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好月圆 58 大陆版演员表

导演:郭维
日期:1958-01-01
热度:5

据赵树理小说《三里湾》改编

导演(1)
演员(19)
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演员。1932年10月出生,河南省开封市人。曾在重庆中华戏剧专科学校、河南艺术学校干训班学习,在河南省文工团担任过创作员,1952年参加朝中记者团赴朝,1953年进入北影演员剧团学员班,1955年转入长春电影制片厂,1956年调入北影厂。曾在《花好月圆》中扮演王玉生,《如此多情》中饰黄山,《冰上姐妹》中演罗林,《粮食》中扮演康辛有,《春暖花开》中饰连生,《革命家庭》中饰演赵侃等。尔后曾在《红河激浪》、《山村姐妹》、《大寨人》、《詹天佑》等片中后担任副导演,他担任艺术指导的电视剧《还愿》曾获\"飞天奖\"特别奖\"和\"金鹰奖\"荣誉奖。
徐连凯,中国电影事业家、演员。1938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194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129师政治部通讯员、宣传员,十八集团军野战军政治部实验剧团班长,晋冀鲁豫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副队长。1949年入东北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后任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副团长、团长、艺术室主任、科教片室主任。1950年首次在影片《钢铁战士》中饰赵连长。1975年任峨眉电影制片厂艺术副厂长,党委副书记等。1989年3月离职休养。2012年8月24日,徐连凯通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贺汝瑜(1920—1987年)祖籍湖北省江陵县,原是“满映”第三期训练班演员。第一次登上银幕,是表现艺人落魄的悲剧片《晚香玉》中扮演一个在戏台后管演员们的老板角色。接着他又在科幻喜剧片《征服天界》中饰科学家助理的角色。在一个近似闹剧的影片《夜半钟声》(浦克,凌元主演)中饰店住客。在表现伐木工人生活的影片《大森林》中饰一个伐木工人。此外,曾在话剧《太平天国》中饰秀才(浦克饰洪秀全)、《阿Q正传》中饰赵府师爷(主要演员浦克、凌元等)。在独幕话剧《姜家老店》中饰店小二(主演莽一萍,张望)。在话剧《国家至上》中饰一回民(主演浦克)。  1946年秋,贺汝瑜在金山编导的描写东北人民在日伪统治下的苦难遭遇,愤起反抗并走上抗日道路的影片,由张瑞芳主演的《松花江上》中饰一矿工。1947年初,在朱文顺导演的描写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影片《小白龙》中饰一伪兵。1948年5月参拍金山导演的影片《飞红巾》(莽一萍主演),8月影片停拍。1949年1月北平解放,贺汝瑜被派到华北大学第一部(政治系)学习。学习结束后他回到北影。 9月16日分配到东北电影制片厂演员科当演员。  解放后,他在银幕上创造了一系列小人物形象(多为反角),主要有故事片《红旗歌》里的厂长,《平原游击队》里的地主狗腿、《云雾山中》的灶神爷、《(虎穴追踪》里的小特务、《红孩子》里的伪兵、《花好月园》里的小具、《刘三姐))里的管家莫进财、《冬梅》的传令兵,《车轮滚滚》里的伪军、《北斗》里的财主管家,《丹凤朝阳》中的小店主、《春归红楼》中的老光棍、《绝代名姬》(即杜十娘)中妓楼的绿豆、《武当》中的酒保、《玩猴的人》里的豆腐老七、《侠女十三妹》(立体电影)里的脚夫等等,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和好评。
中国电影女演员,原籍江苏苏州。1950年参加东北鞍山市文工团任舞蹈演员。1952年入东北鲁迅文艺学院表演系学习。1953年起任东北人民艺术剧院演员。先后在话剧《尤利乌斯·伏契克》、《美丽的姑娘》、《日出》中饰演重要角色。1956年参加第一届全国话剧汇演,在《前进再前进》中饰女主角,获演员奖。1958年参加拍摄影片《花好月圆》。后任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1959年在《我们里的年轻人》中成功地饰演农村女青年孔淑贞。1960年被文化部授予“二十二大明星”之一。1975年入峨眉电影制片厂,先后在《我的十个同学》、《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等影片中饰演角色。1984年与红怡等人合作创作电影剧本《大雁北飞》,并担任女主角摄 制成片。1987年调往深圳电视台工作,任导演。执导了电视剧《升华》、《豪华聚餐会》和大型歌舞电视片《歌舞荧屏--深圳》。
