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十八铜人演员表

导演:郭南宏
日期:1976-10-28
热度:6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关外满族又蠢蠢欲动,世间生灵涂炭,明朝守将关志远被叛徒出卖,被敌人里应外合,边关失守,致使全军覆没。危难之际,唯一的儿子关少龙被少林寺的高僧救起。关少龙身负国仇家恨,在少林寺苦练武功,十年之后,当他学成期满时,按照少林寺的规矩,只有经过少林寺十八铜人巷的考验才可以下山。经过艰苦奋战,少龙终于如愿以偿。而这时她也知道父亲当年是被一奸细出卖,而这奸细如今已经是高官而且武功奇高,凭借勇气和不服输的劲头,经过一场血战,终于手刃仇人,报了血海深仇。

导演(1)
演员(17)
《少林十八铜人》黄家达、上官灵凤、田鹏主演  《合气道》茅瑛、黄家达、洪金宝主演;韩国合气道掌门、金带九段池汉载,韩国合气道七段黄仁植加盟  《龙形刁手金钟罩》陈星、卡萨伐、黄家达、龙君儿、刘鹤年主演  《黄飞鸿少林拳》关德兴、黄家达、洪金宝、苗可秀主演  《武生情未了》黄家达、石天龙、杨少华、林威主演  《特警雄威》胡慧中、黄家达、杨盼盼主演  《八百壮士》陈鸿烈、黄家达、金汉、柯俊雄、林青霞、徐枫主演  《香港超人》黄家达、洪金宝、梁小龙、张艾嘉主演
张翼(Chang Yi,1945年2月24日-),港台1960、70年代武侠、功夫片巨星。原名张伯燊,广东惠州人。加盟邵氏公司之前,他曾在台湾复兴剧校接受过八年京剧科班训练,专攻文武老生行当,身手矫健,动作凌厉,更是跆拳道、合气道、空手道高手。动作片巨星张翼剧照(14张)1966年, 张翼回港探亲时被邵氏公司挖掘,并由此进入邵氏电影公司。由于外形俊秀,身手敏捷,他一出道即担当武侠片男主角,成为邵氏早期武侠电影当家小生之一。在邵氏期间,他共演出了10余部武侠电影,代表作首推大导演岳枫执导的《夺魂铃》,张翼在其中演为家人报仇手刃三大恶人的男主角卫虎。《夺魂铃》一片在摄影技法、动作场面、情节结构上皆为上乘之作,在今天看来依旧魅力非凡。导演岳枫的风格大气磅礴,摄影鲍学礼的镜头气势夺人,张翼的表演则是锋芒毕露,英气凛然,可谓少见的摄制精良的武侠佳作,也因此成为邵氏出品的武侠名片之一。据说,邵氏的大老板邵逸夫也对此片十分钟爱,经常会带着这部影片参加各种影展。  而在另一部由徐增宏导演,与“武侠皇后”郑佩佩合演的侠情片《神剑震江湖》(本片情节主要改编自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的前半部分)中,张翼饰演的于乾文一角则允文允武,英俊逼人,与当年娇媚如花的郑佩佩组成了一对耀眼的荧幕侠侣。 张翼的早期荧幕形象多数为俊逸英挺的大侠,并带有一种当时演员中少见的书卷气,因此,其第一部武侠电影即为改编自金庸小说《书剑恩仇录》的《儒侠》。在其中,张翼饰演陈家洛的角色日月会总舵主——沈秉义,其白衣如雪、风采翩翩的儒侠形象十分出众。之后他在邵氏演出的作品也均为正派大侠形象,还是包公案影视作品(电影《七侠五义》)中饰演南侠展昭的第一人。由于邵氏着力发展武侠片,张翼与同时期的王羽、罗烈、郑雷、解元等武侠小生并称为“邵氏五虎”。  1971年,张翼加入邹文怀创立的嘉禾公司——张翼与邵氏首席武侠小生王羽是好友,所以,后来当王羽离开邵氏时,张翼也随后脱离邵氏,去台湾为嘉禾拍片,并与王羽、李小龙、苗可秀、茅瑛等成为嘉禾草创初期的基本演员,参演了嘉禾出品的第一部卖座影片《独臂刀大战盲侠》。在台湾时期张翼的片约不断,并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动作片大牌演员,以拍摄武侠、功夫、动作片为主。从转投嘉禾时起,张翼开始从英俊小生转型为硬派功夫巨星,代表作为洪金宝任武术指导的《夺命金剑》、《山东响马》、《铁掌旋风腿》,以及与王羽合演的《侠义双雄》、《一夫当关》、《四大天王》等经典作品。另有其他民国动作经典如《黄埔滩头》、《烈日狂风》、《黑吃黑》、《克星》、《金罗汉》、《黄金赌客》、《英雄榜》、《黑龙会》等,均为当时风靡一时的卖座影片。此外,他还参与了一些影片的监制、导演工作。
田鹏 是台湾著名电影人,七十年代在台湾武侠电影史上的位置,可比肩香港的狄龙。而他不仅是偶像派红星,同时也是很优秀的导演,导演的电影如《碧血洗银枪》、《黑狱大逃亡》等都颇具水准。可惜他息影甚早,现在只留在少数观众的记忆中。1945年生,青岛市人,在台湾长大。1966年考入联邦公司,初期多半饰演小角色,主演的第一部电影为1969年的《一代剑王》。随後参加电视连续剧演出,以《包青天》一剧一夕成名,受电影界争相邀请,因而奠定武侠红星的地位。...
