夫妇。1951年到香港做电影演员,第一部演出的作品是《天翻地覆》,同时担任播音员和配音员。1952年加入永华电影担任基本演员;1955年永华电影结业,转投新华电影,曾远赴日本拍摄香港第一部彩色电影《海棠红》(李丽华主演),同时也为其他电影公司拍片。1958年加盟邵氏任基本演员,演出电影中不同角色,可谓戏路纵横,被成为千面演员。同时她也参加了不少幕后工作,担任配音领班,还跟随程刚和岳枫担任副导演。1970年,她首次执导电影《凤飞飞》,由何莉莉、南京勋主演。1971年离开邵氏,与第二任丈夫柏文琪合组宝树电影公司,集监制、导演、演员于一身。进入八十年代,开始淡出影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