王景芳,男,生于1928年,辽宁人。1953年调入东影演员科任演员,曾在《扑不灭的火焰》、《昆仑铁骑》等影片中饰演重要角色,1961年离开长影。
王秋颖(1924年-1984年1月),话剧演员,吉林长春人。1945年后任长春星火剧社、辽吉军区分区宣传队演员。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辽西话剧团、辽宁人民艺术剧院演员。1956年获第一届全国话剧观摩演出演员二等奖。
杨启天,1931年出生,江苏常州人。 出身书香门弟的杨启天,少年时代就喜欢戏剧、在苏州教会学校上学时,常跑到上海看剧黄佐临、丹尼等戏剧家的作品深深感染了他。
蒙纳,天津市人,生于1912年,卒于1996年。1936年加入上海蚂蚁剧社,1937年加入青鸟剧社及上海剧艺社,1938年加入国华影业公司正式走上银幕,1946年加入香港大中华影业公司,1950年入东影任配音演员。  蒙纳先后拍摄过《金玉满堂》、《九死一生》等影片。曾为《我的童年》、《在人间》等多部译制片配音,还参加了《地下尖兵》、《花好月圆》、《朝霞》、《红梅花开》等故事片拍摄。
1952年,郭振清进入影坛。他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是《六号门》,在这部影片中,他成功地塑造了受压迫、有觉悟的搬运工胡二的形象,使他在电影界崭露头角。从此,他在创作上,如大河直泻,一发而不可止。他先后在《英雄司机》《平原游击队》《暴风雨中的雄鹰》《花好月圆》《换了人间》《羌笛颂》《我们是一代人》《万木春》《独立大队》《英雄儿女》《严峻的历程》《济南战役》《艳阳天》《排球之花》等影片中扮演了各种不同的重要角色。 ...
陈立中,1916年出生,中国电影女演员。原名陈青竹。生于河北深泽。学生时代就参加了学校的话剧演出。1938年加入冀中军区火线剧社。解放前夕,年仅三十岁的她就开始扮演老中年妇女的形象。1956年扮演总政文化部《冲破黎明前的黑暗》中的李大娘,获演员一等奖。之后又在同名影片中成功地扮演了这一形象。1958年转业任安徽话剧团团长。
陈琳,生日1998.7.23。中国大型女子偶像团体SNH48成员,隶属于上海久尚演艺经纪有限公司。  2015年1月31日,作为SNH48四期生参加SNH48年度金曲大赏REQUEST TIME BEST30演唱会正式出道[1] 。4月17日加入TeamX队。
导演、演员。1916年12月出生,河北辛集市人。曾在十余部影片中担任演员或导演,代表作品《冲破黎明前的黑暗》获全国话剧汇演二等奖,现为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1950年东北电影制片厂要将歌剧“白毛女”拍成电影,田华被选中扮演女主人公喜儿,由于舞台到银幕有一定距离,这又是她第一次登上银幕,凭借着自己的生活积累和朴素的感情,出色地完成这一人物形象塑造,获得影界内外的好评,她也因此片一举成名。1955年田华进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干部训练班深造。在校间,她从专家,老师那里吸取了很多表演方面的营养,并且在许多舞台剧中扮演角色,毕业后在沈阳军区抗敌话剧团任演员,这期间,她拍摄了《花好月圆》(1958)、《党的女儿》、《江山多娇》三部影片,以《党的女儿》最为著名。1959年田华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先后拍摄了《碧海丹心》、《夺印》、《白求恩大夫》、《秘密图纸》四部影片,还参加了几部著名话剧的演出。之后,她又拍摄了《奴隶的女儿》、《猎字99号》、《峥嵘岁月》、《法庭内外》以及《许茂和他的女儿们》(1981)等影片。田华的丈夫是同在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工作的苏凡。苏凡是军区政治部抗敌剧社舞美队队长,是开国大典天安门舞美设计的负责人。当时为了保密需要,苏凡并没把任务告诉新婚妻子田华,田华也不知道丈夫为何突然失踪,苏凡率领舞美队用了28天时间完成了天安门的装修和舞台布置,为开国大典立下汗马功劳。导演叶大鹰根据苏凡和田华夫妇的故事创作了电影《天安门》,片中男主角田震英的原型就是苏凡,但苏凡为人谦逊,交代叶大鹰不要在剧中用他的真名。田华在2010年江阴19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获得“终身成就奖”荣誉奖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