台湾电影演员。原名许诒美,广东屏东人,1946年10月出生。1967年考入台湾联邦电影公司。首部电影是胡金铨导演的《龙门客栈》,上映后轰动影坛,在影片中上官灵凤武打节奏明快,动作干净利落。影片选取苍茫的西域野外风情为背景,更给人新奇的观感,自此成为武侠片明星。在银幕上,上官灵凤塑造了70多个性格各异的银幕“侠女”。她出演的影片有《迎春阁风波》、《鬼面人》、《黑白道》、《尚方宝剑》等,其中1975年的《少林寺十八铜人》系列片最受欢迎。1973年,因主演时装武打片《马路小英雄》,她获颁第十一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成为金马奖的第一位“武侠影后”。1981年上官灵凤宣布息影,赴美国定居,居住在南加州千橡市。她在当地经营了一家中餐馆和一家西餐馆。2002年11月,正值上官灵凤离开银幕21年,美国、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的4家电影公司联手拍摄华裔功夫影片《太极战士》Tai Chi Warriors。上官灵凤复出,在片中客串一位照顾孤儿长达30年的朴实妇女。
欧立保(Au Li Pao),演员
柯佑民是一名演员,主要作品有《旧情绵绵》。
易原,男,台湾资深演员。参演过台视杨丽花歌仔戏、中视黄香莲歌仔戏。参演了电影和电视连续剧演员。著名的作品有《薛仁贵征东》、《白衣童子》、《红粉佳人》、《伴鬼闯江湖》、《东汉演义》等。
鲁平(1927年9月——2015年5月3日),男,祖籍四川省南充市阆中,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曾任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党组书记。2015年5月9日上午10点,鲁平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殡仪馆举行。
卢碧云,中国著名女演员。浙江吴兴人,出生于吉林,后举家搬至上海。卢碧云从小就深受身为中国戏剧运动的前辈的其兄卢志云影响,喜爱戏剧,在高中时期即是校内的话剧演员。毕业后,卢碧云正式在上海兰心剧团开始职业性话剧演出,随即走红,当年在上海有“话剧皇后”之称。  1945年,在中华电影联合股份有限公司主演《现代夫妻》、《人海双珠》等影片。后因父亲反对,第一次退出演艺圈,隔年与国民党将领黄飞达结婚,婚后不久复出影坛。  抗日战争胜利后,在文华、益华等影业公司主演《母与子》与《马路英雄》,轰动上海。1949年,卢碧云随丈夫赴台湾,居住于新竹,曾任农业教育电影公司演员,演出间谍片《恶梦初醒》。1954年,相继在《罂粟花》、《天伦泪》、《烟雨》、《烟水寒》、《半山飘雨半山晴》、《我心深处》、《我是一片云》、《碧血黄花》等影片中担任主角或重要角色。  此后,因接演了相同类型的电影《罂粟花》、《八十八号情报员》等宣教间谍片,卢碧云的银幕形象似乎被局限在女间谍的角色中。结婚后的卢碧云将大部分的生活重心放在家庭,曾在演完《天伦泪》一片之后再度息影,后在1964年复出,但只接演一些符合自己年纪的角色,因此她从此在台湾树立了良母贤妻的形象。1965年因在影片《烟雨蒙蒙》中饰演母亲雪姨一角,获台湾第四届金马奖最佳女配角奖。1969年她加入刚成立的台湾中国电视公司,成为她演艺生涯最忙碌的时期曾在多部电视连续剧中担任主要角色。虽然多半演出母亲及祖母的配角,但是戏路也拓展开来。 1993年获第三十届金马奖纪念奖。
邵罗辉,本名邵守利,台语片时期著名的导演,生于1919年10月5日。出生在日据时期的邵罗辉,曾经在东京帝国影剧学校学习编导,1947年返台之后自组剧团,却因为严重的亏损而解散。他又另组都马歌仔戏剧团,后来便以此剧团为班底,利用原有的剧本,道具和服装,以十六厘米摄影机在非常克难的情况下,拍出台湾战后第一部台语电影《六才子西厢记》,并且在一九五五年上映。此后他便将剧团交由友人经营,自己专心在电影界发展。他的作品多以台湾或日本的民间故事为题材,导演了约40部作品。偶尔他也以梅芳玉的名字参与电影的演出。1960年他赴日本与大藏公司合作拍摄《试妻奇冤》、《东京之夜》等片,也曾经在1968年执导过国语片《荒女心泪》。邵罗辉先后执导《雨夜花》、《西北雨》、《李世民游地狱》、《乞丐与艺旦》、《何日再相逢》等数十部台语片,也偶而参加演出,1971年与日本大藏公司合作拍摄《试妻奇冤》、《东京之夜》,亦曾执导国语片《荒女心泪》。1981年后息影,1993年病逝。
江南,原名俞少秋、俞胜伟,大陆男演员,代表作有《消失的子弹》、《利箭纵横》等。
黄飞龙,1928年2月出生于福建省平和县长乐乡唐福村坪士回。
陈淑芳是台湾资深演员,是一个演员,作品为《台湾龙卷风》饰 黄郭阿满《真情满天下》饰 林曾宝珠《天下父母心》饰 姨嬷。